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讀《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我甚少為出書寫序。

甚少為人,也甚少為己。

遠流編輯寄來書稿,一看作者,洪愛珠,她不是做設計的嗎?怎麼也寫書了?

本想擱個幾天、翻上幾頁,然後找個理由推掉。

不想幾頁翻過,竟然直往下看。一下看了幾十頁,心中生出一念:「待書出了,我要買一、二十本送人!」

最先想到要送的,是侯孝賢導演。他愛拍大家庭圍桌吃飯。並且侯導絕對樂意享受日常飯菜的氣息。而這本書,奇怪,充滿了台灣的「家居吃飯史」。再來,這本書流露了簡單又平靜的鏡頭。於是,侯導也或許可以倚在牆邊,平靜的看上一眼別人家平淡的擺鏡角度。

再想送的,是關傳雍。他是近八十歲的室內設計大師,每一兩天還自己做點吃的。固然是餵飽肚子,但同時在弄菜時還可享受一點創作。他小時家中吃的是安徽菜,在國外時學做了西菜,而他近二十年似乎對東南亞的「露天版吃飯法」(我用的比喻字)極有興趣;洪愛珠書中講泰國菜、馬華潮汕菜、香料搗缽,皆是關哥最愛的廚房「家家酒」。我一定要送他這書。

還要送給何奕佳。她愛台灣老家庭菜。她素知有些家族富裕了,吃的還是祖母曾祖母農業社會年代的圍桌飯菜,只是自此做得更精美豐備罷了。她主持的「山海樓」,或許可以參酌洪媽媽的某些老料理。比方說,羊肉湯裡那一截甘蔗頭?

也要送一本給徐仲。他每天都在考察食材,也要和他顧問的「欣葉」廚師們討論菜色。洪愛珠的「滷肉」,大夥也可討論討論。

也送一本給王嘉平。他平日做義大利菜,但從 Solo Pasta 脫下圍裙,常想的,是台菜。我有一次和他閒聊:滷肉飯的滷肉是紅燒,可不可以做成白燒?我又說:「改天到我家,車子在樓下暫停,快速吃一碗白燒的滷肉飯,然後下樓出門!」洪愛珠這本書,嘉平絕對派得上用場。

哇,可送的人太多了。

日本的是枝裕和導演,最喜凝視侯孝賢電影。他早些年的《橫山家之味》,婆媳一起在廚房做菜,鏡頭美矣,情景郁矣;台灣家庭飯桌,何嘗遜色?然不多見諸筆墨。這本《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是寫台灣家中飯桌菜極好極動人的一本書。

洪愛珠這本書,說是寫吃飯,也更是寫家人。說是寫飲食的審美,也更是寫人生的句點逗點。說是寫世道家園風俗之返視,也更是寫自己懷親從而修心養愛的過程。

國人做菜,太多家庭皆知煮茶葉蛋要敲出冰裂紋,然甚少人費事下筆。洪愛珠不但做茶葉蛋,也將之寫出。此何者也?便為了即吃飯亦不忘審美也。不只冰裂紋的形美,是冰裂紋而得獲之入味美也。

她曾寫蔥油餅,「我們小手在麵皮上將豬脂、鹽和蔥花勻開來……」寫得短長恰宜,寫出了家中吃東西的不窄,也寫出蕙心繡手的媽媽之高才卻只靜守自家那種時代的愁韻。

愛做菜、愛吃的人有一通態:即樂意做別的省分的菜,當然也樂意吃別省菜。故本省人不介意做干煸四季豆、宮保雞丁;香港人不介意做粉蒸排骨;外省人不介意做鹹蜆仔,更是嗜吃粉肝、涼筍;並且,所有的華人都樂意做義大利麵。

洪愛珠的家庭看來是吃的一個好家族,在這樣的情境中成長,根本天生就可以是吃的鑑賞家。更別說也樂意是吃的「施工者」。

這樣的人,做任何的創作皆有可能得臻高境。

然我似有一印象,她的工作是美術設計。並沒有去寫作。

本書中她寫了那麼多食事……想起一事:早知她寫得好,四年前我打算停寫高鐵小吃專欄,編輯問,可否推薦幾位年輕寫吃人,若早識她筆健如此,便能舉薦她也!

坊間食譜,寫得好的,不多。而洪愛珠極適合寫食譜。又想及一事。

六十年代,一本叫《台灣家庭料理》的書,作者是台南的黃李秀賢女士,是三一幼稚園的園長,亦是烹飪老師,當然也是料理高手。不僅會做台菜,也會做大江南北菜。她若晚幾十年出書,若能央得洪愛珠這樣懂欣賞菜、愛窺看媽媽燒菜、愛描述廚房瑣事並要事的寫作人來撰寫食譜,書中滋味,或就更香美了。搞不好當年還可以和傅培梅一樣紅呢!

當然,洪愛珠不只是寫吃寫得好,她是──寫得好。她寫美空雲雀唱歌,「聲音絨厚,卻含著鹽粒……」她寫空的茶盒,「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須有舊物相伴……」她寫洗芫荽根,「指甲刮除泥塵,露出牙白色的根部,此時幽香縷縷,是洗菜時獨享的禮物。」她寫前人留下的燒菜法,「以後長路走遠,恐怕前後無人,把一道家常菜反覆練熟,隨身攜帶,是自保的手段。」寫食材的計量,「磨點薑泥……至多一個刀尖的分量,太多就奪味。」寫吃麵與覘人,「憑藉吃麵,看清彼此的參差……見識過不少感情成災的事,是從生活裡的碎石細沙開始崩塌的……」

固然我甚少留心外間寫作的新秀,其實是孤陋寡聞;而今一讀洪愛珠文字,顯然不是這一兩年才起手寫作。真不愧在美術工作之餘還有恁深的鑽浸。抑是寫作才是她心底深處的手藝,美術設計只是工作上的幌子?

她的行文路數,武林各高明門派,看來也多參酌。像以下這幾句,有一襲港粵筆墨:「每天清晨『煲』粥……」;「骨頭則『飛水』後熬成雞湯……」;「不時攪拌,以免『黐』底……」

另外,行文似乎對老民國腔氣頗有鍾情,「……計兩百三十步。因此今要給大家講講本地,講的是我家對面的蘆洲。」依稀有沈從文、胡蘭成筆意。

說到蘆洲。看她這本書,儼然便是蘆洲的文化大使。看官我且試著問問你:看了這書前段,有沒有想馬上就奔去蘆洲吃他一碗切仔麵、繞一繞湧蓮寺?

這就像如果六十年代七等生在寫小說之外,寫一本兩、三萬字長的小鎮通霄往事,便會不自禁就達成通霄的文化大使之身分也說不定。

不說文化大使,只說食材大使,她也夠資格!像說到煮飯,她說得特別恰如其分的好:「毋需迷信雜誌上這土鍋那土鍋的……」她又道:「蒸氣消弱,聲音靜下來,飯香流瀉即熄火……水分蒸乾,米粒發亮即止。接下來任何人拿刀架著脖子,也不掀蓋……」「我以為在直火上將生米煮成熟飯,是一生受用的技能,最好連兒童都盡早學會。」

須知台灣是坊間餐肆最不重視煮飯的地方。而洪愛珠寫吃竟耗上極多篇幅談米、談飯、談鍋子、談粽子包法、談腸粉,可見她對家常吃食最願寄情深重,而毫無沾染動不動米其林米其林的惡習。又她細寫家中事,卻不在字裡行間悄悄炫耀家世(君不見多少作家動不動提起家中豪宴、說佛跳牆云云……),可見出她的空曠胸懷。

或也就是這虛心,令她大器晚出。這虛心,多半來自家教。

而這種家教,會引導小孩別太愛出鋒頭,甚至在等待姻緣時,不可過度「搶戲」。

那麼如果一個女孩生得端莊,端莊到有點古板、有點不會散灑風情,那她的姻緣何妨耐心緩等。

這種「急不得」哲學,在台灣最是珍貴。女看官亦可自問,「我是不是做得到『急不得』?」如是,那人生搞不好另有一番日後好風景。

所以書名雖叫購物路線,也其實是少女成長路數。她寫購物路線,其實幫你們恁多讀此書的女娃兒點出了有志氣女子大可信心滿滿過篤定日子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國治的沙龍
1.8K會員
114內容數
你理想的下午,是什麼樣子?在《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中,舒國治將引領讀者一起從美食、遊記、生活所感,踏往理想午後的真諦。在理想的下午,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檔,抬頭看一眼夕陽的光暈,啜一口台北人理應擁有的白葡萄酒,嚼幾片彈牙香滑的鵝肉,在咖啡館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編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讀的雜誌⋯⋯
舒國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04
光陰似箭,我這一年的《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寫作,轉眼已至尾聲。到九月的月底,這一年的寫作,即告結束。屆時我將離開方格子一段時間,去進行另一些計畫。原先專題內的付費內容,將會陸續轉為 vocus Premium 文章,如果還想回味的朋友們,請訂閱 vocus Premium 即可。
Thumbnail
2021/10/04
光陰似箭,我這一年的《理想的下午2020》專題寫作,轉眼已至尾聲。到九月的月底,這一年的寫作,即告結束。屆時我將離開方格子一段時間,去進行另一些計畫。原先專題內的付費內容,將會陸續轉為 vocus Premium 文章,如果還想回味的朋友們,請訂閱 vocus Premium 即可。
Thumbnail
2021/10/02
這一片橫放在你面前的景致,隨時受光的變化,也隨時受雲的變化,更偶而受雨的變化,是你到九份最主題的享受。我曾經看過一大片雲自海的方向飄過來,愈來愈貼近九份...
Thumbnail
2021/10/02
這一片橫放在你面前的景致,隨時受光的變化,也隨時受雲的變化,更偶而受雨的變化,是你到九份最主題的享受。我曾經看過一大片雲自海的方向飄過來,愈來愈貼近九份...
Thumbnail
2021/09/29
基隆有不少古蹟砲台,頗可登高懷古。然基隆的城市侷促緊壓景致,更是我自少年一逕喜歡的探看主題。有一股淡淡的哀愁...
Thumbnail
2021/09/29
基隆有不少古蹟砲台,頗可登高懷古。然基隆的城市侷促緊壓景致,更是我自少年一逕喜歡的探看主題。有一股淡淡的哀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讓你念念不忘的美食是什麼呢?小時候在路邊吃得一碗綠豆湯?阿嬤包的肉粽?媽媽的炒米粉?這些美食之所以難忘,很多時候是因為想吃卻再也吃不到,但是那味道卻被舌尖、被味蕾、被身體、被靈魂牢牢的記著。 這本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用文字紀錄下記憶中過往的歲月、家中飯桌上的家常菜、還有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痕跡的人。
Thumbnail
最讓你念念不忘的美食是什麼呢?小時候在路邊吃得一碗綠豆湯?阿嬤包的肉粽?媽媽的炒米粉?這些美食之所以難忘,很多時候是因為想吃卻再也吃不到,但是那味道卻被舌尖、被味蕾、被身體、被靈魂牢牢的記著。 這本書《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用文字紀錄下記憶中過往的歲月、家中飯桌上的家常菜、還有在自己生命中留下痕跡的人。
Thumbnail
洪愛珠從來也不是專職作家,她做設計的,以前也沒讀過她的書。 僅僅在某書介裡,看到她喜舊物,貪古早味,以食物連結親情。 我喜新,貪戀世間所有的美食,酸甜鹹苦辣市街小吃餐廳主打,通通都要來上一口。
Thumbnail
洪愛珠從來也不是專職作家,她做設計的,以前也沒讀過她的書。 僅僅在某書介裡,看到她喜舊物,貪古早味,以食物連結親情。 我喜新,貪戀世間所有的美食,酸甜鹹苦辣市街小吃餐廳主打,通通都要來上一口。
Thumbnail
洪愛珠的<<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寫食物、寫廚房煮食、寫街坊購物,不只描寫物品、滋味、城市景象,更抒情念舊。
Thumbnail
洪愛珠的<<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寫食物、寫廚房煮食、寫街坊購物,不只描寫物品、滋味、城市景象,更抒情念舊。
Thumbnail
從莊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到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從食物中嚐盡百味,人生中體悟苦澀,人生與食物長伴良久,漫漫人生路還得要合得來的食物扶持之下才能常保心理層面上的健康。 食物總是能輕易的撫慰人心,而書上的文字亦可療癒。作者洪愛珠的文字有動作有畫面還有香氣,暖心暖胃。 老實熬湯,室內都是香暖的
Thumbnail
從莊祖宜《廚房裡的人類學家》到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從食物中嚐盡百味,人生中體悟苦澀,人生與食物長伴良久,漫漫人生路還得要合得來的食物扶持之下才能常保心理層面上的健康。 食物總是能輕易的撫慰人心,而書上的文字亦可療癒。作者洪愛珠的文字有動作有畫面還有香氣,暖心暖胃。 老實熬湯,室內都是香暖的
Thumbnail
每次我在睡前閱讀,都覺得越讀越餓,簡直是在折磨人。
Thumbnail
每次我在睡前閱讀,都覺得越讀越餓,簡直是在折磨人。
Thumbnail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或許每年看到某物,都會講同一個童年糗事,在同一個點上大家放聲大笑,可能老套,但有時老套有它的好,那是大家都還能把握健在時光,記憶的傳承。
Thumbnail
「世人有時輕看物質,不知道人生難料,需有舊物相伴,回憶才能輕輕附著其上。」 或許每年看到某物,都會講同一個童年糗事,在同一個點上大家放聲大笑,可能老套,但有時老套有它的好,那是大家都還能把握健在時光,記憶的傳承。
Thumbnail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洪愛珠,遠流,2021  宴席前的準備,幾分相似旅行前的準備,在抵達目的地前,已然啟程。整裝待發時內心的心理活動,不亞於旅行現場的一切發生。──〈明日的宴席〉
Thumbnail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洪愛珠,遠流,2021  宴席前的準備,幾分相似旅行前的準備,在抵達目的地前,已然啟程。整裝待發時內心的心理活動,不亞於旅行現場的一切發生。──〈明日的宴席〉
Thumbnail
疫情期間,讀《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以洪愛珠的文字,揭開你回憶的序幕,窗櫺格子裡,你看見了什麼?
Thumbnail
疫情期間,讀《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以洪愛珠的文字,揭開你回憶的序幕,窗櫺格子裡,你看見了什麼?
Thumbnail
本想擱個幾天、翻上幾頁,然後找個理由推掉。 不想幾頁翻過,竟然直往下看。一下看了幾十頁,心中生出一念:「待書出了,我要買一、二十本送人!」 洪愛珠這本書,說是寫吃飯,也更是寫家人。說是寫飲食的審美,也更是寫人生的句點逗點。說是寫世道家園風俗之返視,也更是寫自己懷親從而修心養愛的過程...
Thumbnail
本想擱個幾天、翻上幾頁,然後找個理由推掉。 不想幾頁翻過,竟然直往下看。一下看了幾十頁,心中生出一念:「待書出了,我要買一、二十本送人!」 洪愛珠這本書,說是寫吃飯,也更是寫家人。說是寫飲食的審美,也更是寫人生的句點逗點。說是寫世道家園風俗之返視,也更是寫自己懷親從而修心養愛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