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25擊 王永慶賣米、摩托羅拉賣手機的玄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預想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而未雨綢繆,以此規劃目前應該有的行動,你就能看得比別人遠,比別人有更多的「先見之明」。

 台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窮苦出身,小學畢業後,就到一家米店當小工,幾年下來,學了一些經驗後,十六歲就靠父親借來的一點錢,在嘉義開了一家米店。剛開張時,生意非常難做,因為多數家庭都已經有他們固定光顧的老米店,新米店很難找到新客戶。為了克服困境,王永慶除了提升自己販售米的品質、延長營業時間外,還以「先見之明」對顧客提供主動的服務。

 當時的家庭都是在家裡的米缸沒米了,才會到米店買米,而米店老板通常是安坐家中,等待顧客上門。但王永慶他化被動為主動,當顧客上門時,即主動說他要將米送到顧客家中,顧客省得自己揹米,當然歡迎。

raw-image

 在將米送到顧客家裡,倒進米缸後,王永慶並不急著離去,而是拿出記事本,記下這戶人家米缸的大小,並詢問顧客一家有幾口、每個人每餐吃幾碗飯、一天的用米量大概是多少等問題。然後再對顧客說:「下次不必勞煩你到我店裡買米了,我會主動送過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5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創意100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8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1/13
在整個創造過程中,創造者通常會交替運用好幾種思考型態,譬如逆向思考加上邏輯思考、極端思考加上圖像思考等,而最常見的則是發散思考與收斂思考的有機組合。發散思考是求異思考,收斂思考是求同思考,思考的發散與收斂,其實代表了創造過程裡的兩個不同階段。
Thumbnail
2020/11/13
在整個創造過程中,創造者通常會交替運用好幾種思考型態,譬如逆向思考加上邏輯思考、極端思考加上圖像思考等,而最常見的則是發散思考與收斂思考的有機組合。發散思考是求異思考,收斂思考是求同思考,思考的發散與收斂,其實代表了創造過程裡的兩個不同階段。
Thumbnail
2020/11/12
看伽利略如何運用簡單的邏輯推理就推翻亞里斯多德「物體落下的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的說法。還有,物理學家費曼如何花一分鐘思考就破解病房內的鐘在他太太過世時跟著停擺的靈異現象。
Thumbnail
2020/11/12
看伽利略如何運用簡單的邏輯推理就推翻亞里斯多德「物體落下的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的說法。還有,物理學家費曼如何花一分鐘思考就破解病房內的鐘在他太太過世時跟著停擺的靈異現象。
Thumbnail
2020/11/11
有人喜歡用文字思考,有人喜歡用圖像思考。圖像思考和文字思考各擅勝場,我們很難說何者一定優於另者。畫家擅長圖像思考不說,其他領域的很多原創者諸如達爾文、佛洛伊德、愛因斯坦等也都喜歡運用圖像來思考。
Thumbnail
2020/11/11
有人喜歡用文字思考,有人喜歡用圖像思考。圖像思考和文字思考各擅勝場,我們很難說何者一定優於另者。畫家擅長圖像思考不說,其他領域的很多原創者諸如達爾文、佛洛伊德、愛因斯坦等也都喜歡運用圖像來思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當我們展書閱讀半導體公司旺宏電子的發展及吳敏求董事長的成長歷程,彷彿也跟著書的節奏重回臺灣70年代的社會變遷到現今,更看到臺灣企業家如何創業、堅持研發創新、面對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吳敏求如何判斷,以什麼樣的心態及策略帶出經營團隊在危機中奮起的力量,相信您讀完這本書,不僅閱讀了作者的人生故事,更可以從
Thumbnail
當我們展書閱讀半導體公司旺宏電子的發展及吳敏求董事長的成長歷程,彷彿也跟著書的節奏重回臺灣70年代的社會變遷到現今,更看到臺灣企業家如何創業、堅持研發創新、面對各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吳敏求如何判斷,以什麼樣的心態及策略帶出經營團隊在危機中奮起的力量,相信您讀完這本書,不僅閱讀了作者的人生故事,更可以從
Thumbnail
你知道,人類的第一隻手機為何嗎?? 第一支手機:Motorola Dyna TAC 8000X 由Motorola無線通訊研究開發部門負責人Martin Copper發明, 當時售價3999美金(約13萬台幣),而Martin Copper也被稱為是「手機之父」。樣子長得像圖片這樣,很大一支。 📍
Thumbnail
你知道,人類的第一隻手機為何嗎?? 第一支手機:Motorola Dyna TAC 8000X 由Motorola無線通訊研究開發部門負責人Martin Copper發明, 當時售價3999美金(約13萬台幣),而Martin Copper也被稱為是「手機之父」。樣子長得像圖片這樣,很大一支。 📍
Thumbnail
會注意到《基業長青》這本書,是因為在閱讀《成為讓部屬願意追隨的上司》時,作者一再提及,因而列入書單中,後來才發現作者Jim Collins也寫了 《從A到A+》、《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等書。 造鐘,而非報時 你知道麥克奈特是誰嗎? 不只是為了賺錢 沒有人創立公司是不想賺錢的。 西恩後見
Thumbnail
會注意到《基業長青》這本書,是因為在閱讀《成為讓部屬願意追隨的上司》時,作者一再提及,因而列入書單中,後來才發現作者Jim Collins也寫了 《從A到A+》、《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等書。 造鐘,而非報時 你知道麥克奈特是誰嗎? 不只是為了賺錢 沒有人創立公司是不想賺錢的。 西恩後見
Thumbnail
作者:立川光昭,1976年出生,20歲時利用1500日圓創業,以二手機車買賣開始,經歷過猶太資商社任職,並創立廣告公關公司,現為M-Consulting Group董事長。
Thumbnail
作者:立川光昭,1976年出生,20歲時利用1500日圓創業,以二手機車買賣開始,經歷過猶太資商社任職,並創立廣告公關公司,現為M-Consulting Group董事長。
Thumbnail
分期付款實在是一種很有創意的行銷手法,而發明這種方法的人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汽車業鉅子艾科卡,但那是他早年在被逼得快走投無路時,絞盡腦汁想出來的。
Thumbnail
分期付款實在是一種很有創意的行銷手法,而發明這種方法的人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汽車業鉅子艾科卡,但那是他早年在被逼得快走投無路時,絞盡腦汁想出來的。
Thumbnail
王永慶和摩托羅拉早年成功的共通點是具備「先見之明」,它是很多事業有成者共有的優點,而所謂「先見之明」或「看得比別人遠」,就是擅長對問題做前瞻性思考,預想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而未雨綢繆,規劃目前應該有的行動。
Thumbnail
王永慶和摩托羅拉早年成功的共通點是具備「先見之明」,它是很多事業有成者共有的優點,而所謂「先見之明」或「看得比別人遠」,就是擅長對問題做前瞻性思考,預想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而未雨綢繆,規劃目前應該有的行動。
Thumbnail
我很喜歡分享王永慶賣賣米發跡的故事,一則小小的故事,卻帶完整而精要的帶到了零售的四大本質。很多時候,零售業的本質不變,科技都只是在進行效率化,並沒有改變零售業的本質。有時候做生意的道理,都是千古不變的。王永慶的故事,是在沒有科技的時代,反而更可以更讓我們掌握這些本質。
Thumbnail
我很喜歡分享王永慶賣賣米發跡的故事,一則小小的故事,卻帶完整而精要的帶到了零售的四大本質。很多時候,零售業的本質不變,科技都只是在進行效率化,並沒有改變零售業的本質。有時候做生意的道理,都是千古不變的。王永慶的故事,是在沒有科技的時代,反而更可以更讓我們掌握這些本質。
Thumbnail
某些新創團隊產品有創意、目標市場明確、用戶需求和痛苦點也有掌握,但還是「叫好不叫座」失敗收場;然而許多創業者直到失敗,仍然不瞭解為什麼「既然叫好,為什麼不叫座」。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案例、瞭解背後可能的原因吧。
Thumbnail
某些新創團隊產品有創意、目標市場明確、用戶需求和痛苦點也有掌握,但還是「叫好不叫座」失敗收場;然而許多創業者直到失敗,仍然不瞭解為什麼「既然叫好,為什麼不叫座」。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案例、瞭解背後可能的原因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