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教育觀察日記:盜版天堂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近年購買盜版光碟、網上非法下載幾近絕跡。人們尊重創意產權的意識感覺上比以前要高,付費串流平台、patron、抖內制度令大家更明白「創作有價」的意思。
可惜,這種公民意識抬頭,似乎並不包括教育界公民。除了高等教育對著作權與剽竊特別敏感外,在中小學校,老師不甚在意學生的資訊素養,甚至老師自己盜圖盜文也屢見不鮮。

由〈功夫熊貓〉說起

功夫熊貓的海報。 本海報作品的著作權據信屬於電影的經銷商、電影的出版者或者海報設計者。來源: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9F%E5%A4%AB%E7%86%8A%E7%8C%AB#/media/File:Kung_Fu_Panda_film_posters.jpg
在香港,大部分學校年假前後會用一天舉辦「中華文化日」,學生會穿上民族傳統服飾,參加團拜、製作湯圓等活動。有一年,我校在構思中華文化日活動時,決定在活動間的空檔請隨堂老師播放電影〈功夫熊貓〉。接着IT主任介紹操作方法:支援同事會先在課室電腦做好相關準備,老師們只要把電影檔和字幕檔拉到相應的中國影視軟體,就可以順利播放了。
我的反應是:「欸???!?????」
先不論〈功夫熊貓〉與中華文化談不上關係,學校要放電影,至少應用個正當的渠道抓片源,買正版DVD吧?在學生面前大刺刺用影視軟體,用非法字幕檔,播放來歷不明的放盜版電影,成何體統?我提出質疑,結果是,只有我一個在意這種事情。上至管理層,下至負責安裝軟件的IT支援同事,都不覺得有問題。

版權條例這樣說

如果播放正版光碟,我們會看到播放電影前的版權聲明說光碟不適用在監獄、學校播放。以我在大學參與電影社團的經驗,如果要辦放映會,最正確做法是要每次向版權持有人申請,還要在電檢處做審批。即使我們「側側膊」不送審,至少要知會發行商,然後採用正當的片源來放映。
《版權條例》也明白如果每次在課室內播放影片也要咨詢版權持有人,會為雙方帶來諸多不便,因此對教育機構的規管有特別的措施 [1]:
教育機構為教學或接受教學的目的,播放或放映聲音紀錄、影片、廣播或有線傳播節目供教師、學生、家長或監護人及與該教育機構的活動有直接關連的其他人觀看,而不屬侵犯版權,惟相關活動必須為教學或接受教學目的而舉進行。
任何放映都可以有教學目的,要滿足這條件不難。問題是學校的片源根本非法。撇除〈功夫熊貓〉這極端例子,平日老師在課室內放youtube片段,也不一定看清楚上載者是否版權持有人,譬如有些同事,在代課時喜歡播放〈多啦A夢〉安撫學生,我頗肯定即使Youtube是合法的網站,上載者也不是小學館。

圖文剽竊

除了影片,圖畫和文字也是教育界常見的侵權方式。設計教材時,老師會上網找圖片,只要是合用的,不管出處,總之下載了再算。甚至明明擺著一大片防盜用的logo遮罩、一大條gettyimage橫幅,也照用不誤。還未計課室壁報的山寨米奇老鼠邪神裝飾。如果圖片只是用來做ppt,那還比較好,至少沒有機會外流出去。至於PPT的文字內容,也是能上網找則上網找,一大段文字將powerpoint變成powerparagraph。但如果是放在印有學校名稱的工作紙或筆記上,那就大件事了。
出試卷也是抄襲剽竊的重災區。其實,教科書商一般都會附送試題庫給學校採用,但不一定每年更新,也不一定適合學校情況。故此,不可以抄襲往年試題的老師,就傾向假以外求,參考坊間的補充練習。結果,不少老師——尤其是語文老師——往往在設計考卷時會用上補充練習的文章和題目,又不註明出處。

培養資訊素養之重要

老師讓學校成為盜版天堂,我認為是社會缺乏資訊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教育之過。資訊素養指「將資訊轉化成意義、理解及新意念的過程,要 求學生明白使用資訊的背後理念,掌握尋找資訊的實質程序。」[2] 其中,又可分為可分為四個部分,包括:認知、後設認知、情感與社會文化四個層面。
社會文化層面講求處理資訊與社會的關係,包括利用資訊社群追求及創造知識,亦包括對著作權的認知及了解,能否尊重知識產權與知識自由等。這個層面直接跟本文討論的盜版現象有關。我相信,老師不是不知道剽竊是錯的,而是他們不了解這些行為已經是「偷」,倒以為放上網的就可以自由使用。
另外,也有老師意識到並非所有圖文都能自由使用,但不知道如何找到可以合法轉載的圖文,也不了解creative commons、cc、商用等不同授權模式。這裏涉及認知能力,即知道如何找到需要的資訊、能辨別資訊的類型等。

你可以這樣做

老師平日的工作已經很忙了。在需要圖文與影片資料時,難不成要全部自己畫圖拍片嗎?到底可以怎樣做?以下是一些平衡「方便」與「資訊素養」的提議:
  1. 標明出處。大部分老師持有大學學位,寫個APA出處應該不難。又或至少提及文章作者、出版社名稱,甚至只是放上網址連結,也比用了人家一整篇文章又不說明資料來源好。
  2. 利用商用圖庫。網路上有不少免費圖庫,google「免費商用圖庫」已經有很多結果。我喜歡用日本的irasutoya素材,涵蓋了大部分生活情景,而且畫風可愛,學生一定喜歡。另外影片、音樂也可找到免費商用資源網站,只要跟着網站指示credit資料來源就可以了。
  3. 付錢。如果你非用那張充滿防盜logo的相片不可,例如新聞圖片或需要放大做宣傳品的圖片,不如用少許預算付錢買斷版權,也方便日後再使用。
可能對許多人來說,用用網上資料無什麼大礙吧?迷因帳號也也這樣轉貼他人的meme。然而,很多人也這樣做的事,不一定正確。況且我們在教育現場,對自身道德水平應有更高要求。我們教學生不要偷東西,卻在每天左偷右偷來應付工作,實在說不過去。就從今天起,學習尊重智慧產權,不再讓課室成為盜版天堂。
歡迎追蹤:

參考資料:
[1] 香港教育局(2020)。在學校播放或放映影片相關版權事宜,網址:https://www.edb.gov.hk/tc/sch-admin/admin/about-teaching/copyright/films/index.html
[2] 李兆璋、李芳樂、江紹祥、Henri, J. (2004)。香港學生 資訊素養架構,網址: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edu-system/primary-secondary/applicable-to-primary-secondary/it-in-edu/Information-Literacy/IL2005C.pdf
封面圖片:Photo by John Moeses Bauan on Unsplash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久很久以前,國王穿上了透明的新衣,上街接受大家讚美。(他真的因為想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才這樣做嗎?)一大群受過義務教育的成年人,就誇獎國王的衣服真好看。(他們真的因為想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才這樣做嗎?)最後只有一個孩子,說出這個國度唯一的真話——國王赤身露體,卻被眾人讚頌新衣有多漂亮,太可笑了!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今天X老師要我寫一封悔過書,交待在中文堂上看書的原因。我在中文堂看書的原因是你在鬧人,不是在教書,我對你有多辛苦備課,晚上改簿改到很夜沒有興趣,不關我事。」如果你也會對學生說:「老師很辛苦,所以你要努力讀書」,原來已經落入了情緒勒索。來讀讀這篇文章,了解教育環境中的情緒勒索及紓壓方法。
近年,社交網絡興起一陣「studygram」風氣。在學生會開一個公開的戶口,在個人簡介中說明自己的現有學歷、學習目標等。Studygram不只在中學生之間流行,也有大學生會用作紀錄閱讀reading和寫論文的進度。而且戶口足跡遍佈全球。
有一次閱讀課,我正忙着改簿,要趕在放學前派回給學生改正,沒留意幾個比較頑皮的學生正互相打眼色,然後,其中一個學生舉手問我:「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
很久很久以前,國王穿上了透明的新衣,上街接受大家讚美。(他真的因為想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才這樣做嗎?)一大群受過義務教育的成年人,就誇獎國王的衣服真好看。(他們真的因為想證明自己是聰明人,才這樣做嗎?)最後只有一個孩子,說出這個國度唯一的真話——國王赤身露體,卻被眾人讚頌新衣有多漂亮,太可笑了!
現代社會有一個怪現象。當出現跟教育有關的悲劇,例如這宗同學墮樓的事件,社會大眾就總有人會歸咎於老師,多半會引伸到自己跟老師相處的不愉快經歷。然後又會有不服氣的教師同工,氣沖沖地回覆。
「今天X老師要我寫一封悔過書,交待在中文堂上看書的原因。我在中文堂看書的原因是你在鬧人,不是在教書,我對你有多辛苦備課,晚上改簿改到很夜沒有興趣,不關我事。」如果你也會對學生說:「老師很辛苦,所以你要努力讀書」,原來已經落入了情緒勒索。來讀讀這篇文章,了解教育環境中的情緒勒索及紓壓方法。
近年,社交網絡興起一陣「studygram」風氣。在學生會開一個公開的戶口,在個人簡介中說明自己的現有學歷、學習目標等。Studygram不只在中學生之間流行,也有大學生會用作紀錄閱讀reading和寫論文的進度。而且戶口足跡遍佈全球。
有一次閱讀課,我正忙着改簿,要趕在放學前派回給學生改正,沒留意幾個比較頑皮的學生正互相打眼色,然後,其中一個學生舉手問我:「老師,你為甚麼不看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本書起源於作者(社會學博士)的論文研究,透過就近觀察訪問和長期追蹤(2012 ~ 2019)去了解中國菁英學生(28位)在學校的地位體系,以及如何應對社會和全球的競爭壓力。
Thumbnail
上週五,我去台北參加十周年的「雜學校」#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在這篇文將分享這趟看展的五個收穫。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臺北高中生打老師影片,在學生與老師的衝突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及情緒燃燒,對話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為了拓展學生的跨領域思維和視野,或許是希望學生不要太早劃地自限,也或許是基於更傳統的理性/感性、科學/人文二分的概念,期望藉由通識教育補足主修科系以外的「另一半」,通識教育因而導入。但終究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性格、學習方式、以及思維結構,因此在這個議題上有對立的見解並不意外。
Thumbnail
身為第一次辦展的菜鳥,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有非常多學習,也真的很珍貴,因此用
“解決問題,而非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如此明確的道理卻難以實行,在權力不對等的教育界,上對下的實行模式反而當作是在“解決製造問題的人”。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本書起源於作者(社會學博士)的論文研究,透過就近觀察訪問和長期追蹤(2012 ~ 2019)去了解中國菁英學生(28位)在學校的地位體系,以及如何應對社會和全球的競爭壓力。
Thumbnail
上週五,我去台北參加十周年的「雜學校」#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在這篇文將分享這趟看展的五個收穫。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Thumbnail
想帶著學生走出校園,但卻不知道該從何做起?又或者想要與地方建立連結,但總不知道要尋找什麼樣的合作對象?相信這是108課綱上路以來,許多在中小學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們的一大煩惱。如果說地方文化是生活的累積,那麼田野調查往往就是看見生活情境的起點。
最近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的臺北高中生打老師影片,在學生與老師的衝突中,反映了師生之間的矛盾及情緒燃燒,對話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孩子在不良環境下的潛在影響,以及家長對孩子教育環境選擇的重要性。透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探討搬家是否真的是最好的選擇,並進一步思考家長在教育方面的責任。
Thumbnail
為了拓展學生的跨領域思維和視野,或許是希望學生不要太早劃地自限,也或許是基於更傳統的理性/感性、科學/人文二分的概念,期望藉由通識教育補足主修科系以外的「另一半」,通識教育因而導入。但終究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性格、學習方式、以及思維結構,因此在這個議題上有對立的見解並不意外。
Thumbnail
身為第一次辦展的菜鳥,這段經歷對我來說有非常多學習,也真的很珍貴,因此用
“解決問題,而非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如此明確的道理卻難以實行,在權力不對等的教育界,上對下的實行模式反而當作是在“解決製造問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