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休息不一定得停下——讀宋曉東《此刻,告別你的混亂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休息是件困難的事嗎?對於正因焦慮而長期服藥的我來說,答案是肯定的。下定決心讓自己放一天假的時候,我知道自己該好好休息,但若真的耍廢整日,又會在睡前湧上強烈的愧疚感,接著失眠,隔天帶著疲憊開始新的一輪工作。


身體的債是欠不得的,在凡事都趨向專業化的現代,如何休息也逐漸成為一門顯學。3C產品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大腦,它習慣了海量的刺激,當刺激來源消失,就會開始產生戒斷症狀。一種癮在手裡心底蔓開,慣性焦慮者的意識裡突發一場轟烈的派對,賓客全是不請自來。幾年前對朋友說了不得體的話、兔子籠還沒清、在網路上無意瀏覽到卻刺進心裡的評論,時間線碎裂,每個故事自顧自地播放,我想清場,但它們太猖狂。休息竟變成一場和自己打不完的爛仗。


這本書提供了靜態以外的另一種解套,那就是「行動」。大腦的休息,不一定得是清空,轉換注意力,進入「心流」,讓腦的其他部分活動,也可以達到休息的效果。這讓我想到另一本書,枡野俊明寫的《你所擔心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裡,提及過度的思慮,讓我們總為自己的幻想受苦,而行動,正是去擁抱那九成的可能性。大腦是可塑的,藉由不斷的訓練,讓大腦習慣「這些想法大部分都不會成真」,這會比在不斷在腦中進行自我說服來得更加有效。這是對思緒迴路進行一種根本上的改造,起初會有些困難,但思考路徑一旦建立完成,往後面對事情時,大腦就會自動往這路徑上走。


或許你會想「這件事哪有這麼簡單能做到?」,這就不得不提到本書一個很棒的特色,那就是書中幾乎每個篇章都提供了明確的思考節點,讓讀者可以一步一步跟著做。例如在〈你是思維反芻的受害者嗎?〉中,就分有三步驟,分別是「一、識別自己的『思維反芻』」、「二、鼓起直接面對問題的勇氣」、「三、採用具體行動去化解焦慮」,每個標題也都有如何去引導自己思考的示範。內含的九大篇章裡,從自我探索、家庭記憶、人際關係等皆有涵蓋。老實說作者對於每個題目的探討並不深入,因此我會把這本定位成工具書,適合放在身邊,時不時拿來翻閱。因為在剛開始做這些練習的時候,總需要有人在旁不斷提醒,在既有的思維之外,我們還能怎麼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野若悠的沙龍
16會員
45內容數
河野若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手上多個項目同步處理,腦中一個念頭讓你起身,或許只是想拿個釘書機整理報帳單據,但就在起身的剎那,就突然忘了原本要做什麼。一日下來筋疲力竭,待辦清單刪除許多,卻又無限新增。好不容易下了班,工作思緒依然塞滿腦海,你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睡著後,鬧鐘響起,新的一天已翩然而至。
Thumbnail
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手上多個項目同步處理,腦中一個念頭讓你起身,或許只是想拿個釘書機整理報帳單據,但就在起身的剎那,就突然忘了原本要做什麼。一日下來筋疲力竭,待辦清單刪除許多,卻又無限新增。好不容易下了班,工作思緒依然塞滿腦海,你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睡著後,鬧鐘響起,新的一天已翩然而至。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每日既定的行程中,覺得身心疲憊,也不是說這樣過下去有多不好,但卻有心累感。 心累不同於身體的疲憊,身體累時,一場舒適有品質的睡眠,就能恢復精神奕奕的神采。 但是心累卻像是慢性毒素,好像讓人失去活力,悶悶鬱鬱無法開展,也失去了動力與興致。 一個人,如果在日常中已感到心累,那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每日既定的行程中,覺得身心疲憊,也不是說這樣過下去有多不好,但卻有心累感。 心累不同於身體的疲憊,身體累時,一場舒適有品質的睡眠,就能恢復精神奕奕的神采。 但是心累卻像是慢性毒素,好像讓人失去活力,悶悶鬱鬱無法開展,也失去了動力與興致。 一個人,如果在日常中已感到心累,那
Thumbnail
人的大腦不是沈浸在過去就是在想像還沒發生的未來,這是正常以及是一種人類自我防衛機制的一部分,享受當下、專注當下才反人類
Thumbnail
人的大腦不是沈浸在過去就是在想像還沒發生的未來,這是正常以及是一種人類自我防衛機制的一部分,享受當下、專注當下才反人類
Thumbnail
【閱讀筆記】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隨時隨地都要多用心! 睡一覺起來仍覺得疲倦嗎?這其實是因為「大腦疲勞」 「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這本書作者是一名禪僧,同時也是一名精神科醫師。 想要消除疲勞,必須先確認我們的疲勞是屬於哪一種。 書中說明疲勞分三種。 第一種是身體的疲勞,第二種是由「負面情緒」造成
Thumbnail
【閱讀筆記】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隨時隨地都要多用心! 睡一覺起來仍覺得疲倦嗎?這其實是因為「大腦疲勞」 「3分鐘身心靈最高休息法」這本書作者是一名禪僧,同時也是一名精神科醫師。 想要消除疲勞,必須先確認我們的疲勞是屬於哪一種。 書中說明疲勞分三種。 第一種是身體的疲勞,第二種是由「負面情緒」造成
Thumbnail
大腦因負面情緒陷入“反芻思考”時,猶如進入死胡同,不停地鑽牛角尖,難以逃出負面情緒而越陷越深。
Thumbnail
大腦因負面情緒陷入“反芻思考”時,猶如進入死胡同,不停地鑽牛角尖,難以逃出負面情緒而越陷越深。
Thumbnail
★我們累了。尤以「大腦疲勞」最為嚴重,因為身體再怎麼休息也無法改善這個問題。學習如何為大腦、以及我們的人生增添「space(空間、空白)」,藉此消除疲勞、提高大腦的機能。
Thumbnail
★我們累了。尤以「大腦疲勞」最為嚴重,因為身體再怎麼休息也無法改善這個問題。學習如何為大腦、以及我們的人生增添「space(空間、空白)」,藉此消除疲勞、提高大腦的機能。
Thumbnail
現代人雖然看似衣食無缺,心理問題也逐漸放大,可能受到環境競爭的影響,或小時候家裡沒什麼錢告訴自己一定要很拚,因此會一直push自己不斷往前,很怕我一旦懈怠就會被社會淘汰。但真的是這樣嗎? 看著待辦事項,一方面有種「我完成很多事情」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心裡也帶出一種「心好累」的疲憊感。
Thumbnail
現代人雖然看似衣食無缺,心理問題也逐漸放大,可能受到環境競爭的影響,或小時候家裡沒什麼錢告訴自己一定要很拚,因此會一直push自己不斷往前,很怕我一旦懈怠就會被社會淘汰。但真的是這樣嗎? 看著待辦事項,一方面有種「我完成很多事情」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心裡也帶出一種「心好累」的疲憊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