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上做出成績,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由」 | 518熊班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職涯諮詢的過程,會發現有些人就是習慣想很多。

對於工作,有個自己既定的想像。這類型個案,或許蠻會分析蒐集來的資訊,很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但,正因為太了解,反而容易固步自封,先預設立場覺得自己適合什麼、什麼做不來,結果就是綁手綁腳的,光是收到通知「去面試」這個動作,就可以糾結老半天。


我覺得,大部分人-尤其新鮮人或想轉職的人,對於工作,都太缺乏想像力了。

「工作」固然首要是能謀生,但它同時也是自我實現的方式之一。很多人被萬惡的職場叢林嚇壞了,很怕多做一點事,就是在免費為討厭的老闆抬轎、幫愛推託的同事作嫁。「拿多少錢、做多少事」好像已經職場金句,深怕吃虧不會佔便宜。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謬誤,就在於企業永遠期待用最少的錢、讓你作最多的事。如果一開始,在自己沒有多少專長和籌碼-也就是「還不成氣候」的情況下,就把這句話奉為圭臬,恐怕日後,工作也難以有多大成就。


有些工作如果沒親自做過,事先再怎麼google,看Dcard、問在裡面工作的親朋好友內情,都僅供參考罷了。你又不是他,他說每天準時上下班送文件超爽的,你就會喜歡嗎?他說薪水很高但操得要死,你就放棄嗎?你們品味這麼像,怎麼他進那間公司了你還在外面遊蕩?


我曾進過一間很知名的本土企業,該產品算是企業龍頭,在大陸也發展得風生水起的大公司。去查Dcard、問很快就從裡面出來的人,批評是血汗工廠的比比皆是。

因為那工作非常高壓、工時非常長、競爭超級激烈。但,績效制度透明、管理階層扁平,如果你做得起來,業績獎金是沒有天花板的;如果你想要晉升,絕對有機會憑實力快速攀升。創辦者是傳奇人物、總經理也是妙人-很沒商業味但很有管理手腕,裡面主管高手如雲、個個身懷絕技。更重要的是,幾乎大家都不太藏私,你想要知道什麼,只要開口,就一定有人幫你。(重點在於制度,你好,你的主管也會好)

別人眼中的砒霜,對我而言,卻是收穫成長最多、過得最充實的一段經歷。
把自己的潛能逼到極處,才會知道自己能發揮到什麼程度,是很辛苦,但也很。簡直是另類的自我探索過程,像潛能開發的那種。

raw-image

或者剛入社會、或進入一個新領域,我們都期待工作能有完整的教育訓練,繼續豢養著我們,讓自己「安全」的成長。

你還存在著當學生的思維嗎?

你會發現,隨著年齡資歷的增長,公司要的不是待養的兵,而是有策略、敢執行的將。曾在職場卯足全力工作的人,就會明白世上不僅沒有完美的工作、也沒有100分的任務,

因為許多任務在執行之前,根本沒有標準答案,誰做出來最接近老闆、客戶、市場需求而被買單,誰就是答案。


你曾經全力以赴過,就不會有太多無謂的裹足不前。

因為你知道、你可以、你願意,就算不是100分,也一定可以衝破及格線。更重要的是,你會一次比一次更接近100分。


我全力以赴工作,不是為了公司、老闆,更不是為了同事。
我是為了自己,能在過程不停裝填自己的能力,增加自己的市場價值。一個能做出成績的人,他能不被看見嗎?

你說我沒有那種野心,要當一個卓越的人。但做這一切,我追求的不是「成功」,而是「自由」


成功的定義人人不同。

但在工作上發光,有了一定的成績和價值,你才會有更多選擇工作的自由、和老闆談判的自由,把自己放在更好位置的自由、過想要人生的自由,那麼財富自由,才會有實現的一天。

「拿多少錢、做多少事」這麼被動的人生,只能被選擇、被迫躺平,算得上什麼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莎解結-生涯諮詢師的養成之路
188會員
208內容數
我是一名畢業於心理所的資深生涯諮詢師。在這裡除了專業文,更希望分享原生家庭如何影響我對世界、對職涯的看法,從對職涯追尋、對育兒教養的過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2024/12/27
將吃的虧化為自己的真實能力
Thumbnail
2024/12/27
將吃的虧化為自己的真實能力
Thumbnail
2024/11/26
當你掌握住自己的價值,公司和市場自然會重視你。
Thumbnail
2024/11/26
當你掌握住自己的價值,公司和市場自然會重視你。
Thumbnail
2024/07/09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2024/07/09
職場上的主管難為,面對Z世代總總與自己年代不同的價值觀,究竟該如何面對? 閱讀完整文章,請看 這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文提到,提升生產力只是讓我們工作上可以更有餘裕。而擁有這個餘裕,讓我們更有機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工作的價值。 提升工作價值 針對生產力的提升,我們現在有一個清楚的概念與做法了,但是單純提升生產力,很遺憾的公司還不一定會認為你的所作所為是有價值的。但提升自己的生產力是有必要的,當我們可以很有餘裕的做事
Thumbnail
前文提到,提升生產力只是讓我們工作上可以更有餘裕。而擁有這個餘裕,讓我們更有機會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工作的價值。 提升工作價值 針對生產力的提升,我們現在有一個清楚的概念與做法了,但是單純提升生產力,很遺憾的公司還不一定會認為你的所作所為是有價值的。但提升自己的生產力是有必要的,當我們可以很有餘裕的做事
Thumbnail
經過瘋狂的十天連假後,接下來最大的社群活動,大概就是上班族開始「找工作」的戲碼。 好不容易領到了忍耐一整年的遮羞費,終於可以抬頭挺胸,拿著離職申請書走到老闆的辦公桌旁,用力一扔,「老闆,那個…不好意思…,我家裡有點狀況,可能必須先離開了,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裡,更感謝老闆與公司的栽培」。
Thumbnail
經過瘋狂的十天連假後,接下來最大的社群活動,大概就是上班族開始「找工作」的戲碼。 好不容易領到了忍耐一整年的遮羞費,終於可以抬頭挺胸,拿著離職申請書走到老闆的辦公桌旁,用力一扔,「老闆,那個…不好意思…,我家裡有點狀況,可能必須先離開了,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這裡,更感謝老闆與公司的栽培」。
Thumbnail
說到底,工作總是為了生活, 而人生,其實還有更多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說到底,工作總是為了生活, 而人生,其實還有更多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
Thumbnail
若進去工作之後,發現自己的理念跟公司文化有落差,但又礙於經濟因素,要轉換工作需要一點時間搜索,請問講師的可否給點方向,謝謝。 這問題看似兩難,卻又單純。 短期:完成工作任務,沒有喜好的考量必要 職場上的修練就是在不完整的條件下,完成事情的能力 長期:離開最好的時機點是你創造了戰功
Thumbnail
若進去工作之後,發現自己的理念跟公司文化有落差,但又礙於經濟因素,要轉換工作需要一點時間搜索,請問講師的可否給點方向,謝謝。 這問題看似兩難,卻又單純。 短期:完成工作任務,沒有喜好的考量必要 職場上的修練就是在不完整的條件下,完成事情的能力 長期:離開最好的時機點是你創造了戰功
Thumbnail
你也和我一樣喜歡看朋友們在FB或IG上的動態嗎?雖然在社交平台上,每個人都不見得展現真實面貌,但每個人都活出自己生活的豐盛,在職場也是一樣,你是怎麼形塑自己的職涯呢?N和P兩位年輕的員工,高層大力讚揚這兩位員工,與會的主管當然聽懂高層的弦外之音,這不就是公司期望的員工
Thumbnail
你也和我一樣喜歡看朋友們在FB或IG上的動態嗎?雖然在社交平台上,每個人都不見得展現真實面貌,但每個人都活出自己生活的豐盛,在職場也是一樣,你是怎麼形塑自己的職涯呢?N和P兩位年輕的員工,高層大力讚揚這兩位員工,與會的主管當然聽懂高層的弦外之音,這不就是公司期望的員工
Thumbnail
前些日子收到之前我短期兼職的主管詢問,提及到因近期工作量,需再加派人手協助,不知我是否有意願再前來幫忙,並會跟公司爭取多一點的時薪費用,但因目前我以在家工作接案為主,且會有南北跑的行程規劃...,於是我突然閃過一個適合的人選,抱著信心十足與朋友提及此事,而她的回答,竟出乎我意料之外。。。
Thumbnail
前些日子收到之前我短期兼職的主管詢問,提及到因近期工作量,需再加派人手協助,不知我是否有意願再前來幫忙,並會跟公司爭取多一點的時薪費用,但因目前我以在家工作接案為主,且會有南北跑的行程規劃...,於是我突然閃過一個適合的人選,抱著信心十足與朋友提及此事,而她的回答,竟出乎我意料之外。。。
Thumbnail
如何評估這份工作是否能做的長遠?如何比較潛在的工作機會?你是為了工作而活?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Thumbnail
如何評估這份工作是否能做的長遠?如何比較潛在的工作機會?你是為了工作而活?還是為了生活而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