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頭喪氣的近代思想史?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該圖片由Michael GaidaPixabay上發布

一、晦暗不明的近代思想史

牟宗三在《中國哲學十九講》中,以沉痛的語氣做結,說:
「我們這個課程只講到這裡。明亡以後,經過乾嘉年間,一直到民國以來的思潮,處處令人喪氣,因為中國哲學早已消失了。」
勞思光的《中國哲學史》,也同樣只寫到戴震而已。
他們都認為近代思想沒什麼可談的,不是詆之為淺薄,便是歎其為消亡。
這樣的論斷,如果是專就「哲學」來說,認定了乾嘉以後考證的學風,以及各種文藝思潮的發展,皆非針對「哲學問題」的討論,因而略去不述,猶有可說。無奈實情並非如是。
例如在勞思光的書中,第三卷第一章論唐末思想之趨勢,便討論了道教內丹派興盛的問題。若按此例,清末佛教之復興、道門善堂之普及,皆為哲學史上的大事,何以竟不齒及?
可見值不值得討論,並非一客觀的論斷,而是這些研究者對近代思潮特具偏見。
這些偏見,亦非某幾個人特別的看法,因為這多半是歷史條件造成的。
從五四運動以後,反傳統、講新文化、提倡全盤西化的人,固然對中國傳統學問嗤之以鼻,毫無理解、也不想去理解,對近代思潮的發展,更不會寄予關切。
反省新文化運動的人,則又因看到了五四提倡民主與科學的結果,徒然造成了科學主義和民粹,而憤激哀傷不已。
蓋科學與科學方法,超越了它的理性限度,成為普遍且惟一的方法之後,科學就變成了宗教。
凡不能經由科學方法檢驗而獲知的,都被認為不是真理。
這種科學方法,提倡者深受外國思潮的影響,但卻號稱那就是乾嘉樸學所使用的方法。
因此,反對者便對乾嘉之學深痛惡絕,覺得正是乾嘉這種學風,形成中國傳統學問的「墮落」或「扭曲」。
如勞思光就說:「乾嘉學人每以精細之訓詁開始,而以極幼稚粗陋之理論了解為終結。此是乾嘉學風之根本病痛所在。……乾嘉學風本身原是一『以史學代替哲學』之潮流,基本上自屬謬誤。……其病在於不能真正了解哲學問題。」
不幸的是,乾嘉以降的清朝學風,又是在一非漢族的政權中發展起來的。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反省者對西化深感憂慮,希望能發展以中國為本位的文化。這種民族主義的文化悲情,當然也使得他們對異族統治下的學術深懷痛傷。
因此,他們認為那種考證之學,若不是異族統治者為了羈勒人心,使人廢聰明於無用之地,而故意提倡起來的;就是漢民族的才人志士,在無可奈何的高壓統治之下,聊遣有生之涯,用以全身遠禍的辦法(以民族主義立場解釋清代學術發展,是清末民初常見的辦法。但抨擊乾嘉,卻是道咸以後風氣,如方東樹、魏源都是。晚清樸學復興,章太炎為乾嘉之學平反,則謂戴東原等人確實如魏源所謂:「錮天下知慧為無用。」因為當時乃是夷狄入主中國,故東原等人「教之漢學,絕其恢譎異謀,使廢則中權,出則朝隱」。其後胡適又正面推崇乾嘉考證,譽為科學方法。反對五四運動之文化主張者,遂重新從民族主義等立場來批判漢學)。
而對這樣的學術與思潮,除了哀矜與憤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存在感受與人的歷史理解,往往是結合為一的。對時代的傷痛與憤激,使得這些論者反科學主義、反異族化、反漢學、不忍言近代學術思想之發展。
但這只是原因之一部分。近代思想史之所以常被人輕視,也有它本身的問題。
因為整個近代思想,跟古代比,就似乎頗有遜色;與西方近代思想比起來,也好像要差了些。
在顧炎武、黃宗羲、王船山之後,我們已不容易再找到能與程朱、陸王或董仲舒、劉向等人相提並論的名字。
而18世紀的戴震、章學誠,勉強和盧梭《民約論》、亞當.斯密《國富論》、休謨《人性論》、康德的三大批判等等相周旋,看起來就有點吃力了。
19世紀西方出現一些大師,如黑格爾、馬克思、達爾文、斯賓塞、孔德等,我們又能找出什麼樣的人物來與之對應呢?20世紀以後,胡適、陳獨秀、魯迅等人,能跟海德格、胡塞爾、沙特、羅素、弗洛伊德、懷特海等比嗎?
這樣的比較是極殘酷的,而且它印合了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國在明末清初時並不比西方差,可是因為在政治上亡了國,故文化精神無法開展,乾嘉以後的學術又斫傷了思想上的創造力,保不住中國文化的血脈,致使國力及學術都遠遠落在西方後面,遭受了史所未有的屈辱。
這種內容不甚高明的思想發展史,有何值得研討之處?

二、難以掌握的近代思想史

不過,有些時候,人們所能看到的,只是他想看的東西或能看的東西。
我們看不出近代思想史有什麼值得研究之處,有沒有可能正是因為依現有的詮釋眼光,無法掌握此一時代之複雜面貌呢?
我們說乾嘉以後的思潮,「處處令人喪氣」。可是當年譚嗣同卻認為:「千年暗室付喧豗,汪魏龔王始是才。」
汪中、魏源、龔自珍、王闓運,被譚嗣同認為是超越宋元明的人物?這與我們現在的評價豈非相去甚遠?
再看沈曾植的例子。
1913年俄國哲學名家卡伊薩林來中國,曾會見了沈氏,並撰《中國大儒沈子培》一文,說「沈氏實中國之完人,孔子所謂君子儒也」,「蘊藉淹雅,得未曾有。其言動無不協於禮義,待人接物,過化存神。彼深知中國之情形無論矣,即於國外亦洞悉其情偽。」這是外國人的品題。
中國學者如王國維也推崇說:「其視經史為獨立之學,而為探其奧窔、拓其區宇,不讓乾嘉諸先生。至於綜覽百家,旁及二氏,一以治經史之法治之,則又為自來學者所未及。……使後世之學術變而不失其正鵠者,其必由先生之道矣。」(《沈子培先生七十壽序》)
然而,像沈曾植這樣的人物,我們論近代思想史時對他又何嘗有什麼討論?因此,近代思想史之乏善可陳,會不會是由於我們對這個時代太過無知?會不會是因為我們對它根本無力掌握?
例如楊儒賓便曾質疑:在新儒家如牟宗三的思想體系中,做為儒學傳統根源的五經,幾乎沒有任何獨立的地位。而整個乾嘉學術或晚清思潮,卻是環繞著經學而展開的。以新儒家的思路,如何叩探這個時期的思想底蘊呢?
這樣的困難,並非新儒家才會碰到。事實上,依現今學術分科及一般學者的治學範圍、能力看,恐怕都有無法掌握近代思想家與思潮發展之苦。
像常州派,影響深遠、治學規模宏大,龔定庵《常州高才篇》謂此派學者:「易家人人本虞氏,毖緯戶戶知何休。聲音文字各窔奧,大抵鐘鼎供冥搜。學徒不屑談孔賈,文體不甚宗韓歐。人人妙擅小樂府,爾雅哀怨聲能遒。近今算學乃大盛,泰西客到攻如仇。……」
說這一派學者人人都通經學,特別是虞氏易、公羊春秋;對聲音、文字、訓詁、金石考古也很擅長;又能作文章。文章不太學唐宋八大家,兼融駢散,下開陽湖派,足與桐城派分庭抗禮。更擅長填詞,自張惠言起,即創有常州詞派,名家輩出,可與兩宋爭輝。至於天文曆算之學,亦此派學者之所長,紹述發揚古法,不採清初已漸流行的西方曆算之學。
這些,在常州派來說,是每個人都綜合地懂得的。但試問:現在的學者,誰有這樣的才情氣魄,足以兼通經史小學金石詩文詞及曆算等等,籠罩圈有此派學問而予以衡論其高下?
我們現在的學術分科,如哲學系,可能可以討論此派學人論《易》與《春秋》之看法;歷史系,可能可以談談此派興起之原因及其與學術史之關聯;文學系,可以研究他們的詩、文、詞及理論。但沒有一個學系能綜合地描述並探究此派,因為根本無此學術規模。
我們至多只能將它拆解來講。然而,七寶樓台,拆解下來,不成片段。
論常州詞派者,述其比興寄託之義,乃不知其說正與該派之論《易》《春秋》有關,復不知此與其政論亦有關(如周濟,編過《四家詞》,然其人善於言兵)。研究該派之公羊學的人,又多半不懂詩文金石小學及詞。
論這樣的學派,怎能論得好?每一片段,拆開來看,都覺得沒什麼了不得;其實正是因為我們根本無法觀其全體、得其大要,遂覺大海滄波,轉不如一掬之水清瑩可喜也。
論一學派如此,論一位思想家亦然。如龔定庵自己,學問就極淹雅。後來江標曾榜其書房曰「龔學齋」,可以想見其一斑。
他是段玉裁的外孫,聲音文字訓詁一道,得諸家學,自極淹通。
又從阮元、劉逢祿遊,論經學亦頗道地,集中如《五經正名答問》五篇、《五經大義終始論》九篇、《春秋決事比答問》五篇、《大誓答問》廿六篇等等,俱見功力,非一般文士者流。
至其史學,不僅有《尊史》篇,又有《古史鉤沉論》等;且深於校讎掌故之學,創立《徽州府志氏族表》,又熟於內閣故事及當代典制。是章學誠之後,史學向清末民初過渡的重要中介者。
於諸子學,則他喜歡老子,撰《老子綱目》,反對分上下經、分章;闡揚告子;又標舉列子及司馬法等,影響反傳統思潮甚大,亦為諸子學復興之先聲。
金石之學,則有《鏡苑》二卷、《瓦韻》一卷、《漢官印拾遺》一卷、《泉文記》一卷、《自晉迄隋石刻文錄》、《漢器文錄》等,又欲撰《金石通考》五十四卷,後成《吉金款識》十二卷。
佛學方面,主張以天台宗修淨土法,正佛經譯文之誤,辨廿三祖廿七祖之異同,論述甚多,於晚清佛教之復興,關係亦極大。
又《尊俠》《尊隱》;收藏書畫,討論藝文,擅長詩、文、詞;兼治中外關係史,撰《蒙古圖志》,對青海、西藏史地亦有研究,號稱「天地東西南北之學」……
現代研究者面對這樣的學人,許多地方根本不具備相當的常識(更不用說知識了),要如何去討論他?一概詆之為淺薄、令人喪氣,摒去不觀,方便倒是方便極了,無奈其為不懂何!

三、複雜變異的近代思想史

事實上,複雜、龐大,正是近代思想史的特色。任何想用簡單概念或架構予以處理的辦法,都不切實際。
在歷史上,我們很難看到一個時代,像這樣浩博龐雜。
學人的精神氣力,噴薄四射到文化的每一個角落中去,而又能綜攝包舉之。堂廡特大,格局開闊。
這個時代中,稍稍著名一點的學者,就不可能株守一先生之言,規行矩步,迴旋進退於某一個小角落小地盤小空間小格局上,以專家狹士自居。若求比擬,近乎先秦諸子。
先秦諸子的創造,歷經二三千年,似乎正在努力想要再來一次偉大而痛苦的突破。
西方也是如此。
尼采以來,西歐文化傳統不斷發出了破壞一切原有價值,並重估一切價值的呼喊。神學革命、社會改革、現代藝術狂潮、世俗化之推進等,引發了各個文化領域中空前的不安與騷動。
西方文明的幾根重要支柱,都出現了巨大的裂痕。
例如以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核心的物理學革命,以及非歐氏幾何、邏輯悖論的出現,科學的信仰地位已受到強而有力的挑戰。
「具普遍必然性的科學是如何可能」的問題,業已取消,轉換成問「是否可能」了。
曾經秩序井然的世界圖像,亦面目全非。與科學有同等地位的理性,也受到質疑,劃時代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開創了對人類非理性世界的探索,且波瀾壯闊,發展成本世紀的非理性主義洪流。
面對這樣一種逆反傳統的走勢,在藝術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了。現代藝術在20世紀初異軍突起。
美術中的立體派、未來派、野獸派、達達派、抽象派、超現實主義……紛至沓來。
梵高、高更、畢加索、康定斯基,這些叛逆者另闢蹊徑,各領風騷,怪象環生,把令人尊敬的傳統棄置一旁。
音樂中的印象派、象徵派、表現主義乃至無調性音樂、隨意音樂、微音音樂、噪音音樂如野馬咆哮。
德彪西、勳伯格、斯特拉文斯基等,使音樂的和諧美被一陣無章可循的放肆喧囂沖刷以去。
文學中的意識流、象徵派、表現主義、未來派、荒誕派、超現實主義、新小說、黑色幽默八面襲來。
喬艾斯、卡夫卡等也突破了從荷馬到托爾斯泰的樊籬。
在這些領域中,從再現到表現,從具像到抽象,從外界到內心,從理智到荒誕,是世紀初最常展示的標籤。
這就是20世紀初西方哲學生存的基本文化氛圍。它與哲學互為因果,息息相關。
鑑於此,西方哲學染上上述「時代病」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實上,20世紀之交,西方哲學傳統正面臨堪與「笛卡爾和康德的轉折」相並列的近代第三次大轉折,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前兩次更為徹底。
前兩次是順著傳統在走,現在則掀動了整個文化方向與內容。其特徵,正在於:否定。
瀏覽當代西方哲學流派,不難發現一個並非巧合的現象,即20世紀哲學各流派或學說的稱謂之前常被冠以一種否定性的限制詞,如「反」、「非」、「否」、「拒斥」、「破」、「無」等等。該現象值得細細深究。
茲舉幾例:「拒斥形而上學」是20世紀上半葉西方哲學中最負盛名的口號之一,曾經在分析哲學中形成狂飆突進式的大潮,以全面否定整個西方哲學傳統的激進姿態載入史冊。
在被分析哲學家斥為形而上學家的歐陸哲學家中,如海德格爾,也從根本上反省自希臘開源的形而上學傳統,也在自己所規定的意義上消解形而上學。
海德格爾認為:自古典世界至尼采的全部西方哲學的形而上學結構必須徹底擺脫,因為這些形而上學的探究毫無意義。而擺脫形而上學結構的途徑,就是把本體論的探討與形而上學分離開。
可見,雖然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相去甚遠,然而在反省西方傳統的形而上學方面,卻同樣徹底。
「非理性主義」,作為20世紀最為泛化、滲透文化領域最廣的哲學思潮,遠在叔本華哲學中就隱然萌動了。
至弗洛伊德,一舉摧毀了所謂高踞於意識之上的客觀精神和理性的謊言,揭櫫了一場對傳統理性的浩大討伐。
以發掘弗洛伊德主義而獲得靈感的馬爾庫塞認為:
「在黑格爾以後,西方哲學的主流枯竭了。統治的邏各斯建立了它的體系之後,餘下的便是掃尾工作了:哲學只是作為學術機構中的一種特殊的(但不是特別重要的)功能而得以倖存。……這個變化,用形而上學的語言來表達,就是指存在的本質不再被看作邏各斯。」
反邏各斯中心的非理性主義大張其勢,從而使20世紀幾乎每一學術領域都能瞥見它活躍的影子,甚至歷來被標榜為正宗理性典範的自然科學,也被發掘出了非理性的成份,庫恩、費耶阿本德等人的科學哲學都是如此。
這是對啟蒙運動以來理性崇拜的反省,也是對唯科學主義的反省。
表現於科學哲學中的反歸納主義(以波普、庫恩、費耶阿本德等人為代表),重申並深化休謨的論證,斷言歸納的不可能性,強調由經驗所獲知識的非確定性和非絕對性,強調科學的假設性、約定性和可錯性。
而波普的否證主義,更進一步化解了對科學作肯定性和靜態理解的實證論神話,把對未來無窮多可能性的開放視為科學的根本命運,把不斷的否認和批判看作是科學存在和發展的基本模式。
總之,對於追究本質、基礎、深層,具有歷史客觀主義傾向的思想,在近代都普遍受到抨擊。
西方近代思潮,是要徹底與內/外、深層/表層、本質/現像等傳統學術模式決裂。
對於西方文化,雖未必人人都發出如斯賓格勒《西方的沒落》那樣的哀嘆,實質意義卻無太大差異。對希臘及希伯來文化傳統,他們正不斷思想地定著。
與此否定同時顯示的,就是變遷。整個社會變革之迅速,為前史所未有,哲學思潮之興衰起伏,亦復如之。
有人戲言,現代哲學,是個無固定主角的舞台,每位哲學家頂多只能佔據其中心五分鐘,隨即要被攆下台,讓新主角粉墨登場,繼領風騷。這話一點也不誇張。
構成這種否定與變遷的原因,甚為複雜。但其中值得注意的原因之一,就是:所謂西方文化,並非一整體的、系統的文化,其內部實有許多異質性的因素,而這些因素,在近代,正在分解、重組。
因此,這個時期所表現的,並非理已直、氣已壯地批判質疑舊的系統架構,而是充滿了矛盾、複雜、變異、糾纏、混亂的反省精神,狂熱又痛苦、冷靜又急切,誰都找不到答案,誰又都認為已握有開啟明日世界的鑰匙。
這類似世紀末的心態,卻孕育著新文化臨產的期待。
與此一發展同時在進行著的,便是東方中國的變革。反傳統的狂潮、對中國文化業已沒落死亡的詛咒,與西方並無二致。
放在一個大的世界史格局中看,我們就知道:近代中國的苦難,近代中國思想史上的矛盾、複雜、變異、糾纏以及紊亂,亦是整個文化傳統面臨統合、再造、轉化、異變時的表現,而非只肇因於中西文化衝突後中國文化挫敗的反應。
全世界都處在一個新時機,都在思索文化的出路,尋找突破點。
正因為如此,我們對近代思想之發展,便應特別注意。不僅因為它關聯著我們現在的處境與問題,更因它深切關係著我們未來的命運。在時代與問題都改變了的今天,如新儒家那樣,只談康德,恐怕是無濟於事了。
推薦閱讀:
王国维 :论近年之学术界
外界之势力之影响于学术,岂不大哉! 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 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mp.weixin.qq.coma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放眼三百年看中美關係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中西戲劇觀念的差異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在時間的面相下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中國文學神經官能症
閱讀時間約 24 分鐘
中西倫理衝突的疫情化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職場人際學:如何應對口頭上說願意聆聽意見、實際上堅持己見的主管?*如何應對口頭上願意聆聽意見、實際上堅持己見的主管,需要善於溝通、建立信任關係、提供解決方案,並在必要時尋求支持。如果嘗試一遍都成效不彰,也要學會接受現實,並尋找其他的應對策略,甚至勇敢跳脫窠臼轉換新環境,也更有機會開拓自身的視野。
Thumbnail
avatar
渡狼/DL
2024-03-28
投資心得EP69-延燒的投資,940持續熱度中,上了船的你還是要知道遊戲規則關於這個940的話題,目前仍持續不斷,今天我去國稅局辦理業務再去投信申辦業務時,不免還是有非常多人的再等待開基金帳戶,只為了買一個940的情況,看樣子這把火會持續燒到明天結束,以及4/1開幕典禮了。
Thumbnail
avatar
醫療金筆客
2024-03-14
【核心-投資主軸月報】製造端補庫存持續,但消費端略為放緩;通膨重現風險上揚『欲取其上 必得其中』 重點摘要: 1. 『總經概況』2月經濟儀表板,製造端補庫存持續,但消費端略為放緩 2. 『消費力道』逐漸轉弱,信用擴張將轉為負向因子 3. 『通膨重現』物價上漲的火源未被完全熄滅,近期有重燃的風險
Thumbnail
avatar
優格
2024-03-05
洗頭後馬上吹乾,不僅護眼,還能改善臉部鬆弛,甚至失眠問題!每次洗頭後,儘早吹乾頭髮,避免濕氣和寒氣積聚,保持頭部良好的循環,這樣既能保護眼睛,又有助於改善臉部鬆弛,甚至失眠問題,從現在開始培養這個簡單的好習慣吧!
Thumbnail
avatar
那月
2023-11-07
街頭速寫:松菸文創後池松菸文創園區位於台灣台北市信義區,前身為台灣菸酒公司松山菸廠,於 2001 年被台北市政府指定為市定古蹟。2011 年,松菸菸廠經過改造後,正式開放為松菸文創園區。 松菸文創園區是一個結合文化、創意、設計、藝術、展覽、表演、零售、餐飲等多元功能的複合型文化園區。園區內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包括日治
Thumbnail
avatar
普普文創
2023-11-03
20220624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談台股特殊的除權息制度及稅制,空頭市場參與除權息、現增、減資退股務必慎重所謂「假除權」,為除權息交易日前六天,採當日收盤價計算除權息後效應,若整戶融資維持率低於130%時,就會先進行追繳,若不補保證金,就會隔日斷頭 高股利公司家數倍增,再加上台股大跌,假除息的融資斷頭風暴開始出現。 歷經十年台股「世紀多頭」,再度面對〔空頭市場〕,恐怕很多投資朋友,連空頭是甚麼都不知
Thumbnail
avatar
井底之蛙
2022-06-23
椎間盤退變類型的討論:椎間盤突出?膨脹盤?椎間盤滑動? 如果你看過醫生或做過一些互聯網研究,在尋找脊椎疼痛的原因及椎間盤突出治療時,你無疑會遇到“神經受壓”、 “椎間盤突出”和“椎間盤滑動”等術語。這些術語在許多文章和討論中經常互換使用,但它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你怎麼知道是哪一個給你帶來了痛苦? 有椎間盤突出還是椎間盤滑動?
Thumbnail
avatar
Karen Ho
2022-05-26
椎間盤再生療法 延緩脊椎退化的新契機50歲的T先生平時工作繁忙平日少有運動習慣,數年前突然有右下肢麻痛,經過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仍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求診後接受脊椎神經減壓手術,該次手術過後,經過幾週的適當休息及復健,T先生回到工作崗位,此後數年T先生雖然偶爾有腰痠背痛但下肢的症狀沒有再發生過。
Thumbnail
avatar
李元甫醫師
2022-04-01
頭槌撞擊釀根尖囊腫 微創植牙搶救媽媽貝齒跟小朋友玩耍時,不慎讓孩子頭槌到嘴巴,當下雖劇烈疼痛,但自行檢查沒有掉牙跡象就沒多加留意,直到兩個多月後發現門牙上方突然長出膿包,用手按壓還會疼痛,趕緊就醫檢查,沒想到醫師告知她根尖囊腫嚴重,牙齒不保,必須拔掉做假牙或進行植牙,顏媽媽震驚之餘,考慮未來還需要長久使用牙齒,便決定做植牙手術。
Thumbnail
avatar
Richard Lu
2022-03-08
垂簾聽「課」的媽媽這幾個月來,我遇到幾位恐龍家長。也許,在他們的認知裡面,自己的所作所為是為了子女好;但在我看來,他們其實正在殘害幼苗,還不如撒手不管。其中之一是--垂簾聽「課」的媽媽。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1-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