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選擇不是二分法,試試贏者全拿思維 | Joyce的職場視界#100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曾有上班族詢問「最近拿到2個工作機會,不知該選哪一個?」
  • 一個是薪資較高但不喜歡工作內容。
  • 另一則是比較喜歡工作內容但薪資相對較低。
  • 最令人困擾的是,兩家年薪差距高達20萬。
工作選擇不是直線思考,試試轉彎求雙贏
第一時間Joyce並未提供建議,而是與這位上班族聊了一下,了解她實際想追求的是什麼?

上班族說「我比較在意工作內容,但也重視薪酬,所以才會做不了決定。」
Joyce問「可曾試著去尋找一份工作,既能滿足你的興趣且同時高薪呢?」
上班族說「目前找不到阿,只能在前述工作二擇一。」
  1. Joyce了解情況後,便針對上述兩個工作之間做選擇,提出幾個方向:
    ✔「如果你想要心甘情願去第二家你喜歡的工作但薪酬相對較低的公司任職,建議先與HR溝通看看,至少提高一些薪酬,並適時舉例說明你手邊還有其他offer而你對於第二家的熱情度興趣度更高。」

    ✔「薪酬協商過程中恐怕無法一次增加20萬年薪,就我們過去的經驗值也實在很難。試試增加10萬年薪,換言之,每月增幅不到1萬元(以就業市場來說平均有1-2個月固定年終獎金)有時候可以爭取到。這部分牽涉到offer協商能力,自己的底限以及客戶的上限,記得,各讓一步反而容易海闊天空。」

    ✔「如果第二家公司最終無法談到理想薪酬,而你也無法忘卻第一家年薪多出20萬的事實,不妨考慮接受第一家工作機會。畢竟你也工作10多年了,工作對你來說應該駕輕就熟,把工作轉換成熱情與興趣不至於太困難

    ✔「更重要一點,年薪多出20萬,代表這家公司相對肯定你的價值另一家雖有你喜歡的工作內容,卻無法給出符合你價值的薪酬,讓人不免擔心這家公司也許制度上或文化上有一些你看不到的盲點,就算喜歡工作內容,你也會做得不開心。」
  2. 後來這位職人參考Joyce的建議去協商第二家公司,成功增加10萬元年薪,也就很開心的簽下offer。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史丹佛最夯的生涯規畫課,用「設計思考」重擬問題,打造全新生命藍圖》一書的觀點來看,上述工作選擇二擇一問題屬於「無效提問」。
有效的重塑問題,應該類似:
「如何讓自己拿到更高薪水,並從事更喜歡的工作?--贏者全拿思維」
「高薪與喜歡同時兼備的工作需要什麼條件?」
「我具備這些條件嗎?該如何努力達成?」

俗話說「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若以強度來看力道稍嫌弱了些,更積極的說法應為「機會是留給主動爭取的人」。
主動爭取=準備好X證據力X影響力
就拿前述上班族選擇OFFER為例,因為專業度已準備好,才能一次擁有兩個OFFER。如果該上班族沒有事先尋求他人意見,很可能在心不甘情不願狀況下接受年薪少20萬的工作,儘管工作內容是自己喜歡的。

除了「準備好」這項條件,贏者全拿或贏家通吃思維者還必須拿出「證據力」,佐證你有能力拿較高薪資且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其中,拿出另一家OFFER就是很好的籌碼,或證明自己過往工作拿到多少調薪(高出平均值),或不久將來有調薪機會...。這些都是你的「證據力」。

「影響力」則是你能否贏者全拿的最高指導原則。若要成功說服用人主管,人資窗口,甚至獵頭顧問,提出符合你預期的薪酬,職稱,工作內容等Offer 條件,這些都要靠你的「影響力」。

有關Offer 談判時的影響力,這裡提供幾個To Do List 以及 Don't Do List:
To Do List:
  1. 知己解彼,傳達你的價值:
    你能帶來更好的業績或績效,更高的團隊士氣,同事相處和諧,有口皆碑。
  2. 積極主動,展現你的熱忱:
    很想加入新公司,只是礙於一些工作內容或薪酬尚有期待落差,希望大家一起合作解決縮小這個差距。
  3. 設下底線,最後溝通籌碼:
    如果最後不如預期,你如何取捨?重薪酬還是重工作內容?這點也要自設底線。
  4. 尋求協助,顧問專家意見:
    幫助你協商或判斷薪酬談判中可能遇到的難題,或給予中立觀點,讓你做決策不粗糙不馬虎。
Don‘t Do List:
  1. 勿說新工作非你莫屬。
    尤其避免提醒新公司此工作已找很久,而你是最適人選。
  2. 勿跳過人資直接找上主管。
    即使你有認識的人脈,也要尊重公司溝通體制。
  3. 勿躁進不安聲聲催促。
    畢竟Offer決策者有好幾人,勢必要尋求共識。多給彼此一些空間時間就對了。
  4. 勿獅子大開口,然後自己陣前投降讓步。
    這樣很容易給人無理取鬧,甚至欠缺周延思考的觀感。
最後,今日金句:
「別讓現在的不主動,成為你未來人生的絆腳石」
「捨棄零和賽局觀念,贏家全拿,雙方都是贏家」
#joyce的職場視界 #職場產業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企業管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跟著我們的「春夏秋冬計畫」系統化學習,搭配每篇文章九宮格思維加強記憶。本專題的教學顧問擁有英美雙證照及外商公司中高階主管經驗 1. 美國TESOL協會高階認證 2. 英國牛津大學高階TESOL認證 3. 長達10多年外商中高階主管英文實戰經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s1e13 澳洲打工度假都有哪些工作?累積選工作的能力 一級產業:農林漁牧。 蔬果農場:採收、育苗播種、拉枝疏果。完全室外的工作,不管什麼天氣狀態都要上班,身體很累。 蔬果包裝工廠:挑選、稱重、包裝、打包。固定上下班,工作內容機械化。 肉廠:室內像個大冰箱,全程低溫,穿戴防護衣,上下班都
Thumbnail
轉眼間距離我到職 MA 也已經100天,我目前在本土前三大金控擔任MA,相信許多人也對這份工作嚮往,好奇 MA 是否如外界流傳高薪、長官主管都愛、晉升快速,一進去馬上就升主管職,也是否如 Thread 的傳聞工作壓力巨大、每天11點下班。今天就來開箱我的 MA 工作的一天,以及我的100日生存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以用餐經歷為切入點,反思了個人在味覺與職涯方面的變化。隨著年齡增長,對食物的挑剔以及對工作的選擇也逐漸改變。從追求CP值到適應工作環境的不同,作者表達了對現狀的理解與適應,同時也強調了在工作中累積能力與負責任的態度。最後,呼籲讀者從自己的設計出發,尋找合適的職業方向,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能面臨這樣的職業選擇:一份薪水很高但並不喜歡的工作,和一份薪水低但自己熱愛的工作。這樣的兩難抉擇該如何做出?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並且看看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 s1e13 澳洲打工度假都有哪些工作?累積選工作的能力 一級產業:農林漁牧。 蔬果農場:採收、育苗播種、拉枝疏果。完全室外的工作,不管什麼天氣狀態都要上班,身體很累。 蔬果包裝工廠:挑選、稱重、包裝、打包。固定上下班,工作內容機械化。 肉廠:室內像個大冰箱,全程低溫,穿戴防護衣,上下班都
Thumbnail
轉眼間距離我到職 MA 也已經100天,我目前在本土前三大金控擔任MA,相信許多人也對這份工作嚮往,好奇 MA 是否如外界流傳高薪、長官主管都愛、晉升快速,一進去馬上就升主管職,也是否如 Thread 的傳聞工作壓力巨大、每天11點下班。今天就來開箱我的 MA 工作的一天,以及我的100日生存心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以用餐經歷為切入點,反思了個人在味覺與職涯方面的變化。隨著年齡增長,對食物的挑剔以及對工作的選擇也逐漸改變。從追求CP值到適應工作環境的不同,作者表達了對現狀的理解與適應,同時也強調了在工作中累積能力與負責任的態度。最後,呼籲讀者從自己的設計出發,尋找合適的職業方向,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
有換工作經驗的人,一定對這題不陌生,這算是面試中常見問題之一。 如果你要換工作的,請記得要準備好這題! 是挖坑給自己跳,還是表現的機會,取決於你怎麼回答?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出國這些年想了很多,但很多時候還是不明白如何取捨。 從薪水、退休、工作環境、交通、醫療等方面比較了臺灣、德國和日本的生活選擇。
Thumbnail
每當我被腦內眾多既有信念驅使,有衝動想走回老路的時候,這會是我的指引。而當我在每個選擇的交叉口,都記得去選那個跟理想人生同方向的選項,就會一步步更靠近那個理想。這也是透過行動在跟宇宙說,我想要且值得的,是那個或任何更好的人生。 今天肯定句: #我選擇符合人生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能面臨這樣的職業選擇:一份薪水很高但並不喜歡的工作,和一份薪水低但自己熱愛的工作。這樣的兩難抉擇該如何做出?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並且看看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