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我沒有什麼上市場的經驗,到了二十二歲這個年紀,我才稍微明白雞蛋的行情。但是跟農作物有關的回憶,可以說好多好多,因為菜都是阿公種的,雞、鴨是阿嬤養的,甚至曾經還有一頭名叫小黑的豬,而我完全忘了牠最後的遭遇......。除了從天氣變化感覺到時間的推移,也從阿公拿來的菜驚覺到下一個時節來了。
那天是我第一次去重慶市場。
在機車還沒熄火的時候,我就已從後照鏡望見一位菜飯緩緩向我走來。我是一個不喜歡被推銷的人,因為我不懂得拒絕。於是當下便下意識的在腦海來回搜索「該用什麼方式快速離開」。
帽簷遮住了一半歲月在臉上留下的痕跡,微傴僂的身軀問著:「小姐~要買菜嗎?」
為了遮陽而戴的帽子其實不太適合她:「ㄜ...好啊...怎麼賣?」菜販婆婆很像我在桃園的阿嬤。
菜的根部依然抓著泥土。
(抓一把)「安餒$20」
在我接下後,婆婆的手早已伸出,準備收錢。為了化解尷尬,她不斷的說:「妳看我怎麼這麼愛錢,還沒看到錢手就一直伸(閩南語)」我其實挺慚愧的,於是便盡快回覆:「沒關係啦!是我自己動作太慢!」婆婆表現出的欣慰,讓我覺得把話說的體面真的好重要。
收拾東西,準備逛市場時,婆婆又再次走來。她說她要回家了,於是把剩下的菜都給我,不打算跟我收錢。
農曆新年時,在那個我上幼稚園時每天清晨醒來的房間裡,把這段際遇告訴阿公。阿公很開心,我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