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亮點,導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
譯者:朱怡康
出版社:行路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不是小說,但層次遞進;不是工具書,但知識點像沙金般,自然地流瀉⋯⋯在不劇透的前提下,本文摘出4個亮點,導讀《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1. 就像怪奇物語

會把這本書與 Netflix 上的《怪奇物語》聯想在一起的,大概是頭一遭吧!太跳 Tone 啦!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的故事線有 5 條,採用「多線敘事」的手法——就像《怪奇物語》一樣——巧妙的今昔穿插,層層堆疊的劇情,卻絲毫不會感到紊亂,我想可能是因為作者先前擔任過好萊塢編劇的關係,愛聽故事,也愛說故事。
我一直很愛聽故事,而且我感興趣的不只是故事的內容,還有說故事的方式。
大抵交代一下這 5 條故事線(5 位個案),分別是:
  • 自戀的好萊塢製片約翰,40 歲,與妻子相處不睦,覺得身邊充滿一群「白痴」。
  • 大學教授茉莉,33 歲,因蜜月後確診癌症求助。
  • 離婚老婦麗塔,69 歲,宣稱一年後生日要自我了結。
  • 年輕女性夏綠蒂,25 歲,有酗酒問題,總是勾搭上錯誤的對象。
  • 諮商心理師蘿蕊——也是本書作者——40 多歲,因意外分手而情緒潰堤,朋友建議她「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故尋求另一名心理師溫德爾的協助。
故事均環繞在作者「第一人稱視角」下展開,分鏡與敘事手法,強烈帶給我「觀看影集」的感受,從目錄的編排,「每一集」都置入充滿張力的標題,已見端倪。
圖片來源:《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目錄


2. 戲劇性職業生涯

關於作者的職涯發展,是如何從娛樂產業「半路出家」轉到醫療產業去的?書中鉅細彌遺地交代。
雖然我才是該牽起她的手的人,雖然她才是截肢又大範圍感染的人,可是是她在安撫我。雖然這能為《急診室的春天》帶出一條很棒的故事線,但一剎那間,我知道我不會做這份工作多久了。
在台灣,這種「轉職」真是難以想像。
後來有一天,偶然滑到一篇天下雜誌的文章:《美國至少10萬醫生來自文組!單一篩選標準,讓台灣錯過多少優秀醫生?》,才多少解答了我心中的疑問。
美國是「後醫制」,讀完大學以後,才能考醫學系。


3. 譯者是鄉民吧

Photo by Sigmund on Unsplash
除了作者本身文筆幽默——時而「神來一筆」蹦出驚喜——這個因素,本書的翻譯無疑是大加分,讀起來相當「滑順」,完全不會有「澀澀的」阻礙感。
不禁令人懷疑,譯者是不是常駐於 批踢踢 的「鄉民」?各種網路流行語連發,我有印象的有:
鍵盤柯南、科科、阿雜、爆雷、登愣、潮、啊不就好棒棒⋯⋯。
這些用語用在自嘲或內心獨白居多,和作者第一人稱視角、生動活潑的筆觸,融合地恰到好處,相得益彰。


4. 自然流瀉的沙金

2019.10拍攝於疏芬山(Sovereign Hill)礦場・墨爾本
對於喜歡追求知識點的讀者(包括我)而言,這本書的「含金量」仍足以讓我這個「淘金客」滿載而歸。
光看作者的身份切換就十分有趣,以她既是「心理師」又是「病人」的雙重視角,去看待一段諮商歷程是怎麼發展的;以及在「分飾兩角」下,反思諮商過程中,所悟出的不同心聲。
書中適時穿插的心理學知識,或是這一行特有的職人經驗,該在什麼時機帶到,就自然而然地呈現出來了。不刻意造作,也沒有「被灌輸」的感覺,儘管不是這麼「系統性」。
像是在河邊拿篩子舀起,順水流瀉出的沙金,自然寫意。
例如作者與溫德爾的第一次面晤,對那「不按牌理出牌」的諮商室佈置滿腹狐疑。這裡順勢帶到「正常情況下」諮商室的佈置原則,很有趣。
可是⋯⋯心理師椅不是該在諮商室中間,病人座位不是該靠牆嗎?(我們實習時學到要坐得離門近一點,以便「事態嚴重」時逃生。)
圖片來源:《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書中插圖


後記:真的要拍影集

出自好奇,以英文書名,在英文版 維基百科 查詢,得知 ABC Studios 計畫要把本書翻拍成劇集。
不知道透過攝影機——第三人稱視角呈現,又會是什麼樣的感受?甚是期待。
真的好棒棒!科科!www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坐坐、拍拍手 ❤️。
🌱 成為我的讚賞公民 👇
https://liker.land/leo7283/civic 免費獲邀進圍爐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
廣播資訊不漏接/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MastodonMattersMediu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5K會員
734內容數
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免費訂閱電子報 https://creatoreconomyimo.substack.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創作者經濟 IMO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本職人書,談的職業是你可能沒聽說過的——遺物整理師。
人後悔的多半是沒聽而不是聽太多,是說太多而不是沒說。
作者對於「談判」有一些主張,可能和你我舊有的認知截然不同。
正是歷經了千錘百打的淬煉,歷久不衰,才能成為老生常談。
這是一本職人書,談的職業是你可能沒聽說過的——遺物整理師。
人後悔的多半是沒聽而不是聽太多,是說太多而不是沒說。
作者對於「談判」有一些主張,可能和你我舊有的認知截然不同。
正是歷經了千錘百打的淬煉,歷久不衰,才能成為老生常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被它的書名吸引。也因為過去一兩年來我都在持續學習與擔任生命教練(Life Coach)的工作,因此讓我格外的感興趣。 作者Lori Cottlieb是一位心理治療師。這一本書是她經歷了重大感情挫折之後自己尋找其他的心理治療師的過程,以及他身
Thumbnail
一頁過都市文藝小說,有人說自己是星探,要發掘你這人成為明星,你會相信麼?
Thumbnail
作者 凱瑟琳‧吉爾迪娜 滿懷抱負,期待自己能帶著滿滿的心理學知識來「治癒」病患;沒料到接二連三的病患 就讓她備感挫折。凱瑟琳逐漸明白,做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與其期望自己能治癒病患,不如說是陪伴個案認知到問題,並引領他們理解自己;直到他們願意自發性的面對並解決內在問題。
Thumbnail
故事全由對話組成,就像一篇訪談錄。對話中時常穿插真實人物,再加上開頭還有一篇〈作者的話〉來說明訪談目的,讓故事更具真實感。有些情節讓人感傷,但又覺得人生總是這樣,生與死,分分合合,沒有人能違背,但可以選擇喜歡的方式生活,最後也不後悔,滿意現在的生活。喜歡結局的安排,越到後面越好看的故事。
Thumbnail
一位曾經遭遇意外的過氣球星,在失去了籃球生涯後,重新振作,成為了一家行李箱店的推銷員,他與店老闆艾薇展開一段奇幻的合作。
Thumbnail
這是一本一名在芝加哥職業的心理師,她自己前往諮商、以及她所協助的四名個案所交織而成的故事。 也就是說,這裡面不只有她自己生活遇到問題而前往諮商、還有四名不同個案的人生故事。 我覺得相當精彩好看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時光洗衣舖是一部小品作品,篇幅不長,讀來輕鬆淡雅,故事中穿插的哲理點綴,值得細細反覆品味。我很喜歡洗衣舖這個極具巧思的背景設定,讓店長和踏入洗衣舖送洗衣物的客人,自然而然地聊出掩藏在衣物污漬背後的獨特生命經歷。推薦給喜歡故事,或是容易睹物思情、常常捨不得丟東西(例如我自己)的讀者。
Thumbnail
適合近期在人生角色中,有點迷惘的你 《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這是一本讀法很特別的書。它可以像是在閱讀一篇一篇的故事、也可以像是在追劇享受著每一個章節的樂趣。
Thumbnail
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就被它的書名吸引。也因為過去一兩年來我都在持續學習與擔任生命教練(Life Coach)的工作,因此讓我格外的感興趣。 作者Lori Cottlieb是一位心理治療師。這一本書是她經歷了重大感情挫折之後自己尋找其他的心理治療師的過程,以及他身
Thumbnail
一頁過都市文藝小說,有人說自己是星探,要發掘你這人成為明星,你會相信麼?
Thumbnail
作者 凱瑟琳‧吉爾迪娜 滿懷抱負,期待自己能帶著滿滿的心理學知識來「治癒」病患;沒料到接二連三的病患 就讓她備感挫折。凱瑟琳逐漸明白,做為一名臨床心理師,與其期望自己能治癒病患,不如說是陪伴個案認知到問題,並引領他們理解自己;直到他們願意自發性的面對並解決內在問題。
Thumbnail
故事全由對話組成,就像一篇訪談錄。對話中時常穿插真實人物,再加上開頭還有一篇〈作者的話〉來說明訪談目的,讓故事更具真實感。有些情節讓人感傷,但又覺得人生總是這樣,生與死,分分合合,沒有人能違背,但可以選擇喜歡的方式生活,最後也不後悔,滿意現在的生活。喜歡結局的安排,越到後面越好看的故事。
Thumbnail
一位曾經遭遇意外的過氣球星,在失去了籃球生涯後,重新振作,成為了一家行李箱店的推銷員,他與店老闆艾薇展開一段奇幻的合作。
Thumbnail
這是一本一名在芝加哥職業的心理師,她自己前往諮商、以及她所協助的四名個案所交織而成的故事。 也就是說,這裡面不只有她自己生活遇到問題而前往諮商、還有四名不同個案的人生故事。 我覺得相當精彩好看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時光洗衣舖是一部小品作品,篇幅不長,讀來輕鬆淡雅,故事中穿插的哲理點綴,值得細細反覆品味。我很喜歡洗衣舖這個極具巧思的背景設定,讓店長和踏入洗衣舖送洗衣物的客人,自然而然地聊出掩藏在衣物污漬背後的獨特生命經歷。推薦給喜歡故事,或是容易睹物思情、常常捨不得丟東西(例如我自己)的讀者。
Thumbnail
適合近期在人生角色中,有點迷惘的你 《 感情這件事:五種角色,在愛的學習中遇見心理學家 》這是一本讀法很特別的書。它可以像是在閱讀一篇一篇的故事、也可以像是在追劇享受著每一個章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