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樹洞計畫中,我看到那些沒有被治癒的童年陰影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2個真實故事的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我還未開始分享任何故事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一些觀念。


有些人看到“童年陰影”,認為與自己無關。他們一生過得順遂、無虞,與家人關係健康融洽,何來陰影之說?另外一部分的人,則是在成長的過程中遭遇一些逆境,這些事件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心靈上的折磨,甚至導致創傷。曾有童年陰影但是沒有治癒的人們,不論成長以後在社會的成就如何,童年所導致的陰影都會影響他們成人後的生活。


1998年,美國一名醫師——Felitti所發表的童年逆境研究(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Study,以下簡稱ACE研究),揭開了童年經驗和成年時期身心健康的關聯性。當時,Felitti醫生研究了一萬七千多位中產階級、擁有大學學歷以及良好工作的成年受試者,請他們回顧童年經驗,以及檢視他們現在的身心健康狀態。結果發現,童年時期經歷越多逆境的人,在成年後有越高機率得到各種身心疾病,像是心血管疾病、焦慮症、憂鬱症、自殺傾向、癌症、酒癮問題、藥癮問題、肥胖症、高血壓、性傳染病、以及有越高的機率成為家暴加害者、以及在工作上的表現出問題。


不管你的童年是否經歷創傷,我都誠心邀請你一起將這篇文章看完。因為或許你非常幸運,在孩童時期沒有經歷太多傷痛,或是長大以後與過去的傷痛和解;但有許多人(其實是大多數的人)都被童年所產生的陰影而困擾。如果你非常幸運,擁有健全的心靈,或許你也有能力將這份幸運延續到其他人的生命當中。



這些童年陰影,如果一直放著不管,會如何影響我們的人生?



真實故事一,幫爸爸媽媽選的女朋友
W剛剛和交往5年的女友分手了,他來電的時候沒有太多情緒,淡淡地說著分手當晚的發生的事。


“所以你們分手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麼?”我問。


“我和你說,人長大了是會變的。她再也不是那個可以和我一起追逐人生目標的人了。”


“怎麼說?”


“她總是想停在原地,我們的語言不再一樣了。”


“我看啊,你再這麼下去,再10個女朋友也是不夠分的。”


他沈默了一陣子,徵求他的同意以後,我開始對他的情況拆解。


他的父母都是教師,上有兩個哥哥與姐姐,都是優秀的老師、工程師和金融業專業人士。他全身上下充滿藝術和反骨的細胞,和追求穩定的家人大大不同。現在他因為父母的期盼,從事網路教育工作。


“你對你歷任女朋友的嚴厲,其實是來自你的父母親的影響。”我說,“你在成長的時候,他們總是對你有許多不解,對你的決定和你的發展都加以阻撓,這是因為他們愛你;但是不了解你,也不了解你的世界,他們怕用你的方式沒有辦法在這個社會生存。”


他默默喝下那杯奶茶,沒說什麼,默許我繼續。


“他們愛你,保護你,但同時對你也寄以厚望,加上哥哥姐姐們形象的壓力,以至於你覺得你必須成為什麼、成為他們眼中某種特定的形象,所以他們才會稱讚你、認同你、接受你,也因此,你將這份情感也轉移到愛情上。你擔心你所選擇的伴侶不會符合父母的期待,他們或許會因為你的擇偶而否定你,因此你對你的伴侶也異常嚴厲,希望他們某種程度上可以‘配得起’你,伴侶成了你爭取父母認同的其中一個途徑。”

他紅了眼睛,舉手示意我不要再繼續。我喝下還是溫熱的美式咖啡,等待這個時刻過去。


“對,好像有點是這樣。但是我從來不覺得前女友配不起我。”過了半嚮。他才開口。


“你當然不會選擇一個你認為條件糟糕、無法令你景仰的人作為伴侶;但同時,他們會提醒著你,你不能作為你自己,因為你必須是某種形象才行。你得不斷地得到認同,不管是父母的還是伴侶或是其他人的。因為你的童年留下這樣的生存模式,你可能某種程度上誤會了這個世界運轉的模式。”


“你怎麼知道?”


“我猜你和你的伴侶從來沒有討論過你父母或者你家人的事情。而且,她在很多方面常常需要你的幫助。”


“嗯。”


“你喜歡透過解決她的問題,來給你自己一些成就感,讓你在這段關係中產生價值,獲得認同,建立地位。你無法和他聊家人的事情,因為你認為你父母都是令人景仰的人,怎麼可以說他們的壞話?他們辛苦很久才給你這麼優渥的生活,你怎麼可以不滿足?最後,我單方面的認為,你的前女友總是有你父母或者哥哥姐姐的影子或是形象,我猜你大概不怎麼對你的家人敞開心胸?”


他後來陸續來過幾次電話,但是都是喝了點小酒才會來電。我告知他,我希望他可以在儘量清醒的狀況下進行溝通,但是我們可以循序漸進,慢慢往這個方向前進。從此以後他就不再打來了。


我其實想告訴他,天下沒有完美的父母,對父母有抱怨或者不滿都是正常的。“接受”是通往療癒道路上的關鍵,如果因為文化背景或者所謂的孝道,就一味否定父母無心之下,所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忽視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或許會使這段自我和解的路走得更漫長一些。


故事二,你必須停止當你童年的英雄


他外遇了,七年的婚姻,十二年的緣分,兩人正在協議離婚。


他來的時候,身邊跟著一個女人,但是不是他的妻子。我請他先讓那女子離開,然後開始我們的對話。
他的家庭經過許多變革,父親是個酒鬼、家暴,母親很早就帶著妹妹離開父親,幾年後再透過官司訴訟,將他帶離父親身邊,接回來一起住。他現在的太太是他的高中同學,結婚後一直都安然無事,直到兩年前他遇到現在這個女生。
他把故事說完之後,就一直看著遠方。
“你渴望家庭。”我說
“是的。”
“但是你外遇了。”
“嗯”
把自己的故事說完後,他的話就變得很少。
“那你今天找我的目的是什麼?”


“我愛我的妻子,也知道外遇不對。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了,也離不開現在這個對象。只覺得兩邊都不是人。”


“你童年的時候是否經歷家暴?”


“是的。”


“父親是施暴者?”


“對。”


“施暴的對象有誰?”


“全家,我妹妹、我媽媽。但是那時候我還很小,媽媽會保護我和妹妹。”


“你的太太呢?”


“我的太太是個天使,我找不到比他更好的女人了,而且她的家庭和諧,有我所嚮往的家庭生活,或許是我小時候沒有享受太多家庭溫暖吧。她的父母對我也和親生兒子一樣。如果她是9分,那天下沒有比她分數更高的女人了。但我還是外遇了,不知道為什麼。”


我沈默一陣子之後,準備回覆他的問題。


“接下來我要說的東西,會非常直接、直白。但是我想不到其他更好的方法了,所以我會試著慢點說,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


“好的,你說。”


“我想,你現在外遇的對象,家裡的狀況有點複雜,父母在金錢上和別人有些糾紛,而且她的父親應該也會施暴。”


“欸……是的。”他有點訝異。


“她離過婚?”


“是的,她的前夫賭球輸了很多錢,和她借了錢去還債。然後他們離婚是強制執行的,也是家暴的關係。”


到這邊,其實問題的原因就相對明顯了,但是眼前這個對象陷在裡面太深,看不清楚眼前的狀況。


“你心裡面有個小男孩,他在小時候見證家暴,也看到母親為了保護他和妹妹被父親施以暴力,卻沒有力量阻止,所以這個成了他心裡的遺憾。”我緩緩地說,“所以,你現在長大了,有能力照顧自己了,你的媽媽、妹妹也已經遠離父親的暴力;但是你心裡的那個小男孩,一直沒有原諒自己。”

說到這裡,他的眼淚開始滴下來,他別過頭去。

“那我繼續嗎?”我詢問

他點點頭。

“你現在遇到現在這個外遇對象,是你心中的小男孩想要彌補的那個缺憾。他想要去拯救他幾十年沒有能力拯救的母親和妹妹。”


我接著說:“你不要誤會我,你當然愛你現在的妻子;但是她太完美了,她身上沒有你所經歷過的傷痛,因此和她在一起雖然快樂、安全;可是她沒有看到你心靈的傷口,還有那個受傷的小男孩,因此她無法感同身受。因此你需要一個懂得你的痛的人,讓你可以有機會當一次英雄。”

“所以我對她不是愛情嗎?”


“你是說哪一位?”


“外遇那個。”


“我不知道你對她是不是,但是我可以告訴你,她對你一定不是。”


他沒有看到的是,他成了那位外遇對象脫離婚姻的一塊浮木;但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所以我沒有往那邊說明。


“你救了一個,還有千千萬萬個,你最應該幫助的,就是心裏那個受傷的小男孩,請他原諒那時候沒有能力的自己。”


這兩個樹洞計畫,前前後後花了好多事件(其中一個長達一年),我將故事濃縮、並且擷取其中的精華和大家分享。為了保護故事中的人,我將事發地點、名字都加以更動;但是儘量保持事情的原狀。

結束與這兩位的訪談後,我不禁為他們感到難過。因為他們深陷人生的難處,卻許多因素,沒有辦法撥開迷霧。或許我也和他們也一樣,是個走失的靈魂。我也曾經因為經歷許多鳥事,而怨天尤人,現在我總算稍稍明白,若沒有走過那樣的苦難,就很難理解靈魂深處那種呼喊,這或許也是我的功課啊。

文末,希望大家都可以和自己的童年陰影和解;如果尚未發掘心中的遺憾,也歡迎來信聊聊,讓我們一起探索。如果你心中了無遺憾,希望你有能力成為散播幸運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馬賊的沙龍
1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突然出現的多個契機,同時翻攪著我的童年陰影
Thumbnail
突然出現的多個契機,同時翻攪著我的童年陰影
Thumbnail
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不斷前進? 是對於人生的期待與希望; 還是對於自我認同與超越的渴求; 或是內心對於不被愛與接納的恐懼?
Thumbnail
是什麼讓我們選擇不斷前進? 是對於人生的期待與希望; 還是對於自我認同與超越的渴求; 或是內心對於不被愛與接納的恐懼?
Thumbnail
少年時期,有過幾段惺惺相惜的友誼,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友誼不是愛情。 那些朋友,甚至是比情人還重要,情人不見得願意花時間聽你訴苦,但朋友卻會。 情人不見得知道你要的安慰疼惜,但朋友卻會很鐵的和你站在同一陣線。 年少時,生活的目標大多是簡單的,沒有家計煩惱,總是可以很恣意的天馬行空,談天說地有著年少輕
Thumbnail
少年時期,有過幾段惺惺相惜的友誼,是的,你沒有看錯,是友誼不是愛情。 那些朋友,甚至是比情人還重要,情人不見得願意花時間聽你訴苦,但朋友卻會。 情人不見得知道你要的安慰疼惜,但朋友卻會很鐵的和你站在同一陣線。 年少時,生活的目標大多是簡單的,沒有家計煩惱,總是可以很恣意的天馬行空,談天說地有著年少輕
Thumbnail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近來時常聽到的一段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童年時的記憶會是將來長大後,面臨困頓或苦楚時,回想起總能成為心中的養分,陪伴渡過難以捱過的時光
Thumbnail
每一個心裡受苦、受傷的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遍體鱗傷的孩子。看見自己內心童年所受的傷,讓傷痛說話,不再否認與逃避,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 近來時常聽到的一段話: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 童年時的記憶會是將來長大後,面臨困頓或苦楚時,回想起總能成為心中的養分,陪伴渡過難以捱過的時光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想謝謝自己的勇敢,作為這篇文章的起點。因為,整理自己童年的經歷、接觸自己童年的傷口,對每個人來說,都很不容易,這需要很大的勇氣。當你閱讀這篇文章時,如果與你有所連結,也邀請你拍拍自己,擁抱很不容易的自己,辛苦了。
Thumbnail
試著從現在的我,告訴我的前父母:「小時候你們忽略我,讓我感覺不到溫暖,這些感受影響了我的生活很多年,也許當時有我無法體會的原由,現在我長大了,我接納自己曾經受到忽略,接納了我的小時候不完美,接納我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接納我的家庭不完美,現在,我長大了,我有能力愛自己,給自己力量了!」
Thumbnail
試著從現在的我,告訴我的前父母:「小時候你們忽略我,讓我感覺不到溫暖,這些感受影響了我的生活很多年,也許當時有我無法體會的原由,現在我長大了,我接納自己曾經受到忽略,接納了我的小時候不完美,接納我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接納我的家庭不完美,現在,我長大了,我有能力愛自己,給自己力量了!」
Thumbnail
不管你的童年是否經歷創傷, 我都誠心邀請你一起將這篇文章看完。 因為或許你非常幸運,在孩童時期沒有經歷太多傷痛,或是長大以後與過去的傷痛和解; 但有許多人(其實是大多數的人)都被童年所產生的陰影而困擾。 如果你非常幸運,擁有健全的心靈,或許你也有能力將這份幸運延續到其他人的生命當中。
Thumbnail
不管你的童年是否經歷創傷, 我都誠心邀請你一起將這篇文章看完。 因為或許你非常幸運,在孩童時期沒有經歷太多傷痛,或是長大以後與過去的傷痛和解; 但有許多人(其實是大多數的人)都被童年所產生的陰影而困擾。 如果你非常幸運,擁有健全的心靈,或許你也有能力將這份幸運延續到其他人的生命當中。
Thumbnail
近日因撰寫某篇散文沉寂了一陣子,那篇字數不過三千初,卻讓我寫得加倍勞心,主要是涉及我自幼便不想面對私事,讓我花費很長一段時間去回溯和沉澱。三十歲以前多少有點駝鳥心態,不想面對的事大多任性選擇避而不談,也依恃著相處間本就有所謂的安全距離,再加上有時講了對方也聽不懂(當然,活在不同世界的人怎期待會有一
Thumbnail
近日因撰寫某篇散文沉寂了一陣子,那篇字數不過三千初,卻讓我寫得加倍勞心,主要是涉及我自幼便不想面對私事,讓我花費很長一段時間去回溯和沉澱。三十歲以前多少有點駝鳥心態,不想面對的事大多任性選擇避而不談,也依恃著相處間本就有所謂的安全距離,再加上有時講了對方也聽不懂(當然,活在不同世界的人怎期待會有一
Thumbnail
為什麼跟自己的父母合不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不經意地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他們多半能跟自己的雙親侃侃而談,而那種經驗恰好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的,仔細想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無話可談了。
Thumbnail
為什麼跟自己的父母合不來,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我許久,不經意地觀察身邊的親友,發現他們多半能跟自己的雙親侃侃而談,而那種經驗恰好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的,仔細想想,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就已經無話可談了。
Thumbnail
家庭關係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課題,有人很幸運擁有幸福家庭;有的人沒有那麼幸運,本文分享一些個人的看法
Thumbnail
家庭關係是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課題,有人很幸運擁有幸福家庭;有的人沒有那麼幸運,本文分享一些個人的看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