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心理疾病,有與沒有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明天要回診牙醫(又要從家人帳戶提領 3 萬,真的感到很抱歉)還有身心科,白天必須與人互動而且要走遠一些。
想想這兩週的狀況,猶豫要拿藥就好,還是會談一下呢?有時候想好要和醫師說什麼(常常跑醫院習慣紀錄每次回診間的狀況),但醫師說沒關係的,那些情況都很正常。有時候聽了他說好像懂又好像覺得應該不是我不懂而是他沒聽懂,我要不要再回頭進診所重新說一次。算了,去寶雅看看最新上架的化妝品和文具好了。
這些是特質、症狀還是疾患?我自己要懂還是醫師該懂?這些疑問不是為了想得到回答。強迫性無限迴圈思考,還有心理活動如果會反映在生理上的話是累到氣喘如牛,以及真的有種窒息感(當然也有很多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我過敏體質和容易發炎的問題)。
到底有沒有病,診斷證明書是有的,但真的是疾病嗎?過敏在生理是普遍的事情,那心理呢?過敏算不算一種病?一直「被迫」回想起不確定是否已經模糊或被污染甚至自我保護而篡改的回憶在醫學或是心理學中是什麼定義?說是被迫其實也是我自己強迫自己,沒有他者介入,這樣有人知道我用「被迫」的含義嗎?
第一次向他人公開「診斷證明」是為了自請離職,但家人朋友很擔心我如此豈不讓那些人得勢,我說我沒關係的,如果他們看完嘲笑「照這樣說每個人都嘛憂鬱症」或是「抗壓性這麼低早點離開也好」。也有人義憤填膺(感謝他們替我想)覺得有診斷書就應該開啟職場霸凌通報,但是厲害的霸凌不會留下什麼不利自己的證據,我都知道要如何毆打或是綑綁人不留下直接傷痕,讓我感到被蔑視的人也不會有加害痕跡,我只會變成一個被拋棄而心有不甘的誣告者。
是否一定要站在那位同事面前在用力一刀流滿手血然後用手指著他「都是你害的」?這好幼稚。我好不容易才在這十幾年來學會幫自傷的疤痕找藉口,例如跟外校大姐頭打架啦、老師太機車所以我親手打破教室玻璃哈哈哈這類的。
疤痕一直留在身上,我不介意,但是大家會問。不同的人我會給不同的有趣答案。最讓我榮幸的疤痕是為了接受化療而裝了人工血管,那張照片成為一位攝影師的作品書封。然後乳房和腋下還有肺部微創手術的疤。如果我真的有機會孕育一個生命在我體內,我會常常找理由穿比基尼到海灘曬我身上的傷痕。
回到主題,受傷嚴重到需要去醫療場所處理,應該就是會登記在病歷裡面的。如果在身心科,我講了為甚麼心裡有傷和有多痛,會被記錄起來嗎?
今天提早吃了安眠藥,慢慢想這些問題,明天再說。
avatar-img
8會員
14內容數
診斷證明為躁鬱症疾患,但對我來說從有意識開始,我便是生來如此。 藥物有效,但只是讓我不那麼明顯的「輕躁」與「重鬱」。我想這是我的特質而非精神或心理疾病,但是為了在社會上活下來,服藥後變成另一個我,我得以在現實世界生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iw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Facebook 跳出我兩年前的今天動態回顧,拿來複製貼上可以混一篇文章。回頭再看覺得有點文法或是詞彙上的小錯誤,但也不必改,保留原狀更好。 這篇動態應該是那陣子的感觸,現在回頭看,好像也還是這麼想。
我的人生像是把幾部最荒唐的狗血劇情串在這短短的人生中。 開始一個電影裡會出現的非日常事件,長達幾年;略為停頓之後,下一個不同的光怪陸離故事又開始;然後停頓,新戲上演......。如此循環。
Facebook 跳出我兩年前的今天動態回顧,拿來複製貼上可以混一篇文章。回頭再看覺得有點文法或是詞彙上的小錯誤,但也不必改,保留原狀更好。 這篇動態應該是那陣子的感觸,現在回頭看,好像也還是這麼想。
我的人生像是把幾部最荒唐的狗血劇情串在這短短的人生中。 開始一個電影裡會出現的非日常事件,長達幾年;略為停頓之後,下一個不同的光怪陸離故事又開始;然後停頓,新戲上演......。如此循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今天回診問了醫生妳擔心的狀況 醫生判斷只是傾向如此 但並不到達病症標準 妳說如果診斷得出來妳會想 我們是不是要拜拜了了 為什麼問題那麼多? 如果妳走~也不是第一個走的 我前一任也是覺得自己可以照顧我 而且我的狀況一直算穩定 但她最後仍然沒辦法 我只告訴妳如果我的狀況給妳很大壓力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妳去看醫生了沒有?」 疑?我生病了嗎?摸了摸額頭,沒發燒呀!我還把記事本拿出來檢查,生理期也還算正常呀! 於是我反問: 「看什麼醫生?」 「心理醫生。」 嘖……。 「還沒去看哦?」 愕!怎麼她不是開玩笑的哦? 「有沒有禮貌呀妳這個人。」 「哦……反正那也是遲早的事啦。」 「媽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近期去了一間公司,當時面試通過了,而我正式上班時卻因為被發現投保減免問題,而被辭退。 主要是資方認為我沒有講我的身心問題,是一種欺騙行為,我在工作上,除了緊張外沒有其他的問題。 身心症就是我的一部份了,但不能定義我,不過既然資方不能接受,我雖然感到難受也不能如何。 畢竟對於社會來說,可能是對身
Thumbnail
由於近期的狀態跟以前有點不一樣,保險起見決定先去見見精神科醫生,詢問些這段時間我感到困惑的事情。 就大概記錄一下複診的過程及跟醫生間的問答,以免之後忘記。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之前心理師有跟我討論到「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事情,而我對創傷一直都抱著「喔…有那麼嚴重嗎?」的想法,醫生和心理師都認為我這種,明明是跟自身相關的事情態度卻很無關緊要的反應,是受創後的症狀徵兆之一。 而這次的突發意外讓我體會到,或許醫生及心理師說的是對的,我就把這三天的心境感受依序地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今天回診問了醫生妳擔心的狀況 醫生判斷只是傾向如此 但並不到達病症標準 妳說如果診斷得出來妳會想 我們是不是要拜拜了了 為什麼問題那麼多? 如果妳走~也不是第一個走的 我前一任也是覺得自己可以照顧我 而且我的狀況一直算穩定 但她最後仍然沒辦法 我只告訴妳如果我的狀況給妳很大壓力
你壓力大嗎? 你的精神算正常嗎? 你能控制你過多情緒嗎? 現在的你,有在按時吃藥嗎? 你知道一旦....你開始去看身心科,也許你就是被拒保的那個人嗎? A:我其實持續吃藥很多年了,醫生說我很嚴重,所以我每個月都要回診拿藥,醫生還說...我比妹妹嚴重,妹妹可以3個月拿要一次。 B:那你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妳去看醫生了沒有?」 疑?我生病了嗎?摸了摸額頭,沒發燒呀!我還把記事本拿出來檢查,生理期也還算正常呀! 於是我反問: 「看什麼醫生?」 「心理醫生。」 嘖……。 「還沒去看哦?」 愕!怎麼她不是開玩笑的哦? 「有沒有禮貌呀妳這個人。」 「哦……反正那也是遲早的事啦。」 「媽
Thumbnail
人生無時時刻都在面對,而我們也只能面對
近期去了一間公司,當時面試通過了,而我正式上班時卻因為被發現投保減免問題,而被辭退。 主要是資方認為我沒有講我的身心問題,是一種欺騙行為,我在工作上,除了緊張外沒有其他的問題。 身心症就是我的一部份了,但不能定義我,不過既然資方不能接受,我雖然感到難受也不能如何。 畢竟對於社會來說,可能是對身
Thumbnail
由於近期的狀態跟以前有點不一樣,保險起見決定先去見見精神科醫生,詢問些這段時間我感到困惑的事情。 就大概記錄一下複診的過程及跟醫生間的問答,以免之後忘記。
Thumbnail
當傷口的鮮血掩蓋我們,使我們停留在表層,這滿滿湧出的內在憤怒、悲傷、憂鬱、罪惡、焦躁、羞愧等種種攪和一起時,我們無法得知“實際感覺(傷)”是什麼模樣。心理治療師能與你一起洗滌、消毒、辨識,並將這樣的狀態整理、包紮後回應給你,讓你在心中,能好好安放、癒合。
Thumbnail
之前心理師有跟我討論到「醫療創傷」及「再度受創」的事情,而我對創傷一直都抱著「喔…有那麼嚴重嗎?」的想法,醫生和心理師都認為我這種,明明是跟自身相關的事情態度卻很無關緊要的反應,是受創後的症狀徵兆之一。 而這次的突發意外讓我體會到,或許醫生及心理師說的是對的,我就把這三天的心境感受依序地記錄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