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創作者這種人:談學習獨處,與悲傷與作品的深度之關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一個波光粼粼的人造河邊,我想著怎麼樣的人,最後能走上創作這條路?作家這等人的本質是什麼?


30年來,習慣獨處。

唯有透過獨處,才能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曾看過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獨》,這本書充滿了主角與自己的獨白。廢紙堆裡的每本書,以哲學的方式影響主角的狀態與思緒。

大學時修心理系的統計學,所學的 ONE-WAY ANOVA、假設檢定、SPSS 都忘了一乾二凈。只記得老師曾說一件事:『 做研究的人,要能忍受安靜、能忍受解不出來的沈悶、更要能忍受深夜一個人的孤獨。』

從學術的世界出走,開始進入藝術的世界後,發現科學跟藝術,本質上是相似的-都需要面對一個人的孤獨。


我常一個人去散步,在這樣孤獨的時刻裡,大腦進行的是與自己的對話。讓奇異發散的思想,漸漸冒出頭。覺得似乎能寫出什麼時,隨意找個地方,開始用手機記錄下想法或草稿。

而接下來更需要安靜下來,將草稿執行繪製或撰寫、修改再修改、直到趨近於完成。而這也是面對一個人的孤獨時,才能完成的創作。

能夠學習獨處,方能沉靜於創作。

.

幾天前看完了孤味。

很喜歡電影內謝盈萱演的大姊陳宛青。角色設定是個編舞家跟舞蹈老師,而她的戲份總是有海的場景。

快樂及看似大而化之的浪漫性格,但在轉瞬之間,卻又流露出悲傷。

她有種無法掩飾的魅力。


「 你會不會怕死?」

「 為了延長五年的壽命,承受這些痛苦,值得嗎?」

陳宛青面無表情的說著,將心底深處的不安埋的很深很深。


有位老師說的話我一直記得:『 舞者生命的深度,會在舞蹈裡透露。』

舞者所有的經歷,像被嵌入在每塊肌肉中,透過肢體伸展,將所有的情感付諸形體。再多的模仿投入,比不上實際經歷過的真實體悟。


藝術是需要有悲傷的深度的,情感厚度堆疊成藝術。

雖然我不認為這句話完全正確,但至少有70%的認同。(不能排除荒謬劇及黑色幽默的部分)無論是文學甚至是電影,從欣賞觀看藝術作品的哀愁與悲傷,獲得那塊心中失落的拼圖,心靈感招到無法自我,像是鍾孟宏陽光普照的哀愁感,在我心裡久久不散。

.


一顆一顆的雨滴,落在手機螢幕上。

我坐在河邊,看著手機。水滴像是放大鏡將LED螢幕的點放大。黑色的字變成白色、紅色、藍色組成的點。一點一點的佔據了整個螢幕。再過一會,字漸漸模糊掉,濕漉到無法感受到手指的離子傳遞而感應成訊號的那刻.......


台北的夜裡,又下起了雨。


raw-image




raw-image


Pei do Nothing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喜歡文學與藝術,喜歡迷幻的東西。最近喜歡的電影是:親愛的房客,法蘭製作的原聲帶一直重複播放中。

最近的樂趣是看《字母會》套書時,由行文方式,猜測該篇是由哪位作者書寫。


如果你是文字及攝影的同好,可以來 FB 找我 : 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
如果你是插畫、攝影、設計、藝術及文學的同好, 可以來IG找我 : peidonothi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鳳-avatar-img
2022/10/31
我覺得獨處真的是可以好好創作的時段,就像是村上春樹說的:「要寫出更重的作品,得要讓自己的靈魂潛得更深。」獨處的時光才有辦法進入某個zone中,試著去挖掘出些什麼,而且這些年過去,覺得無盡的獨處有時也會讓人降低這種zone的buffer,也因此算是一種生活吧。當好好生活,與家人、朋友分享生活時,此時某些時候的獨處就變得更有感覺、更能潛入內心深處的機會。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2/11/13
同感,謝謝老鳳跟我分享這句。希望能更多的時間讓靈魂潛得更深,學著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尋自己的寧靜。體驗生活、過生活,搭配適量獨處,人生更有意思。
好像是妳也回覆很快的關係,沒想到妳會這麼快看到。 先謝謝您誠摯地邀請XD,我還在想能寫什麼。讀後感雖也是文字創作,但畢竟是借力於作者之上的事,再來整理一些思緒好了QQ 而展覽心得看妳寫的就好XD (也沒說冒出來、特別找,就只是本來記住的片段而已啦,騙吃騙喝而已 (´(ェ)`) 請不期不待,不受傷害XD (除了無名也懷念msn掛著的感覺
「若有来世,做一棵樹,半身扎根泥土裡。 半身腐坏,盤根錯節,糾纏不清,長生不滅。」這是歌手燕池《半生》發布後,知乎網友給的註解。 而「過於喧囂的孤獨,都是借來的感觸,看眼睛裡面長出一棵樹。」我自己的解釋是,時間漫漫,已經是十年樹木的時間了。 我聽歌也多半是聽感覺,感謝有這個地方可以交流想法, 也謝謝您快速且認真的回覆!好喜歡! 另外分享:不朽曾寫過「孤島,也有屬與自己的美好。」 而維菁接受訪談時,被主持人問及:你孤獨嗎? 維菁也理所當然地答道:「誰不是孤獨的呢?」 總覺得在方格子上打字,重溫了文字所帶來的力量, 屏除了讚數的關注,好好在寫作本身,像是在打無名小站的感覺。 XD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06
原來是這樣的意境,謝謝解釋~~~ 「若有来世,做一棵樹,半身扎根泥土裡。 半身腐坏,盤根錯節,糾纏不清,長生不滅。」 這段好有意境,樹的意境太棒了!好喜歡樹! 沒錯,孤獨也可以很快樂呢。 然後怎麼那麼厲害,哪裡變來那麼多東西可以分享的@@?(不是才過幾個小時嗎XD) ---- 方格子真的有點在回味學生時代的無名,您果然跟我是同時代脈絡的人,留言會讓我很喜歡這種不太密集干擾,又可以真心回覆的感覺。 閱讀文章也是可以較無干擾,所以一起來寫嘛,我會看的~~~
台北的夜裡,又下起了雨。 想起有次與朋友在路邊飲酒,聽著他的孤獨,也不知道要用什麼語句來做回應。坦然亦或勸慰都太假。 他好像常常飲酒,但他上班時充滿笑容。挑啤酒時,我挑了18天,而他挑了金牌臺啤,我問為什麼?他說「因為便宜。」 我被觸動了,我好像是在問「何不食肉糜?」的笨蛋...... 孤獨感,有時是全然孤立於天地間的感受。好像自己是遠觀周遭世事的人。 《過於喧囂的孤獨》感覺好好看。 鄭興的〈過於喧囂的孤獨〉,也是敘述一種很沈穩的孤獨。 「帶我去一個沒有黑夜的地方,帶我去一個沒有告別的故鄉。」 「過於喧囂的孤獨,都是借來的感觸,看眼睛裡面長出一棵樹。」 不知道您有沒有聽過呢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05
謝謝願意分享這個小故事。 不過我想你陪著他,不用什麼特別的話語,只要陪伴,至少在這個時候,他不是孤獨的。 孤獨感如你所說,遠觀周遭世事,貌似冷靜,但卻疏離,把自己放的好遠好遠,越少交集,就不會受傷,但到頭來最空虛的還是自己。 『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廢紙堆中,這是我的love story』-《過於喧囂的孤獨》 因為我很喜歡這句話,所以說了這本書。主角即使處於劣勢的環境裡,仍能從閱讀文字感受到活著的樂趣。 我很喜歡鄭興溫暖的聲音,那種不強硬的陪伴,也是深夜孤獨的良伴。 鄭興的〈過於喧囂的孤獨〉之前沒深究其意義,經你一說,我又想了想。 即使孤獨,也可達到永樂之處, 「帶我去一個沒有黑夜的地方,帶我去一個沒有告別的故鄉。」 可能是一個無結束,無分離之地。因此就永遠快樂了。 「過於喧囂的孤獨,都是借來的感觸,看眼睛裡面長出一棵樹。」這句我就讀不懂了> < 不過歌詞總是模模糊糊的呢。
紀餘-avatar-img
2021/01/06
我喜歡獨處, 不一定會有孤獨的感覺 (偶而會), 與自己相處是最美好的狀態。 我現在一個人住在一個 "休閒宅" 的社區, 有住人的戶數很少, 今晚從大門的貓眼往外看, 走廊上一片黑, 這一層14戶, 只有我在, 連電梯前面的燈都沒開, 表示今天沒人經過, (我經過的話, 會將燈關掉, 節省電) 。常常這樣, 只有我這戶有人。
Peiwen K-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1/23
紀餘,先說抱歉我可能漂流在外太空,17天才看到你的訊息,抱歉晚回覆了。 你說的描述,很容易帶入您說的孤獨宅的感覺。如果四周都沒人我可能會很寂寞,沒有安全感這樣,還是不要好了XD
avatar-img
Peiwen K的沙龍
847會員
99內容數
無所事事盡情,讀書、寫字、畫畫、攝影、聽音樂 看似無用的興趣,卻能填補心中的缺口。過度理想浪漫主義的靈魂,無從抒發的情感。無所事事人生委員會用影像書寫情感,勾勒出一則一則的故事。主角可能是我,也是你,或是那個你也想著的那個人。喜歡的、討厭的、乖張的、壓抑的,放在這裡等待風乾。 #用影像書寫情感
Peiwen K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28
逢過年時節,即是斷捨離的日子。 整理與告別物品令人痛苦,源自於斷捨離本身是違反人性的行為,因為擔心資源匱乏,人類擁有囤積的本能。尤其在疫情或是危急時刻囤積物資的情況更為明顯。 但對於書籍呢?不讀書既不會餓死街頭,為何對於與書告別,總是難題? 與書的斷捨離總存在一種資訊焦慮,重複詢問自己是否有讀進去些
Thumbnail
2023/01/28
逢過年時節,即是斷捨離的日子。 整理與告別物品令人痛苦,源自於斷捨離本身是違反人性的行為,因為擔心資源匱乏,人類擁有囤積的本能。尤其在疫情或是危急時刻囤積物資的情況更為明顯。 但對於書籍呢?不讀書既不會餓死街頭,為何對於與書告別,總是難題? 與書的斷捨離總存在一種資訊焦慮,重複詢問自己是否有讀進去些
Thumbnail
2022/09/03
花蓮《一本書店》之旅 到一個地方,造訪一間獨立書店感受生活的方式。 前陣子在獨角獸閱讀李惠貞的臉書上,提過《一本書店》是他心中理想的書店。令我好奇,理想的書店會是什麼樣子。 實際去一次就知道了。 想拿起相機紀錄,不過書店也是主人的家,因此禁止攝影,改用畫圖表示。 書店臉書資訊
Thumbnail
2022/09/03
花蓮《一本書店》之旅 到一個地方,造訪一間獨立書店感受生活的方式。 前陣子在獨角獸閱讀李惠貞的臉書上,提過《一本書店》是他心中理想的書店。令我好奇,理想的書店會是什麼樣子。 實際去一次就知道了。 想拿起相機紀錄,不過書店也是主人的家,因此禁止攝影,改用畫圖表示。 書店臉書資訊
Thumbnail
2021/10/05
2021年10月4日晚上11時半,睡前滑Facebook與Instagram 皆無法顯示最新動態。 究竟我們為什麼需要臉書呢?
Thumbnail
2021/10/05
2021年10月4日晚上11時半,睡前滑Facebook與Instagram 皆無法顯示最新動態。 究竟我們為什麼需要臉書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用文字挖掘原生家庭創傷,完成母女和解的過程,往往敲打鍵盤如飛,字句爭先恐後湧出,匍匐寫作二十年,第一次感覺到-寫,是我的狂歡節。在創作上,從此自由了。 想到媽對家人的控制欲,就像我對文字,如果沒有文字,我還是我,就像我本來沒有藝術,沒有得失心,涉足藝術就像是遊戲,舉重若輕,隨著輕煙飛舞,自由自在。
Thumbnail
用文字挖掘原生家庭創傷,完成母女和解的過程,往往敲打鍵盤如飛,字句爭先恐後湧出,匍匐寫作二十年,第一次感覺到-寫,是我的狂歡節。在創作上,從此自由了。 想到媽對家人的控制欲,就像我對文字,如果沒有文字,我還是我,就像我本來沒有藝術,沒有得失心,涉足藝術就像是遊戲,舉重若輕,隨著輕煙飛舞,自由自在。
Thumbnail
當我赤足走過風雪 你是畫外的人 正觀賞那茫茫的景致
Thumbnail
當我赤足走過風雪 你是畫外的人 正觀賞那茫茫的景致
Thumbnail
手機震了一下,她下意識地望過去,看到一個熟悉但陌生的名字,心跳了一下,是他的短訊: 「天氣開始涼了,星期六有時間一起行山嗎?」 他一貫的作風,沒有Hello,沒有寒暄,一切都如此理所當然,好像從來沒有消失過 一樣。
Thumbnail
手機震了一下,她下意識地望過去,看到一個熟悉但陌生的名字,心跳了一下,是他的短訊: 「天氣開始涼了,星期六有時間一起行山嗎?」 他一貫的作風,沒有Hello,沒有寒暄,一切都如此理所當然,好像從來沒有消失過 一樣。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也不是一個失戀的悲劇,頂多是,我還在學習詮釋如何失落。
Thumbnail
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也不是一個失戀的悲劇,頂多是,我還在學習詮釋如何失落。
Thumbnail
「願這本書能夠讓我們稍微不懼怕,甚至開始能喜歡孤獨一點點」—鄭宜農
Thumbnail
「願這本書能夠讓我們稍微不懼怕,甚至開始能喜歡孤獨一點點」—鄭宜農
Thumbnail
  關於「寫作計畫」,思考了一陣子,也反覆改了幾遍。既然要重啟這條路,且決心要立為生活的一部分,該要好好規劃短中長期的方向,加強磨練文字筆觸跟擴展格局。我沒有專業領域方面的見識,像財經投資規劃、政治、科技等,但我有「細膩與多愁的感性跟見微的感受力」。   我是「多情」的人,內心戲大概可以拍部韓劇(
Thumbnail
  關於「寫作計畫」,思考了一陣子,也反覆改了幾遍。既然要重啟這條路,且決心要立為生活的一部分,該要好好規劃短中長期的方向,加強磨練文字筆觸跟擴展格局。我沒有專業領域方面的見識,像財經投資規劃、政治、科技等,但我有「細膩與多愁的感性跟見微的感受力」。   我是「多情」的人,內心戲大概可以拍部韓劇(
Thumbnail
在一個波光粼粼的人造河邊,我想著怎麼樣的人,最後能走上創作這條路?作家這等人的本質是什麼? 從學術的世界出走,開始進入藝術的世界後,發現科學跟藝術,本質上是相似的-都需要面對一個人的孤獨。
Thumbnail
在一個波光粼粼的人造河邊,我想著怎麼樣的人,最後能走上創作這條路?作家這等人的本質是什麼? 從學術的世界出走,開始進入藝術的世界後,發現科學跟藝術,本質上是相似的-都需要面對一個人的孤獨。
Thumbnail
在寫這篇文章之時,我把標題命為「終日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我的意思並非著落於讀詩之上,而是組織讀詩會、教詩,或是經營詩.聲.字粉專。過程就不再詳談,總而言之,我感覺自己仍然是收穫豐盈的。
Thumbnail
在寫這篇文章之時,我把標題命為「終日在結冰的湖面上行走」,我的意思並非著落於讀詩之上,而是組織讀詩會、教詩,或是經營詩.聲.字粉專。過程就不再詳談,總而言之,我感覺自己仍然是收穫豐盈的。
Thumbnail
任何專注做事的人都是藝術工作者,就像所有doctoral degree都是philosophy一樣。沒有孤獨的逼迫,你不會千鎚百煉嘔心瀝血地以最鋒利的刀割破自己心臟血淋淋地剖開自己最脆弱但最真實的一面公諸於世。
Thumbnail
任何專注做事的人都是藝術工作者,就像所有doctoral degree都是philosophy一樣。沒有孤獨的逼迫,你不會千鎚百煉嘔心瀝血地以最鋒利的刀割破自己心臟血淋淋地剖開自己最脆弱但最真實的一面公諸於世。
Thumbnail
很長的一段時間,孤獨像是進化一般,更加肆虐張狂,她心靈上的寄託與依靠又更少了,似乎是要把她逼入絕境的無助,下班後她不允許自己休息,因為害怕一個人,所以她把更多的重心投入在學習上。
Thumbnail
很長的一段時間,孤獨像是進化一般,更加肆虐張狂,她心靈上的寄託與依靠又更少了,似乎是要把她逼入絕境的無助,下班後她不允許自己休息,因為害怕一個人,所以她把更多的重心投入在學習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