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生設計(二)評估自己的工作|《財務自由實踐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上一篇聊到自己工作上的挫折,這篇引用了《財務自由實踐版》這本書的第二章職涯規劃的內容,原先是因為財務自由相關的內容來看看,畢竟文青再怎麼浪漫都還是要吃飯,再多麼視金錢為糞土,還是為五斗米折腰一下。


看起來真的蠻誘人的

看起來真的蠻誘人的

這本書儘管再說財務管理, Roger Ma與Jennie Roberts Ma用自己深刻的經驗告訴你,同樣也告訴讀者,職涯、財務、生活和人生都是互相連結的,想要抓回自己的人生主導權就需要學著認識,就算你再對財務管理無感也必然需要面對,而同樣的你管理自己的財務,工作更是如此。

Roger Ma與Jennie Roberts Ma兩夫妻所著《財務自由實踐版》,其中他們引用了「職業女爵」創辦人羅倫‧麥固溫:「當我開始思考工作中對我重要的事情時,我意識到這就像這就像為你的錢編預算一樣—你無法購買所想要的一切,你也不會在工作中獲得所想要的一切一樣。」,接著說:「我才開始強化自己,認識一間公司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往往我們都受限於財務、對工作、對自己不了解,盲目的追求財務,認為在工作中沒有熱情,畏懼工作是正常的,常以為所謂的成功就是賺很多錢,常以為工作完全是為了錢和名望。

錢很重要沒錯,但卻不會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會更重要。


一、你以為你在賺錢,其實你賠爆了—身體資本


在勞權低落的台灣社會,老闆的勞基法知識可能還停留在過去,不代表老闆的人品高低,但許多老闆視員工為一種固定支出的資本,卻不懂得善加使用人。

聽聞過我很多朋友,做病媒蚊防治、餐飲業、行政業務都曾遇過視法律為無物的公司,老闆擅長使用人情壓力或話術,許多人聽信了老闆的甜言蜜語,容許老闆賤用自己的時間,像是不健康的排班制、不給加班費,都是很常見的工作傷害。

最糟糕的是你相信了老闆對你的價值認定,認為公司賺錢與否都是你的責任。(奴化的開始)



控制了錢與你的身分認同,但礙於我們需要錢,我們牙一咬,眼一閉,想想這樣的日還過得去,就日復一日過了,直到身體壞了。

一邊賺錢,卻一邊流失身體資本,老了再用賺到的錢來吃藥。



或是不斷的加班,不斷的追求更高的職位、不斷追求更多錢,每天只剩下工作,十年過去,以為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只是不斷地忍氣吞聲,看著自己責任逐漸重,錢卻沒有逐漸增加。

Roger Ma嘆氣說:「這就像玩起了一場註定失敗的遊戲」。 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你不知道自己有主導權,你把很多選擇權給了對方。

我的文章提到,經營自己的一間公司,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成為別人的員工,實際上也是提供服務給這間公司,一切仍舊以自己這間公司的營利為主,也沒有主從關係,應該是平等平視的關係,如果想要做的久,勢必需要保持這樣的心態。

做為勞工必然需要學會保護自己珍貴的身體資本。


二、工作與生活擇一?

另外作者也提到:「每個人都有天職」,就像愛情中的真名天女一樣,都是騙人的東西,你以為是唯一,所以你死命地追求錯誤的人;就像職場一樣,你以為你努力就會得到賞識,直到公司老闆捲款逃跑,落的一場空,商場的變化更是驚人,沒有穩固的商業模式


盧美妏職涯諮詢師說:「職場的世界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一直改變」。


就算這項工作很好,也不見的永遠適合自己,別忘記自己也是會改變的,「平衡工作與生活才是答案」。

我在職場上一開始也是拚盡全力去工作,下班後就像個爛泥般,只想耍廢,只想做自己放鬆的事情,我才意識到,工作與下班的狀態並非一刀兩斷,往往下班後,仍舊需要好好處理自己在上班累積的疲勞與壓力,更何況有些老闆是沒有在休息的,他會在你下班時瘋狂傳訊息,毫無勞基法的觀念可言,你更難完全擁有自己全部的時間。

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沒有整理自己人生的時間與精力,讓你永遠停留在這個狀態,逐漸成為工作奴隸。


三、評估自己的工作

有時候也並非工作真的很糟糕,而是適合與否,而是現實職場的供需就是只能讓你成長到這個地步,或是他的商業模式無法讓他獲利很多並回饋給在薪資上,《第一次工作就該懂》作者雷德霍夫曼,就提出:「一進入公司就需要定下自己離職的時間」,如果不適合,也不要勉強彼此,好聚好散。


時時刻刻都該為自己的人生公司規劃規劃,這裡提供書中的工作評估表,含表一和表二,此資料為本書提供以及其網站,我進行轉譯及重新整理。



表一為工作評估表。

表二為五大工作因素評量表,有五個因素的問題,可以在五個因素下方的每個問題,寫下是或否,是多的在表一評估欄寫下:好、次之寫下還好)、否多寫下爛。



Roger Ma說:「從非財務的角度看,薪酬和認可可能更加微妙。例如:身為團隊的一員,得到公平待遇和重視的感覺,是你會想要在工作中尋求賞識的訊息。你的主管和同事邀請你參加重要會議,將你分配到更具影響力的訊息,尋求你對工作上的看法,或單純對你個人表現感到個人興趣,都可以傳達這些訊息,而不是只把你當作企業中的小角色。


簡言之,可以問問自己:「你是否有在組織中受到重視」,除了薪資上表現可以感受到,也可以在主管與同事間感受到,是否有因為你的認真努力而有所提升?


不論留或走,對自己來說都是更認識自己與職場互動的方法,如果留,我的建議就是,如果可以溝通改善,那就盡量去做,找到問題點,用對的方法與資源去改善。

別讓自己持續在內耗的狀態。

如果要走,也要記的自己還有多少本錢能夠轉換跑道,別轉個職,讓自己更難生活。這個本錢就提到這本書很重要的觀念「財務跑道」,那就下篇介紹了。


祝福各位找到自己工作上的熱情,下篇見。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追蹤我及職場叢林法則,也歡迎來我的臉書與我互動。感謝你的支持,願你在職場不再無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予晞🌸-avatar-img
2021/03/05
曾經大學時的一份打工,老闆從第一個月開始老老實實的扣了我勞健保,後來因為薪水都亂算,所以我去勞工局諮詢了一下,調閱了紀錄才發現,根本沒有保第一個月的勞健保呢^^(回應文章中勞權意識低落的部份)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3/06
學生真的是被吃死死的(生氣) 感謝老奶奶檸檬旦糕(這名字真可愛),諮詢這個方法還真實在,我會好好學起來的。 感謝你的分享!
角落星-avatar-img
2021/03/02
我這六年待在一份工作,但無法發揮自己特長與組織氣氛不合,讓我變成幾乎薪水扣除房租後,都拿去心理治療跟疼痛治療了…… 我真的很困惑,但又怕離開一切得重來,未來收入也會減少一大半
你的人生好夥伴 昆陽-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3/02
我覺得可以理智地去評估自己擁有的能力,你會比你想像的更有價值。 就像我說的,如果沒有做一些改變,那你還是會卡在原地。 但我能跟你保證,你絕對不會從頭來過,你應該是擁有很多軟實力,這可以幫助你在許多與人協作的事務上更加分。 收入或許會掉,但如果是在喜歡的事情上,你也比較不會內耗。 我下一篇會整理這本書的財務報告卡,我想是個整理自己財務狀況的好方法,讓你明確的知道,離開的風險,怎麼降低風險。
avatar-img
【對話沙龍】找尋人性的新的可能性
269會員
243內容數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2022/04/16
很多人其實是很有現實感的,在我諮詢的幾個個案,或許是父母那輩給予的觀念,都是以生存為主要方向,不論是父母給予的期待還是從小到大的的價值觀,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很少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Thumbnail
2022/04/16
很多人其實是很有現實感的,在我諮詢的幾個個案,或許是父母那輩給予的觀念,都是以生存為主要方向,不論是父母給予的期待還是從小到大的的價值觀,還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我們很少問自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對你來說什麼是重要的?
Thumbnail
2022/04/10
生涯諮詢師的定位就不能只有職涯,除了探索自身的天賦興趣、價值觀和能力,需要包含人際溝通、情緒釐清、親密關係等議題,而生涯諮詢師所能做的是藉由【人生設計卡】、【愛情設計卡】和其他卡牌等,以及各種專業測評工具、練習,依照個人問題量身訂做練習。
Thumbnail
2022/04/10
生涯諮詢師的定位就不能只有職涯,除了探索自身的天賦興趣、價值觀和能力,需要包含人際溝通、情緒釐清、親密關係等議題,而生涯諮詢師所能做的是藉由【人生設計卡】、【愛情設計卡】和其他卡牌等,以及各種專業測評工具、練習,依照個人問題量身訂做練習。
Thumbnail
2022/02/03
本篇文章從職涯諮詢師的角色介紹、認識自我的重要性、個人的興趣與價值為什麼重要,來讓各位檢視自己在工作中所遭遇的,以及如果你要轉職,你可以藉由文章來重新理解自己,篇章為一、職涯諮詢師是什麼?二、認識自我、認識世界;三、衝突的來源:自我需求的釐清。
Thumbnail
2022/02/03
本篇文章從職涯諮詢師的角色介紹、認識自我的重要性、個人的興趣與價值為什麼重要,來讓各位檢視自己在工作中所遭遇的,以及如果你要轉職,你可以藉由文章來重新理解自己,篇章為一、職涯諮詢師是什麼?二、認識自我、認識世界;三、衝突的來源:自我需求的釐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別人問起你的工作性質時,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倘若又更進一步詢問到薪資時,你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看著別人的職涯順遂也有餘裕的收入時,你對現有的工作又作何感想呢? 除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之外,絕大多數的人都需要為了求溫飽而工作,打從求學時期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可說是在為「賺錢」這件事做準備,考取好成
Thumbnail
當別人問起你的工作性質時,你是怎麼回答的呢? 倘若又更進一步詢問到薪資時,你又是怎麼回應的呢? 看著別人的職涯順遂也有餘裕的收入時,你對現有的工作又作何感想呢? 除了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富二代之外,絕大多數的人都需要為了求溫飽而工作,打從求學時期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可說是在為「賺錢」這件事做準備,考取好成
Thumbnail
開宗明義,工作的目的是賺錢,如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追求理想抱負、自我實現、創造社會價值,那叫做興趣。
Thumbnail
開宗明義,工作的目的是賺錢,如果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追求理想抱負、自我實現、創造社會價值,那叫做興趣。
Thumbnail
不論我創業還是做別人的員工,我都會告訴自己:「我是自己的老闆,今天只是差別於我提供服務給客人還是公司」,這句話我不會張揚,我不會直接在面試時講,但我會呈現在我的面試以及對談中的態度。我永遠都是平視所有人的。 我的心態是:「我很重視我的服務,我要讓你感受我的專業,你需要什麼,我盡力給你,但你也要給我」
Thumbnail
不論我創業還是做別人的員工,我都會告訴自己:「我是自己的老闆,今天只是差別於我提供服務給客人還是公司」,這句話我不會張揚,我不會直接在面試時講,但我會呈現在我的面試以及對談中的態度。我永遠都是平視所有人的。 我的心態是:「我很重視我的服務,我要讓你感受我的專業,你需要什麼,我盡力給你,但你也要給我」
Thumbnail
一樣在工作,因為知道自己的生命目標,藉由工作磨練自己達到生命目標的技能與態度,此時工作上的一切便成為自己想做的事
Thumbnail
一樣在工作,因為知道自己的生命目標,藉由工作磨練自己達到生命目標的技能與態度,此時工作上的一切便成為自己想做的事
Thumbnail
從非財務的角度看,薪酬和認可可能更加微妙。例如:身為團隊的一員,得到公平待遇和重視的感覺,是你會想要在工作中尋求賞識的訊息。你的主管和同事邀請你參加重要會議,將你分配到更具影響力的訊息,尋求你對工作上的看法,或單純對你個人表現感到個人興趣,都可以傳達這些訊息,而不是只把你當作小角色。-Roger
Thumbnail
從非財務的角度看,薪酬和認可可能更加微妙。例如:身為團隊的一員,得到公平待遇和重視的感覺,是你會想要在工作中尋求賞識的訊息。你的主管和同事邀請你參加重要會議,將你分配到更具影響力的訊息,尋求你對工作上的看法,或單純對你個人表現感到個人興趣,都可以傳達這些訊息,而不是只把你當作小角色。-Roger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坊間的財務自由題材的理財書大不相同,本書總共五章,前三章主要都專注談論工作,第四章才是類似坊間理財書一樣,提供一些如何達到財務自由的方法與實踐的建議,最後一章則是統合前面四章,並以比較偏觀念心法的方式來告訴讀者們如何讓自己的內心也一起與財富一樣達到自由的境界。
Thumbnail
坊間的財務自由題材的理財書大不相同,本書總共五章,前三章主要都專注談論工作,第四章才是類似坊間理財書一樣,提供一些如何達到財務自由的方法與實踐的建議,最後一章則是統合前面四章,並以比較偏觀念心法的方式來告訴讀者們如何讓自己的內心也一起與財富一樣達到自由的境界。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心裡確實抽動了一下。 “又是一本強調財務自由的書!” 我以為這又是一本強調靠投資賺進大把財富然後開除老闆的發財書。 這兩年看到很多強調”財務自由”、FIRE的部落格文章或是新書,雖然都強調是開除老闆但在我心裡隱約覺得這似乎是在開除自己的人生,開除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心裡確實抽動了一下。 “又是一本強調財務自由的書!” 我以為這又是一本強調靠投資賺進大把財富然後開除老闆的發財書。 這兩年看到很多強調”財務自由”、FIRE的部落格文章或是新書,雖然都強調是開除老闆但在我心裡隱約覺得這似乎是在開除自己的人生,開除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音頻現在大家應該不陌生,如果還是不知道的話,音頻就是podcast的中文說法,又或是大陸的用詞? 我平時花在收聽音頻的時間蠻多的,一聽至少一個小時起跳,「雷蒙三十」是我偶然找到的一個節目,他們分享許多好想法,並且會結合自身的經驗,詳細就自己去聽吧,畢竟這相對的主觀。
Thumbnail
音頻現在大家應該不陌生,如果還是不知道的話,音頻就是podcast的中文說法,又或是大陸的用詞? 我平時花在收聽音頻的時間蠻多的,一聽至少一個小時起跳,「雷蒙三十」是我偶然找到的一個節目,他們分享許多好想法,並且會結合自身的經驗,詳細就自己去聽吧,畢竟這相對的主觀。
Thumbnail
偶爾會有人問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如何選擇工作,也有人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不快樂、無趣,可是擔心換了工作未必比較好。我們聽過很多想要離職的理由,不管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最關鍵的原因通常是錢給太少、工作太多或是老闆主管太討人厭。
Thumbnail
偶爾會有人問我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要如何選擇工作,也有人對於目前的工作感到不快樂、無趣,可是擔心換了工作未必比較好。我們聽過很多想要離職的理由,不管是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最關鍵的原因通常是錢給太少、工作太多或是老闆主管太討人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