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對立與理解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想越是複雜難解的問題,越不適合在深入理解之前選擇立場,如果淺碟式的片面理解後採取了強烈的立場和行動,可能比漠然無知所造成的傷害更大吧?!___ 選自《加薩日記



加薩日記》於2024年3月出版,作者洪上凱為一位台灣的無國界醫生,他於2023年7月前往加薩,在此之前他還閱讀當地相關的歷史,希望對這個地區有更多的了解。

我們都知道去年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襲擊了以色列,他們也在Nova音樂祭中綁架了251個人,其中也有小孩,而現今應該仍有100個人質在加薩,當時也屠殺約1200人。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了這天他在加薩所聽到的消息。之後戰爭爆發,洪醫師在那一段日子體驗到在戰火下的無助、高壓又無能為力。


書中開始提及他進入加薩走廊的情節,如他描寫的就像進入一個異世界。本書用日記形式記錄著他在加薩擔任無國界醫師的所見,讓我們更能了解加薩人民的日常,看見他筆下那些平凡百姓的生活、情感,以及在戰火下人性的善與惡。


在加薩,沒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因為創傷不斷反覆、持續,而且正在進行中。___ 選自《加薩日記




選擇


在10月12日的日記中寫到,戰爭開始轟炸後,老百姓們好不容易趁著戰火稍稍平息的空檔,趕緊到超市裡採買日常所需,他原以為可能會有失序的場景,但在戰火下,大家仍是規規矩矩地排隊採買,也沒有哄抬物價的情況產生,甚至當洪醫師結帳完匆忙離開超市,櫃員還來不及找零給他們,他還追了過去把錢找還給他們,如此樸實善良的人。


為什麼他得出生在這樣殘酷的環境之下?我們人哪,到底做了什麼讓這樣無瑕的小生命一出生就得遭遇這些?安詳睡著的他醒來會面對下一波轟炸嗎?如果他能幸運的〈算是幸運嗎?〉長大,他將面對這殘破的一切。想到這裡,我的內疚、抱歉、懊悔充滿內心,真的很抱歉他得承受這一切,而我無能為力。___ 選自《加薩日記


因為戰火持續不斷,他們不得不離開原先的醫院往南移動,當車子要開離當地時,有位抱著嬰兒的媽媽試著攔下他們車隊,請求能讓她上車,或至少...可以帶走她的孩子,看到這段時,真的非常難過,如同作者說的,如果不是非不得已,哪個媽媽願意跟自己的孩子分開。


世界

一邊正陷戰火之中,物資匱乏,而相距不遠之處的人民,正悠閒的下著棋,談笑風生,這對於剛剛從戰火中離開的人來說,想必衝擊很大,彷彿從一個世界進入另一個世界,但不過僅是跨入了一條隱形的線(國界)。

很難想像住在那裡的平民,收到警報後,就得在幾分鐘內逃離,什麼也帶不走,走也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裡,走著走著,那種絕望、無助又恐懼的感覺。

當我們面對與自己立場不同的人時,不願聽取對方想法,就直接反駁、謾罵、嘲笑,語言的殺傷力有時並不亞於槍炮。多點的善良,也是一種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就能為這個世界給出善意


結語


加薩日記》以親身經歷呈現戰火下的人間百態,讓我們看到戰爭的殘酷並非遙遠的故事,而是現實中無數生命的掙扎與求生。洪醫師的記錄提醒我們,即便身處平安與安逸之中,也不能忽視那些遠方的痛苦。這本書不僅是一個醫者的見證,更是一個呼籲,喚醒我們對世界不公與苦難的關注,並思考我們能做些什麼,來維持人性中珍貴的那一部分


金句

  • 以為自己多麼英雄式的進到前線,但更可能的是享有了外國人紅利,住在比較安全的區域,隨時隨地得到不一樣的關注跟保護,話語權也更被重視。甚至就本能地認為自己的經驗具有普遍性
  • 不要帶著「我來幫你」的英雄式心態
  • 我這才驚覺這群人厲害的不是不會緊張,而是他們很了解怎麼處理緊張,也知道這樣的情緒會擴散,所以都試著控制自己,甚至進一步鼓舞團隊士氣
  • 這些巴勒斯坦同事各個面容憔悴、鬍渣滿面,他們都是攜家帶眷、艱苦輾轉來到這裡避難,但此刻仍然為了我們在奔波一處相對安全的地方
  • 人性是普世的,但願我們還能夠用更珍貴的本質,維持它美好的那一部分
  • 無論戰爭怎樣持續發生,地球依然轉動,世界如常運作,但我們仍需持續關注發生在世界上各個角落的苦難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你的追蹤、愛心與每月小額訂閱,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


生活,是由許許多多的人、事、物串聯而成,無論是好是壞,或喜或悲,都是豐富我們生活的材料。精彩,是因為有起伏,有意想不到,有衝突,有和解,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值得書寫與紀錄的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真的不會沒事就變得勇敢,除非勇敢成為唯一選項。 但我們知道要對自己誠實,對世界有熱情,我們都還年輕,也或許會就一直這麼年輕下去,在生命裡用力地跑跳著。____ 選自《路過:這個世界教我的事》
整理不僅是物品的管理,更是內心世界的反思與自我理解的過程。物品的整理與自我成長之間的聯繫,我們如何利用整理作為工具,重構自我,並找到內心的平靜與秩序。整理的過程實際上是瞭解自我的旅程,讓我們能進一步反思與自我對話。
她就只是堅守著,就成了一股影響力。 影響力是生活中無形的力量,每個人都有影響他人的能力。透過專業、個人生活與靈性生活的交會,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影響力舞台,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自己是誰」,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並在每天的生活當中一點一滴的進步,成為值得被追隨的人,也能為他人帶來正向的影響。
我們今天的年輕人太缺乏迷惘,太確定了,一步步都是傳統的步驟,上所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多賺點錢,買間好房子,一切都是確定的,但這個東西太「農業社會」了。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愛與被愛 新聞報導中總能看到一些令人難過或氣憤的消息,而這本《成為父母的資格》中有許多的想法,讓我邊閱讀邊表示贊同,尤其書中某一段說道『世界上許多職業都需要經過考核,就業者必須持有證書才能任職,比如司機、醫生、律師等。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當
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5/5我去芬蘭學育兒
人真的不會沒事就變得勇敢,除非勇敢成為唯一選項。 但我們知道要對自己誠實,對世界有熱情,我們都還年輕,也或許會就一直這麼年輕下去,在生命裡用力地跑跳著。____ 選自《路過:這個世界教我的事》
整理不僅是物品的管理,更是內心世界的反思與自我理解的過程。物品的整理與自我成長之間的聯繫,我們如何利用整理作為工具,重構自我,並找到內心的平靜與秩序。整理的過程實際上是瞭解自我的旅程,讓我們能進一步反思與自我對話。
她就只是堅守著,就成了一股影響力。 影響力是生活中無形的力量,每個人都有影響他人的能力。透過專業、個人生活與靈性生活的交會,我們可以建立自己的影響力舞台,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自己是誰」,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並在每天的生活當中一點一滴的進步,成為值得被追隨的人,也能為他人帶來正向的影響。
我們今天的年輕人太缺乏迷惘,太確定了,一步步都是傳統的步驟,上所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多賺點錢,買間好房子,一切都是確定的,但這個東西太「農業社會」了。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愛與被愛 新聞報導中總能看到一些令人難過或氣憤的消息,而這本《成為父母的資格》中有許多的想法,讓我邊閱讀邊表示贊同,尤其書中某一段說道『世界上許多職業都需要經過考核,就業者必須持有證書才能任職,比如司機、醫生、律師等。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當
你的夢想會讓你擁有真正的幸福感嗎? 在可以自由探索並且不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與自信,這是人生中很大的財富。沒有安全感的人容易在一段關係中迷失自己,沒有真正的自信,容易隨波逐流,找不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5/5我去芬蘭學育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談戀愛,應該讓人快樂,而不是讓人焦慮不安。有些人愛得輕鬆自在,而有些人卻像在打一場戰爭,充滿猜忌與不安。其關鍵不在「愛」本身,而在於「我們怎麼愛」。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把愛情當作全部,過度依賴對方的回應來獲取安全感,導致戀愛變得疲憊。真正健康的關係,應該是讓彼此自在,而不是用控制來確認愛。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談戀愛,應該讓人快樂,而不是讓人焦慮不安。有些人愛得輕鬆自在,而有些人卻像在打一場戰爭,充滿猜忌與不安。其關鍵不在「愛」本身,而在於「我們怎麼愛」。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把愛情當作全部,過度依賴對方的回應來獲取安全感,導致戀愛變得疲憊。真正健康的關係,應該是讓彼此自在,而不是用控制來確認愛。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如果你是間諜,那我就是間諜之妻。   聰子是誰呢?或者說優作的妻是什麼呢?這便看完《間諜之妻》後最深刻的疑問了。如同這部以兩種角色結合而成並命名的電影,如同泰半戰爭類型電影中,以戰爭下的個人映射時代之暗面的理念起點,在「間諜」與「妻子」的意義下,企求平衡是種憨傻,那企求愛也會是嗎?
千年前的歷史榮光,透過物質遺跡被挖掘,製作、使用這些器物的人,卻早已灰飛煙滅,人類的軀體多麼脆弱不堪;歷史的長河悠遠擺盪,千年的時光,只是一瞬,個人的一生,也就更遠遠相形見絀;然而「從人類在洞穴牆上留下第一個手印開始,我們都是時間延續的一部分,人不會真正死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超譯的原意不是為了過度解讀,而是當無法盲隨編導「跳制」的反智邏輯時,撕裂出來的整體邏輯。
那日誌充滿矛盾,應該...
Thumbnail
找出問題、避免問題、把問題當問題看。
Thumbnail
2024.7.19 有時候,我們迫切找尋的不是解釋。
Thumbnail
看見問題的光明面,而非聚焦在陰暗面, 問題沒有是非對錯,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和理解, 它可以是自我挫折的那道坎,也可以是收獲與淬煉智慧的跳躍。
Thumbnail
光是看到那還沒被理解的、感覺可以被理解的,我就恨不得立馬把那層魔法扯下來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思念的一種方法。
Thumbnail
  超譯的原意不是為了過度解讀,而是當無法盲隨編導「跳制」的反智邏輯時,撕裂出來的整體邏輯。
那日誌充滿矛盾,應該...
Thumbnail
找出問題、避免問題、把問題當問題看。
Thumbnail
2024.7.19 有時候,我們迫切找尋的不是解釋。
Thumbnail
看見問題的光明面,而非聚焦在陰暗面, 問題沒有是非對錯,取決於我們用什麼方式去詮釋和理解, 它可以是自我挫折的那道坎,也可以是收獲與淬煉智慧的跳躍。
Thumbnail
光是看到那還沒被理解的、感覺可以被理解的,我就恨不得立馬把那層魔法扯下來
Thumbnail
關係的摸索,自我刨根的旅程,也是思念的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