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問題(抒發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大家對於家庭間的相處有什麼想法?要怎麼樣才能有溫暖的家呢?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
很多人都認為家就是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家裡就是不隱藏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彼此才不會有隔閡,但我要告訴你們,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如果有這樣的想法,那家人就很可能成為你的出氣筒,每個人下班或下課後,總有一些自己的小情緒,那這時候大家把情緒湊一起是不是就很容易造成衝突?有時候情緒發洩完,後果都不是你所能承受的,所以在家裡要如何抒發自己的情緒,就是我們探討的第一個家庭問題。
我抒發自己的情緒有幾個步驟,大家可以試試看:
  1. 回到家前,先去找個公園(或是在公車上),整理好一天中所發生的事情
  2. 找出自己今天不快樂和快樂的點
  3. 想想快樂或不快樂的點是怎麼發生的,適不適合和家裡人分享?
  4. 想想要如何和家裡人敘述這件事(千萬不要以衝動的方式講述)
  5. 回到家,彼此可以互相分享,並給對方一個開心或安慰的擁抱
  6. 分享完,去洗個澡,讓水把這些瑣事沖掉,不要讓它在影響你的情緒
家庭的功能就是給予愛和關懷,那必然少不了溝通,溝通是我們理解對方的一個媒介,而以上這幾個步驟是讓情緒得以抒發的有效溝通。前4個步驟是讓自己冷靜,並且理清自己情緒的問題點,才不會回家時情緒爆發,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後2個步驟是讓自己冷靜後整理出的情緒,得以抒發。以上就是我思索出來家中的情緒抒發法。
avatar-img
1會員
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靈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更生人,他從監獄出來後,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有一個小願望:努力賺錢,娶妻生子,這個願望看似渺小,對他來說卻很困難,困難的不是因為他沒有毅力,而是大家對他的看法,因為他是更生人,沒有人願意聘用他,更沒有人願意跟他做朋友,直到有一天......
                 一個更生人,他從監獄出來後,決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有一個小願望:努力賺錢,娶妻生子,這個願望看似渺小,對他來說卻很困難,困難的不是因為他沒有毅力,而是大家對他的看法,因為他是更生人,沒有人願意聘用他,更沒有人願意跟他做朋友,直到有一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之處,外人無法窺探其中的真實課題。從身心靈、情緒界線的理論到實踐,唯有不斷嘗試與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為什麼家庭關係如此重要? 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搖籃,是幸福感的來源。良好的家庭關係對於我們的心理健康、情緒穩定和整體幸福感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長遠來看,和諧的家庭環境還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如何建立健康的家庭關係? **1. 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和責任** - 每個家庭成員都
●如何讓家庭生活成為心流活動? 心態: 重點在於個人是否願意為了家人,而改變個人的目標,即可整合家庭生活的心流。 說明:現代人常見錯覺以為家庭生活會自己找到出路,盡量放鬆就好,當工作一回到家只想放鬆認為家人不會有什麼重大需求,直到一切都太晚了才在彌補(酗酒、憂鬱、陌生)。
Thumbnail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家庭成員間的溝通與交流經常受到忽略,導致關係疏遠與情感壁壘的建立。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種方式能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強化彼此的連結,那將是多麼美妙的事情。這裡要介紹的,就是透過頌缽的共鳴時間來實現家庭和諧。頌缽的聲音不僅悅耳,它的振動能深入我們的內在,喚醒深層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之處,外人無法窺探其中的真實課題。從身心靈、情緒界線的理論到實踐,唯有不斷嘗試與調整,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往往忽視了自身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長期不梳理情緒可能導致情緒失控、人際關係受損,甚至身心健康下降。相對地,習慣性地梳理情緒,能有效減輕壓力、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本文將介紹不梳理情緒的影響及梳理情緒的多種方法,幫助我們更瞭解自己,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在家庭中的情緒與教養困境,分享了對待自己與家人的想法。散發出一種正向的生活態度,強調幸福快樂靠自己給,要對自己好一點,多讓自己健康一些。
為什麼家庭關係如此重要? 家庭是個人成長的搖籃,是幸福感的來源。良好的家庭關係對於我們的心理健康、情緒穩定和整體幸福感有著深遠的影響。從長遠來看,和諧的家庭環境還有助於社會的穩定和和諧。 如何建立健康的家庭關係? **1. 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定位和責任** - 每個家庭成員都
●如何讓家庭生活成為心流活動? 心態: 重點在於個人是否願意為了家人,而改變個人的目標,即可整合家庭生活的心流。 說明:現代人常見錯覺以為家庭生活會自己找到出路,盡量放鬆就好,當工作一回到家只想放鬆認為家人不會有什麼重大需求,直到一切都太晚了才在彌補(酗酒、憂鬱、陌生)。
Thumbnail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家庭成員間的溝通與交流經常受到忽略,導致關係疏遠與情感壁壘的建立。想像一下,如果有一種方式能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和諧,強化彼此的連結,那將是多麼美妙的事情。這裡要介紹的,就是透過頌缽的共鳴時間來實現家庭和諧。頌缽的聲音不僅悅耳,它的振動能深入我們的內在,喚醒深層的情感連結
Thumbnail
多數的家長表示在「情緒自我調節」練習中,發現自己不了解自己深層的需求是什麼? 這教養上會有個阻礙,當家長不了解自己的內在需求,也就很難看懂孩子行為情緒下可能的內在需求?因此,就不容易找出對應孩子內在需求的方法。
Thumbnail
家長在對孩子做情緒輔導,最常見的困難就是:「知道卻做不到!」。 ✅自己當下也很有情緒。 ✅自己身心疲累。 ✅自己處在很有壓力的狀況。 ✅夫妻間教養衝突的內耗。
Thumbnail
我的原生家庭是屬於能量比較沉重的那一種,我感覺此生應該有一部份的任務是要療癒家族所攜帶的沉重能量,我與家庭成員之間的主要業力關係感覺已經差不多了結了,目前的階段需要我協助的主要是其他成員之間的關係,這次的春節假期引爆了一個存在很久一直被刻意忽視的課題......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