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音樂治療實務|用音樂與樂器的優勢與功能性提升聽力損傷者聽能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每次要分享音樂治療運用於聽力障礙(註1)相關主題的時候,我都會請大家先做一件事情。也就是,請大家用雙手摀住自己的雙耳,一種想要阻住外界吵鬧聲音。
接著,再讓大家聽一段演講,我也會再降低播放的音量,讓大家試著瞭解在這樣的狀況下,自己能聽到多少訊息,有能聽懂多少演講內容呢?
除此之外,我也會請大家聽講者戴口罩說話的感覺,感受一下自己在這樣有能聽到多少聽覺資訊量。

壹 、 聽力損失/障礙

『聽力』,簡單說,則是個體能聽到外界聲音的能力。不管個體聽力天生或是後天損傷,個體長期無法順利經由耳朵聽到外界任何聲響產生反應時,都會讓個體在求學階段、工作與日常生活上產生困難。
個體聽力受損程度需要經由耳鼻喉科醫師與聽力師檢測才能知道,而醫師也會針對聽力受損狀況提出是否要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既使合適聽覺輔具會幫助個體聽到聲音,但個體在日常生活若是不願意或不想配戴聽覺輔具,長期下來仍無法解決聽損所造成的問題。
以<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的定義則是: 由於聽覺器官之構造缺損或功能異常,致以聽覺參與活動之能力受到限制者
而聽力障礙的鑑定基準依下列各款規定之一:
一、接受行為式純音聽力檢查後,其優耳之500赫、1000赫、2000赫聽閾平均值,六歲以下達21分貝以上者;七歲以上達25分貝以上。
二、聽力無法以前款行為式純音聽力測定時,以聽覺電生理檢查方式測定後認定。

聽力損傷程度

若在日常說話的聲調範圍內(即500-4000 赫茲),只能聽到音量大過26分貝的聲音,便是弱聽。聽覺健全的兒童和青少年多數能聽到小於20分貝的聲音,四十歲前的男性和五十歲前的女性多數能聽到小於25分貝的聲音(何賜德,2009)。
聽力損傷程度可分有六個層級,可參考下表;因此,聽損者聽取能力會因為聽覺接受程度而有所不同。
資料來源: 林口長庚耳鼻喉部網站訊息
雖然說上述資料顯示低於25分貝可屬於正常範圍,但是我覺得這部分需要再思考。個體的聽品質好壞在發展歷程中要經歷的求學和知識的累積都對未來有極大的影響性,成人也是如此。
張逸屏(2017)微聽損分別有高頻聽失、單側聽失與雙耳聽力介於20-40分貝且為感音神經性聽損(內耳聽力受損)的輕型損失。
微聽損影響的層面很廣,除了直接的語言發展外,社交溝通品質和自信心的建立也有影響。
當我在雅文期刊看到微聽損的論文時,文中提到的行為特徵讓我不斷想到自己在實務工作上所遇到的服務對象們。通常我在完成課前評估時,都會問聽說相關問題,也會請家長帶服務對象去醫院檢測。
如果結果是正常,但落在的地方是灰色地帶,也會請家長千萬不要輕忽,務必再觀察。{相關閱讀:從聽音樂唱兒歌觀察小孩的聽能發展問題 – 音樂遊戲玩出大能量 (juilingcapriccio.com)}
張逸屏(2017)表示學齡期的孩子中,11.3% 有不同程度與類型的聽力損失,而微聽損則是佔了整體的8.8%,其中各類型的比例由高至低依序為暫時性傳導型聽損(3.4%)、單側聽損(3.0%)、高頻聽損(1.4%)和輕度聽損(1.0%),成人的微聽損發生率則較學齡兒童來得高。
根據WHO在2012 年的統計數據,以台灣所屬的東亞地區而言,高達14% 的15 歲以上成人有輕度聽損,世界各地區的發生率則是9-17%(WHO, 2012)。年長者的微聽損比例更高,65 歲以上的成人,估計每三人就有一人有輕度聽損,而到了70歲以上,比例更高達四到五成(Timmer, 2014)。
上述這段話讓我不禁好奇在臺灣確診為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發展遲緩、語言遲緩、認知落後、及自閉症等相關族群中,佔有多少百分比是可能有微聽損的狀況呢?
過去也曾經遇到服務對象原被評估輕度自閉症,後來檢測有一單側耳是處於25分貝,剛好是差一就近入聽損範圍。我也遇過服務對象高頻音常聽錯,例如太陽聽成大楊,或是把七聽成一。
又或是在求學過程中的學習動機低落者有沒有可能也有這樣的狀況發生呢? 期待有更多的相關資料可以被看到與關心。

叁 、 聽力障礙種類

以下方所整理的資料瞭解聽力障礙種類會因為損傷位置不同而有不同,且在這裡要提到的是內耳聽覺神經受損問題與單純的聽力損傷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我們更為要注意的是與聽力無關的中樞聽覺處理障礙,聽力正常,卻常常有聽沒有懂。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2020)聽覺處理障礙的罪魁禍首卻是因為聽覺系統在「處理」聽覺訊息上有缺失,進而導致訊息解讀效率不佳。
我們要瞭解的是,聽力損傷者不一定會有中樞聽覺障礙,中樞聽覺障礙者不一定會有聽力損傷,下圖是可觀察的外顯行為表現。

肆、 聽覺輔具與聽能復健

許多hearing loss聽力損傷者經過評估與診斷,可以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聽到外界的聲音。像是小孩被發現聽不到聲音或對聲音不太有反應,被帶到醫院以後,醫生會安排檢測,看看小孩有甚麼問題,提供建議。在配戴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之後,需要聽和語言上的復健,讓他們能聽得更好。
在團體學校學習時,也不能輕忽調頻系統的重要性。調頻系統會由講者(學校則是老師)配戴,讓聲音訊息透過調頻系統傳給聽損者,這過程並不會對任何人產生干擾。
然而,這卻能讓聽損者在課堂上的學習聽得清楚與完整,提升聽的理解力,以及幫助避免掉周圍干擾音的影響。

伍 、 音樂治療與聽能技巧練習

音樂治療能扮演這樣的角色,在國外已經很多年了,像是美國自1983年就開始利用音樂治療幫助配帶著聽力輔具的聽損者。
資深音樂治療師Gfeller曾經在多年前來到臺灣分享美國音樂治療運用在聽損者的經驗,Gfeller也發表過許多相關文獻。義大利期刊2017年登出的「New trends in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ENT disorders」中有提到音樂對配戴聽覺輔具的復健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色列海法大學音樂系主任Dr. Kerem表示,音樂可以是介於孩子所認識的安靜世界與在人工電子耳手術後所展開有聲新世界的一座橋樑。
同樣重要的是,父母和工作人員要學習用最佳方式讓這些孩子接觸音樂。相較於指導式的方法,利用音樂進行溝通和治療師非指導式方法的重要性在於增強了兒童在音樂治療中有較大的溝通意願(延伸閱讀After Cochlear Implant, Music Therapy May Aid Speech) 。


音樂治療協助聽能技巧有4個基本方向

  1. 加強聽力訓練
    EX: 利用演奏樂器的動作大小,還有樂器本身所有的震動/持續長短..等。
  2. 改善說話能力
    EX: 增加聲音在自由言談中的使用,透過歌唱活動來增強語言的模仿。
  3. 強化語言發展
    EX:增加並正確使用字彙、增加自發或與主題相關的互動、增加句子的複雜度與完成度。
  4. 結構化的社交技巧
    EX: 遵守指令、團體秩序、與人分享、等待與輪流。

長短期目標與音療活動設計可以這麼做

  1. 透過音樂活動,提升團體聽覺注意力和聆聽的持續力,EX: 可在意識到音樂/聲音的開始或結束時,同時會看向MT聽找活動中,可以正確判斷音源的位置。
  2. 透過音樂、發聲和歌唱,團體的聽覺區辨能力,嘴型與咬字說話的清晰度得到改善,EX: 節奏性唸謠或母子音發聲練習活動過程中,可以完全模仿跟唸/唱。
  3. 透過唸謠歌唱、伴奏和口語協助,提升團體溝通能力,EX: 節奏性唸謠或母子音發聲練習活動過程中,可完全模仿跟唸/唱。
  4. 透過樂器合奏、伴奏和口語協助,提升團體彼此聆聽、互助合作和團體遊戲規則能力,EX: 給予樂器和節奏,一起完成音樂合奏。

以下影片或許可以清楚看到進行的方式
利用卡祖笛需要聽出音高差異協助聽能技巧 – YouTube
《音樂玩出大能量》結合童詩童謠學習/強化發音 、聽能、語彙、語調 ~ – YouTube
註1: 為了避免與中樞聽覺(聽知覺)障礙產生混淆,在這篇文章會以聽力損傷代替一般常使用的聽覺障礙。
文獻參考: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音樂治療師把音樂運用在目標活動中,協助服務對象,但並不代表音樂治療是聽音樂,抑或是能和聆聽音樂畫上等號。音樂治療對特殊需求兒童的主要功能在於非音樂能力的改善、提升、維持與成長,而非音樂能力是指日常生活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音樂治療是由音樂治療師用音樂與樂器活動評估服務對象,蒐集資料,範圍包含動作、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聽與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扮演重要的角色,像是與人聊天、學校學習與工作報告等等。我們要能說出適當回應的首要條件便是聽到的內容,聽到的字字句句,差一個字常會讓對話內容差十萬八千里。影響聽到的內容並不只是個體能有良好的聽力就可以,還必須要注意到大腦相關的聽覺處理能力。 因此,每次上課都會關注聽覺處理問題
聽與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扮演重要的角色,像是與人聊天、學校學習與工作報告等等。我們要能說出適當回應的首要條件便是聽到的內容,聽到的字字句句,差一個字常會讓對話內容差十萬八千里。影響聽到的內容並不只是個體能有良好的聽力就可以,還必須要注意到大腦相關的聽覺處理能力。 因此,每次上課都會關注聽覺處理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幫助聽損兒的父母伴隨孩子成長,著重於聽力篩檢的重要性、輔具的使用及良好習慣的建立。 從日常互動、聲音刺激到培養自信心,父母的正向引導至關重要。 虹韻提供的專業聽力檢測及相關服務也是家長支持孩子聽力發展的關鍵,瞭解選擇適合的助聽器及維護服務是保障孩子聽力的最佳方式。
Thumbnail
先測測”聽力”,到第幾個聲音才”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用耳機效果較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FsYGenU30在公開班時我做這聽力測驗,經驗了卅餘期,四、五百位學員的測試,約90%的人都說是第三、四段時才聽清楚我在說什麼!以第四段音檔佔最多數。
在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 有耳鳴經驗。 罹病率男性高於女性,且隨著年紀增長發作機率愈大。 男性及老年人較容易有耳鳴。 耳鳴與肥胖、三高(血壓、血脂、血糖)、焦慮症、失眠、壓力大、長期疲勞,以及長期的噪音暴露或職業傷害有關。 耳鳴主要是由耳、腦部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或神經受損所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提高日語聽力的三個問題及解決方法,包括耳朵不習慣、不太會使用助詞和連詞、使用太多流行語。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耳中風是什麼? 耳中風(或稱:突發性耳聾)指的是突然發生明顯聽力喪失問題,且多為單側耳朵中風,只有少數患者為雙側耳聾。 耳中風好發於30~50歲的中壯年族群,此症是一種嚴重的急症,治療的黃金期是發作的「3~7天」內開始治療,愈早治療效果也愈好,若延誤治療病人會有耳聾的風險。 有些耳中風會在休息
Thumbnail
耳鳴,俗稱“耳朵響”,是一種常見的耳部不適症狀,患者會感覺到耳朵內有嗡嗡聲、鈴聲、水流聲等非外界聲音源產生的聲音。 雖然耳鳴本身通常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如果長期治療不當,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 耳鼻喉科醫師強調,耳鳴的成因複雜,可能與內耳的微血管病變、聽覺系
Thumbnail
助聽器的介入時機對聽損者相當重要,而聽力損失一般在30至40分貝左右時便會逐漸影響到日常溝通與生活品質,此時便應考慮使用助聽器了。如果發現您或您的家人看電視、講電話越來越大聲,也有「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的狀況時,就需要預約更專業完整的聽力檢測及諮詢。
Thumbnail
當聽力開始衰退時,往往不僅僅影響個人的社交能力,還可能對認知功能造成深遠影響。研究顯示,聽力損失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聽覺系統也會逐漸退化,這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當日常交流變得困難,許多人可能會選擇避免社交活動,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
Thumbnail
助聽器在現代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聽力受損的人群正逐年的增加當中,臺灣65歲以上年長者約有40%為失能性聽損,也就是說每三個長者就有一位有聽損的問題。當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助聽器品牌和型號時,消費者常常感到困惑;過去給大家印象價位非常昂貴的助聽器,近年來是因為什麼原因漸漸平價化?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如何幫助聽損兒的父母伴隨孩子成長,著重於聽力篩檢的重要性、輔具的使用及良好習慣的建立。 從日常互動、聲音刺激到培養自信心,父母的正向引導至關重要。 虹韻提供的專業聽力檢測及相關服務也是家長支持孩子聽力發展的關鍵,瞭解選擇適合的助聽器及維護服務是保障孩子聽力的最佳方式。
Thumbnail
先測測”聽力”,到第幾個聲音才”聽懂”我在說什麼呢? (用耳機效果較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OFsYGenU30在公開班時我做這聽力測驗,經驗了卅餘期,四、五百位學員的測試,約90%的人都說是第三、四段時才聽清楚我在說什麼!以第四段音檔佔最多數。
在台灣,平均每十人就有一人 有耳鳴經驗。 罹病率男性高於女性,且隨著年紀增長發作機率愈大。 男性及老年人較容易有耳鳴。 耳鳴與肥胖、三高(血壓、血脂、血糖)、焦慮症、失眠、壓力大、長期疲勞,以及長期的噪音暴露或職業傷害有關。 耳鳴主要是由耳、腦部末梢「血液循環不良」或神經受損所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提高日語聽力的三個問題及解決方法,包括耳朵不習慣、不太會使用助詞和連詞、使用太多流行語。提供了具體的解決方案和建議。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耳中風是什麼? 耳中風(或稱:突發性耳聾)指的是突然發生明顯聽力喪失問題,且多為單側耳朵中風,只有少數患者為雙側耳聾。 耳中風好發於30~50歲的中壯年族群,此症是一種嚴重的急症,治療的黃金期是發作的「3~7天」內開始治療,愈早治療效果也愈好,若延誤治療病人會有耳聾的風險。 有些耳中風會在休息
Thumbnail
耳鳴,俗稱“耳朵響”,是一種常見的耳部不適症狀,患者會感覺到耳朵內有嗡嗡聲、鈴聲、水流聲等非外界聲音源產生的聲音。 雖然耳鳴本身通常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但如果長期治療不當,可能會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永久性聽力損失。 耳鼻喉科醫師強調,耳鳴的成因複雜,可能與內耳的微血管病變、聽覺系
Thumbnail
助聽器的介入時機對聽損者相當重要,而聽力損失一般在30至40分貝左右時便會逐漸影響到日常溝通與生活品質,此時便應考慮使用助聽器了。如果發現您或您的家人看電視、講電話越來越大聲,也有「聽不到」、「聽不清楚」或是「聽不懂」的狀況時,就需要預約更專業完整的聽力檢測及諮詢。
Thumbnail
當聽力開始衰退時,往往不僅僅影響個人的社交能力,還可能對認知功能造成深遠影響。研究顯示,聽力損失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著密切關係。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聽覺系統也會逐漸退化,這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當日常交流變得困難,許多人可能會選擇避免社交活動,這不僅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加速認知功能的衰退。
Thumbnail
助聽器在現代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聽力受損的人群正逐年的增加當中,臺灣65歲以上年長者約有40%為失能性聽損,也就是說每三個長者就有一位有聽損的問題。當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助聽器品牌和型號時,消費者常常感到困惑;過去給大家印象價位非常昂貴的助聽器,近年來是因為什麼原因漸漸平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