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羅卡灣社與布農郡社傳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巴羅卡灣社(Parokun/ Palukaun/ Parokao)位於郡大溪左岸,是人倫林道切到郡大溪的必經之地,也可能是大正五年(1916)理蕃所修的人倫往伊巴厚警備道路「伊巴厚線」的一環(註一),這個部落和伊巴厚社一樣屬於布農族郡社群,但這個社最早是和郡社群發源傳說唯一沒提到的蘭社群(Tapukul)有關。

伊巴厚社的郡社群發源傳說是這麼說的:

在世界剛出現的某天,天上掉下了個瓢瓜,瓢瓜在地上滾阿滾、滾阿滾,就這麼滾到瓜皮破裂,裡面冒出了一個男人和女人,他們生了很多孩子,後來,他們的後代子孫越來越多了,有些人便打算離開、分成不同的族群。

但要怎麼分群呢?用歌聲決定。
首先在Mailav和Habinaz兩處山區,一部分的人成了泰雅族人,在告別時,泰雅族人怎麼唱歌,就是沒有留在布農族的人嘹亮悅耳,於是泰雅族人帶走了許多留在布農族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後來泰雅族人數比布農族多,因為在分離的時候,泰雅族帶走了大多數的人。

接著再走到Mailav更上面的山區,又有一批人成了阿美族人,這些阿美族人集中在一起,想試試看這樣能不能唱得比較嘹亮,但怎麼唱,就是比不上留在布農族的人,於是,阿美族人也多拉了一些人過來來壯大自己的部族,並且用砍過的木材攻擊布農族人,布農族人用樹豆丟阿美族人反擊,沒想到,就這樣打死不少阿美族人,於是,阿美族人又想多拉些人加入自己的部族,這次布農族人終於生氣了,阿美族人趕忙安撫道:「沒關係,你們可以把我們的頭放在網袋裡面,把他當成酒瓢來喝酒。」說完後,阿美族人也走了。這也是為什麼兩邊部族後來長年征戰、互相敵視與獵人頭。

又過了許多年,布農族人逐漸壯大,這次不分族了,而是接連分成卓社群、卡社群、丹社群、郡社群和巒社群,分群後,幾個部族同樣為了獵場而經常打架,先是巒社群和郡社群聯合打敗另外三個社群,後來巒社群和郡社群作戰時,郡社群又贏過了巒社群,成為中之線上最大的布農社群,直到日本人來了之後,幾個社群才比較少相互征戰。

參考資料:布農族聖詩與傳說
raw-image

北部的布農族起源於Asang daingaz(註二),在告別泰雅族和阿美族人後,蘭社群也離開了,他們一路從玉山往南走,往南走,經過荖濃溪、楠梓仙溪,最終落腳在阿里山茶山村、新美村附近,成為荷蘭人最大的威脅,但也可能因此染上了荷蘭人帶來的天花、肺結核等,人數開始不斷減少,使盛極一時的蘭社群最後成為被鄒族包圍的孤島,而慢慢的融入鄒族消失了,也遺忘在布農族的歷史中。

跑到這麼遠的蘭社群,怎麼會和郡大溪上游的巴羅卡灣社有關呢?因為他們的兒子巴羅卡(Paluku)留了下來,在這裡建立了他自己的部落,而巴羅卡灣(Palukaun),就是「巴羅卡居住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一:伊巴厚線在大正五年(1916)《新高郡管內概況》、大正十年(1921)《台中州管內里程》和昭和七年(1932)《臺灣市街庄便覽》等各文獻中的起迄點、全長都不大一樣,加上中之線主幹道經過郡大溪右岸,巴羅卡灣社和人倫林道位於左岸,因此只能說是推測在幹道附近。

註二:Asang daingaz有祖先聚居地、大社/舊社這兩個意思

raw-image

(1)北布農祖先聚居地:學者研究範圍大約在南抵玉山、北至濁水溪上游、西抵陳有蘭溪、東至中央山脈東段的山區
(2)部落中心、社群最初據點:布農族分群後,在濁水溪上游(郡大溪、丹大溪、鑾大溪)左岸大社和拉庫拉音溪的巒社群都有Asang daingaz或相似地名,大家耳熟能詳的#米亞桑(Mi-asang) 也是這個意思。

參考資料:
1.海樹兒‧犮剌拉菲(2016/6) 原住民族委員會 第27期期刊
2.海樹兒‧犮剌拉菲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
3.鄭安晰〈2019〉《消逝的中之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山與心交會之處
32會員
46內容數
回到山林,走入家庭,穿越小說、電影、動漫與各式創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驗,在這裡我將引入臨床人文療癒作筆記,捕捉生命中的殘影,歡迎跟我一起從不同角度去觀看,生出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分享,一起成長 :)
山與心交會之處的其他內容
2022/05/21
「嘔!為什麼連掃地機器人都要干擾我們!」 「雖然我們努力地撐出談話時光,還是很難忽略這家子的東西齁!」 在個案家中做治療,不似傳統諮商室的無塵空間,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最初我很困擾,但現在,這也是日常,也是值得被傾聽的語言。
Thumbnail
2022/05/21
「嘔!為什麼連掃地機器人都要干擾我們!」 「雖然我們努力地撐出談話時光,還是很難忽略這家子的東西齁!」 在個案家中做治療,不似傳統諮商室的無塵空間,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個案以外的人事物也會進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最初我很困擾,但現在,這也是日常,也是值得被傾聽的語言。
Thumbnail
2021/06/15
晚上七點半,轉往新營交流道的公車還要十分鐘,卻見那神秘的鹽水天主堂竟然有開,便溜進去晃晃。 鹽水天主堂有傳統禮拜堂的木長椅數排,也有寺廟一般刻著對聯的大紅柱子,後頭還有金字紅木匾額,理論上該感到違和,但一切又是那麼的合理安詳,要說中西合壁反而太化約,因為,這就是這裡最初的模樣。
Thumbnail
2021/06/15
晚上七點半,轉往新營交流道的公車還要十分鐘,卻見那神秘的鹽水天主堂竟然有開,便溜進去晃晃。 鹽水天主堂有傳統禮拜堂的木長椅數排,也有寺廟一般刻著對聯的大紅柱子,後頭還有金字紅木匾額,理論上該感到違和,但一切又是那麼的合理安詳,要說中西合壁反而太化約,因為,這就是這裡最初的模樣。
Thumbnail
2021/04/29
山腰駁坎間,忽然我們來到一個開闊平台,這裡,是舊古樓社舉辦五年祭(Maljeveq)的所在,而五年祭的背後,藏著一段承諾與愛的故事。
Thumbnail
2021/04/29
山腰駁坎間,忽然我們來到一個開闊平台,這裡,是舊古樓社舉辦五年祭(Maljeveq)的所在,而五年祭的背後,藏著一段承諾與愛的故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拍瀑拉族,也稱巴布拉族,中部5個平埔族之一。 居住在今臺中市大肚區、大甲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和清水區.這一帶的海岸平原. 有4個社:牛罵社(清水)、沙轆社(沙鹿)、水裡社(龍井)、大肚社(分北、中、南三社). 拍瀑拉社的重要大事.有下面幾件: (1)成立大肚王國.
Thumbnail
拍瀑拉族,也稱巴布拉族,中部5個平埔族之一。 居住在今臺中市大肚區、大甲區、沙鹿區、龍井區、梧棲區、和清水區.這一帶的海岸平原. 有4個社:牛罵社(清水)、沙轆社(沙鹿)、水裡社(龍井)、大肚社(分北、中、南三社). 拍瀑拉社的重要大事.有下面幾件: (1)成立大肚王國.
Thumbnail
根據筆者記憶,本次趣文所描述對象應為南澳地區的泰雅族人。泰雅族人世代奉行「獵與織」,直至殖民的利刃,深入臺灣山林之間……
Thumbnail
根據筆者記憶,本次趣文所描述對象應為南澳地區的泰雅族人。泰雅族人世代奉行「獵與織」,直至殖民的利刃,深入臺灣山林之間……
Thumbnail
番婆、番社、社尾這幾個地名,你會想到什麼?番婆和外埔還有二戰時期的軍事襲產,還不來看看啊!
Thumbnail
番婆、番社、社尾這幾個地名,你會想到什麼?番婆和外埔還有二戰時期的軍事襲產,還不來看看啊!
Thumbnail
有一個很有趣的發現:「埔里這個地方,其實被各族群所盤據,有閩南人、客家人、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邵族、平埔族(包含巴宰、噶哈巫、道卡斯、巴布薩、巴瀑拉、洪安雅),但這麼多的部族待在埔里盆地內,卻從來沒有發生『械鬥』,這真的是非常難得可貴的。」而似乎是唯一的械鬥發生在愛蘭橋,則是因為228...
Thumbnail
有一個很有趣的發現:「埔里這個地方,其實被各族群所盤據,有閩南人、客家人、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邵族、平埔族(包含巴宰、噶哈巫、道卡斯、巴布薩、巴瀑拉、洪安雅),但這麼多的部族待在埔里盆地內,卻從來沒有發生『械鬥』,這真的是非常難得可貴的。」而似乎是唯一的械鬥發生在愛蘭橋,則是因為228...
Thumbnail
據悉,早期新社部落尚未設校時,孩子都得沿著海邊的沙灘步行到其他學校就讀。當時任職港口蕃人國校的陳武台遂捐出住地作為校地成立學校。新社國校創校時間並無統一說法,教育部資料則記載於新社國小建立於 1949 (民 38)年。
Thumbnail
據悉,早期新社部落尚未設校時,孩子都得沿著海邊的沙灘步行到其他學校就讀。當時任職港口蕃人國校的陳武台遂捐出住地作為校地成立學校。新社國校創校時間並無統一說法,教育部資料則記載於新社國小建立於 1949 (民 38)年。
Thumbnail
台灣古文明的沒落過程、Paccan名號為何被人遺忘、「台灣」如何取代「Paccan」成為國名,以及Paccan人後代的命運,也是埔農一系列著作的重要內容。
Thumbnail
台灣古文明的沒落過程、Paccan名號為何被人遺忘、「台灣」如何取代「Paccan」成為國名,以及Paccan人後代的命運,也是埔農一系列著作的重要內容。
Thumbnail
埔農的論述看似與沈建德、林媽利、潘智仁相同,其實有很多地方不同,無論是台灣荷治時期之前的歷史認知,還是對「台獨」的看法,他都自成一格。對於台灣上古有無高度文明,沈建德、潘智仁、林媽利及眾多台灣歷史學者、考古學者,不是視之為未知領域而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就是自認非專業而不去觸及,埔農則非常堅定回答:有!
Thumbnail
埔農的論述看似與沈建德、林媽利、潘智仁相同,其實有很多地方不同,無論是台灣荷治時期之前的歷史認知,還是對「台獨」的看法,他都自成一格。對於台灣上古有無高度文明,沈建德、潘智仁、林媽利及眾多台灣歷史學者、考古學者,不是視之為未知領域而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就是自認非專業而不去觸及,埔農則非常堅定回答:有!
Thumbnail
伊巴厚社的郡社群發源傳說是這麼說的: 在世界剛出現的某天,天上掉下了個瓢瓜,瓢瓜在地上滾阿滾、滾阿滾,就這麼滾到瓜皮破裂,裡面冒出了一個男人和女人,他們生了很多孩子,後來,他們的後代子孫越來越多了,有些人便打算離開、分成不同的族群。 但要怎麼分群呢?用歌聲決定
Thumbnail
伊巴厚社的郡社群發源傳說是這麼說的: 在世界剛出現的某天,天上掉下了個瓢瓜,瓢瓜在地上滾阿滾、滾阿滾,就這麼滾到瓜皮破裂,裡面冒出了一個男人和女人,他們生了很多孩子,後來,他們的後代子孫越來越多了,有些人便打算離開、分成不同的族群。 但要怎麼分群呢?用歌聲決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