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思考」究竟是什麼意思?在一達到就學年齡,不管我們準備好了沒,就通通送去學校,接受一套被動教育的我們,真的懂得思考嗎?
這本書一開始就丟出一個令人不得不嚴肅以對,而且有點羞愧的問題,作者問我們:你覺得自己是「滑翔翼人」還是「飛機人」?這兩者看起來非常相似,都能在天空飛翔,但是最大的差異是,飛機可以靠自己保持飛行,滑翔翼辦不到。
在學校越「乖」的學生越有可能成為滑翔翼人,因為學校的教育方向偏向提供標準答案,學校告訴我們怎麼學就怎麼學,並且希望學生服從,如果班上有幾個學生特別愛說話、叫也叫不動、自己裝上引擎亂飛的學生會被認為「不乖」。但是一旦離開學校,出社會後不會有人告訴你怎麼做,沒有人從旁指導後,優秀的滑翔翼人突然不知道怎麼飛了。
作者外山滋比古是日本知名作家,同時也是英國文學家跟語言學家,因為研究文學的關係,他非常擅長歸納腦中的想法,同時,他也很會使用類比,讓複雜的事情變得簡單。像上面說的飛機與滑翔翼,差別在於「是否有獨立飛行的能力」,就是用來類比現今的學生「是否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本書在1983年就出版了,時隔四十年,但是在讀的時候完全不會覺得有時代隔閡,反而那時候電腦剛問世,作者就已經在書中提醒大家,記憶是電腦的工作,思考才是人的工作。如今四十年過去了,電腦的儲存空間已經是當年的好幾倍,儲存成本不增反減,而我們學習的方式似乎沒有太大的轉變,還是偏向記憶與重現,覺得記得越多的人越聰明。
去年11月由openAI推出的ChatGPT讓很多產業的工作者開始有所警覺,擔心工作被AI取代,也讓人開始重新思考「我們過去拼命用功念書,難道只是想成為像電腦一樣的人嗎?」,在我們擔心被電腦取代的時候,不如好好思考,人類可以做哪些更有價值的事,是電腦無法取代的,像是創造力、獨立思考的能力等等,未來一個人可以做多少電腦無法完成的事,就會決定這個人在社會上的價值。
學習要主動
回到前面說的學校教育,為了教育的公平性,小朋友年紀一到,就得去上學,大家一起學習,而且學校是個有制度的組織,老師有進度壓力要在固定的時間內教完一定分量的東西,而小朋友還在懵懂無知的狀態,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學習,所以跟著老師教,養成了「老師在前面教,我在下面聽」的習慣。
這樣的安排,本意是讓學生們開始養成學習的習慣,但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培養出學生對「被動學習」習以為常,反正你教給我什麼我就學什麼,失去了一個「好奇」的過程。以前學校課本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國一第一堂國文課教到《雅量》這篇文章,著名的「你看像棋盤、他看像稿紙,我看倒像綠豆糕」,都還來不及讓學生產生疑問跟好奇,課本利馬解答「這就是雅量」,然後老師開始分析課本中的修辭、文法,把重要的詞圈起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學生的好奇心還沒萌芽就被澆熄。就連數學課也是,學校出題,學生答題,不需要讓學生自己發現疑問、找到答案,課程就結束。
書中對比的是以前學徒制教學,在正式確認弟子有學習的決心之前,師傅並不會一股腦地把自己的技藝傾囊相授,反而會先叫學徒去掃掃地、做做雜事,讓他自己在旁邊看,然後產生「我好想學」的好奇心,最後老師傅只對真正想學習的學生傾囊相授,學生也會為了滿足自己想學習的心而認真學習,甚至在老師還沒教之前就靠自己偷看、偷學,學到的東西也會格外珍惜,不容易忘,這就是主動的學習跟被動的學習的差別。
雖然學校教育有他的限制,但還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只要再主動一點點,在學習前添加一點好奇心,把學習從被動變成主動,這樣就可以在滑翔翼裝上引擎,主導自己的飛行方向了。
思考的過程就像釀酒
接下來又是另一個類比的故事。前面在討論什麼是思考,思考是整理一個想法、思考是尋找一個解答,不管哪一種思考,都像釀酒一樣,需要發酵的過程。
書中在這個章節主要是想解決「找論文題目」的問題,所以這本書才會是最多東大生、京大生讀過的一本書,不過我覺得他的概念也很適用在日常的思考上,像是我們在工作上可能要尋找解決辦法、跟別人聊天想要更有內容、或是希望培養出自己獨到的見解等等。
想法源自於我們平常的生活經驗,也就是我們腦中存在著的知識,我們可以把他當成釀酒的麥子,也就是原料;光是有麥子還沒辦法釀酒,我們還會需要一點靈感,靈感的產生有很多來源,可能是生活中的素材,或是讀到的東西、跟別人對話中的產生的一點點靈感,我們可以把他當成釀酒的酵母。麥子加上酵母就可以釀成美酒了嗎?還差一步,就是「時間」。
想法在腦中醞釀,就像釀酒一樣,需要給他一些時間,而且每個人需要的時間長短不同,這時候就放輕鬆,多多觀察生活周遭的事物,看到有趣的事情就記下來,加速想法的釀造。
很多人對靈感會有種迷思,覺得只要想破頭,就會突然靈光乍現,無中生有。其實一直執著於思考反而看不到問題的關鍵,靈感是你腦中早就存在的知識、經驗、情感,從既存的事物中彼此激盪產生的。就像之前分享的《知識複利》中提到的,當我們閱讀的量體夠大,量變就會產生質變,碰撞出新的想法,在這本書剛好也得到了補充,當我們腦中的麥子跟酵母都備齊了,接下來就是放空、遺忘,好好地睡上一覺,等待好的想法產生。
提升思考的層次
所謂的量變產生質變,更專業一點可以說是一個「層次的提昇」:
- 第一層是最具體、客觀的事實,例如大自然、生活中自然發生的事物;
- 這些事情經過我們的思考、整理,並且連結不同事物之間的關係,就形成第二層思考和知識;
- 如果在第二層知識上進一步昇華,又會產生第三層資訊。人為的思考可以不斷細緻、昇華,更加抽象化。
就像平常新聞播報的事件,通常是第一手事實,新聞並不會加以解釋;接著如果這個新聞話題夠熱,就會有談話性節目開始針對此新聞收集更多周邊資料、相關人物的發言、過去的類似新聞等,加工整理成第二層資訊。
舉例來說,我去爬山時,看到溪水中的石頭很光滑,於是產生的第一層客觀資訊:流水中的石頭很光滑。接著加入以前學過的物理知識加以闡釋:因為水一直在流動,所以青苔沒辦法在上面生長。如果再把第二層知識跟生活經驗結合,就產生:滾石不生苔這個諺語,用來比喻人要勇於改變,不要安於現狀。當然也有另一種比喻是滾石不生苔,轉業不聚財,這就依每個人的生活經驗有不同感觸。
這也是人類的思考能力最重要的一環,透過不同靈感的混和、發酵,給予表象的現象更高深的層次,純度也越來越高,所以搭配之前介紹過的《卡片盒筆記》,一發生有趣的事情就馬上記起來,分類保存,等待時間的作用。
遺忘是為了記住更多
從小的教育跟考試總是訓練我們記住東西,而且還發明了「考試」來測試我們記了多少,可能是因為這樣,讓我們覺得學習就是要記很多東西,而且對遺忘懷抱恐懼。彷彿遺忘是不對的、遺忘了就白學了。
這種觀念源自於以前沒有電腦的時代,知識需要靠口耳相傳,而且查閱書本相當費時,加上記憶是人類獨有的優勢,我們不想輕易放棄。但是現在電腦這麼普及,如果真的要說記憶力,人的記憶力不可能比得上電腦,那我們一直以來學習的方式還適用嗎?
你的大腦是倉庫還是工廠?
「知識等於記憶」的概念就好像把大腦當作儲存知識的倉庫,一直往裡面堆東西,越堆越高、越堆越滿,卻沒想過,就算是倉庫也是要定期清理的。比起把大腦當成倉庫,其實大腦更像是一座創造新事物的工廠,有進就有出,而不重要的、太老舊的就應該清掉,就是遺忘。
所以遺忘是幫助我們整理腦中的思緒,過濾不重要的事物,每天晚上睡眠時,大腦會開啟清理模式,把不是那麼迫切的資訊丟掉,才有空間接收新事物,前面提到,想法的形塑需要時間,就是發生在遺忘、重新組織的過程。遺忘是自然區別、篩選腦中事物價值的機制,不需要害怕遺忘,更不該把大腦當成堆滿東西的倉庫來使用。
書中提到,在資訊量超載的時代,有時候睡眠的自動清理機制跟不上增加訊息的速度(別說還有睡眠不足的問題呢),所以如果覺得腦袋很脹,想排除紛亂的想法的話,可以試著轉換當下的環境,切換到別件事,暫時脫離原先糾結的問題;或是去運個動、流個汗,增加血液循環跟廢物的代謝,也可以試著把糾結的事情寫下來,因為研究顯示,當我們把事情記下來,腦中就會覺得不需要一直記著,等於主動釋放腦部空間。
結語
這是一本關於思考的書,不過就像前面說的「學習要主動一樣」,思考也是一個需要主動進行的活動,所以這本書並沒有提供很多思考的技術或方法,大概有點像是作者的經驗分享、碎碎唸吧。雖然在讀的時候覺得作者的話也太多了,每個主題都有點零碎,而且還有些重複,但也因為每個主題都很短,所以讀得很快,覺得作者就像指導教授一樣,在旁邊耳提面命:靈感要寫下來、要加上日期、記得寫出處、不要怕麻煩……。
現在生活中的訊息來源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變成訊息接收者,卻不一定記得思考。像我早上通勤的時候或是上班前,本來都是想說打開手機看看電子書,但是常常不小心滑到line today新聞,就一則一則看了起來,時間不小心就過去了,但獲得的只有「資訊」而非「知識」。
也因為對大腦來說,比起接下來上班或是寫書摘需要動腦思考,被動學習是相對輕鬆的,所以亂滑新聞也成了逃避的一種方式。雖然思考沒有技巧,但是如果不把思考當成日常生活中的練習,很快我們就會忘了這個很重要的技能了。所以不要覺得思考很麻煩,想到什麼天馬行空的、或是突如其來的念頭就趕快寫下來,因為思考是人類專屬的能力呀,如果沒有寫下來就讓它溜走了,也太可惜了!
你看完這篇文章到現在為止有什麼想法呢?快找個地方記下來吧!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感謝你看完這本書,分享文章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可以享受閱讀的樂趣,雖然忙碌的上班生活可能讓你沒有時間看完完整的書,但沒關係,我可以當你的眼睛,你可以留言告訴我想看什麼書,有機會的話可以幫你濃縮整理喔!
如果這本書有幫助到你,也歡迎單次贊助或是訂閱我,給我小小的鼓勵,將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