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關係並非理所當然,伴侶是這樣;親子也是這樣。
我認識一位輔導青少年藝術治療的第一線人員,他曾說過一個故事:
他做下鄉巡迴治療時來到一個小鄉鎮,在一間機構裡帶領孩子們做藝術治療,讓他們透過音樂、戲劇等方式,把遇過的黑暗經歷釋放療傷,這事很不容易。
有次遇到一位青少年,瘦瘦小小的戴個眼鏡,也不愛講話,一直防禦心很強的狀況,透過當地的輔導者解釋,這孩子六個月大就遭媽媽遺棄,他在機構裡待到十歲,每天都在盼望有爸爸媽媽的日子。有天他媽來找這孩子,孩子很高興以為媽媽要接他回家,但媽媽對他說:我不是來接你的,我是來把領津貼的帳號改成我的帳號。接著再度消失。小孩受到很大的打擊與傷害,反應在行為上:他退化到五歲的心理狀態,輔導老師花了半年的力氣才重建回來。
據說他打開心房,對藝術治療老師開口講的第一句話是:我可以叫你爸爸嗎?
廣告裡的全家福是商業操作下的美好想像,事實家庭裡的冷漠對待並不少見。 去掉角色化後,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都會有個人的情緒喜好,成長軌跡。而冷漠疏離不會突然發生,在《家庭的疏離》一書中指出:「 根據多年觀察,疏離是一年一年、甚至十年十年慢慢發生的。」
2019年一月底, 日本發生了一名小學4年級的女童
栗原心愛,遭到父親
殺害的事件,然而到了2月14日,這名父親又遭警視廳「再逮補」,理由是該名女童其實長期遭到父親的殘忍虐待。小女孩曾向老師求助,在問卷上寫著:「 遭到父親的暴力對待,晚上被叫醒,起來之後就被毆打。老師,可以幫幫我嗎?」校方與警方聯絡後,把影本交給當事人父親。接著小孩雖己經送到保護機構,後被親戚帶回,過了兩個月父親提出文件說是小孩寫的, 內容說「被父親打是其實是假的」,保護機構不疑有他,讓小孩回到 父母的身邊,釀成最後發生的悲劇。社會上所見美好的家庭是同一個模子,而不幸的家庭有千百種樣子。
階級會世襲,貧窮也會。當生存的壓力讓人失去理智時,虐兒的新聞便不斷出現。兒童是絕對弱勢,他們需要仰賴大人照顧才能生存。當大人怠忽職守,產生家庭暴力時(四種定義:肢體暴力、精神暴力、經濟暴力與性暴力),受創的兒童幾乎無法完整表達他究竟遇到了什麼,如果沒有機會接受任何形式治療,便會帶著內心創傷長大, 童年陰影和早期創傷正是創傷壓力症候群(PTSD)的主要來源。
如果你有類似經驗,我認為:
首先要做的是讓自己待在安全的地方不要再被傷害;
再來是慢慢找合適又正確的方法把內心的傷治療好;
第三步是過好自己的人生,在有能力時幫助別人。
我觀察一些過來人,還要一直回去尋求父母的認同,做得再多父母都不滿意,有手足的還要互相評比,通常這種小孩從小就是較不被疼愛的那個,使盡全力的做不停是種無止盡的循環,在父母沒有肯定前一直無法停止。
每次我見到這種人就很想搖他肩膀:你己經長大了,不再是要仰賴大人照顧才能生存的兒童,你可以自己做決定,父母認同你也好,不認同也好;只要你能養活自己,想做什麼就趕快去做吧!這是你的人生!!
與父母相處,是一個人最早期與人相處的經驗。不論好壞,大腦會留存記憶且不斷反覆回想,這是人類的生理機制。一直以父母的看法、情緒來度量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好像鞋子明明太小或太大,卻硬要塞進去說沒問題我可以,最後你只會腳底受傷長雞眼。
親情或許天生,但一家人並不是自然而然就會和樂融融,所有的關係都需要用心經營。與家庭疏離的人並不孤單,不需要強求或自責,不如脫離原生家庭以後,從自己的小家庭開始,重新建立起良善的親密關係。
天底下所有的孩子都愛父母,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