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還蠻喜歡看一些關於類似“說文解字”的現代書籍,說明現在所使用正體字對應的甲骨文/金文的原始形象,常常就是目瞪口呆,古文字學者是怎麼從這樣的字型對應到現在的這個字? 不過,當然也有容易亂猜的字。 當我有一天知道,“又”通“手”,突然我理解,所以“桑”這個字,原始的想像是很多手在樹上拔葉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