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是否能在嬰兒時期打造專業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這個問題是腦媽在哲學星期五@慕尼黑演講時,有位聽眾詢問的問題。

先和各位把麻複習一下,#神經元連結 代表是某種 #能力 的表現,譬如「說話」的能力,就必須透過聽覺、視覺、動覺、語言理解等區塊共同連結合作,才能讓一個人說話。這些區域連結的越緊密,就代表能力越好。而這個連結的網絡在2-3歲到達高峰,接著就會把 #不需要的連結消滅
.
譬如說,中文沒有「打舌音」,所以很少台灣人會打舌,西方國家沒有蹲式廁所,所以長大後不會亞洲蹲。
.
但,你們有發現嗎?還是有人後天學會打舌音,還是有外國人靠訓練肌肉學會亞洲蹲,就代表……雖然大腦的連結在3歲後長的很緩慢,但還是會長喔!只是,大人的學習時間會長~長~長很多。而且,就連完全砍掉的腦中連結,都有可能透過「大腦復建」慢慢慢慢慢慢長回來,這是在腦傷病人的研究中發現。
.
所以,其實把麻不用太擔心,從小沒有學某些才藝,將來就不會啦!只是時間成本不一樣而已
.
那,回到問題……
#專業性可不可以在嬰幼兒時培養呢
.
答案是....
在相關領域,是可以的!
但無法確定是不是一定這麼準確吻合你的專業期待喔~
(eg.,你期待他是小提琴家,他可能會變成鋼琴師)

在這個年紀的小孩,如果想要培養未來的專業能力,需要使用符合他們發展(心理、生理、肢體)的方式。譬如說,你很想要將你的孩子培養成小提琴高手,但是2-3歲小孩的 #小肌肉控制能力 還無法那麼精準按到對應的琴弦,如果因為想要早點讓他學這個技能反而會讓孩子產生 #挫折 或是 #負面印象,這樣會讓孩子 #更不願意學習
.
所以,在2-3歲比較適合的方式是,帶領孩子去聽音樂、接觸很多小提琴樂手、培養孩子音層辨識能力等等,這種沒有壓迫式又開心的接觸,會無形中在大腦產生 #音高#音色#節拍 等神經元連結,這樣日後學習音樂時,孩子就有更好的音樂辨識能力,這就是能幫助他未來學好音樂的方式。
.
聽到這邊你應該會想到你週遭朋友有些人音感很差(謎:#音痴),很有可能就是,在他小時候,他的大腦認為這個能力不重要,就直接砍斷這條道路連結了但他們還是能靠後天努力積極學習啦!!!!
(如果是大腦本身有缺陷者不在此次討論範圍喔)
.
就如同腦媽在演講中所提到,大腦的發展就像是蓋房子一樣,而父母在這個階段能提供的就是 #建材,譬如說,父母可能提供了木材、磚頭、大理石、花崗岩等等,但在孩子面前最常使用 #木頭,那麼長大之後孩子的確會對木頭的使用比較清楚,但如果未來想要多鑽研磚頭、大理石、花崗岩的使用,也會較容易上手(因為在小時候已經有一些連結了)。到孩子長到青少年以後,經歷過一定的成長、肢體的成熟、和了解自己喜好後,發現他原來喜歡的是用磁磚,那他也是能很快學會,因為這些背景知識是可以 #互通的
.
所以,回到我一開始的學音樂的例子,爸媽在孩子小時候多給他音樂的刺激,的確是會讓他日後對音樂產生興趣,可能會成為他的專業,但是孩子可能不見得會變成小提琴家,他可能會成為很厲害的吉他手、鼓手或歌手等等,這都需要看他在 #成長 的道路中,受到什麼其他的影響而決定。但最重要的是,父母在小時候的關鍵期間已經給他很多材料了,而這個就是 #豐富他未來選擇道路中最重要的關鍵!因此也不用在孩子這麼小的時候想說,「他未來一定要當總統、他一定要變成小說家!」只要多給他 #相關領域的刺激#就是提供他未來選項的籌碼,最後變成什麼專家,還是要靠他自己唷!
.
總之咧,在孩子小的時候多給他不一樣的刺激,而且還是需要激起他 #興趣 (簡單來說就是要夠好玩啦),然後最好是父母能一起陪同,這樣他的大腦才會認為「欸,這個是生活需要的東西」,大腦就不會大大砍斷這條道路,就會開始建立連結;即便只有一些接觸,只要大腦還保有一些連結,長大後再學習相關領域,都會比較快喔~
.
那麼,該在什麼時候提供什麼專業領域的刺激咧,
我們下次再聊聊囉!

▌關於大腦媽媽 ▌

我是個媽媽,也是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心理學博士生,主要研究對象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的 #親子互動關係#情緒發展#語言學習#人機互動#AI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對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都略懂略懂啦!

🔔 追蹤臉書,更快讀到新文喔!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腦媽媽的沙龍
30會員
50內容數
大腦媽媽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26
之前有媽媽問我說「從小學習第二外文好嗎?」「會不會連中文都顧不好啊?」「很多海外的媽媽都不確定一次教兩種語言,孩子會不會都學不好?」 語言這種東西,#當然是越早學越好啊!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9
我們今天來聊聊小小人的情緒吧! 情緒發展就像是蓋房子,地基很穩的話,就能建立更穩固或更好的情緒控管。 我們從小一出生就和父母產生 #依附關係(和父母的親密接觸)、到三歲時能慢慢有「#自我調節」的能力(不需要透過父母就能自己解決情緒問題)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2021/03/12
大家應該都知道好的睡眠品質很重要,在小朋友的階段更為重要,因為睡眠也會影響孩子的 #大腦結構發展、#情緒調節、#認知功能、#語言學習能力 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以及影響個體的身心疾病絕對有關連,今天幫大家整理出一些能力供大家參考,但別把孩子們的童年都放在這些能力的發展好嗎!!
Thumbnail
前情提要 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以及影響個體的身心疾病絕對有關連,今天幫大家整理出一些能力供大家參考,但別把孩子們的童年都放在這些能力的發展好嗎!!
Thumbnail
當代父母的集體焦慮,從嬰兒開始就怕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坊間常用大腦開發,皮紋分析,聽古典樂會變聰明來洗腦父母,讓父母花錢毫不手軟的塞滿各種才藝課程,美其名要讓孩子的生活多采多姿,但其實心裡害怕的是若沒有安排,小孩有了太多空白,以後會不會跟不上?以後是不是學不會?研究結論卻和我們以為的大大相反。
Thumbnail
當代父母的集體焦慮,從嬰兒開始就怕小孩輸在起跑點上,坊間常用大腦開發,皮紋分析,聽古典樂會變聰明來洗腦父母,讓父母花錢毫不手軟的塞滿各種才藝課程,美其名要讓孩子的生活多采多姿,但其實心裡害怕的是若沒有安排,小孩有了太多空白,以後會不會跟不上?以後是不是學不會?研究結論卻和我們以為的大大相反。
Thumbnail
我一直相信小孩的學習力的確無限,也真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像是海綿般的不斷吸收! 現代腦神經科學證實,0-3歲是腦神經開發的爆炸時期,三歲腦神經元的連結是一輩子的最高峰,之後會隨著生活經驗,修剪掉不需要的,保留下需要的。腦神經元的連結會隨著不再使用而被修剪,減少使用的會成為弱連結,只有持續不斷使用的會留
Thumbnail
我一直相信小孩的學習力的確無限,也真的看到自己的孩子像是海綿般的不斷吸收! 現代腦神經科學證實,0-3歲是腦神經開發的爆炸時期,三歲腦神經元的連結是一輩子的最高峰,之後會隨著生活經驗,修剪掉不需要的,保留下需要的。腦神經元的連結會隨著不再使用而被修剪,減少使用的會成為弱連結,只有持續不斷使用的會留
Thumbnail
對嬰兒大腦而言,提供寶寶刺激活動像是給予小樹苗(大腦)養分,1歲以前,他幾乎能夠形成茂盛的小樹灌叢(大腦突觸最多),接下來2-3歲,將不需要的枝枒(突觸)剪枝,突觸精簡將養分留給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最有效率的訊息處理途徑。而這棵小樹(大腦)也在6歲左右大抵初步完整。 我們需要做的是,抓緊大腦發育的加速
Thumbnail
對嬰兒大腦而言,提供寶寶刺激活動像是給予小樹苗(大腦)養分,1歲以前,他幾乎能夠形成茂盛的小樹灌叢(大腦突觸最多),接下來2-3歲,將不需要的枝枒(突觸)剪枝,突觸精簡將養分留給最需要的地方,提供最有效率的訊息處理途徑。而這棵小樹(大腦)也在6歲左右大抵初步完整。 我們需要做的是,抓緊大腦發育的加速
Thumbnail
上次腦媽有聊到《是否能在嬰兒時期打造專業力?》,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每項能力的 #關鍵期 吧! 我們來想想日本的朋友,是不是他們很難發出/r/與/l/的聲音,其實在他們的大腦裡,也很難區辨這兩個聲音的不同,
Thumbnail
上次腦媽有聊到《是否能在嬰兒時期打造專業力?》,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每項能力的 #關鍵期 吧! 我們來想想日本的朋友,是不是他們很難發出/r/與/l/的聲音,其實在他們的大腦裡,也很難區辨這兩個聲音的不同,
Thumbnail
這陣子有些同樣孩子和腦寶年齡都落在2歲的媽咪,都和我反應一件事情,就是…… #孩子怎麼那麼愛唱反調 :吼,我說要坐電梯,他就要走樓梯。 :我說不可以開抽屜,他馬上就打開,還露出賊賊的笑容。 :我說不可以丟東西,立刻
Thumbnail
這陣子有些同樣孩子和腦寶年齡都落在2歲的媽咪,都和我反應一件事情,就是…… #孩子怎麼那麼愛唱反調 :吼,我說要坐電梯,他就要走樓梯。 :我說不可以開抽屜,他馬上就打開,還露出賊賊的笑容。 :我說不可以丟東西,立刻
Thumbnail
這個問題是腦媽在哲學星期五@慕尼黑演講時,有位聽眾詢問的問題。 先和各位把麻複習一下,#神經元連結 代表是某種 #能力 的表現,譬如「說話」的能力,就必須透過聽覺、視覺、動覺、語言理解等區塊共同連結合作,才能讓一個人說話。
Thumbnail
這個問題是腦媽在哲學星期五@慕尼黑演講時,有位聽眾詢問的問題。 先和各位把麻複習一下,#神經元連結 代表是某種 #能力 的表現,譬如「說話」的能力,就必須透過聽覺、視覺、動覺、語言理解等區塊共同連結合作,才能讓一個人說話。
Thumbnail
之前已經談過用 #視覺學習,並建立小朋友的順序與日常習慣,(請見《【腦媽自製教具】寶貝的視覺學習待辦事項》)但7個月以前的孩子 #視覺敏感度 較低,或是即便視覺敏感度慢慢提升,但孩子還是比較習慣自己比較有能力的方式來學習,那就可以來試試看聽覺學習發!
Thumbnail
之前已經談過用 #視覺學習,並建立小朋友的順序與日常習慣,(請見《【腦媽自製教具】寶貝的視覺學習待辦事項》)但7個月以前的孩子 #視覺敏感度 較低,或是即便視覺敏感度慢慢提升,但孩子還是比較習慣自己比較有能力的方式來學習,那就可以來試試看聽覺學習發!
Thumbnail
◤全世界剛出生的寶寶都不會說話,但到了會說話的年紀時,每個小奶娃都變成最厲害的說話高手,到底是怎麼練成的呢?◢
Thumbnail
◤全世界剛出生的寶寶都不會說話,但到了會說話的年紀時,每個小奶娃都變成最厲害的說話高手,到底是怎麼練成的呢?◢
Thumbnail
◤廣告常說,「打造 #聰明腦,2歲前是關鍵」,難道2歲後學習都無法達到金頭腦了嗎?◢ ►當然不是! 大腦的發展是持續性的,從受孕2週開始到20幾歲都沒停過,所以2歲後還是有可能打造聰明腦喔! ▌那為什麼大家都說2歲是關鍵?
Thumbnail
◤廣告常說,「打造 #聰明腦,2歲前是關鍵」,難道2歲後學習都無法達到金頭腦了嗎?◢ ►當然不是! 大腦的發展是持續性的,從受孕2週開始到20幾歲都沒停過,所以2歲後還是有可能打造聰明腦喔! ▌那為什麼大家都說2歲是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