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二十七日,波蘭憲法法庭做出了幾乎完全禁止墮胎的裁定,同樣在今年初,跟波蘭一樣有著龐大的天主教勢力的國家阿根廷,卻通過了墮胎合法化法案,一時之間墮胎議題再次浮上檯面。墮胎是一個敏感話題,人們可以為此爭得面紅耳赤,甚至反目成仇,但正因如此,不能對這個爭議一無所知。
Pro-life or Pro-choice?生命無價,自主可貴
國際上,反對墮胎的一派,主要立場是「保護生命權」(Pro-life),認為胎兒的生命始於受精之時,而生命產生之後即具有不可侵犯的生命權,這是許多宗教團體秉持的觀點,並且也以此約束其虔誠的信徒。而支持墮胎的一派,主要立場是「保護身體自主權」(Pro-choice),認為胎兒出生之前都是懷孕的母親身體的一部分,母親有權決定對自己的身體的處置。
兩派也各自在其主張之外找到支持的論點,「反墮胎派」表示墮胎行為本身也會對母親身體造成傷害,而且削弱社會對胎兒生命的重視。「支持墮胎派」則提出其他的條件下「禁止墮胎」會對母親和胎兒造成的間接傷害,比如母親方面,可能是意外甚至受迫懷孕,卻被迫必須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孩子方面,可能先天殘疾,或是母親並無能力撫養,其出生後將承受痛苦。
放眼全球墮胎政策
墮胎最核心的議題是法律的支持傾向性,而現今全球的主流為支持保障婦女墮胎權,聯合國及世界各地主要的區域人權法院( regional human rights courts)都聲明「安全的墮胎」是一種人權。美國外交關係學會在2019年曾發表〈
Abortion Law: Global Comparisons〉報告,分析世界各國關於墮胎的法律。如
下圖中顏色由橘色到藍綠色,顯示法律限制的由緊到鬆,分別代表「任何情況下完全禁止墮胎」、「為保護婦女性命、健康可墮胎」、「因婦女社會經濟能力的理由可墮胎」、「根據婦女的要求可墮胎」,按這樣的區分可以觀察各國近20年來的政策走向。
多數國家逐漸往較開放的墮胎法律方向發展,力圖建立保障墮胎權的法律依據,比如原本擁有全歐洲最嚴格墮胎法律的愛爾蘭在公投後修法、肯亞等許多非洲國家完成墮胎的合法化,都擴大保障了墮胎權利。
相形之下,少部分國家的政府卻在收緊對墮胎的限制。如波蘭提出了「幾乎完全禁止墮胎」的法案,類似的法案也出現在俄羅斯和一些東歐國家,美國部分的州只允許「特定條件下的墮胎」,而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則由原本「允許少數例外情況下墮胎」,修法為「全面禁止墮胎」。
除了法律層面,可以觀察的還有實際行動層面的細節。比如雖然薩爾瓦多並不是墮胎法律最嚴格的國家,但採用較強的行政手段:強制醫生通報疑似墮胎行為,並在檢察機構下設墮胎調查部門,另一方面,尚比亞雖然擁有較其他非洲國家更開放的墮胎權保障,其國內的墮胎專業人員資源卻遠遠跟不上,導致大量因墮胎的併發症引起的產婦死亡。
墮胎合法化的討論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做?
世界各國基本上在朝保障墮胎權利的方向努力,而數據也顯示,墮胎合法化會大大促進墮胎安全性,因為在墮胎限制較嚴格的國家,不得已要墮胎的婦女只能尋求一些高風險的管道。然而從尚比亞的例子可以看出,單靠法律層面的保護是不夠的,合法化之外,我們還能在什麼方面促進婦女和胎兒權利呢?筆者整理了幾個國際上已有的思路。
(一)自願的計畫生育(Voluntary Family Planning):
女性一旦懷孕,影響的是她乃至其家庭未來幾年的生活,計畫生育的目標是讓女性有充分的自主意識,決定懷孕的時機、間隔、次數(生幾個孩子),她們能夠衡量自己的能力決定組建的家庭規模,這一定程度上確保了下一代孩子的教養,而好的生長環境,才能為社會經濟創造有競爭力的下一代勞動人口。聯合國人口基金(
UNFPA)和國際計畫生育聯合會(
IPPF)等組織,皆在積極促進各國政府制定政策、補充資金投入,一方面是透過一線人員深入的教育輔導,給予婦女、其配偶及家庭計畫生育的知識,一方面是加強避孕醫療資源的充分分配,包括確保避孕藥和保險套等資源的取得、遠距醫療的服務等。
(二)安全墮胎(Safe Abortion):
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妊娠會以墮胎告終,可以說安全墮胎是保障婦女權益的重要一環,事實上,即使在明令墮胎為非法的國家中,仍存在大量的墮胎行為。
在墮胎合法的國家中,應加強合格的醫事人員和診所的觸及率,一些國家更立法要求婦女必須在合法衛生場所由專業人員協助下墮胎,並且接受強制的諮詢與輔導。
而在墮胎屬於非法或管制嚴格的國家中,現在也出現一些新的管道:根據
經濟學人的研究,一種叫Misoprostol(中文名:米索前列醇)的藥物的普及,使得DIY的墮胎成為容易的事,在85%的情況下,服用此種藥物能協助成功墮胎,並且不會對女性子宮造成傷害或引發併發症,Misoprostol被列入
世衛組織基本藥物標準清單,能夠治療胃潰瘍,在多數國家為合法藥品,即使在管制此藥物的國家也因為其功效多樣而普遍容易取得。
除此之外,不論墮胎是否合法,現在的女性可以在網路上透過
Aid Access、
Plan C等平台,獲取墮胎相關的醫藥指示、對市面上可獲得的藥物品牌評比,而如
Women on Web這樣的網站,則提供線上購買墮胎藥物,並在服用前後給予遠程墮胎諮詢的服務,在新冠疫情期間,它也能繼續給予不能出門的女性協助。
(三)人造子宮(Artificial Womb):
科技發展也是促進婦女權益改善的重要一環,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胎兒外科醫生
Alan Flake團隊,用生物袋的模擬母羊子宮,成功培育了8隻小羊胎兒。他們的研究引發了許多「人造子宮」的討論,有人樂觀認為人造子宮的發展會將女性從生育中解放出來,甚至當面臨意外懷孕時,能將胚胎引導到人造子宮孕育,減少對女性生活的衝擊,解決部分的墮胎問題。但這些科技想像還遠未成為事實,並且牽涉到各種代孕、生物倫理、社會公平等非常有爭議性的問題。
墮胎的需求並不因墮胎法律的鬆緊而變化,但女性能在受法律保障的地方獲得更好的照顧。此外,計畫生育、避孕措施觀念有效推行地區,墮胎率都有顯著降低,這其中暗含的是:透過輔導教育,青少年懷孕問題( adolescent pregnancy )、意外懷孕問題(unintended pregnancy)都得到改善,低墮胎率促進了胎兒福利,而計畫生育、墮胎協助、產後護理協助則促進了婦女的權益。墮胎合法化的土壤上,婦女權益能更加推進,而法律之外,我們看到還有計畫生育觀念的建立、安全墮胎資源的推廣、科技的輔助等方面可以落實以真正幫助女性。
是的,還有很多可以做
墮胎誠然是個非常有爭議性的問題,其針鋒相對的討論由來已久,現在在國際墮胎法律發生新的變化之際再談「墮胎」,一方面回顧墮胎議題的核心爭議讓讀者了解,一方面想繼續貢獻新的角度,為更多元的理解和人們權益的推進添磚加瓦。
綜觀世界上的墮胎政策、國情,能很明顯的觀察到:「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些對策的方向,是人性真實需要的走向。人們需要墮胎,絕不純然是縱情縱慾又不負責任、輕賤生命,而常必有其社會上、經濟上的不得已。放在講台上,墮胎議題可以談得口沫橫飛,但當自己意外地在極不願意的情況下懷孕,必定深深感到莫大的苦惱。研究檔案和判例上,是生物科學與宗教的交鋒、倫理哲學的思辨,而對於腹部微微隆起的當事人而言,沒有這麼多口舌之爭,就只是對真槍實彈的生活,問一句:「怎麼辦?」而已。
誰對誰錯的口舌之爭外,女性、母親以及胎兒整體的健康幸福,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事情。「不想懷孕卻懷孕」、「養不起卻得養」、「生下的孩子身受殘疾和經濟困難折磨」、「父母不允許我有這個孩子」才是他們面對的真實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比判定辯論的輸贏更重要。
跳出墮胎合法化爭議,把關懷擴大到婦女因懷孕被剝奪的機會、考慮「生」和「養」兩個因果緊密的責任,到思考整個社會、職場對家庭生養孩子福利的改進空間,會不由自主的想到:「是的,還有很多可以做!」
參考資料
- From backstreet to mail-order-經濟學人2020年3月7號刊
- 波蘭幾乎全面禁墮胎 群眾不顧防疫連2晚抗議-中央通訊社
- 拉丁美洲性別平權里程碑!阿根廷墮胎合法化9度闖關,教宗方濟各故鄉終於跟上時代-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3345259)
- 子宮戰爭:美國墮胎權的爭議-香港01觀點
- 美國「子宮法律戰」:瀕死的墮胎權與《羅訴韋德案》?-轉角國際
- 合法45年後 墮胎議題還在撕裂美國社會肌理-BBC
- 美國墮胎權的催生者,後來為何支持反墮胎?「羅伊訴韋德案」原告臨終前的震撼告白:一切都是演出來的!-風傳媒
- Abortion study: 25% of pregnancies terminated, estimates suggest-BBC
- Abortion Using Misoprostol Pills: A Guide For All Pregnant People Seeking to Self-Manage Their Abortion-IWHC
- Map of Misoprostol Approvals-Gynuity
- Counseling and Waiting Periods for Abortion-Guttmatcher Institute
- 「台灣婦女權益報告書」--「婦女與人權」組議題-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
- 為什麼墮胎和避孕應為基礎醫療服務-國際特赦組織
- 人造子宮知多少?-台灣健康女人網
- “国际安全堕胎日”:联合国专家呼吁各国将堕胎合法化-聯合國新聞
- Promoting Greater Support for Voluntary Family Planning-UNFPA聯合國人口基金
- 新冠病毒与堕胎:非自愿怀孕女性之殇-DW德國之音
責任編輯:陳厚瑄 核稿編輯:柯語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