《放空的科學》共鳴讀書筆記 | Jinna Sun
Leonard Mlodinow ( 雷納 • 曼羅迪諾),《放空的科學》(漫遊者文化,2018年10月,326頁)
作者是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博士, 當年身為年輕物理學者的雷納,在理查費曼晚年展開長達兩年的深度對話, 寫下《費曼的彩虹:物理大師的最後24堂課》。 他也與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共事, 與霍金合著《新時間簡史》、《大設計》兩書。 特別的是,雷納教授還是電視影集 《百戰天龍》、《星際迷航記:銀河飛龍》的編劇。
這樣一位經歷不凡的物理學者, 用實證科學研究來說明大腦與思考的機制, 「放空」與「彈性思維」的重要性, 特別讓我產生想要一窺究竟的興趣。
而閱讀期間,也才赫然發現, 這本書原來就是之前在「樊登讀書」聽過,因非常喜歡而聽了好幾次的《彈性》一書之繁體中文版。
不過這本書,在我所處的教育圈不是被太多人關注,比較被人提及的是《大腦喜歡這樣學》和《學習如何學習》,上述兩本我很喜歡的芭芭拉歐克利著作,接地氣地把大腦運作機制與學習策略緊扣在一起。
至於《放空的科學》讀起來就真的不太討喜,談到太多大腦科學專業術語,舉了好多實驗研究實例數據, 顯得不免拉拉雜雜叨叨絮絮,全書的脈絡性因為大量資料的鋪陳而顯得較不明晰。
作者提及,我們在越清醒的情況底下,創意反而越被壓抑;越放空,大腦越能探索新奇點子。
這同時也是《大腦喜歡這樣學》的論述:人腦有雙模式~「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 好的學習策略便是在這兩個模式間,適度切換。
而我的好奇是,這是為什麼呢?
人腦為什麼要有這樣的設計?好處是什麼?
雷納教授告訴我們,一切是因為「演化」所需。 演化生物學的觀點, 把動物視為尋求生存及繁衍的生物機器。 動物大腦的演化,正是一種解題機器長久的不斷演化, 為的是要解決所遭遇的各種問題和撲朔迷離的狀況。
演化是一種精打細算的流程, 能不耗能就節省力氣。 於是,動物採用三種日益複雜的資訊處理模式:
☝腳本化思維
✌分析思維
👌彈性思維
腳本化的自動性運作處理簡單例常問題, 往往與交配、築巢、掠食等有關, 而大部分的挑戰則是由分析和彈性思維來處理。
🧠 分析思維—左腦—由上到下推理—處理明顯關聯—專注模式
🧠 彈性思維—右腦—有下到上衍生—處理模糊關聯—發散模式
優秀的人腦階層性結構的設計,兼具這兩種執行模式,可以同時切換執行分析思維和彈性思維,可以匯聚整合迸發的想法,可以邏輯性的自己編寫腳本,也可以因應瞬息萬變創造新概念。
書中用一個很貼切的形容:
「我們的體內有兩種不同的思考者,一個是邏輯家,一個是詩人,兩人搶著把想法和點子推到我們的意識中。每個人都可以在兩種思維中切換,一種是讓原創想法自然浮現,另一種是以理性檢視想法。我們的成敗有部分是取決於必要時切換思維模式的能力。」(p.271)
可惜的是,大多數人都忽略釋放「彈性思維」的能力。 教育的過程,強化的總是「分析思維」, 而負擔「認知過濾器」的大腦執行區「前額葉皮質」, 成年後便發展成熟,在理性過濾器之下, 人們愈來愈趨向慣性與定型, 這就是為什麼孩子的學習力與創意都更活躍的原因~
「有創意的成人,是倖存下來的孩子!」
單模式理性教育的洗禮過後,長大後的成人,總是必須更努力,才能進入彈性思考。
好在,演化設計總是有其安排,大腦對彈性思維總是提供更多的獎勵機制(多巴胺)。人們之所以熱愛新奇與冒險,便是在面對挑戰時,獲得情感上興奮的快樂獎勵,幫助人們總是可以突破疆界、創造新局, 以因應環境變動的生存考驗。
像孩子般自由的跳tone歡笑,我們開心~
每當讓緊繃的大腦離線放鬆,我們舒坦~
當大腦放空時,正是潛意識恣意馳騁的時刻,一段輕鬆的散步,都有助於釋放彈性思維,浮現靈感,尋找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獨處散步、正念靜心, 都是作者力推的絕佳釋放方式。
在教育過程中,如何保留赤子之心, 讓彈性思維的天賦能力不要流失太快, 避免最後成為一個固執乏味的大人呢?
我想, 藝術教育的價值會是在這裡!
培養彈性多元的藝術思考,鼓勵天馬行空的創意課堂,對教育是有多麼重要?!
但是,在制式學校教育中,我們給予孩子多少時間,來練習與發展彈性思維?
或許,在每一個學習歷程,除了理性邏輯分析之外,也都該提供孩子切換發散模式的機會。
思及此, 老師你還忍心不斷填鴨嗎?
《放空的科學》共鳴讀書筆記 | Jinna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