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蘇格蘭的「暗黑國菜」Haggis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身為「暗黑料理大國」的英國,其榜上有名的除了著名的仰望星空派外,莫過就是蘇格蘭的「國菜」Haggis了!到了蘇格蘭,免不了一手捧著威士忌酒杯、一手切開熱騰騰的Haggis,享受一頓道地的蘇格蘭盛宴。這經典的食物到底從何而來,又到底在什麼因緣際會下成為國菜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好好認識這道必吃料理!

所以,Haggis是什麼?

Haggis又稱哈吉斯、肉餡羊肚或是羊雜碎,是一種將羊的臟器剁碎後煮熟食用的菜餚。

語言學家認為,Haggis這個名稱是來自於古北歐語haggw或是古冰島語 hoggva,意為「切」或「剁」。而其製作方法也顧名思義,廚師會先將羊的胃袋掏空,填滿剁碎的羊內臟(心臟、肝臟、肺),再將肉末與洋蔥、燕麥、羊油、香料與鹽製成高湯後,水煮一小時左右,一道熱騰騰的Haggis就完成了!

Haggis的起源已經不可考──雖然類似的菜餚早在古羅馬時期出現,但真正將Haggis寫成食譜、並發揚光大的,的確是蘇格蘭人。

中世紀時,高地的男子們需要從高地將牲畜運往愛丁堡販賣,而在這漫長的旅途中撫慰身心的,不外乎就是妻子親手準備的Haggis了。蘇格蘭人使用了家裡最容易獲得的食材,並將它們放在羊胃中,不但不易腐壞,攜帶也挺方便。在當時的蘇格蘭,Haggis是窮人們最愛的料理,它不僅便宜、美味、便於攜帶,最重要的是──補足了日常的營養。試想在蘇格蘭陰冷的天候,隻身行走在漫漫長路時,能擁有一份能隨時開動的大餐,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啊!

成為「國菜」的推手──大詩人羅伯特.伯恩斯 (Robert Burns)

羅伯特•伯恩斯的肖像畫,藏於蘇格蘭國家美術館

羅伯特•伯恩斯的肖像畫,藏於蘇格蘭國家美術館

Haggis之所以能一躍成為代表蘇格蘭的料理,一定要歸功於蘇格蘭民族詩人羅伯特.伯恩斯 (Robert Burns)。羅伯特.伯恩斯是道道地地的蘇格蘭人,他蒐集蘇格蘭民歌、使用蘇格蘭語寫作、在詩句中描繪出一幕幕生動的蘇格蘭風情。

羅伯特.伯恩斯在海外最有名的作品,大概就是「Auld Lang Syne」(譯作《友誼萬歲》或《友誼地久天長》)。在台灣的中小學音樂課本中也有收錄,並翻作《驪歌》

當時這樣大詩人剛搬到愛丁堡,在一次與友人共進晚餐前,羅伯特.伯恩斯便唱出一首充滿對Haggis熱愛的詩──《致哈吉斯》(Address to Haggis)

這首詩中,開頭便強烈讚美Haggis,說「Haggis是香腸一族中的領導者。」

又順便酸了一下某些貴族是「只吃法國頓菜的「上流人士」,他們對Haggis嫌惡至極,但看看他們餐桌上的垃圾,再看看他們的腿,孱弱的像根枯萎的蘆葦!」

他又寫了一句話,讚頌食用Haggis的蘇格蘭:「反觀這些用哈吉斯餵飽的鄉村人,吹著口哨,將羊的腿、上肢、頭,如薊花的頭一般,輕易地割斷」

他最後讚美道「哈吉斯的力量,照顧了所有人類,若你想對蘇格蘭感恩祈禱,那麼就給他一個哈吉斯吧!」

這首詩音韻活潑,內容詼諧幽默,很快就在蘇格蘭傳唱開來。朗誦這首逗趣的詩時,也一定要加入許多生動的手勢、表情,更能將詩人對Haggis的熱愛表達出來。

知道了詩句的部分內容,推薦大家聽聽看以下的朗讀,雖然其語言為英文混著蘇格蘭方言,較為難懂,但仍然能感受到詩句得活潑與樂趣。

伯恩斯晚餐(Burns Supper)

在羅伯特.伯恩斯去世五年後,他的朋友們為了紀念,在她的出生地進行了第一次的「伯恩斯之夜」晚餐,往後進行多次這樣的活動後,官方也正式將1月25日(伯恩斯的出生日)定為「伯恩斯之夜」(Burns Night),而在當天,最重要的活動便是舉行一場正式的「伯恩斯晚餐」(Burns Supper)。

在這場盛宴中,客人一踏進門,便會受到蘇格蘭風笛手的歡迎,待客人們就座後,眾人將會一起朗誦餐前禱告塞爾寇克恩典(The Selkirk Grace)

raw-image

如此直白真切的話語,是不是很適合伯恩斯的晚餐呢?

到了中場,整天最高潮的部分──享用Haggis終於到了!這時主持人將朗誦著最經典的《致哈吉斯》並切開Haggis,眾人在歡笑中邊痛飲威士忌、邊享受這流傳幾百年的菜餚

最早的時候,在敬酒環節時,參加者們會一隻腳站在椅子上,一隻腳跨在桌上,然後手上拿著酒杯喝威士忌,喝完威士忌之後還要把酒杯扔到後方地板上,摔碎酒杯

在活動的尾聲,大家邊合唱著羅伯特.伯恩斯的《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結束這愉悅的晚餐:

「讓我們緊握手!讓我們來舉杯暢飲,友誼萬歲!」

「舉杯痛飲,同聲歌頌,友誼萬歲!」

這樣的活動,已傳到了世界各地。下次1月25日,不妨找找哪兒有舉辦,與蘇格蘭人一起共襄盛舉吧!

不只是一種食物,更是一種運動

既然Haggis是如此重要的食物,當然也會被應用到各項活動中,但是,不只是一般的大胃王比賽,而是連運動賽事都讓Haggis參上一腳! 哈吉斯投擲比賽(Haggis hurling)就是一項衍生出來的運動競賽。

raw-image

參賽者須要站在一個平台(通常是威士忌桶)上面,盡可能將Haggis投擲到遠方,並且要確保Haggis落地後還保持完好。若Haggis落地後破裂,則喪失比賽資格。
比賽使用的Haggis也有詳細規定,通常都是介於500g到1kg之間,並且也明文規定不可使用人造素材,一定要依循傳統使用洋胃袋製作才算數。

這項比賽原本只是個1977年愛丁堡地方氏族聚會下的惡搞產物,沒有到日後也成為了真正的比賽。現在,除了蘇格蘭本地以外,竟然連海外的加拿大也將哈吉士投擲比賽納入正式比賽中,2014年在珀斯 舉辦的競賽的競賽,參加者還高達500人以上呢!

Haggis其實是種動物?

若你向從前的蘇格蘭人詢問「Haggis是什麼?」他的典型反應會是「這是一種有四隻腳的小動物,生活在高地,其中兩隻腳比較短,所以可以在陡峭的山間奔跑而不會滑落或跌倒」。

這是一個蘇格蘭的典型幽默,但是,這笑話反而在某些人心中成為了事實。
在1924年1月2日的《紐約論壇報》上,諷刺詩人和記者James J. Montague寫下了幾段文字,描述了一場戲劇化的狩獵,捕食鬍鬚,兇惡的野生哈吉斯。

在他的筆下,野生的Haggis天性兇猛,難以捕捉,卻無所不在。牠們在不同地區甚至有不同的品種差別。而這些野生Haggis被人類獵捕後,就會被切開並做成料理。
大概是文字描寫得太過栩栩如生,竟讓許多人信以為真。到了2003年,新聞界進行了調查,一間公司實地訪問了1000名美國遊客,發現其中竟高達1/3的人相信Haggis是種野生生物!

Glasgow的博物館甚至做出一隻HAGGIS,旁邊還放了一個一般的食用HAGGIS當範例。不知道那1/3遊客到此一遊時,會不會嘖嘖稱奇感嘆這種小生物對蘇格蘭的貢獻呢?

如果包換的野生Haggis展覽於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 (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 Credit: Emoscopes

如果包換的野生Haggis展覽於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 (Kelvingrove Art Gallery and Museum) Credit: Emoscopes

關於Haggis的豆知識,你知道幾個?

  • 1971年,美國將進口Haggis定為非法,因為美國禁止以羊的肺來作為食材
  • 世界上最大的Haggis是由蘇格蘭的Halls公司製造的,重2226磅10盎司,等同於一輛小型汽車
  • 蘇格蘭生產的Haggis大部分不在蘇格蘭內被食用。據Macsween(一間生產Haggis的大廠商)說道,該公司每年製作的1000噸Haggis,其中60%出口到英格蘭,而倫敦是這道傳統菜餚最受歡迎的地方。
  • 2021年的1月25日的伯恩斯之夜,人類第一次將Haggis發到外太空
第一個「飛向宇宙」的Haggis Credit: Stratonauts/Simon Howie

第一個「飛向宇宙」的Haggis Credit: Stratonauts/Simon Howie

本篇文章同步發表至SCOPERS倫敦好朋友官方網站

參考資料

Historic UK – Haggis, national dish of Scotland

National Trust for Scotland – Address to a Haggis

The Scotsman – Address to a Haggis – lyrics of the Burns Night poem, why we eat haggis and how to cook a Burns supper

Alexandria Burns Club:Address to a Haggi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翁子騏 David-avatar-img
2021/02/05
喜歡這篇,Haggis也是列在我要嘗試的暗黑料理之一(誤)
Haly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05
謝謝你❤️我第一次吃的時候其實以為只是碎肉.... 但知道是什麼後就不敢吃了哈哈哈
方格子 vocus-avatar-img
2021/02/03
這篇好有趣,讓我想到沙威瑪的傳說XD。
Halyn-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2/05
沙威瑪好像更可憐還會被眷養,至少我看到的Haggis都還是野生的(誤)
avatar-img
Halyn的沙龍
21會員
9內容數
讓我們聊聊英國豐富的歷史、文化!
Haly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4
若問到大家對英國的印象,「下午茶」及「紅茶」絕對是最常出現的選項之!在旅行時來一場正統優雅的下午茶,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期的體驗。英國紅茶歷史悠久、品牌眾多,除了知名的Whittard、Harrods以外,還有什麼值得當伴手禮呢?今天我們要帶大家了解英國紅茶的特別之處,還有哪些的必買品牌!
Thumbnail
2021/06/24
若問到大家對英國的印象,「下午茶」及「紅茶」絕對是最常出現的選項之!在旅行時來一場正統優雅的下午茶,也是許多人夢寐以期的體驗。英國紅茶歷史悠久、品牌眾多,除了知名的Whittard、Harrods以外,還有什麼值得當伴手禮呢?今天我們要帶大家了解英國紅茶的特別之處,還有哪些的必買品牌!
Thumbnail
2021/03/24
巨石陣是英國旅遊的必去之處,同時身為「世界文化遺產」與網友票選「世界最失望景點第一名」的巨石陣,到底值不值得去呢?遊客的評價相當不一。但是,若你知道了巨石陣背後的故事並發揮想像力,相信一定可以成為畢生難忘的旅遊回憶!
Thumbnail
2021/03/24
巨石陣是英國旅遊的必去之處,同時身為「世界文化遺產」與網友票選「世界最失望景點第一名」的巨石陣,到底值不值得去呢?遊客的評價相當不一。但是,若你知道了巨石陣背後的故事並發揮想像力,相信一定可以成為畢生難忘的旅遊回憶!
Thumbnail
2021/03/16
談到英國被名聲最大的英雄人物,莫過於亞瑟王了。亞瑟王傳說中充滿各具魅力的角色如梅林、蘭斯洛特、高文爵士、湖中女神等,石中劍、王者之劍與三角戀的故事更是令人難忘。本篇帶你好好認識,這位不斷被改編成電影及遊戲的不列顛王。
Thumbnail
2021/03/16
談到英國被名聲最大的英雄人物,莫過於亞瑟王了。亞瑟王傳說中充滿各具魅力的角色如梅林、蘭斯洛特、高文爵士、湖中女神等,石中劍、王者之劍與三角戀的故事更是令人難忘。本篇帶你好好認識,這位不斷被改編成電影及遊戲的不列顛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詠史》(九年十一月作)(835年11月21日) 唐 · 白居易 秦磨利刀斬李斯si,齊燒沸鼎烹酈其ki5。 可憐黃綺入商洛,閑臥白雲歌紫芝tsi。(可憐=可羨) 彼爲葅醢机上盡,此爲鸞皇天外飛hui。 去者逍遙來者死,乃知禍福非天爲ui5。 一進,一退,際遇有如天壤之別!《老子》云:「
Thumbnail
《詠史》(九年十一月作)(835年11月21日) 唐 · 白居易 秦磨利刀斬李斯si,齊燒沸鼎烹酈其ki5。 可憐黃綺入商洛,閑臥白雲歌紫芝tsi。(可憐=可羨) 彼爲葅醢机上盡,此爲鸞皇天外飛hui。 去者逍遙來者死,乃知禍福非天爲ui5。 一進,一退,際遇有如天壤之別!《老子》云:「
Thumbnail
看到朋友的照片,突然也想起自己第一次去西班牙時,明明天氣很熱,覺得很燥,還是止不住吃了很多油炸又甜的吉拿棒。而且後來才知道吃吉拿棒的時候,需要搭配超濃的熱可可,吃起來才正宗。最近天氣,越來越舒服啦!說不定大家也有機會可以在露天的咖啡座裡,吃著沾買熱可可的吉拿棒!今天就來小小分享一下吉拿棒的故事吧!
Thumbnail
看到朋友的照片,突然也想起自己第一次去西班牙時,明明天氣很熱,覺得很燥,還是止不住吃了很多油炸又甜的吉拿棒。而且後來才知道吃吉拿棒的時候,需要搭配超濃的熱可可,吃起來才正宗。最近天氣,越來越舒服啦!說不定大家也有機會可以在露天的咖啡座裡,吃著沾買熱可可的吉拿棒!今天就來小小分享一下吉拿棒的故事吧!
Thumbnail
除夕夜那天,我開心收到兩本中古世紀食譜書,趕緊先開箱了Sally Grainger寫的古羅馬烹飪盛典-Apicius(極簡版),因為有時候這本聖典也會出現在食物典的故事當中,所以我特別期待,前言介紹了古羅馬時期有名的美食家,也讓我好奇追查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除夕夜那天,我開心收到兩本中古世紀食譜書,趕緊先開箱了Sally Grainger寫的古羅馬烹飪盛典-Apicius(極簡版),因為有時候這本聖典也會出現在食物典的故事當中,所以我特別期待,前言介紹了古羅馬時期有名的美食家,也讓我好奇追查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食物最早的母語,食物可以帶來力量,也會療癒鄉愁,你相信嗎? 屬於飲食的記憶,也是記憶的味道,將食物的味道帶到人生某個場景,口和心就有了連動。 有句話說「吃的食物代表著你」(若你下廚的話),你煮的食物其實也代表著你。何時要煮哪種食物、煮食烹調時會放什麼佐料、食物的搭配,在在都來自著你背後的文化。
Thumbnail
食物最早的母語,食物可以帶來力量,也會療癒鄉愁,你相信嗎? 屬於飲食的記憶,也是記憶的味道,將食物的味道帶到人生某個場景,口和心就有了連動。 有句話說「吃的食物代表著你」(若你下廚的話),你煮的食物其實也代表著你。何時要煮哪種食物、煮食烹調時會放什麼佐料、食物的搭配,在在都來自著你背後的文化。
Thumbnail
受阿拉伯人、歐洲人與非洲人的影響,非洲的西北角形成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文化與料理方式,稱為馬格里布(al-Maghrib)地區/文化/料理,阿拉伯文為西方/日落之地的意思,因次又被稱為"西方的阿拉伯",與我們所熟知的中東(東方的阿拉伯)類似卻又不盡相同....(本文含食譜分享)
Thumbnail
受阿拉伯人、歐洲人與非洲人的影響,非洲的西北角形成了一種非常特殊的文化與料理方式,稱為馬格里布(al-Maghrib)地區/文化/料理,阿拉伯文為西方/日落之地的意思,因次又被稱為"西方的阿拉伯",與我們所熟知的中東(東方的阿拉伯)類似卻又不盡相同....(本文含食譜分享)
Thumbnail
身為「暗黑料理大國」的英國,其榜上有名的除了著名的仰望星空派外,莫過就是蘇格蘭的「國菜」Haggis了!到了蘇格蘭,免不了一手捧著威士忌酒杯、一手切開熱騰騰的Haggis,享受一頓道地的蘇格蘭盛宴。這經典的食物到底從何而來,又到底在什麼因緣際會下成為國菜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這道料理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身為「暗黑料理大國」的英國,其榜上有名的除了著名的仰望星空派外,莫過就是蘇格蘭的「國菜」Haggis了!到了蘇格蘭,免不了一手捧著威士忌酒杯、一手切開熱騰騰的Haggis,享受一頓道地的蘇格蘭盛宴。這經典的食物到底從何而來,又到底在什麼因緣際會下成為國菜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認識這道料理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這項料理在西方國家其實頗具爭議,吃與不吃爭論百年,一直以來天主教與猶太教人認為神是禁止人類嗜動物血的(潔與不潔的觀點),幾百年的爭吵,甚至到18世紀時,連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也被迫發言,但牛頓的回覆是無關宗教,他單純認為...
Thumbnail
這項料理在西方國家其實頗具爭議,吃與不吃爭論百年,一直以來天主教與猶太教人認為神是禁止人類嗜動物血的(潔與不潔的觀點),幾百年的爭吵,甚至到18世紀時,連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也被迫發言,但牛頓的回覆是無關宗教,他單純認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