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勇氣

其實,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往往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擁有勇氣,才可以在面對困難時不會輕易被打敗,但我覺得,有時看似是說給孩子聽的打氣話,其實更是,說給自己聽。


當了媽媽後才發現,其實我們比孩子更需要勇氣。

我們恨不得自己的孩子都擁有勇氣,才可以在面對困難時不會輕易被打敗。但是,勇氣真的「教」的出來嗎?當我們跟孩子說「加油」、「不要怕」、「都會沒事的」、「不要擔心」、「你可以的」這些鼓勵的話時,真的有用嗎?

有時看似是說給孩子聽的打氣話,其實更是,說給自己聽。

在陪著女兒成長的這幾年,我才驚覺,原來我在教導女兒的過程中,其實更是在挖掘那個還沒完全蛻變的自己。

我才真正了解到,想要培養一個有自信的女兒,我必須先找到如何累積自己自信心的方法和過程,我也才知道,想要培養女兒擁有更多的勇氣,我必須先學會勇敢,才有機會找出自己是如何長出勇氣的,我也才知道,我想要培養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的女兒,首先我也必須成為一個擁有獨立判斷、不受他人意見影響的媽媽。

我似乎越來越了解「身教」的意義了,它不單單只是言行舉止上的樹立,更重要的是「思維」上的教養。

我們這時代當父母最不容易的地方就是,既想脫離以往既有根深蒂固的觀念,又想要給予孩子不同嶄新的方向,該如何讓自己相信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我覺得這是最困難的一件事。

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時常會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真的有辦法可以負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嗎?害怕如果自己的方式反而教不好該怎麼辦?還是乾脆跟著市面上大家常用的方式教導好了?但這真的是我想要的嗎?這樣的自我對話時常來我內心湊個熱鬧。

我們總是想做的事很多,真正完成的卻很少,因為有太多的膽怯,有太多的雜音,這些都使我們停滯不前,我才明白,在教養女兒之前,我有沒有好好的為自己人生負責,我又該怎麼教女兒學會為自己負責呢?

有人說,有了孩子的人生會更完整,我不太清楚什麼是完整的意思,但這句話我的解讀比較像是,「因為孩子,才有機會讓我們再次重新認識自己,重新再活了一次」,教養這條路,無疑其實是一條探索自我的路。

試著不再活在社會的期待下,試著不再依循好媽媽的模樣努力,因為,我知道,我必須先活出自己,讓自己先長出自信。

刊登於親子天下

我與小最愛

我與小最愛


avatar-img
胖胖太太的沙龍
76會員
330內容數
每天都會發生許多想記錄下來的事,無論是任何一件小事,都足以日後回味,但往往因為惰性使然,常常有一搭沒一搭的紀錄,決定現在要給自己一個挑戰,好好的紀錄從此刻開始的一年。期待一年的成功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胖胖太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媽咪,我問你喔!大人的話一定要聽嗎?」 昨天睡前,小妞一邊換睡衣,一邊問了我這個問題。 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好好延伸,所以我不太想隨便回答,趁著腦袋還在排列組合要怎麼回答小妞時, 我問小妞「那你怎麼想?覺得大人的話一定要聽嗎?」 小妞說「可是大人都這樣說啊!我覺得應該是吧!」 「媽咪跟你
星期一妞開學,我就深感孩子應該會緊張哭泣,但是第一天沒有哭,只是下課後跟我說她不想跟同學玩,不喜歡大班的新老師,午睡時會因為想我而緊張,所以一直跑廁所,還有點尿濕褲子,下課後騎車回家的一路上,一直沒有很開心,但一到家,就很開心的跟我說,「媽咪,我們來慶祝第一天大班開學,我們去買蛋糕好不好?」我心想,
「等一下,等媽媽10分鐘」 「不是說等我10分鐘嗎?」 「厚!! 不是叫你等我一下嗎?」 話才說出口,我就為自己煩躁的話語感到慚愧 這是有時煩躁的我跟小妞間的對話... 我不是一個有絕對耐性的媽媽,也不是一個孩子有求必應的媽媽,如果碰到我心煩時,沒耐性真的只是剛好而已。
「媽咪,我問你喔!大人的話一定要聽嗎?」 昨天睡前,小妞一邊換睡衣,一邊問了我這個問題。 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好好延伸,所以我不太想隨便回答,趁著腦袋還在排列組合要怎麼回答小妞時, 我問小妞「那你怎麼想?覺得大人的話一定要聽嗎?」 小妞說「可是大人都這樣說啊!我覺得應該是吧!」 「媽咪跟你
星期一妞開學,我就深感孩子應該會緊張哭泣,但是第一天沒有哭,只是下課後跟我說她不想跟同學玩,不喜歡大班的新老師,午睡時會因為想我而緊張,所以一直跑廁所,還有點尿濕褲子,下課後騎車回家的一路上,一直沒有很開心,但一到家,就很開心的跟我說,「媽咪,我們來慶祝第一天大班開學,我們去買蛋糕好不好?」我心想,
「等一下,等媽媽10分鐘」 「不是說等我10分鐘嗎?」 「厚!! 不是叫你等我一下嗎?」 話才說出口,我就為自己煩躁的話語感到慚愧 這是有時煩躁的我跟小妞間的對話... 我不是一個有絕對耐性的媽媽,也不是一個孩子有求必應的媽媽,如果碰到我心煩時,沒耐性真的只是剛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