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一雙智慧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知人不易,凡俗肉眼能看清當下的高低就屬不易,遑論預見未來。鮑叔牙在管仲還處處碰壁時就能賞識管仲,因此成為千古傳誦的美談。

管仲與鮑叔牙相識極早,深具慧眼的鮑叔牙洞明管仲大才,管仲即使言行出格,鮑叔牙從不計較。

兩人後來在仕途分道揚鑣,管仲事奉公子糾,鮑叔牙則輔佐小白。主子雖是同父所生的親手足,免不了為王位爭得你死我活──最後小白勝出,即春秋時代知名的霸主齊桓公。

管仲呢?那個站錯邊的管仲後來如何?

成功輔弼小白登上大位的鮑叔牙告訴顧盼自得的新君:如果只想在小小的齊國稱王,我鮑叔牙遊刃有餘;如果意圖擴大影響力,乃至稱霸天下,對不起,我沒這個能耐,有此大才的只有管仲。

鮑叔牙成功說服齊桓公。管仲不但從大牢釋出,重獲自由身,官位甚至在鮑叔牙之上。爾後一手調和鼎鼐,不但齊國大治,對外與諸侯和平會盟,列國風波因此平息數十年。司馬遷在《史記.管晏列傳》斷言:「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天下得以平靜數十年,全歸管仲的功勞!

管仲不是忘恩負義之人,也有自知之明,對鮑叔牙的知遇之恩有過詳細鋪陳:管某早年窮途潦倒,與鮑叔合夥經商,幸而獲利,利潤分配總是我佔的多,鮑叔知道我家貧,從不認為我貪。我幫鮑叔做事,即使越幫越忙,甚至壞了事,鮑叔從不質疑我的能力,只認作時運不濟。我幾次參戰,全是敗戰收場,鮑叔不認為我逃走是出於怯懦,知道我家有老母,不敢輕易犧牲。公子糾死後,同事召忽殉節而死,我選擇關在大牢忍受世人指責,鮑叔深知我在意的不是名節,而是成就大功於天下。

這段敘述如果出自鮑叔牙之口,那就是邀功。幸而是管仲,予人的感受因此更為真實,也更令人動容。

管仲最後作出結論:「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至於在管仲背後使力的鮑叔牙呢?齊桓公和平會盟,天下一時海晏河清,管仲自然功不可沒,但深諳天道運作的司馬遷沒有忘記背後那雙有力的手與那對智慧的眼──鮑叔牙舉薦之後,以身下之,聽任管仲指揮,不但無有任何怨言,而且全力配合。天道畢竟是福善禍淫的,鮑叔辭世後,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做官,封侯者有十餘代。「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讚揚鮑叔牙有知人之明的遠多於褒獎管仲有治世大才的。

歸根結柢,成就齊桓公霸業最大的功臣不是管仲,而是薦賢的鮑叔牙。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32

avatar-img
35會員
169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田心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國君有明,是國家之福;臣下有明,是國民之福。民生樂利的背後,原來是清明的智慧眼。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轉化「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為「自責以備謂之明,責人以備謂之惑。」謹於修己,因此嚴以律己,那是真正的大智慧,是真正的「明」。反之,明於責人,昧於求己,拿著一把道德的大尺丈量別人,時不時說三道四,卻不知反躬自省,既傷人和,也不利於個人的修為,董仲舒乾脆就貼上「惑」的標籤,要人遠離。
世上一切,「『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執著諸欲的眾生很難「了」,因此很難「好」。《廿字真經》在闡述廿字的下一節經文,便說「以廉與明,而治貪污」。 「廉」以治「貪」,不僅是道德層面的訴求,其實也是通向美好人生的途徑。
「臨難毋苟免,臨財毋苟得。」大難當前,坦然應對,不要轉身落跑;橫財當前,不被白花花的銀子迷了心眼,正是廉德的體現。只是「財」的化現,絕不止於錢財,而是各式各樣的欲求。拒絕得了錢財,還有名聲、權勢、美色種種誘惑。認清潛伏人心的種種慾望,勇敢說不,那才是真正的廉。
富與貴,誠然是許多人最大的渴望,憑藉富與貴帶來的錢與權,可以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豐富資源,孔子既不拒絕,也不曾反對。可取得富貴的手段不同,得來的富貴價值自然迥異。 萬一時運不濟,安貧樂道自然成為孔子的應對方式。 粗茶淡飯,自有清歡,是心安理得的大自在。
回到基本面,試問孔子的理想是什麼? 先「養」後「教」。 但願眾生得離苦。先讓百姓遠離凍餒之苦,得以吃飽穿暖。待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虞匱乏,再進一步推行教化,提昇精神品質,成為名副其實的「人」。 這才是孔子期待弟子出仕的意義。
國君有明,是國家之福;臣下有明,是國民之福。民生樂利的背後,原來是清明的智慧眼。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轉化「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為「自責以備謂之明,責人以備謂之惑。」謹於修己,因此嚴以律己,那是真正的大智慧,是真正的「明」。反之,明於責人,昧於求己,拿著一把道德的大尺丈量別人,時不時說三道四,卻不知反躬自省,既傷人和,也不利於個人的修為,董仲舒乾脆就貼上「惑」的標籤,要人遠離。
世上一切,「『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執著諸欲的眾生很難「了」,因此很難「好」。《廿字真經》在闡述廿字的下一節經文,便說「以廉與明,而治貪污」。 「廉」以治「貪」,不僅是道德層面的訴求,其實也是通向美好人生的途徑。
「臨難毋苟免,臨財毋苟得。」大難當前,坦然應對,不要轉身落跑;橫財當前,不被白花花的銀子迷了心眼,正是廉德的體現。只是「財」的化現,絕不止於錢財,而是各式各樣的欲求。拒絕得了錢財,還有名聲、權勢、美色種種誘惑。認清潛伏人心的種種慾望,勇敢說不,那才是真正的廉。
富與貴,誠然是許多人最大的渴望,憑藉富與貴帶來的錢與權,可以轉化為利益眾生的豐富資源,孔子既不拒絕,也不曾反對。可取得富貴的手段不同,得來的富貴價值自然迥異。 萬一時運不濟,安貧樂道自然成為孔子的應對方式。 粗茶淡飯,自有清歡,是心安理得的大自在。
回到基本面,試問孔子的理想是什麼? 先「養」後「教」。 但願眾生得離苦。先讓百姓遠離凍餒之苦,得以吃飽穿暖。待基本的生活需求不虞匱乏,再進一步推行教化,提昇精神品質,成為名副其實的「人」。 這才是孔子期待弟子出仕的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在董卓被暗殺,袁紹界橋續命的大半年前,袁紹剛剛恐嚇來冀州的時候,曹操得到了一個人的建議。 這個人,也是三國中被忽略的一個重要存在,一個可以媲美賈詡、郭嘉眼光的人。 他能讀人心,看大勢,他的判斷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從未出錯。 這個人叫做鮑信。 鮑信在漢末崩塌時簡短出場過,當時他奉何進命去老家招兵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長第五)。 晏嬰,字平仲,就是大名鼎鼎的齊國卿相晏子。晏嬰不但能說善辯,而且還善於與人相交相處。 一般而言,交往久了,互相很熟悉了,甚至成為要好的朋友,相處就比較隨便。說話比較隨便,禮節上也很隨便。比如,相互稱呼不再
Thumbnail
九合諸侯傲春秋,桓公身後不得終?
Thumbnail
不管遇到什麼,都能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跟人合資做生意,貪心多拿利潤的人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有很多餿主意的創意家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職下台的失意者 但最後因為鮑叔牙,成為一人之下的宰相 這就是關鍵人脈的威力!!
Thumbnail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第三)。 管仲大名鼎鼎。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齊國國相
Thumbnail
千百年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被中國人奉為道德標杆。其人其事,出自司馬遷的撰寫的《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在董卓被暗殺,袁紹界橋續命的大半年前,袁紹剛剛恐嚇來冀州的時候,曹操得到了一個人的建議。 這個人,也是三國中被忽略的一個重要存在,一個可以媲美賈詡、郭嘉眼光的人。 他能讀人心,看大勢,他的判斷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從未出錯。 這個人叫做鮑信。 鮑信在漢末崩塌時簡短出場過,當時他奉何進命去老家招兵
Thumbnail
 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公冶長第五)。 希,同稀。伯夷、叔齊很有名了,商末孤竹國公子。伯夷是老大,叔齊是老三,還有個老二叫亞憑。但他們的父親孤竹君卻指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以尊長想把君位讓給伯夷,結果伯夷不想違父命,又不想讓叔齊難處,
Thumbnail
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公冶長第五)。  甯武子,衛國大夫。姓甯名俞,『武』是他的諡號。歷經衛文公到衛成公兩朝,一朝有建樹,一朝碌碌無為。 孔子說:『當國家有道時,甯武子就很睿智。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糊塗。他的睿
Thumbnail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長第五)。 晏嬰,字平仲,就是大名鼎鼎的齊國卿相晏子。晏嬰不但能說善辯,而且還善於與人相交相處。 一般而言,交往久了,互相很熟悉了,甚至成為要好的朋友,相處就比較隨便。說話比較隨便,禮節上也很隨便。比如,相互稱呼不再
Thumbnail
九合諸侯傲春秋,桓公身後不得終?
Thumbnail
不管遇到什麼,都能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跟人合資做生意,貪心多拿利潤的人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有很多餿主意的創意家 如果管仲沒有鮑叔牙 他只是個三次做官,三次被免職下台的失意者 但最後因為鮑叔牙,成為一人之下的宰相 這就是關鍵人脈的威力!!
Thumbnail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第三)。 管仲大名鼎鼎。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齊國國相
Thumbnail
千百年來,伯夷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廣為流傳,一直被中國人奉為道德標杆。其人其事,出自司馬遷的撰寫的《史記·伯夷列傳》。  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
左 傳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     齊桓公率諸侯之軍南下攻楚,楚國派使者晉見,說「我在南,你在北,兩不相干。為何派兵來?」,管仲說:「楚國不進貢,周天子祭祀時沒有苞茅,昭王南征又沒有回去,所以來討伐。」楚使者說:「沒有進貢是我們的錯,昭王的事我們不知」。聯軍又往前進逼,楚王派屈完出使,齊桓公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