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教育與現代教學part.1

2021/01/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振修法師竹窗隨筆
《太上感應篇》是道藏的第一善書,雖是道家經典,但是深獲清末民初的高僧,印光大師的推崇,印光大師說:「若以大菩提心行之,則可以超凡入聖,了脫生死,斷三惑以證法身,圓福慧以成佛道。」
《因果報應錄》的撰者唐湘清老居士也勉勵佛教徒重視《太上感應篇》,他曾說:「佛法是要眾生出離三界;印光大師是一位傑出的高僧,一生說法弘化,也是上承佛旨,救度眾生出離三界苦海的。可是我們要明白,這並不是教我們廢棄三界的一切,或藐視三界的一切。我們學佛,是要出離三界還歸三界,應要尊重三界的秩序;遵守三界的法紀。」
最初接觸佛法的時候,是從聽聞淨空老和尚講解《太上感應篇》開始,《太上感應篇》中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在明義章的一句話,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意思是說:「凡人的禍害福利,原無一定的門路,只在人自作自受,人作善必有福報,作惡必有禍報,就像人身的影子,跟定了身體一樣,從來不曾有過落差。」
聽到這句話讓我聯想到《易經》之中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還有《法句經》中所講的,「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不管是儒家、道家、佛家雖然在某些觀念上有所不同,但是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強調道德教育,並勸人為善,現代的人在物質生活中並不缺乏,但是在心靈及品格的教育卻是缺乏的。
人們不信因果報應,因為看不到所謂的因果報應,所以不相信世上有因果報應,使得人們的道德逐漸的低落,又加上同婚法及通姦除罪化的通過,使得社會上的男女關係比古代來得混亂。
還有某些神職人員沒有應該有的道德準則,胡作非為,打著神明或者佛菩薩的名號,招搖撞騙,導致一些年輕人認為宗教是社會的亂源,這是在某個充滿年輕人的網路論壇所看到的情形。
而作為印光大師推崇的因果教育教材,如果以《太上感應篇》跟《文昌帝君陰騭文》、《覺世真經》這三者來選擇的話,會比較相應《太上感應篇》和《關聖帝君覺世真經》。
而印光大師推薦這三本書是有根據的,不是現代人為了推廣這三本書,而捏造印光大師推廣這三本書的事實。
以下引用四則《印光大師文鈔》的文來佐證:
《印光大師文鈔•卷二•覆馬舜卿居士書》卷二第一一三頁:「至於《感應篇》、《陰騭文》、《覺世經》,係克己復禮之寶鑑,比游移浮泛之乩文,固不可一目視之。」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下•日誦經咒選錄序》該書下冊,五十、五十一頁,云:「又欲初機行人,深知各種法門所以;在家二眾,於日用常倫中,即能真俗並容,儒佛兩盡,因附錄《感應篇》、《陰騭文》、《覺世經》及淨土修持各開示,以為改過遷善,趨吉避凶,超凡入聖,了生脫死之規矩準繩。」
《印光大師文鈔續編•卷下•覺後編序》該書下冊,五十四頁,云:「正定王克庵居士,前清之隱士也,以為時當末造,聖賢既難親炙,莫由取法,六經《論》《孟》之言,又非普通人所能領會,於是採取《感應篇》、《陰騭文》、《功過格》等,及古今賢哲所著孝親敬長,持身涉世,改過遷善諸嘉言,輯為一編。」
《印光大師文鈔•卷下•家庭教育為天下之太平之根本發隱》該書下冊,兩百零五頁,云:「(孩子)稍長,即令熟讀《太上感應篇》、《文昌陰騭文》、《關帝覺世經》,俾知有所師法,有所禁戒;一一為其略說大意,以為後來讀書受益之前導。幼時如是,愈讀書,愈賢善,不患不到聖賢地位,光宗耀祖也。」
從《印光大師文鈔》中的文章來看,印光大師對於《感應篇》、《陰騭文》、《覺世經》這三本書的重視。而印光大師一生印贈了很多佛經以及各種善書,例如《感應篇》及《陰騭文》還有《了凡四訓》等書,對於清末民初的民風道德有移風易俗的影響力。

我們現在身處的社會環境沒有民國初年來得民風純樸,道德觀念逐漸地低落,研讀聖賢書的人也逐漸的變少了,因為現在的人慢慢的看不太懂文言文也不願意去讀,跟對方說道理則會被扣上道德魔人的帽子,所以言教不如身教,以德服人,說服現在的人最有利的準則。
以一個佛教徒的角度來看《太上感應篇》,雖然是道家的典籍,但是裡面卻含有因果報應及斷惡修善的道理存在,與佛教的一些觀念甚為相似,印光大師會推廣《感應篇》是有一定的原因,如果一個人事項上不懂得因果報應及懺悔還有改過遷善的道理,那學再多的佛法也沒有用。《感應篇》很適合作為道德教育的啟蒙教材。
社會新聞上常常播放的新聞,不外乎殺、盜、淫、妄的各種事件,卻很少播放做善事的新聞,這是我們媒體該改善的地方,如果我們的媒體常播放一些好人好事的社會公益之行為,一定可以達到移風易俗的效果。
而社會上的刑事案件的類型都不超出《感應篇》諸惡章的範圍,而造作這些惡事的原因不外乎個人的一己之私還有男女之間的情慾,而男女情慾衍伸的社會問題更為嚴重。
曉薇
曉薇
願將佛手雙垂下,摩得人心一樣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