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在工作中,基本上都需要進行需求分析,不同 Case 都有一套協助需求分析的方法,去確定需求的價值、優先等級等,此篇就是介紹其中一種方式。
影響地圖(Impact Mapping)
主要是通過以下4個問題來進行分析和討論。
Why?
就是目標、需求,需要發覺得是最真實的好目標。舉個最著名的需求例子:如果我們問以前的人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應該會告訴我們「要一匹更快的馬!」但其實用戶真正想要的是更快速到達目的地的工具,若我們真的按照用戶提供的解決方法,那就不是最真實的好目標。
什麼是好的目標呢?Gojko Adzic 在書中提到 SMART 理論:
- Specific(明確的)
- Measurable(可度量)
- Action-oriented(面向行动)
- Realistic(现实)
- Timely(有時限的)
例如:計劃在2019 Q1 網路廣告收益上升30%
Who?
有了目標後,就是誰會被他影響?誰能產生需要的效果?誰會阻礙他?
書中提到3個角色:
- 主要角色:實現目標的人
- 次要角色:服務提供者
- 場外角色:不直接受益或提供服務的人
可利用人物誌(Persona),定義出角色,例如:喜歡玩手遊的年輕男性、25–35歲有網購習慣的上班族。
How?
他們怎樣幫助我們達成目標?他們如何幫助或妨礙我們取得成功?對這個角色而言,你希望他做出什麼改變?角色的行爲是如何改變的?
只需要列出對接近目標有幫助的影響,例如:增加上線時數、點擊廣告意願提升
What?
你想要做什麼,來對這個角色產生你希望的影響?
考慮任何有助於實現影響的手段以達成目標,有些時候好的『行銷活動』可能還勝於把想要的『功能』寫完寫好。
可以做出來的、和目標相關的、有效的,例如:建立玩家交流社群、設計互動式廣告
Example
在 Gojko Adzic 所寫的 Impact Mapping 一書中, 有個線上遊戲平台的範例:
從目標一路往下找出角色、影響、方法後,會發散出許多影響和方法,但在這段過程中必須經過收斂,因為現實中時間和資源有限,所以必須不斷詢問自己:「哪一個影響最接近目標?」「哪一個方法能接近目標且成本最低?」「哪一個才是最重要的?」
影響地圖是讓我們「假設」可以解決問題達成目標,需要什麼功能?有了功能假設可以解決什麼影響?有了影響假設可以解決什麼角色?有了角色假設可以達到目標嗎?
以上都是我們的想像,然而做產品最困難的一點就是「最後產出的方案是否能解決用戶問題產生價值?」若沒有經過「驗證假設」的話,很容易出現幫角色腦補影響或自以為合理的情況,非常危險也容易造成自我感覺良好,最終離目標越來越遠。
但現實中並沒有時間讓團隊真正「想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在此階段建議花最快、最便宜方式做規劃,例問卷、用戶訪談、Landing Page、原型設計(Prototyping),甚至是 email 都可進行假設驗證是否可行。
生活中也可以運用影響地圖
在2019年 Agile Tour 《人生可以做什麼實驗》這場工作坊中,也引導大家生活裡的目標,也可以透過影響地圖來找出與目標相關連的行動,歡迎大家在生活或工作中試試看這套方法。
Gojko Adzic 書籍推薦
Specification by Example 簡體版名稱《實例化需求》:我是閱讀簡體版,但因為用語跟台灣有點不太一樣,建議閱讀繁體版會比較好理解,讀完會對於撰寫 User Story、Wiki、Use case和開發文件等,思維幫助很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