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48|當孩子說「我討厭...」時,父母該如何回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十歲前の親子聊心》讓孩子願意聽,也想把話說出來的親子對話觀念與方法

48|當孩子說「我討厭...」時,父母該如何回應?


建立價值觀:從孩子的負面評價看起


在親子溝通的道路上,遇到孩子說出負面評價或批評他人時,父母的應對方式,將對孩子的情緒認知與社交技巧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孩子的話語,簡潔而直接,往往是他們探索世界與表達內心世界的方式之一。當孩子說出類似:「我討厭某某!」這樣的話時,他們可能是在尋求理解、同情,或是需要幫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41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育兒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波士の思考
158會員
348內容數
專門分享長久有用的知識、具啟發性的觀點 知識用在對的地方就是力量 當你自己足夠強大,整個世界都和顏悅色
波士の思考的其他內容
2024/03/18
51 篇文章|77560 字 育兒觀|親職教育|親子溝通 簡介 在這個時代,孩子的成長再也不是學習知識那麼簡單,在《十歲前の親子聊心》一書中,我們將與每一位父母和教育者,一起探索如何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扮演最佳的引導者。 從建立自我肯定感,到親子溝通的藝術,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學習,本書綜合性涵蓋
2024/03/18
51 篇文章|77560 字 育兒觀|親職教育|親子溝通 簡介 在這個時代,孩子的成長再也不是學習知識那麼簡單,在《十歲前の親子聊心》一書中,我們將與每一位父母和教育者,一起探索如何在孩子的成長旅程中扮演最佳的引導者。 從建立自我肯定感,到親子溝通的藝術,再到日常生活中的學習,本書綜合性涵蓋
2024/03/16
你是否曾深夜輾轉反側,思考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看不見的傷害? 當精神霸凌悄悄逼近,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避風港,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去面對。 本文探討如何與孩子並肩作戰,閱讀全文,讓父母的愛與智慧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孩子的世界:如何應對精神霸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精神霸凌,無
2024/03/16
你是否曾深夜輾轉反側,思考如何保護孩子免受看不見的傷害? 當精神霸凌悄悄逼近,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僅是避風港,更需要智慧與勇氣去面對。 本文探討如何與孩子並肩作戰,閱讀全文,讓父母的愛與智慧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堅實後盾。 孩子的世界:如何應對精神霸凌?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遭遇到精神霸凌,無
2024/03/16
你是否曾為孩子遭遇的霸凌感到無助? 在這個快節奏、競爭激烈的時代,孩子們面臨的挑戰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作為父母,如何成為孩子堅實的盾牌,保護他們遠離傷害,同時教導他們勇敢面對困境?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用愛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的港灣,引導他們健康成長,面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 孩子面
2024/03/16
你是否曾為孩子遭遇的霸凌感到無助? 在這個快節奏、競爭激烈的時代,孩子們面臨的挑戰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作為父母,如何成為孩子堅實的盾牌,保護他們遠離傷害,同時教導他們勇敢面對困境? 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用愛為孩子打造一個安全的港灣,引導他們健康成長,面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 孩子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陸陸續續會有家長會反映跟孩子溝通時不被理會而感到困擾,因此想用這篇文章分享一些經驗,讓家長做為參考!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