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到職走到離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也許從我這個世代開始,已經不存在待一輩子的公司,除非你自己是創業老闆。二十多年的職涯,累積了幾次的離職經驗,有好散的,也有不愉快,也有被離職的,但事後回想起那些不愉快離職,反而是翻轉職涯的關鍵點。

我問團隊中的年輕職場工作者,你希望我跟大家分享那部份的經驗?你比我還清楚你做這個企劃的受眾,所以這次換你來告訴我你希望我分享的主題,我心裡猜想也許是如何與主管溝通、或是自我表現這類的,幾天後她告訴我,希望我分享如何好好離職,這有點出乎我意外,但當我在整理準備這個分享時,想起我自己職涯中的幾次離職經驗,有好聚好散的,也有不甚愉快的,也有被離職的,以二十三年的職涯來說,離職個五六次好像也挺正常的吧!畢竟現在已經很難有做一輩子的工作,除非你自己是創業老闆。


我的職涯前半段平均三年左右會離職,年輕時離職通常比較個性一點,抱著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傲氣,反正從零開始也沒什麼,兩三次轉職也確實挺順利,之後雖然在跨產業那次踢到鐵板了,這個鐵板真的夠傷,但事後回想起來,就是這個鐵板讓我清楚的認知,業務是屬於我的舞台,而我還沒登上業務最大的舞台,在沒看到全世界前,不能做業務逃兵,這塊鐵板讓我從B2C轉到B2B,從國內做到國外。

都說要保持對工作的熱情,但即使是身處多變的業務工作,面對挑戰久了也是會麻痺的,也是會消耗熱情,對我來說雖然不再用離職來保持熱情,但喜新厭舊是我保持熱情的方式,試著用不同的方式做同一件事,也許能達到更好的成效,找出自己的挑戰,保持熱情。從到職走到離職的每一步才是最珍貴的歷程。


當我說出在同一公司待了第十二個年頭,瞬間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不是公司不好,而是我擔心自己被公司豢養的太舒適了,誤以為眼前看到的就是全世界,而忘記窗外世界更遼闊,慶幸的是,我進入公司至今,剛好碰上公司大幅成長轉型的黃金時代,因此我中止了三年就離職的循環,但卻有著三年就想突破的契機,即使總是在業務部,但是不是能換個方式來經營市場?是不是能換個角度來看市場?

很多人都說要對工作保持熱情,但我必須坦白說,即使看起來充滿挑戰與變化的業務,做久了也是會麻痺,失去熱情,所以我維持熱情的方式,就是跳脫原有的框框,然後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同一件事,就像是用同一種食材,但卻不同的烹調方式,做出不同的菜色,因為這樣才不知不覺寫下一些歷史,在別人眼中的勇於挑戰,其實只是我的喜新厭舊,如果不去改變,我很快就對工作沒有熱情。


近幾年,雖然沒有帶團隊,但儼然是業務部新訓單位,每次我都會跟新進員工說:「我只協助你通過試用期,在這之後,你會在公司待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我都希望當你走出公司大門的那一刻,你或許帶走了一些可以為你下一段職涯加分的事物,不管是愉快或是不愉快的經驗都好。」與其說是前輩的叨念,不如說是一個前輩的自我療癒,我也曾陷在不愉快的被離職情緒中,我也曾是那個鎮日埋怨公司與老闆的員工,我也曾是那個以為委屈能求全,最後卻被評為考績差的人,如果沒有這些糟糕到懷疑人生的經驗,可能就無法讓自己現在能處之泰然看待職場。


應年輕人要求,我分享了關於好好離職的經驗,但我更想說的是,除了優雅離職外,從到職走到離職的這段路程的每一步,才是最珍貴的一段經歷。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離職篇

#沒有待一輩子的公司但我現在沒有要離職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ma 的沙龍
152會員
394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Emma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3
一場沒有劇本的商業談判過程,談判過程中充滿未知的狀況,雙方各顯神通直球對決,談判桌上每一句話、每個表情和肢體都透露出訊息,見招拆招,甚至喊暫停,都是一種可使用用的手法,談判沒有輸贏,也不見票每次都有寫好的劇本,仔細觀察與應對,才是談判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3/23
一場沒有劇本的商業談判過程,談判過程中充滿未知的狀況,雙方各顯神通直球對決,談判桌上每一句話、每個表情和肢體都透露出訊息,見招拆招,甚至喊暫停,都是一種可使用用的手法,談判沒有輸贏,也不見票每次都有寫好的劇本,仔細觀察與應對,才是談判場上最重要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2/28
買賣之間,價格雖然是重要議題,但每一樁生意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身為一個業務,如果你以為客戶只在乎價格,那就大錯特錯!價格的背後還有客戶的體驗,是否真誠?眼前的業務是否值得托付信任?是否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影響下單的隱形原因。
Thumbnail
2025/02/28
買賣之間,價格雖然是重要議題,但每一樁生意的背後,其實還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身為一個業務,如果你以為客戶只在乎價格,那就大錯特錯!價格的背後還有客戶的體驗,是否真誠?眼前的業務是否值得托付信任?是否願意幫自己解決問題?這些都是影響下單的隱形原因。
Thumbnail
2025/01/01
L知道,即使自己和C的業務風格迥異,但在生意場上,永遠都要有強大的對手,因為那會使自己更強大;永遠都要有信任的夥伴,因爲人都需要支持的力量;也永遠要有像C這樣互有往來的盟軍,想想看世界戰爭史上,獲勝的都是互有利益的聯軍不是嗎?
Thumbnail
2025/01/01
L知道,即使自己和C的業務風格迥異,但在生意場上,永遠都要有強大的對手,因為那會使自己更強大;永遠都要有信任的夥伴,因爲人都需要支持的力量;也永遠要有像C這樣互有往來的盟軍,想想看世界戰爭史上,獲勝的都是互有利益的聯軍不是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面臨的關卡, 要如何在職場中安然退出, 離職後要面對的未來又要如何安排 第一章 年輕時候的我, 每天在辦公室輕輕鬆鬆打著文書, 跟旁邊的同事偶爾嚼嚼舌根聊聊八卦, 下班後永遠有活動, 唱歌, 打保齡球, 聚餐, 晚上12:00前準時就寢, 假日跟同事逛街買衣服, 將賺到的摳摳開心的換成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面臨的關卡, 要如何在職場中安然退出, 離職後要面對的未來又要如何安排 第一章 年輕時候的我, 每天在辦公室輕輕鬆鬆打著文書, 跟旁邊的同事偶爾嚼嚼舌根聊聊八卦, 下班後永遠有活動, 唱歌, 打保齡球, 聚餐, 晚上12:00前準時就寢, 假日跟同事逛街買衣服, 將賺到的摳摳開心的換成自己
Thumbnail
腦海中清晰記得三年前,我是如何毅然決然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東家。 但,關鍵是上班的那八個小時啊.....這家公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不是當初我認識的那個充滿朝氣、大家各憑本事力爭上游的好公司了。
Thumbnail
腦海中清晰記得三年前,我是如何毅然決然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東家。 但,關鍵是上班的那八個小時啊.....這家公司,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不是當初我認識的那個充滿朝氣、大家各憑本事力爭上游的好公司了。
Thumbnail
離開是"持續" 中斷了~~
Thumbnail
離開是"持續" 中斷了~~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總是缺乏判斷標準,要嘛是衝定性離職,要嘛是猶豫再三確不敢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衡量是否該離職,或是某些訊號顯示我們應該走人了呢?這篇文章就針對「離職」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攻略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總是缺乏判斷標準,要嘛是衝定性離職,要嘛是猶豫再三確不敢辭,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我們衡量是否該離職,或是某些訊號顯示我們應該走人了呢?這篇文章就針對「離職」給你一個全方位的攻略
Thumbnail
  其實不管換到哪一種工作,都還是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就算是不同產業不同內容,只要是工作就都會有一樣的情緒,既然在這裡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正在被看見的時候,就不需要離職,可以考慮做點其他的事充實自己,例如投資,也許你就不會想這麼多。
Thumbnail
  其實不管換到哪一種工作,都還是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就算是不同產業不同內容,只要是工作就都會有一樣的情緒,既然在這裡已經有很好的基礎,正在被看見的時候,就不需要離職,可以考慮做點其他的事充實自己,例如投資,也許你就不會想這麼多。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好像不那麼感傷了 感傷工作上少了朋友  我離開過三間公司 第一次是頂著最大的勇氣然後哭著說我要離職的 第二次是找到新工作然後平靜的說出口的 第三次是為了“想工作”而笑著說要離開的 大概還會有第四次吧 我期許自己是為了創業而結束當僱員離職的
Thumbnail
離職這件事好像不那麼感傷了 感傷工作上少了朋友  我離開過三間公司 第一次是頂著最大的勇氣然後哭著說我要離職的 第二次是找到新工作然後平靜的說出口的 第三次是為了“想工作”而笑著說要離開的 大概還會有第四次吧 我期許自己是為了創業而結束當僱員離職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