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CFP的日常】健身房重訓教我的理財三件事

【一位CFP的日常】健身房重訓教我的理財三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圖片來源: Unsplash

圖片來源: Unsplash

作者 : 蔣竣植 (CFP)

最近每天泡在健身房重訓,不外乎為了讓身體更好,頭幾次請了教練說明各重訓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以及身體各部位正確的訓練觀念,不禁讓我開了眼界,也了解到原來重訓也是一門學問。

  • 理財基礎力

在重量訓練之前可先跑步10~15分鐘左右,一方面訓練心肺功能,另方面藉此熱身。結束之後透過收操伸展以舒緩緊繃、高張力的肌肉,藉此放鬆以減少受傷、痠痛的機會。

理財方面的熱身,就是投資理財的基本觀念。財務諮詢那麼多年來,發現到財務上所犯的錯誤,其實並不複雜,甚至很多只是生活上的壞習慣導致財務的紊亂。但若僅是理財的基本觀念,為何還會犯錯呢?原來,就因爲是基本觀念,所以很容易被輕忽。唯有將基本觀念時刻提醒並植入腦中,執行時才較不容易偏頗。

而理財方面的收操伸展,對個人的財務而言,就是定期檢視財務相關狀況。收支是否平衡有結餘?淨資產是否有所增長?若否,原因又是為何?投資,無論獲利還是虧損,更是需要檢討操作的過程,才能有機會讓下一回的投資能有更好的績效表現。該不會將每次的投資表現,都歸向「運氣」這個因素吧?

  • 理財平衡力

為了穿衣的體態好看,常會因此訓練胸肌,但教練提醒別忘了背肌的訓練也很重要,讓身體的前後肌肉能保持平衡,否則若只著重在正面的胸肌,不小心ㄧ練過頭,就容易出現類似「背著龜殼」的站姿。

財務上的資產配置,意味著過去的生活狀態,同時也決定了未來的財務狀況,更代表著未來財務風險的高低。銀行帳戶中是否有一定比例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負債佔收入的比重是否過高,導致生活及工作壓力過大?投資部位是否佔有一定的比例,讓未來有可供運用的資金?而保險的比重亦不能輕忽,以轉嫁未來的可能風險。

其中,若再細究上述的投資,其配置比重也關係到未來在投資時能否承受波動風險。投資其實一直同時存在著「向上、向下」兩個方向,但絕大多數的人僅期待著向上的趨勢,卻輕忽了向下的可能,導致在投資一段時間後,不幸遭遇景氣反轉,讓原本可能的獲利成了「紙上富貴」,甚至是慘不忍睹的「不願回憶」。有效的投資配置及耐心的等待,才能有機會讓投資穩健增長。

  • 理財肌耐力

為何需要重量訓練?教練提到重量訓練的重要性,主要能夠透過身體肌肉的力量保護並支撐著骨頭,以減少未來骨折的可能風險。

財務的保護,在人生的奮鬥期,指的就是透過「保險」這個理財工具,轉嫁未來的可能醫療支出。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小傷小病的醫療費用,或許尚能「自行吸收」,但若較為嚴重的狀況,其醫療支出卻有可能因此壓垮個人或家庭的財務狀況。唯有「保險」這個有著槓桿的理財工具,能降低因醫療費用所帶來的財務衝擊。

若已處於閒雲野鶴、悠遊自在的退休期間,資產能否有效的傳承,是需要妥善規劃的。畢竟辛苦了大半輩子,起先可能透過勞力所累積的資產,再藉由理財讓資產增值,莫不希望這些資產能傳承給下一代。但相較於傳承時稅賦的問題,下一代能否妥善運用並珍惜這筆錢,或許會更令長輩所煩惱。而「信託」就是一種能依委託人意思處理資金的一種理財工具,也能解決上述所擔心在資產移轉後的使用問題。

運動,能雕塑身形並讓身體更健康。財務,相信也值得被調整得更好!試著與我聯絡吧!

[email protected]

avatar-img
蔣竣植的沙龍
127會員
356內容數
一位熱愛閱讀、喜愛講課、樂於投資、醉心於研究國際政經新聞的書呆子。 希望透過寫作,能讓更多人得到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國際觀。 持續進化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蔣竣植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 : 蔣竣植(CFP) 「投資的市場那麼亂,是否有相對穩定的基金可供選擇呢?」 Line的同學群組突然跳出了這樣的訊息。
作者 : 蔣竣植 (CFP)  台灣隨著疫情的暫時趨緩,政府設計了「振興三倍券」的方案,希望能藉此刺激消費,提振低迷的經濟。雖然民眾對此方案的評價兩極,但站在理財的角度,卻隱含著許多重要的理財觀念。 
作者 : 蔣竣植 (CFP) 「腦海中的跑步,並不會使你變瘦!」開車時從廣播中聽到這樣一句話。
作者 : 蔣竣植 (CFP) 「投資不難,難的是你的投資策略是否因人性的動搖。」我上課時常提到這句話。
作者 : 蔣竣植 (CFP) 「基金標的千百種,我該怎麼選擇呢?」 一位剛進職場的年輕聽眾前來詢問。 「目標設定」,是每堂基礎投資課程的基本觀念,若沒有目標,投資少了方向,投資也就不會長久。一但有了目標,如同看見靶心,讓射擊有了可瞄準的依據!
作者 : 蔣竣植 (CFP) 「我覺得應該不會那麼倒霉,不需要這類保險!」 「我覺得身體狀況好的很,不需要吃藥!」 「我覺得投資賺的還不夠多,不需要調整!」 很多時候,看似自信的回答卻是對專業的不信任。還是,僅是尚未具備「改變」的勇氣?
作者 : 蔣竣植(CFP) 「投資的市場那麼亂,是否有相對穩定的基金可供選擇呢?」 Line的同學群組突然跳出了這樣的訊息。
作者 : 蔣竣植 (CFP)  台灣隨著疫情的暫時趨緩,政府設計了「振興三倍券」的方案,希望能藉此刺激消費,提振低迷的經濟。雖然民眾對此方案的評價兩極,但站在理財的角度,卻隱含著許多重要的理財觀念。 
作者 : 蔣竣植 (CFP) 「腦海中的跑步,並不會使你變瘦!」開車時從廣播中聽到這樣一句話。
作者 : 蔣竣植 (CFP) 「投資不難,難的是你的投資策略是否因人性的動搖。」我上課時常提到這句話。
作者 : 蔣竣植 (CFP) 「基金標的千百種,我該怎麼選擇呢?」 一位剛進職場的年輕聽眾前來詢問。 「目標設定」,是每堂基礎投資課程的基本觀念,若沒有目標,投資少了方向,投資也就不會長久。一但有了目標,如同看見靶心,讓射擊有了可瞄準的依據!
作者 : 蔣竣植 (CFP) 「我覺得應該不會那麼倒霉,不需要這類保險!」 「我覺得身體狀況好的很,不需要吃藥!」 「我覺得投資賺的還不夠多,不需要調整!」 很多時候,看似自信的回答卻是對專業的不信任。還是,僅是尚未具備「改變」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