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時代的互聯網服務是一場價值觀的競爭。

最近在跟專門研究成癮防治的精神科醫生聊天,探討科技成癮,我們彼此都有共鳴,都想要把身邊的3C產品跟智慧型手機都換掉,變成老人機。
因為我們都不喜歡被3C產品綁架的生活
這讓我回想起在中國工作的日子,由於在中國,互聯網普及跟應用的方向比其他國家都來的普及很多,生活有手機有網路解決了大多數的生活需求 ,反之,沒有網路與智慧型手機在反而很奇怪。
生活的一切都被互聯網整合了,出門不用帶錢包,購物不用去商場,團購食衣住行手機一把通。娛樂也是離不開手機,追劇,遊戲,社交...等消遣,都是在移動端上得到各種滿足,在中國,除了辦公需要用到電腦,其他生活大概都被移動設備取代了。
科技縮短人們的距離,讓大家輕易的連結再一起,共同完成任何事情,生活變得更方便,信息交流變得很發達也很爆炸,能夠搭載的服務越來越多元,是這10年來互聯網帶給社會很大的進步。
經濟學的角度上,需求是沒有被滿足的一天,因為需求是可以被創造出來的,我們在產品(商業模式)的設計上,除了專注解決本身的痛點,如何創造需求,也是產品運營上的重點,甚至很多產品主要在創造跟放大需求,而非解決問題本身。
我們以遊戲為例,遊戲本身是一種生活中的消遣,以娛樂為主要出發點,並沒有痛點跟剛需,但是用戶在使用這個服務時,會間接的激發出很多需求,比方說攀比感, 歸屬感, 成就感...等等等,這些都是而去驅動用戶付費的動機。
可是在這些情感驅動的付費模式背後,當用戶付費後,是真的有花錢買到開心嗎?還是說只是短暫麻痺了自己,更加深了心靈的空虛,慢慢的上癮?延伸閱讀:為什麼電腦,家機玩家看不起手機遊戲?
我跟醫生的共鳴是,都市裡收入雖然高,人的交際卻很冷漠,人們為了解決內心的各種情感需求,人們選擇被讓大腦被科技綁架,專注力越來越可貴。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甚至工作跟生活是分不開的。
就消費型科技而言:
10年前的科技講求硬實力跟效率,現在的科技講求理解人心的使用者經驗設計,未來10年的科技我想會是創造情感連結的服務。
這讓我有種回到生命原點的感覺,以前容易得到的東西,忽然變得很珍貴,生活因為科技的進步影響了社會而捨本逐末。因為社會的生活型態會因為科技的便利性產生改變,信息的爆炸,讓人更懂的探索自己,也更容易連結同好,多元化的族群有了自我的意識,服務的切入點也會越來越小眾化,是一場價值觀之間的競爭。

針對用戶需求去設計產品是基礎,把思想放入用戶的腦中是進階,領導大家的價值觀叫高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伊比鴨鴨的人生哲學
伊比鴨鴨的人生哲學
願大家能讀過文章後,都能變得更好。 歡迎各界邀約合作: [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