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閱讀|《離婚季節》約翰·齊佛——為讀者而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游泳者》出版後,木馬文化將約翰·齊佛生涯代表作的《短篇小說自選集》依序出版完成了,這部獲得普立茲小說獎、美國國家書評奬的偉大著作,被譽為二十世紀百大小說。如今,藉著《游泳者》甫上市,三冊同時到手,我這個乖乖牌文學門外漢依照各篇出版順序開始讀起,一鑽入齊佛的文字中,便被他的鋒利筆觸牢牢釘住雙眼,骯髒的靈魂仿若被他那犀利的眼光一眼望穿。
如果有一個旁觀者能夠捕捉到我們這些在小站上等著上火車的凡人,如果他注意到我們的臉,各有各執著的焦慮;如果他來評估我們的行李、衣物、從窗口看著由誰開車把我們送到車站;如果他願意傾聽我們的說話,跟家人之間說的那些有的沒的,或者注意看著我們把手提箱放上行李架,檢查小錢包、鑰匙圈放在哪裡,還有,擦拭後腦勺汗水的模樣;如果他能夠客觀判斷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是自大、自卑還是憂傷,那麼,他對於我們的人生肯定要比身在其中的我們看得更寬更透。
《離婚季節》中收錄〈夏日農夫〉裡的這一段,我感覺這根本就是齊佛本人。有「郊區的契訶夫」之稱的他,觀察力敏銳細膩,用一則則時而現實得彷彿就發生在隔壁鄰居家中那樣清晰、時而奇幻得令人不得不拿出被遺忘在孩提時光的想像力的短篇小說們,書寫都市裡的中產階級生活。中產階級既是最普遍的人口,擁抱著的最平凡生活,而齊佛直盯那平凡與普通,殘酷地特別放眼在那些時常被企圖隱藏的匱乏與破敗、以及人心不自覺流露的迷惘與徬徨。

200篇短篇小說作品有多達三分之二皆發表在《紐約客》週刊中,如要認識齊佛這名作家絕不可能忽略《紐約客》對他的重要性,而發表期間正值齊佛壯年時期的《離婚季節》全冊收錄的故事更是皆出自於此。
他不是一個很早就被台灣讀者所認識的作家,相較於其他20世紀的短篇小說作者,齊佛在亞洲掀起的熱潮稍遲到了些,但他卻是多位文壇大師喜愛且敬重的作家之一。村上春樹更親自譯介至日本,而李奕樵在近期針對《游泳者》的出版也如此說道:閱讀齊佛的小說有一種矛盾的感觸,一是「短篇寫這麼好的小說家怎麼臺灣這麼晚才引進他」,一是「明明是半世紀前的小說卻這麼適合現在的臺灣」(來源)。
〈再見,我的兄弟〉寫手足之間那微妙彆扭的關係,不是單純的愛與恨,更無關善與惡,而是我們從未想過、實際卻頻頻出現在親人之中那不道出口的人情世故。交織著以愛為名的惡意,自以為對對方瞭若指掌的心機,他刻畫下的兄弟,各自懷抱著揣測與惴惴不安,在所謂的團圓家聚中短短密切的相處下如仙女棒般綻放,那光芒平日或許不致灼傷,但當近觸,關係便可如跳電般瞬間滅散,即便事後追根究底也不明所以。
著名的一篇〈大收音機〉直抵人心的貪婪——對窺探他人隱私的那種貪。更在貪之後揭露隱藏在貪之下的實際是空虛與匱乏。一對如一般人愛面子、過著如一般人普通生活的夫婦,妻子艾琳意外因為新買收音機的電波干擾而竊聽到其他住戶私下生活,從不勝其擾到無法克制對掌握情報的貪婪好奇心,最後漸漸演變成為對自我、對世界停不下來的懷疑。
艾琳哭喊者:「人生太可怕了,太齷齪,太糟糕了。好在我們從來不是這樣的,對吧,親愛的?不對嗎?我的意思是,我們都一直那麼好,那麼正常,那麼深愛著彼此⋯⋯我們好幸福,對不對,親愛的?我們好幸福,對吧?」
如今,人人是自願隱私被窺視,甚至對於門戶大開地將日常生活向眾人展示這件事樂此不疲。然而,在隱私蕩然無存的當代,人類卻仍舊貪,仍舊繼續著迷於窺視。這是人性之惡,這是因為當所有人都成為大數據下的一個位元,長相可以修正、回憶可以改寫,我們對他人的印象不再限於面對面,一切變得更方便,距離更靠近、也更遙遠。
於是,一切的真實不過是塑造出來的假象。慈悲從來都不是富人的特權。〈對窮人來說,聖誕節是個悲傷的節日〉裡,齊佛筆下的嚴酷寒冬,不僅著眼於穿梭在富人世界的次等階級,更不避諱殘酷地往次等裡的次等一探。
她知道這是大家的事,一個接著一個,這樣放肆的善行總共就只有這一天的時間,而這一天差不多就要過完了。
最先的出發點是愛,然後是慈悲,再然後是一股驅動的力量。
不禁讓人想問:是什麼在驅動著什麼呢?我想了想,最毫無雜質的大概是出自那些不虞匱乏,他們的給予渾然天成而不自知。再來便是佔據著高人一等不放的善良,順便消除奢侈虛度之罪惡的帶有目的性的慈悲;再接著的則是所謂普通人家,特殊時刻才拿得出來的施捨。而最後,以及最後的最後(的最後⋯⋯),輪到的便是那些輪轉在貧窮困乏,不那麼明顯分層的階級之中。
〈琴酒的哀愁〉裡,用孩子的眼睛看著中產階級,富啊窮啊之間。看見成人世界的腐敗,看見所有的虛偽與脆弱。隱藏在刻意不經意的假象裡那粗魯的若無其事,是富人間的話劇遊戲,技巧就算如何卑劣所有在場的人卻不得不跟隨。
齊佛在一則又一則篇幅不長的短篇故事裡,竟能夠寫下如此細膩的人性,並且,就算是半個世紀前的物語,如今繼續讀著,既無時代陳舊感,也無需時光飛行的想像力。我想,那是因為他寫的是眾人的生活,而他活的,也同樣是眾人的生活。「誰的生活不是千瘡百孔?我們從來只是面對生活的新手」,書腰這樣寫著。但,縱使千瘡百孔,我們依舊一次次重新站穩腳跟;縱使深知人生可能就是這樣了,我們依舊繼續面對如常升起的朝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非必要迷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以前是快餐店、現在則是咖啡館,轉頭望著成長過程已習慣 3C 作伴的孩子們,想念起彼時的聒噪吵鬧。那時究竟是在開心些什麼呢?每天的日子都像極了舞曲,平凡的生活彷彿內建絢爛五彩的燈光,浸淫其中之時只覺稀鬆平常,多年後回首一瞥,才發覺精彩得耀眼奪目。
妮娜搖搖頭。「他不看書。」 「看書並不是這世界上唯一該做的是,妮娜。」 「那是世界上最棒的五件事之一。」 「另外四件事是?」 「貓、狗、蜜蘋果和咖啡。」
融合在145分鐘的特別篇裡,《逃避可恥但有用》其實想訴說的議題很多,包括夫妻別姓、職場育兒、孕期荷爾蒙失調、減痛分娩、性別多元、夫妻分工⋯⋯等等。從事實婚開始,兩人選擇以各自的姓氏繼續共同生活,直到孩子的出現,必須考慮入籍問題並登記結婚。簡言之,無論是本篇或是特別篇,其實都圍繞在「性別」上。
改編自荒木飛呂彥創作的一部以《JOJO的奇妙冒險》角色岸邊露伴爲主角的外傳短篇漫畫集《岸邊露伴一動不動》。標題中的「一動也不動」其實是表明這系列的短篇中「岸邊露伴並非本作的主角,而只是一名導航者」的意思。岸邊露伴是一名有名的人氣漫畫家,對於作品的「真實性」絕不妥協,他認為,看再多輔助資料也比
書名《戀愛論序說》其實就展現了佐野洋子頑皮的性格,事實上,讀過她的作品便知道,她不愛論述、不愛定義,曾與她有段婚姻的谷川俊太郎這麼形容: 她知道論述會讓我們失去什麼。那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
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
以前是快餐店、現在則是咖啡館,轉頭望著成長過程已習慣 3C 作伴的孩子們,想念起彼時的聒噪吵鬧。那時究竟是在開心些什麼呢?每天的日子都像極了舞曲,平凡的生活彷彿內建絢爛五彩的燈光,浸淫其中之時只覺稀鬆平常,多年後回首一瞥,才發覺精彩得耀眼奪目。
妮娜搖搖頭。「他不看書。」 「看書並不是這世界上唯一該做的是,妮娜。」 「那是世界上最棒的五件事之一。」 「另外四件事是?」 「貓、狗、蜜蘋果和咖啡。」
融合在145分鐘的特別篇裡,《逃避可恥但有用》其實想訴說的議題很多,包括夫妻別姓、職場育兒、孕期荷爾蒙失調、減痛分娩、性別多元、夫妻分工⋯⋯等等。從事實婚開始,兩人選擇以各自的姓氏繼續共同生活,直到孩子的出現,必須考慮入籍問題並登記結婚。簡言之,無論是本篇或是特別篇,其實都圍繞在「性別」上。
改編自荒木飛呂彥創作的一部以《JOJO的奇妙冒險》角色岸邊露伴爲主角的外傳短篇漫畫集《岸邊露伴一動不動》。標題中的「一動也不動」其實是表明這系列的短篇中「岸邊露伴並非本作的主角,而只是一名導航者」的意思。岸邊露伴是一名有名的人氣漫畫家,對於作品的「真實性」絕不妥協,他認為,看再多輔助資料也比
書名《戀愛論序說》其實就展現了佐野洋子頑皮的性格,事實上,讀過她的作品便知道,她不愛論述、不愛定義,曾與她有段婚姻的谷川俊太郎這麼形容: 她知道論述會讓我們失去什麼。那就是我們自己的身體。
面對至親的逝去,要如何止痛療傷?對擅長家庭倫理劇的是枝裕和導演而言,拍電影是屬於他的面對方式。《橫山家之味》是是枝裕和導演遭逢母親過世時,寫下的電影。他將懊悔變成了電影的文宣「人生,總是有點來不及(人生は、いつもちょっとだけ間に合わない)」,寫在筆記本第一頁,開始了這齣電影的劇本創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越是複雜難解的問題,越不適合在深入理解之前選擇立場,如果淺碟式的片面理解後採取了強烈的立場和行動,可能比漠然無知所造成的傷害更大吧?!___ 選自《加薩日記》 《加薩日記》於2024年3月出版,作者洪上凱為一位台灣的無國界醫生,他於2023年7月前往加薩,在此之前他還閱讀當地相關的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南美洲文學感到好奇的人、想拜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探詢愛情樣貌的人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他以《百年孤寂》轟動全球,之後仍持續寫出許多經典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即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佛洛伊德對性與婚姻的觀點,以及在當時社會的反響。透過著名作曲家馬勒的婚姻問題和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案例,呈現了性與愛的糾葛。 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對於佛洛伊德的思想和分析觀點,並引用他的名言,為讀者串聯出婚姻關係中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在每個現代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及其導致的科層化、專業化,均削弱了人們在 執行官方政策時的個人責任感。幾乎在每個社會集體中,同儕團體都對人們的行為施加龐大壓力,並制定著道德規範。如果第101後備警察營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殺人者,那麼有哪群人不能呢?  
Thumbnail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改變65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再進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想越是複雜難解的問題,越不適合在深入理解之前選擇立場,如果淺碟式的片面理解後採取了強烈的立場和行動,可能比漠然無知所造成的傷害更大吧?!___ 選自《加薩日記》 《加薩日記》於2024年3月出版,作者洪上凱為一位台灣的無國界醫生,他於2023年7月前往加薩,在此之前他還閱讀當地相關的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對南美洲文學感到好奇的人、想拜讀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探詢愛情樣貌的人 《愛在瘟疫蔓延時》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布列・賈西亞・馬奎斯的作品。他以《百年孤寂》轟動全球,之後仍持續寫出許多經典作品,《愛在瘟疫蔓延時》即是其中之一。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佛洛伊德對性與婚姻的觀點,以及在當時社會的反響。透過著名作曲家馬勒的婚姻問題和電視劇《不夠善良的我們》的案例,呈現了性與愛的糾葛。 文章透過歷史故事呈現對於佛洛伊德的思想和分析觀點,並引用他的名言,為讀者串聯出婚姻關係中問題的核心。
Thumbnail
在每個現代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及其導致的科層化、專業化,均削弱了人們在 執行官方政策時的個人責任感。幾乎在每個社會集體中,同儕團體都對人們的行為施加龐大壓力,並制定著道德規範。如果第101後備警察營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殺人者,那麼有哪群人不能呢?  
Thumbnail
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改變650萬人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術再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