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殺兄 - 齊桓公之爭位與押沙龍的報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爭權奪利而同室操戈,在歷史上十分常見,常見得近乎理所當然。在中國歷史上,可能是第一宗為爭奪王位,弟弟殺掉兄長的故事。
時間是春秋時代初期,地點在齊國。當時的齊國國君叫齊襄公,他有兩個兒子,大的叫糾,小的叫小白。這兩個兒子各有一名很厲害的老師,公子糾的老師是管仲,公子小白的老師是鮑叔牙(成語「管鮑之交」指的就是這兩個人)。兩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齊國將有內亂,建議他們先出走國外,再謀後路。他們同意,於是公子糾逃到魯國,公子小白則逃到莒國。
後來,齊國果然發生內亂。齊襄公被大臣刺殺,另立襄公的堂弟為王,但不久這位堂弟又被大臣刺殺,王位懸空。身在國外的兩位公子得知情況,即鬥快回國,畢竟那時王權空虛,也顧不得甚麼長幼之序,只要有皇室成員回來掌政就行,王位先到先得,哪管它哥哥還是弟弟。
不過爭權奪位的鬥快不是純粹的賽跑比賽,而是生死之戰。管仲為使公子糾成功,故建議他先行,自己則去公子小白的來路上截殺他。兩方相遇,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的帶鉤(今日來說就是皮帶扣),但沒有傷到本人。公子小白則人急智生,將計就計,索性裝死。
管仲以為公子小白死了,派人向公子糾報告。公子糾聞報,便放慢腳程。詎料公子小白暗中快馬加鞭,等公子糾到齊國時,他已經即位,是為齊桓公。
還未有人死,所以故事未完。齊桓公即位後,立即攻打幫助公子糾的魯國。魯國首戰敗北,鮑叔牙寫信給魯國國君,說公子糾是桓公的哥哥,桓公不忍心殺他,所以請魯國國君代勞(自己不殺叫人殺,夠賤)。結果魯國國君害怕齊國繼續入侵,便殺掉公子糾,又將管仲送到桓公那裡。
桓公與管仲詳談,知道管仲是人才,故不計前嫌,拜他為宰相。此後,桓公就在管仲和鮑叔牙兩位名臣協助下,成為春秋時代第一位,也可說是整個春秋時代最厲害的一位霸主。(故事出自《史記》第32卷〈齊太公世家〉)
一個殺了哥哥而奪得王位,後來卻是歷史上其中一個偉大的君王的人,究竟該如何評價?這從來都是一個兩難的思考題。
都說同室操戈是王宮之內的「風土病」,《聖經》裡也有一個皇弟殺皇兄的故事,雖然不肯定是否為了爭奪王位,但情節肯定更曲折離奇。
故事發生在以色列史上最偉大國王 - 大衞王的時代。話說大衞的長子叫暗嫩,三子叫押沙龍。
暗嫩暗戀押沙龍的妹妹他瑪(即亦是暗嫩的妹妹),某次在朋友教唆下,強暴了她。可是暗嫩得手之後,卻因愛成恨,非常討厭這位他曾經朝思暮想的妹妹,更將她趕出自己的宮殿。押沙龍知道這件事後,收留了他瑪,又叫她不要張揚這件事,自己會找機會向暗嫩報復。
後來時機到了。強暴事件發生兩年後,押沙龍趁有節慶,請大衞王和其他兄弟一同飲宴。大衞王擔心押沙龍耗費太多,所以不去。他於是求大衞王派暗嫩做代表,大衞王原先不肯,但最終還是依他請求,派暗嫩和其他兒子去了。
押沙龍認為這是大好時機,就吩咐僕人,見暗嫩飲酒正酣時,下手殺他。僕人照吩咐的做了,其他王子見狀,立即逃跑,押沙龍自己也因此逃亡國外。(故事出自《聖經》〈撒母耳記下〉第13章)
押沙龍的故事沒有因為逃亡國外而結束,反而掀起高潮。在那之後,押沙龍策動叛亂,企圖推翻大衞王。要是這樣看,押沙龍或許只是借強暴事件作為藉口,鏟除作為長子的暗嫩,讓自己成為王位第一繼承人。
親情無價?最是無情帝王家,總有人願意用無價的東西去實現自己的野心的。
avatar-img
7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歷史叔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說到食,的確有很多故事。上次講貪吃而死,今次相反,講餓死。
說到壞習慣,「貪吃」(即廣東話的「為食」)肯定是常見的一種,有時也可以很要命的。
上次說到東漢末年東吳的孫策是「撞鬼」而死的,但那是間接死因,直接死因則是受傷的地方破裂。問題是:他為何受傷和受了甚麼傷?
現在科學昌明,遇見行為異常的人,多數人會認為那是精神出問題,而很少想到是「撞鬼」。相反在古代,沒有精神病這概念,行為異常的人就多數被認為是「撞鬼」。
說到食,的確有很多故事。上次講貪吃而死,今次相反,講餓死。
說到壞習慣,「貪吃」(即廣東話的「為食」)肯定是常見的一種,有時也可以很要命的。
上次說到東漢末年東吳的孫策是「撞鬼」而死的,但那是間接死因,直接死因則是受傷的地方破裂。問題是:他為何受傷和受了甚麼傷?
現在科學昌明,遇見行為異常的人,多數人會認為那是精神出問題,而很少想到是「撞鬼」。相反在古代,沒有精神病這概念,行為異常的人就多數被認為是「撞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代,未成佛的悉達多父親淨飯王的弟弟為了私慾謀劃奪皇位,挑撥離間在戰爭中已由悉達多出面談和的敵國波斯匿國王。 波斯匿王在談和過程中,對悉達多的智慧及心量生起恭敬心,但殺戮心與佔領鄰國企圖心仍重,也沒有智慧,於是輕易被挑撥成功。 能夠挑撥成功,是因為波斯匿王對沒有求證的內容產生被欺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鄭厲公回國重新執政,懲治了祭仲的黨羽。公父定叔一看勢頭不對,就逃往衛國去⋯⋯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鄭國的太子忽幫助齊國擊退山戎,立下彪炳戰功,齊僖公打算把女兒許配給太子忽,太子忽拒絕了⋯⋯
Thumbnail
    朵歹逃回草原向成吉思汗匯報了海兒汗下令殺死蒙古商人的事件,成吉思汗在不兒罕山向長生天禱告了三天三夜,最後決定派使者與對方國王交涉,要求引渡罪犯。但其國王受其母后干預,下令殺死了蒙古正使,燒掉了副使的鬍鬚。成吉思汗忍無可忍,決定出兵教訓對方。
Thumbnail
九合諸侯傲春秋,桓公身後不得終?
Thumbnail
千百年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被中國人奉為道德標杆。其人其事,出自司馬遷的撰寫的《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佛陀在世時代,未成佛的悉達多父親淨飯王的弟弟為了私慾謀劃奪皇位,挑撥離間在戰爭中已由悉達多出面談和的敵國波斯匿國王。 波斯匿王在談和過程中,對悉達多的智慧及心量生起恭敬心,但殺戮心與佔領鄰國企圖心仍重,也沒有智慧,於是輕易被挑撥成功。 能夠挑撥成功,是因為波斯匿王對沒有求證的內容產生被欺
前情摘要: 公元前288年,秦向齊致帝之前,秦,趙,宋三國聯合,秦扶持趙攻齊,而齊為了緩解壓力,又用封地收買趙國,許給奉陽君蒙邑作為封地。趙國因此刻意放緩了對齊國的進攻,秦國看到趙國進攻緩慢不力,誤判局勢以為齊國力強盛,便改為致帝於齊,並重新與齊湣王結盟共稱東西兩帝,改變策略與齊國共同攻伐趙國。
Thumbnail
鄭厲公回國重新執政,懲治了祭仲的黨羽。公父定叔一看勢頭不對,就逃往衛國去⋯⋯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鄭國的太子忽幫助齊國擊退山戎,立下彪炳戰功,齊僖公打算把女兒許配給太子忽,太子忽拒絕了⋯⋯
Thumbnail
    朵歹逃回草原向成吉思汗匯報了海兒汗下令殺死蒙古商人的事件,成吉思汗在不兒罕山向長生天禱告了三天三夜,最後決定派使者與對方國王交涉,要求引渡罪犯。但其國王受其母后干預,下令殺死了蒙古正使,燒掉了副使的鬍鬚。成吉思汗忍無可忍,決定出兵教訓對方。
Thumbnail
九合諸侯傲春秋,桓公身後不得終?
Thumbnail
千百年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被中國人奉為道德標杆。其人其事,出自司馬遷的撰寫的《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