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韓劇 |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從高文英的童年與內心世界,談複雜性創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以下涉及微量劇透與專有名詞,請安心服用。

這部上上星期剛播畢的韓劇讓許多人都沉浸在「沒關係精神病院」的故事裡,也沉浸在金秀賢、徐睿知、吳正世精湛的演技裡無法自拔,這是一部難得談論認真談論精神疾病,並且以一個更健康的視角看待精神病的一部韓劇,雖然許多部份有很多未能詳盡解釋的部分,但就我觀影心得而言,這部韓劇的確是一部值得推薦給任何一個不了解精神疾病的人,能夠對於這個世界存在不同的人們,保有更多的寬容與溫柔。


raw-image


高文英是反社會人格?

故事裡的高文英是一個對於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裡,無視於法律制度、對於各種傷害他人、違法亂紀的後果毫不看在眼裡的女人,她的眼裡充滿著冷漠與殘暴,似乎沒有一點感情,因此被文鋼太戲稱為「空鐵罐」,在人物簡介裡面,高文英直接被介紹為反社會人格者,但隨著故事的開展,似乎無法只用「反社會人格」定義這個仍然會被噩夢驚擾、害怕母親、討厭父親的女人,甚至每天穿著華服,只為了掩蓋自己內心的脆弱。

在這裡我承認我的確是被「反社會人格」這個人設吸引,很想知道一個反社會人格的女主角要如何談戀愛,但是越追到後面越了解高文英這個人的背景時,我越了解到我犯了一個非常大的錯誤:

我正在用一個人格疾患為標籤去定義一個人。

這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當一個殺人犯震驚社會時,新聞便會爭相報導精神科醫師是如何如何判定這個人的人格與精神狀態,於是許多人開始用一、兩個詞語短暫得去定義一個人,而後開始在這些詞語的表象底下你一言我一語:「他就是因為是反社會人格,所以才會殺人啦!」、「他就是精神分裂(現已正名為思覺失調症)啦,才會在那邊砍人!所以所有精神分裂的人都會跑去砍人啦!」

久而久之,所有人都信以為真,也開始認為他們會犯錯,那是因為他們有病,而這個疾病就是個禍害,但我們會這樣去簡單定義一個人的心理背景與狀態是如何運作的?而對疾病的汙名,究竟對社會產生甚麼影響?這部分有些偏離今天的主題,未來我會再寫一篇文章探討這個部分。

回到今天高文英的主題,這部韓劇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它將一個人立體化了,高文英不只是反社會人格「傾向」(畢竟我認為她並非完全的反社會人格,也不是天生反社會),更是一個童年受到母親控制、目睹父親殺害母親、家庭崩壞之後被強迫要獨立、完全沒有任何朋友的女孩,她的本質就只是

懷有很多很多故事的,受傷的人而已

任何的疾病或是人格疾患都不足以解釋她,當我們了解了這點,才不會誤用自以為是的心理學知識去標籤任何一個人,所有我們需要了解的心理學疾患的目的,都是為了要救治、幫助一個人,因此DSM-5(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才會問世。(後來DSM-5也遭到許多的誤用)

只了解病名是不夠的,唯有真正了解一個人的故事,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他不只是一個病,更是一個人。
高文英與母親之間糾葛的關係

隨著故事的進展,我們開始看到高文英從小是怎麼被對待的,媽媽看起來放了所有心力在她身上,卻是讓她感覺到壓抑、窒息的,透過精神虐待、情緒勒索的方式要求文英聽她的話,而文英為了符合媽媽的期待,不斷的努力成為媽媽要她成為的樣子,唯有如此,才能夠獲得媽媽的歡心與認可。

文英小時候對媽媽的感情是依賴的,長期在外工作的父親於她而言很疏離,因此雖然媽媽很可怕、對她要求很多,她還是會很努力活成媽媽希望的樣子,從劇情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文英對爸爸是很恨的,可是對於媽媽,在有一幕一位患者被她誤會是媽媽時,我們可以看到她的表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這不斷的在重複著她童年時期對媽媽的感覺,正是

期待著媽媽愛她,但又非常恐懼被媽媽傷害

一個住在城堡裡,只有媽媽陪伴的獨生女,將所有注意力、依賴都投注在媽媽身上我們是不難想像的,她很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媽媽「最完美的作品」,如此一來,媽媽就會對她溫柔、對她親切,會愛她,只要她成為一個不需要任何人就能獨立活著的女孩,她就會得到媽媽的青睞,我甚至認為,文英曾經也認為,就算沒有其他人相伴,只要有媽媽一個人就足夠了,她其實是這樣的希望獲得母親的愛。

但是久了以後,她明白她不是只需要媽媽就足夠,她跟同齡的孩子都一樣,期待著同儕間的友誼,期待著其他人對她親切的笑、親近她,就算她所有被媽媽「訓練」出來的行為都讓她徒勞無功,但她內心那塊渴望仍發展著,轉移到了朱里與鋼太身上。

明明很痛苦,為何不逃走?

觀劇的觀眾對於一個場景會印象很深刻:文英看見了來到城堡的鋼太,期待的跑向他,最後聽了媽媽的話,卻對鋼太說出了狠話。這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其實文英是非常希望能夠逃離那座城堡的,如上一段所寫,她渴望有同儕間的友誼,渴望有一個讓她能夠得到救贖的關係,但最後她為何沒有逃走呢?

文英媽媽對她無非是殘忍、嚴厲的,但文英對於媽媽卻非常依賴,部分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出即便父母親虐待孩子,孩子仍然會傾向幫父母親說話、站在他們那邊。這是為甚麼?

因為孩子希望能獲得父母親的愛,對於父母,孩子總是非常忠誠的。

對於一個照顧自己的人、唯一的依附對象,無論如何都無法輕易剪斷對對方的依附是為甚麼?因為只有維持依附,才能感覺到安全,嬰兒一出生就是為了要獲得安全感而會選擇靠近、依附照顧者,這是我們自古以來的特性,最初是為了要生存下去,而到今天,這個理由依舊沒有改變。

因此文英選擇繼續待在母親身邊,即便痛苦、承受了情緒上的不安全感,她仍然為了成為一個好的女兒而努力著,不願意為此輕易的改變,如若文英爸沒有失手弄傷文英媽,也許文英今天不只是一個看起來冷血無情的人了,也許會精神崩潰或是變成一個與文英媽很像的精神失常而不願相信人的女人了。

何謂複雜性創傷?

本篇會提到複雜性創傷的原因來自於文英長大以後無論是工作、人際或是生活上無不被自己媽媽影響著,晚上也會時不時的作惡夢,都讓我不斷地想到最近看過一本書:《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的些許內容。

這本書探討創傷,從退伍軍人的創傷談起,先定義創傷是甚麼:

創傷為因過去經歷了某些事件,導致在目前的生活上產生身心靈方面的困境,會有被創傷記憶侵擾而無法正常生活的困擾,也會做惡夢、產生現在仍在彼時的感受,因而產生無比的恐懼

後來談到童年的複雜性創傷,複雜性創傷不同於一般我們所熟知的震撼性創傷,震撼性創傷是來自於短暫的、一個事件所造成的創傷,如目睹或是經歷911事件的人們,會在往後的許多日子裡,因為一些原因而觸發他的警戒機制,導致他對於現實的中性環境產生過度的情緒反應或行動,可能會回憶起當時爆炸的場景、倒在地上血流成河的人們或是爆炸跟叫護車的聲音,這是我們所熟知的震撼性創傷。

複雜性創傷指的是孩子在幼年時期遭遇到不正當的對待,以致於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會不斷的重複著過往的模式,也許會在人際、生活、伴侶關係造成影響,在面對一些事情時,雖然不會有明顯的記憶冒出來(像震撼性創傷),但會不知不覺採取某些措施,或產生某些情緒。

例如:有一個孩子曾經被母親拋棄,從此以後他在建立一個伴侶關係之後就有困難,可能會擔心對方隨時會拋棄他,因此會採取一些措施去阻止對方拋棄他(一些較為激烈的手段就會出現,如自傷、傷人)。複雜性創傷的影響很隱微,但會隨時影響當事人的生活與關係,上面的例子也無法適用於所有被拋棄的孩子,每個人面對創傷後長大的樣子依據不同的人格、氣質也會有所不同。

高文英的創傷

高文英在成長當中,媽媽對她採取控制的手段,要求她不能和任何人接觸、建立信任的關係,甚至會經常以言語要求她成為一個「完美的作品」,在肢體動作上更會讓文英隨時觀察媽媽是否生氣、不愛她,一個生長在需要透過展現出冷漠來換取愛的環境裡,長大後無法信任任何人,因為她並沒有一個能夠讓她安全依靠的人存在,並沒有一個人讓她明白即使自己不當個不依靠人的人,也值得被溫柔對待,於是長大後的她,為自己築起一道牆,用所有方法努力保護自己不受到任何人的傷害,她從與媽媽的關係了解到,沒有人能真正保護她,別人對她總是抱有惡意、攻擊與威脅的,就與她的媽媽對待她一樣。

因此,文英之所以會長成她的樣子,似乎非常清楚了,幼時受到媽媽情緒與精神方面的勒索導致她在發展上的創傷,使得她在長大以後對人無法信任,需要穿華麗的衣服來掩藏自己的脆弱。

任何的創傷都需要新的經驗來讓它變得不再影響當事人的生活,而文英也逐漸在與文鋼太、文尚太的關係當中找到能夠依靠、信任的關係,

此種接納的修正性經驗能夠逐漸修復被創傷損壞的腦迴路,讓當事人重新向前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焉的沙龍
5會員
5內容數
許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21
最近火紅的《我的家政夫渚先生》堪稱是「男版」月薪嬌妻,講述一個工作能力非常強的單身女子---芽衣,遇見了中年男家政夫的故事。故事設定相當吸引人,暖心的家政夫大叔配上除了事業以外,幾乎像是生活白癡的女主角,符合現代女性主義興起的社會需求,一向重視「男主外,女主內」的日本,這部劇的翻轉可說是非常有趣。
Thumbnail
2020/09/21
最近火紅的《我的家政夫渚先生》堪稱是「男版」月薪嬌妻,講述一個工作能力非常強的單身女子---芽衣,遇見了中年男家政夫的故事。故事設定相當吸引人,暖心的家政夫大叔配上除了事業以外,幾乎像是生活白癡的女主角,符合現代女性主義興起的社會需求,一向重視「男主外,女主內」的日本,這部劇的翻轉可說是非常有趣。
Thumbnail
2020/09/02
你能想像嗎?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有許多因刻板印象而產生不同感受的狀況,通俗的來說,我們會覺得「很有違和感」、「很奇怪」等等,因為這不符合我們的既定的想像,就像大叔外表陽剛、嚴謹,內心卻喜歡可愛小東西,身為觀眾,我一開始看到大叔反差的喜歡可愛東西的「反差萌」舉動也相當訝異!
Thumbnail
2020/09/02
你能想像嗎?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有許多因刻板印象而產生不同感受的狀況,通俗的來說,我們會覺得「很有違和感」、「很奇怪」等等,因為這不符合我們的既定的想像,就像大叔外表陽剛、嚴謹,內心卻喜歡可愛小東西,身為觀眾,我一開始看到大叔反差的喜歡可愛東西的「反差萌」舉動也相當訝異!
Thumbnail
2020/08/26
《靈魂維修工》這一部早於《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播映的韓劇也在探討精神疾患的相關議題,故事講述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一個患有邊緣性人格疾患(BPD)的音樂劇演員,在治療的過程中互相療癒彼此的故事。 本篇探討精神疾病的去汙名化,以及更進一步的積極性措施,從對於他人的不理解、誤解轉為理解與同理。
Thumbnail
2020/08/26
《靈魂維修工》這一部早於《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播映的韓劇也在探討精神疾患的相關議題,故事講述一位精神科醫師,遇見一個患有邊緣性人格疾患(BPD)的音樂劇演員,在治療的過程中互相療癒彼此的故事。 本篇探討精神疾病的去汙名化,以及更進一步的積極性措施,從對於他人的不理解、誤解轉為理解與同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陣子挺熱門的韓劇,所以想說來看一下。 不過可能是因為片名的關係,本來以為是什麼激烈的暗黑精神病情節戲劇,卻越看越覺得是從心底默默生出暖意的草原跟愛情故事。 然後也是在我不長的看電視及電影史中,難得的、對於男女主角的主線很還好,但是卻覺得配角一個比一個可愛的戲劇。
Thumbnail
前陣子挺熱門的韓劇,所以想說來看一下。 不過可能是因為片名的關係,本來以為是什麼激烈的暗黑精神病情節戲劇,卻越看越覺得是從心底默默生出暖意的草原跟愛情故事。 然後也是在我不長的看電視及電影史中,難得的、對於男女主角的主線很還好,但是卻覺得配角一個比一個可愛的戲劇。
Thumbnail
​為什麼想看這部劇,因為我的職場生活每天都得面對一個有著奇葩腦袋的瘋子主管;還有就是這片名實在是太長了。 開始看第一集才知原來男主角是金秀賢啊,上次看他演的是【來自星星的你】,當時只有好帥一男的感覺,而那部戲有趣是在女主角全智贀的各種耍。 而這部劇裏的金秀賢根本演技大爆發啊,好會哭也好會笑,
Thumbnail
​為什麼想看這部劇,因為我的職場生活每天都得面對一個有著奇葩腦袋的瘋子主管;還有就是這片名實在是太長了。 開始看第一集才知原來男主角是金秀賢啊,上次看他演的是【來自星星的你】,當時只有好帥一男的感覺,而那部戲有趣是在女主角全智贀的各種耍。 而這部劇裏的金秀賢根本演技大爆發啊,好會哭也好會笑,
Thumbnail
除了分享《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觀劇心得外,也談《德魯納酒店》和去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擔任志工的經驗。希望本文能像《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一樣表面上在說「黑色童話般的愛情故事」,但實際卻在談「精神病、贏家社會、偏見」。希望在討論眾多面向的同時,本文也能好好鑲嵌融合,好好說好說深這些事情。
Thumbnail
除了分享《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的觀劇心得外,也談《德魯納酒店》和去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擔任志工的經驗。希望本文能像《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一樣表面上在說「黑色童話般的愛情故事」,但實際卻在談「精神病、贏家社會、偏見」。希望在討論眾多面向的同時,本文也能好好鑲嵌融合,好好說好說深這些事情。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薦一部2014年播出的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괜찮아, 사랑이야),是一部以心理醫學為題材,通過知名小說家兼電台廣播DJ張宰烈(趙寅成飾演)與精神科醫生池海秀(孔曉振飾演)之間的相處,描述現代人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心病生活的人生和愛情故事。  
Thumbnail
  今天要來推薦一部2014年播出的韓劇沒關係是愛情啊(괜찮아, 사랑이야),是一部以心理醫學為題材,通過知名小說家兼電台廣播DJ張宰烈(趙寅成飾演)與精神科醫生池海秀(孔曉振飾演)之間的相處,描述現代人在不知不覺中帶著心病生活的人生和愛情故事。  
Thumbnail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2020走紅的韓劇之一,它用童話般瑰麗浪漫的愛情故事包裝了精神疾患者與其家屬,是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友善。 原初的psyche並非指精神疾病,而代表了靈魂、是受盡折磨的美麗心靈,也許在劇中也寓意了,這些得到在醫療診斷上異常標籤的人們,只是一群受苦的美麗靈魂。
Thumbnail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2020走紅的韓劇之一,它用童話般瑰麗浪漫的愛情故事包裝了精神疾患者與其家屬,是如何面對這個世界的不友善。 原初的psyche並非指精神疾病,而代表了靈魂、是受盡折磨的美麗心靈,也許在劇中也寓意了,這些得到在醫療診斷上異常標籤的人們,只是一群受苦的美麗靈魂。
Thumbnail
然後,不要追,不要留戀假裝正常的漩渦,在必要之外記得褪去妝點好的微笑妝容,因為在這個無法衡量正常與否的世界,又何必爭辯我們是否成為正常的樣子了,共勉之。
Thumbnail
然後,不要追,不要留戀假裝正常的漩渦,在必要之外記得褪去妝點好的微笑妝容,因為在這個無法衡量正常與否的世界,又何必爭辯我們是否成為正常的樣子了,共勉之。
Thumbnail
2020下半年必看之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繼《沒關係,是愛情啊》、《Kill Me Heal Me》後, 又一部以精神病為主題的韓劇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以黑色童話開場,故事內容由 反社會人格者、自閉症患者與精神照護者圍繞著,演繹情緒勒索等難題。
Thumbnail
2020下半年必看之一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 繼《沒關係,是愛情啊》、《Kill Me Heal Me》後, 又一部以精神病為主題的韓劇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以黑色童話開場,故事內容由 反社會人格者、自閉症患者與精神照護者圍繞著,演繹情緒勒索等難題。
Thumbnail
這是前陣子剛剛結束的一部韓國電視劇,造成廣大的網路討論聲量。除了愛看俊男美女賞心悅目打發時間...等廣大群體願意為之買單,自己在看了之後深深被編劇的取材角度與故事描繪方式折服。 整篇劇情,是以「童話繪本」故事來貫串通劇,並在此之上做出很好的發揮。也得力於導演、編劇、攝影..
Thumbnail
這是前陣子剛剛結束的一部韓國電視劇,造成廣大的網路討論聲量。除了愛看俊男美女賞心悅目打發時間...等廣大群體願意為之買單,自己在看了之後深深被編劇的取材角度與故事描繪方式折服。 整篇劇情,是以「童話繪本」故事來貫串通劇,並在此之上做出很好的發揮。也得力於導演、編劇、攝影..
Thumbnail
本篇著重於討論高文英與媽媽的依附關係以及產生的後續影響,帶入劇情以及發展性創傷的概念,了解高文英的童年與內心世界如何影響她未來的生活。
Thumbnail
本篇著重於討論高文英與媽媽的依附關係以及產生的後續影響,帶入劇情以及發展性創傷的概念,了解高文英的童年與內心世界如何影響她未來的生活。
Thumbnail
大愛結局繪本!導演跟編劇也很善良,給了每個人 happy ending(灑花)~
Thumbnail
大愛結局繪本!導演跟編劇也很善良,給了每個人 happy ending(灑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