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者遺族-的療癒與資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徐梓瑜


raw-image


告別逝者:不是忘卻而是接納,找一個專屬的角落去懷念他,記得愛與他的生活點滴,然後帶著勇氣繼續往前走。

放下困惑:找不到答案是沒關係的,不是一定要耗費心力去尋找自殺的原因。

理解自殺:同理他寧可一死的決定,是為了結束痛苦,試著尊重他的選擇。

表達悲傷:試著抒發自己的情緒,像是寫作、談話或是找專業支持。

祝福對方:試著謝謝對方曾經陪伴自己,然後好好保存彼此美好的回憶。

創造意義:療傷過程漫長又痛苦,但或許這個過程能為我們的生命添加新的意義,讓我們重新思索人生的價值。


raw-image


持續述說:多數遺族會以敘說的方式來渡過悲傷,你可以試著找幾位你信賴的人,可能你會想彼此又沒有相同感受,但他們會讓你在傾訴痛苦時,感到舒服一些。

保留回憶:試著保留逝者的衣物、物品、照片等,將照片彙集成冊、故事寫成本,或許會讓你從中得到慰藉。

去做對自己有益的事:當別人要你做你還沒準備好的事情時, 知道你是可以說「不」的。選擇去做自己感覺對的事情,但記得不能傷害自己與他人。

瞭解悲傷是可以減輕的:悲傷是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有所改變的,但癒合並非是遺忘,反而意味著你能與悲傷共處,且這些感覺不會再像開始的時候妨礙你的生活。


raw-image


說故事團體:將不同的自殺者遺族聚集在一起,分享各自的心路歷程。是一種採用敘事的團體治療方法,讓遺族們知道「有人和自己感同身受」的感覺,達到安慰的作用。

藝術治療:例如繪畫、音樂、舞蹈、寫作、戲劇等,透過藝術的方式來將情感與壓力引導出來。除了讓自殺者遺族更瞭解自己,也能讓治療師提供更適切的幫助。

心理諮商/身心科:覺得自己有專業人士輔助的需要,或是感覺自己有精神困擾、情緒障礙,或是生活失常的行為發生(例如睡眠困擾、酒精依賴等),都可以前去就診。

閱讀相關書籍:能幫助自己對自殺議題與相關資訊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透過他人的故事從中得到慰藉與共鳴,減輕孤獨感甚至產生力量。可以參考看看《我是自殺者遺族》《說不出是自殺》兩本有關自殺者遺族的書籍。

逝者已矣,而留下的人在經歷一段悲傷與哀傷的歷程之後,也得慢慢接受自殺者不在的事實。會開始適應沒有他的生活,並將重心慢慢移到自己身上。遺族們可以試著尊重自殺者的選擇,放下對他的不捨與自責,選擇接納與祝福,也許,他會在另一個世界找到快樂和有意義的存在價值。

死亡並不是完全的離別,他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繼續活在他愛的人與愛他的人心裡面。


raw-image


資料來源:
【 志祺七七 】生死傷痕,面對留下來的自殺者遺族,我們可以怎麼做?(下)-特別感謝呂芯秦老師的資料提供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系列9:陪你渡過傷慟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自殺防治系列9:自殺者親友關懷手冊
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編製 ,「自殺親友(遺族)關懷」 訪視流程及注意事項
不能言說的傷--談自殺者遺族的悲傷關懷,心理輔導筆記系列之1:悲傷輔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玫瑰園-給自殺者遺族的交流園地的沙龍
10會員
34內容數
2024/12/27
什麼是自殺汙名化? 自殺污名化是指社會對於自殺行為、企圖自殺者以及自殺遺族所持有的負面標籤和偏見。
Thumbnail
2024/12/27
什麼是自殺汙名化? 自殺污名化是指社會對於自殺行為、企圖自殺者以及自殺遺族所持有的負面標籤和偏見。
Thumbnail
2024/12/20
自殺者親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 1.震驚/否認: 一個人會感到茫然、麻木或混亂。死亡是所有事實中最難被接受的。人們常常會覺得那是不可能,或者扭曲為只是一場噩夢而已。 通常接受到悲傷、災難性事件的資訊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們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
Thumbnail
2024/12/20
自殺者親友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緒: 1.震驚/否認: 一個人會感到茫然、麻木或混亂。死亡是所有事實中最難被接受的。人們常常會覺得那是不可能,或者扭曲為只是一場噩夢而已。 通常接受到悲傷、災難性事件的資訊時,我們會先否認事情的發生,把自己隔離起來。這其實是一種防衛機制,我們寧願選擇性地把這些事實
Thumbnail
2024/12/13
當死亡這件事情的發生,必定會產生遺族。 同樣是遺族,他們哪裡不一樣?
Thumbnail
2024/12/13
當死亡這件事情的發生,必定會產生遺族。 同樣是遺族,他們哪裡不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自殺並不僅僅是個人的決定,對於身邊的人來說,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自殺者遺族是那些失去至親,親人以自殺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的人。他們背負著難以述說的悲傷、疑惑和內疚,感到被無法填補的空虛所籠罩。當我們遇到自殺者遺族時,可能會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幫助他們。這是一個充滿無助感和尷尬的
Thumbnail
自殺並不僅僅是個人的決定,對於身邊的人來說,帶來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   自殺者遺族是那些失去至親,親人以自殺方式離開這個世界的人。他們背負著難以述說的悲傷、疑惑和內疚,感到被無法填補的空虛所籠罩。當我們遇到自殺者遺族時,可能會感到無措,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幫助他們。這是一個充滿無助感和尷尬的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比句點更悲傷》作者從事殯儀館接體員的經驗,分享與死亡和家人有關的深刻故事。他思考活著的人該如何珍惜生命,以及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故事涉及震撼人心的家庭糾結、自殺背後的故事、血緣關係的重要性等,教人深思。
Thumbnail
一條生命的逝去,往往隱藏著許多人的悲痛。無論是自殺者的家人、伴侶、朋友、同學、師長、同事等,凡是因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我們皆稱之為自殺者遺族。在摯愛離開以後,自殺者遺族面對的不僅是悼念的哀傷,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複雜情緒。   在眾多死亡原因之中,自殺是讓遺族非常難以面對的一項。我們無兇手
Thumbnail
一條生命的逝去,往往隱藏著許多人的悲痛。無論是自殺者的家人、伴侶、朋友、同學、師長、同事等,凡是因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我們皆稱之為自殺者遺族。在摯愛離開以後,自殺者遺族面對的不僅是悼念的哀傷,更多的是不為人知的複雜情緒。   在眾多死亡原因之中,自殺是讓遺族非常難以面對的一項。我們無兇手
Thumbnail
紀錄片:《為什麼你沒有為了我留下?》 除了大眾看見的自殺事實,一起瞭解自殺者遺族是如何經歷親友自殺的發生,又如何重新適應沒有他們的生活。
Thumbnail
紀錄片:《為什麼你沒有為了我留下?》 除了大眾看見的自殺事實,一起瞭解自殺者遺族是如何經歷親友自殺的發生,又如何重新適應沒有他們的生活。
Thumbnail
在面對極度悲傷時,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區別和處理它,避免陷入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極度悲傷帶來的成長和轉化的可能性,從中發現自己更深層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在面對極度悲傷時,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區別和處理它,避免陷入憂鬱症或其他心理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極度悲傷帶來的成長和轉化的可能性,從中發現自己更深層的意義和價值。
Thumbnail
自殺者遺族指的是因為自殺事件的發生,而遭受痛苦及悲傷之人,因此遺族包含親人、朋友,甚至是專業助人者們。 因此如何適當地陪伴自殺者遺族,以下提供參考
Thumbnail
自殺者遺族指的是因為自殺事件的發生,而遭受痛苦及悲傷之人,因此遺族包含親人、朋友,甚至是專業助人者們。 因此如何適當地陪伴自殺者遺族,以下提供參考
Thumbnail
7月23日,No. 204,促進創傷後成長的五種方式 我們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大」,今天就分享背後的心理學機制——創傷後成長。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看原文,這裡只是我的內化後輸出的心得。
Thumbnail
7月23日,No. 204,促進創傷後成長的五種方式 我們都聽過「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大」,今天就分享背後的心理學機制——創傷後成長。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看看原文,這裡只是我的內化後輸出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