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無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謙謙平日的最愛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主題是「面對無聊,是孩子自己的責任」。作者以「獨處」觀點切入,認為「要給他們空白的時間,讓他們面對無聊、讓他們思考:什麼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什麼事情做起來對自己很快樂?這樣,才能真正一輩子不無聊。」
這樣的觀點,我認為是適合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對幼小的孩子而言,這個世界充滿新奇、有趣,凡是第一次見到、第一次探索,都充滿未知和期待。然而,小小孩就不會說「無聊」嗎﹖答案是「會的」,但那背後代表的意義,迥異於年紀較大的孩子。
回想我們家謙謙,約莫三、四歲時就曾說過:「那好無聊喔。」當時情境是這樣的,我們和謙謙約定好看電腦的時間已經結束,要關機的時候,他問:「那我要做什麼﹖」我說:「你可以去看書、拼圖、算數學之類的。」這些都是他平日愛做的事情,但此刻的他立即回說:「那好無聊喔。」還有一次,是和妹妹共用一個玩具,約定好謙謙先玩,之後換妹妹。等輪到妹妹的時間,他卻緊抓玩具不放,同樣的情景再度上演,不管給他什麼建議都說無聊。
遇到這種情形,該給的建議也給了,家裡有的資源也給他了,我就不再理會他的「無聊」。幾次下來,他知道說無聊也沒用,就不會繼續吵鬧,而是乖乖地自己去找下一件事情做。幼小的孩子,其實不是真的覺得大人給他的建議(看書、拼圖、算數學等等)無聊,而是他們心中有想做的事情,如果不順孩子的意,他就以其他事情「無聊」為由拒絕去做。此時如果父母見到孩子大吵大鬧就慌了手腳,千方百計要討孩子歡心,讓孩子得逞,孩子嘗到甜頭之後,那麼以後就會繼續用同樣的招式,大喊「無聊」。
因此,父母親要分辨出孩子話中真正的意涵,不要讓孩子為所欲為,被孩子牽著鼻子走。良好的規範能讓孩子更清楚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大人堅守立場,孩子就不會無所適從,也不會一直用一些奇怪的方式試探大人的底線。
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做個讓孩子不會感到「無聊」的父母。
avatar-img
2會員
2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曼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見什麼了呢? 你今天「看見」了嗎﹖ ■相信什麼,看到什麼 《呂氏春秋》中有一則很有名的小故事,即為「亡鈇意鄰」成語的由來。有一個人丟掉了一把斧頭,私心認定是鄰居小孩偷的(那小孩也許平日素行不良),於是他開始注意鄰居小孩的一舉一動,看見鄰居小孩走路的樣子,十足小偷樣﹔再看他臉上的神情,十足小偷樣﹔再
               有人會時常好奇,和你年紀相仿的人,現在都在做什麼嗎?         學生時代,大概沒有人會多想,整天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頂多就是關心一下要好的同學考試分數多少,之後去了哪間學校。出了社會,有各自不同的工作,認識更多的人,也發現更多正在發光發熱的人。最近看了許多書,
花海一隅         我真是新社花海重度愛好者。          自從八年前開始,幾乎年年來報到。只是每年身邊的人略有不同,從最早的爸爸、媽媽、姐姐,到近幾年的公公和孩子們,其中幾乎不變的是老公,他的身分從一路從男朋友、老公晉升到孩子的爸。         一個地方能值得多次舊地重遊,必有不凡
        向來上課時間寧靜的校園,突然多了幾分喧鬧。九年級的學生如入無人之境,在這個求學多日的校園中穿梭,只為了多方取景,留下青春燦爛的笑容。         啊﹗這樣的場景多麼似曾相識呀﹗儘管年年都有學生畢業,但是否擔任科任老師,親自在課堂上授課,對學生的感覺是
看見什麼了呢? 你今天「看見」了嗎﹖ ■相信什麼,看到什麼 《呂氏春秋》中有一則很有名的小故事,即為「亡鈇意鄰」成語的由來。有一個人丟掉了一把斧頭,私心認定是鄰居小孩偷的(那小孩也許平日素行不良),於是他開始注意鄰居小孩的一舉一動,看見鄰居小孩走路的樣子,十足小偷樣﹔再看他臉上的神情,十足小偷樣﹔再
               有人會時常好奇,和你年紀相仿的人,現在都在做什麼嗎?         學生時代,大概沒有人會多想,整天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頂多就是關心一下要好的同學考試分數多少,之後去了哪間學校。出了社會,有各自不同的工作,認識更多的人,也發現更多正在發光發熱的人。最近看了許多書,
花海一隅         我真是新社花海重度愛好者。          自從八年前開始,幾乎年年來報到。只是每年身邊的人略有不同,從最早的爸爸、媽媽、姐姐,到近幾年的公公和孩子們,其中幾乎不變的是老公,他的身分從一路從男朋友、老公晉升到孩子的爸。         一個地方能值得多次舊地重遊,必有不凡
        向來上課時間寧靜的校園,突然多了幾分喧鬧。九年級的學生如入無人之境,在這個求學多日的校園中穿梭,只為了多方取景,留下青春燦爛的笑容。         啊﹗這樣的場景多麼似曾相識呀﹗儘管年年都有學生畢業,但是否擔任科任老師,親自在課堂上授課,對學生的感覺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沒有孩子曾經跟你說過,長大之後他想當網紅呢? 根據yes123求職網2024年公布最新的調查結果,現在年輕人的夢幻職業:網紅、小編、工程師;日本節目《newsおかえり》報導小學生職業排名,Youtuber成為男女小學生最想當的職業前三名​。
#阿薩母七字訣 #課題分離 『媽咪…我不會畫……』 面對空白的4開圖畫紙,燁垂頭喪氣地對我唉 燁一邊說,眼眶瞬眼也紅了   畫畫似乎是燁的罩門 他已經認定了自己是不會畫畫的 只要遇到與畫畫有關的作業,似乎就變得煩燥   我跟燁說: 「當你一直唉唉叫說說自己不會畫, 你就真的會變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每一句「我討厭…」背後,其實是一扇了解他心靈世界的窗口? 在這個快速滾動的社群媒體時代,讓我們一起慢下腳步,探索如何透過孩子的負面評價,深化親子間的溝通,並共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閱讀全文,開啟與孩子心靈的對話之門。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有沒有孩子曾經跟你說過,長大之後他想當網紅呢? 根據yes123求職網2024年公布最新的調查結果,現在年輕人的夢幻職業:網紅、小編、工程師;日本節目《newsおかえり》報導小學生職業排名,Youtuber成為男女小學生最想當的職業前三名​。
#阿薩母七字訣 #課題分離 『媽咪…我不會畫……』 面對空白的4開圖畫紙,燁垂頭喪氣地對我唉 燁一邊說,眼眶瞬眼也紅了   畫畫似乎是燁的罩門 他已經認定了自己是不會畫畫的 只要遇到與畫畫有關的作業,似乎就變得煩燥   我跟燁說: 「當你一直唉唉叫說說自己不會畫, 你就真的會變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開始帶著孩子去公園、與其他朋友的孩子一起出去玩,這時候我們會開始觀察孩子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是活潑社牛、冷靜穩定、還是更愛自己操作等等,最讓人擔憂的,是看到孩子永遠都自己一個人,無法跟大家一起玩。 在開始探討交朋友一起玩的技巧前,我們需要先知道:"玩,是有年齡發展的!",也就是
Thumbnail
青春期總是被認為是「叛逆期」,也是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時期,面對出言不遜或態度冷漠的孩子,到底該如何與之溝通相處,才不會影響親子關係呢? 日本的腦科學專家黑川伊保子便在《青少年使用說明書》這本書中提到想要挽救親子關係,其實要早在孩子青春期來臨之前就要讓親子對話變成能相互理解的真誠交流,也就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有沒有想過,孩子的每一句「我討厭…」背後,其實是一扇了解他心靈世界的窗口? 在這個快速滾動的社群媒體時代,讓我們一起慢下腳步,探索如何透過孩子的負面評價,深化親子間的溝通,並共同建立正向的價值觀。 閱讀全文,開啟與孩子心靈的對話之門。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
Thumbnail
害怕是一種感受,所以我們直接叫孩子「不要害怕」是無效的,我們否定孩子的感受,對他說:「沒什麼好怕的!」更會讓孩子覺得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