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拉鋸戰 你情我願還是不甘不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小孩吃飯的議題,根據統計,是親子教養中長期排名第一的問題。而這問題困擾著我也超過5年了!為什麼說超過5年?因為在懷孕時,當時臍帶過細,所以胎兒的營養吸收不好,每次產檢時,醫生都告訴我胎兒偏小,尤其在後期,更是為了養胖胎兒,我狂吃牛肉、喝甘蔗汁、酪梨布丁牛奶,我胖了約13公斤,但37周第一天就出生的樂樂,仍然只有2210g,我的接生醫生在幫我縫合傷口時,開玩笑的說比他家養的巴戈狗還輕,欣賞醫生幽默的同時,老實說,我內心也充斥著不安、焦慮和愧疚阿!(別擔心,這是我嘴賤醫生的幽默,我很愛這醫生的…)

展開3%生活的樂樂(生長曲線在同年齡的小孩裡低於3%),偏偏又是個不愛吃不愛睡的孩子,讓樂樂多吃、把樂樂養胖成了我最大的目標。但我卻沒注意,這樣的壓力被我帶上餐桌,吃飯成了場拉鋸戰,更是一種惡性循環。

#當吃飯成了種壓力

當時的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讓不愛吃飯的樂樂吃?而不是他為什麼不吃?威脅、利誘、討好這些不正確但快速的方式我都嘗試;一開始限制他必須要乖乖坐好吃飯、吃完才能下餐椅,或是時間一到就收走,沒有下一餐;但這對不愛吃的他根本沒效果,收走不吃更如他所願。也參考了很多相關建議和書籍,如何增加食慾?買了一些特別可愛的餐具、分隔餐盤等,增加他吃飯的誘因,但可能吸引了一、兩餐,之後仍是不吃就不吃。

每每看到他那上上下下的零點幾公斤,真的是好心急,記得一、兩歲時,我們選擇了一個最快但最壞的方法,讓孩子一邊看著影片,一邊張嘴吃著飯;孩子兩眼直盯著IPAD,乖乖的坐在餐椅上張著嘴,無意識地讓爸媽餵下所有食物。孩子吃了飯,體重沒增胖多少;但這制約理論卻被我們養成,沒IPAD不吃飯,要吃飯要看影片,這真的是始料未及的,後來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才戒掉這個我們自己培養的壞習慣。當吃飯成了種壓力,別說孩子不願意,連爸媽都本末倒置,忘了吃飯本質的意義…(非常不好的例子,請大家…引以為戒阿!)

#不愛吃的小孩在想什麼

回到小孩的本質身上,有些小孩天生就喜歡吃,有些就喜歡睡,而樂樂這種不喜歡吃、不喜歡睡的小孩,他最喜歡什麼?他就是個特愛玩的小孩,深怕錯過任何能玩的時刻,我開始思考從環境、空間到用餐的過程,該怎麼讓他覺得吃飯是有趣的?讓他主動期待吃飯的時間?讓他享受這個吃飯好像遊戲的過程呢?別忘了,常常提醒自己,在小孩遇到困難(就是大人常常感到頭疼的時候),我們能怎麼協助他呢

#培養吃飯的環境

我們將家裡的餐桌從新調整過,讓吃飯的環境是單純的,避免周圍有任何玩具的干擾,包含小孩用餐的專屬位置安排,讓這個環境是溫馨且安定的。吃飯時間,全家人會一起好好地坐在餐桌前,餐桌的必要性和儀式感,是讓孩子在心境上的一個轉換,減少浮躁或嬉鬧的情緒;之前,我和爸爸總習慣讓孩子先吃,把孩子弄好後,我們再站著在中島上夾夾菜隨意吃,而這樣的舉動其實間接傳達了父母對吃飯的重視程度,全家人一起,不論吃多少,都代表這是個一起的重要時間。若能來個餐前禱告當然是最好,不過這部分我們還在努力,哈哈!

#融入遊戲增加樂趣

當孩子接受這樣的環境,怎麼讓他愛吃?主動吃呢?專家分享過很多不錯的方法,包含讓小孩一起餐與備餐過程,或是製作美味又具看頭的可愛便當,這些確實會引發小孩想吃的慾望。但若懶媽媽和手拙媽媽如我,會試著在用餐時,增加餐桌上的樂趣和愉悅感,從聽故事,到唸故事書到自己編故事,我都試過,老實說,直到現在,我仍載浮載沉的努力學習、找方法,但說故事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方式,除了能抓住小孩的專注力,適時和小孩互動,也能將想傳達給小孩的品格教育融入故事,或是一些難以接受的菜色擬人化等等,我就有一系列的麵線公主、白米珍珠,和洋蔥爸爸等故事;編故事當然有點辛苦,但看著小孩發亮的眼睛,聚精會神地聽著,再大口吃著飯,真的也蠻有成就感的!

#增加挑戰給予鼓勵

當孩子感覺良好時,他們會做的更好!這是在正向教養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你觀察到你是怎麼鼓勵孩子的嗎?樂樂喜歡挑戰,我就買了一個計時器,設定15或20分鐘的時間,讓他接受倒數挑戰!而當他在過程中,我也盡量給予鼓勵「你自己吃的很好耶,再3口就把飯吃完了!」、「你很棒耶,我看到你今天吃了好多口青菜,我想你一定會更強壯」、「你拿筷子越來越進步了,你可以再試一次給我看嗎?」、「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在時間內吃完,然後有更多的時間去玩玩具對嗎?」當我們給與孩子鼓勵和信任,他也會越來越有自信、與價值感。

raw-image

每一個年齡層都有每個年齡層的挑戰,從厭奶期、副食品期、坐不住期、愛吃零食、或只愛喝奶期、再到挑食、偏食期等等,每個階段小孩吃飯的挑戰都不一樣,生理和心理的狀態也都不一樣;對於依舊3%的樂樂我依然會擔心,但我試著把這份憂慮和壓力,轉化成鼓勵,我尊重並相信孩子的自我能力;我也提醒著自己,父母穩定的身心狀態和情緒,絕對是影響餐桌愉悅氛圍的關鍵。

當然...還是歡迎大家分享增胖秘訣給我...不...是我兒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媽寶米奇的沙龍
6會員
38內容數
媽寶米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1
恩恩的腿上多了5個縫針,這個意外來的不美麗,但中間的一些小插曲,也很值得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3/08/01
恩恩的腿上多了5個縫針,這個意外來的不美麗,但中間的一些小插曲,也很值得來分享一下!
Thumbnail
2023/06/02
倆孩兒有著假日足球比賽幾乎是常態,上週日溫度高達32度,體感溫度高達快38度;兩場比賽正中午的12點半和2點,高溫加上烈曬,場邊戴著帽子和陽傘的我們都要撐不住,更不用說場上奮戰的孩子有多辛苦!
Thumbnail
2023/06/02
倆孩兒有著假日足球比賽幾乎是常態,上週日溫度高達32度,體感溫度高達快38度;兩場比賽正中午的12點半和2點,高溫加上烈曬,場邊戴著帽子和陽傘的我們都要撐不住,更不用說場上奮戰的孩子有多辛苦!
Thumbnail
2023/04/24
就讀國中的外甥女小姐姐那天回來跟我說,班上的幾個男生為班際的排球比賽吵架了,從她的轉述中,可以感覺得出幾個男生都是為了奪取好名次、但礙於個人的面子問題,而彼此說出了相當賭氣的話。
2023/04/24
就讀國中的外甥女小姐姐那天回來跟我說,班上的幾個男生為班際的排球比賽吵架了,從她的轉述中,可以感覺得出幾個男生都是為了奪取好名次、但礙於個人的面子問題,而彼此說出了相當賭氣的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新手家長在面對各種問題時,期待得到即時有效的答案,但也許所有答案都在孩子身上。從親餵的吸吮習慣到睡眠訓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質,每個家長也有自己的底線和需求。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體悟和成長。
Thumbnail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Thumbnail
在養育小孩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大概是在肉肉6-7個月的時候吧! 這個體會,一直到現在,都很影響我怎麼照顧肉肉、怎麼回應肉肉 那個時期,我在留職停薪的狀態,白天陪著肉肉,我是白天的主要照顧者… 肉肉6個月大,正開始嘗試各種多元的副食品…
Thumbnail
今個要來小題大作一下這事兒 「是否要幫幼兒把食物剪小塊」 最後還是要強調 我的重點不是不能幫幼兒剪小塊 是要視自己孩子的情況喔 這個爸媽你們一定比我更清楚
Thumbnail
今個要來小題大作一下這事兒 「是否要幫幼兒把食物剪小塊」 最後還是要強調 我的重點不是不能幫幼兒剪小塊 是要視自己孩子的情況喔 這個爸媽你們一定比我更清楚
Thumbnail
關於孩子挑食的問題,與其強迫孩子進食,造成他們的恐懼,倒不如嘗試讓菜色多一點變化,或者讓孩子自己動手下廚煮飯。也因為這樣,老公才會在假日讓孩子動手做披薩、包壽司、做三角飯糰,為的也就是希望讓孩子們感受到進食的樂趣,而不是壓力。
Thumbnail
關於孩子挑食的問題,與其強迫孩子進食,造成他們的恐懼,倒不如嘗試讓菜色多一點變化,或者讓孩子自己動手下廚煮飯。也因為這樣,老公才會在假日讓孩子動手做披薩、包壽司、做三角飯糰,為的也就是希望讓孩子們感受到進食的樂趣,而不是壓力。
Thumbnail
挑食的大人們,你擔心孩子跟你一樣挑食嗎?沒關係的,你們不孤單!小撇步看起來 :) 親身實驗了三年多,得出5個最實用又省力的方法,改善孩子挑食的情況,讓大人和小孩都能開心吃飯。先理解「孩子挑食也是正常的進食發展里程碑』,爸媽可能會心裡好過一點!
Thumbnail
挑食的大人們,你擔心孩子跟你一樣挑食嗎?沒關係的,你們不孤單!小撇步看起來 :) 親身實驗了三年多,得出5個最實用又省力的方法,改善孩子挑食的情況,讓大人和小孩都能開心吃飯。先理解「孩子挑食也是正常的進食發展里程碑』,爸媽可能會心裡好過一點!
Thumbnail
台灣食品營養界的先驅,白小良博士寫的「教養從餐桌上開始」,在書中,建議了幾項給父母親的飲食指南: 1每天至少一次為自己和家人親手準備一餐飲食。 2每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參與餐點的準備(和孩子一起準備星期一的午餐盒)。 3每兩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前往市場共同採購新鮮食材。 4 增加進餐樂趣。
Thumbnail
台灣食品營養界的先驅,白小良博士寫的「教養從餐桌上開始」,在書中,建議了幾項給父母親的飲食指南: 1每天至少一次為自己和家人親手準備一餐飲食。 2每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參與餐點的準備(和孩子一起準備星期一的午餐盒)。 3每兩星期至少一次讓孩子前往市場共同採購新鮮食材。 4 增加進餐樂趣。
Thumbnail
在RIE的基本概念:『尊重孩子、尊重一個人』的角度出發,不論孩子幾歲、都尊重他自己想吃什麼東西的權利。 不過家長不會專門只準備他願意吃的食物而已,家長自己比孩子不挑食,在家庭餐桌上出現其他食物,是其他家人會吃的,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友善的分享新食物方式。
Thumbnail
在RIE的基本概念:『尊重孩子、尊重一個人』的角度出發,不論孩子幾歲、都尊重他自己想吃什麼東西的權利。 不過家長不會專門只準備他願意吃的食物而已,家長自己比孩子不挑食,在家庭餐桌上出現其他食物,是其他家人會吃的,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就是友善的分享新食物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