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波光粼粼的人造河邊,我想著怎麼樣的人,最後能走上創作這條路?作家這等人的本質是什麼?
30年來,習慣獨處。
唯有透過獨處,才能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曾看過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書充滿了主角與自己的獨白。廢紙堆裡的每本書,以哲學的方式影響主角的狀態與思緒。
大學時修心理系的統計學,所學的 ONE-WAY ANOVA、假設檢定、SPSS 都忘了一乾二凈。只記得老師曾說一件事:『 做研究的人,要能忍受安靜、能忍受解不出來的沈悶、更要能忍受深夜一個人的孤獨。』
從學術的世界出走,開始進入藝術的世界後,發現科學跟藝術,本質上是相似的-都需要面對一個人的孤獨。
我常一個人去散步,在這樣孤獨的時刻裡,大腦進行的是與自己的對話。讓奇異發散的思想,漸漸冒出頭。覺得似乎能寫出什麼時,隨意找個地方,開始用手機記錄下想法或草稿。
而接下來更需要安靜下來,將草稿執行繪製或撰寫、修改再修改、直到趨近於完成。而這也是面對一個人的孤獨時,才能完成的創作。
能夠學習獨處,方能沉靜於創作。
.
幾天前看完了孤味。
很喜歡電影內謝盈萱演的大姊陳宛青。角色設定是個編舞家跟舞蹈老師,而她的戲份總是有海的場景。
快樂及看似大而化之的浪漫性格,但在轉瞬之間,卻又流露出悲傷。
她有種無法掩飾的魅力。
「 你會不會怕死?」
「 為了延長五年的壽命,承受這些痛苦,值得嗎?」
陳宛青面無表情的說著,將心底深處的不安埋的很深很深。
有位老師說的話我一直記得:『 舞者生命的深度,會在舞蹈裡透露。』
舞者所有的經歷,像被嵌入在每塊肌肉中,透過肢體伸展,將所有的情感付諸形體。再多的模仿投入,比不上實際經歷過的真實體悟。
藝術是需要有悲傷的深度的,情感厚度堆疊成藝術。
雖然我不認為這句話完全正確,但至少有70%的認同。(不能排除荒謬劇及黑色幽默的部分)無論是文學甚至是電影,從欣賞觀看藝術作品的哀愁與悲傷,獲得那塊心中失落的拼圖,心靈感招到無法自我,像是鍾孟宏陽光普照的哀愁感,在我心裡久久不散。
.
一顆一顆的雨滴,落在手機螢幕上。
我坐在河邊,看著手機。水滴像是放大鏡將LED螢幕的點放大。黑色的字變成白色、紅色、藍色組成的點。一點一點的佔據了整個螢幕。再過一會,字漸漸模糊掉,濕漉到無法感受到手指的離子傳遞而感應成訊號的那刻.......
台北的夜裡,又下起了雨。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喜歡文學與藝術,喜歡迷幻的東西。最近喜歡的電影是:親愛的房客,法蘭製作的原聲帶一直重複播放中。
最近的樂趣是看
《字母會》套書時,由行文方式,猜測該篇是由哪位作者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