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成年監護」做失依、失智者法定家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什麼是「成年監護」?顧名思義 就是「成年人的監護人」,《民法》規定年滿20歲者便為完全行為能力人,但仍有部分成年人因失智症、心智障礙、精神疾病等因素,無法了解他人表達的意思,不能與他人溝通、無法處理自身大小事,他們雖然是成人的年紀,卻沒有自我照顧能力。若身邊沒有任何親屬提供照顧,根本無法自立生活。其中,以「獨居無家人的失智長輩」及「成年的心智障礙者」佔最多數。

raw-image

他們需要如同家人一般的監護人,代理處理財務管理、法律訴訟、醫療決定、生活照顧安排等事務,以保障身分及財產上的權益,弘道基金會是全臺少數擔任合法監護人的社會福利機構。


「愛,讓我們像一家人」 弘道擔任監護人守護他們

全臺統計至2020年,受監護及輔助宣告的人數達1萬1131人,弘道基金會自2002年起,經臺中地方法院裁定選任擔任監護合法代理人職務,今年持續服務戶籍於臺中市46名,及臺北市6名受監護/輔助宣告之服務對象,維護無家屬的失智老人及心智障礙者,更有專職社工人員執行監護職務,編制護理、財務會計、法律專員等跨專業人員諮詢與個案研討。

弘道專職社工對於每位服務對象來說,都像是家人,除了協助個案申請社會福利補助、例行回診,每個月社工會固定訪視,給予關心與情緒支持,更從食衣住行各方面用心照料;如果是居住在自宅或租屋的個案,會視需求協助聘僱適合的看護,並協助個案繳納房租、水電費、健保費等生活基本開銷;如果是需住機構的個案,社工會針對個案的狀況需求,尋找適合機構安置,除了送物資、營養品,機構舉辦的親子旅遊,社工更會以家人身分一同參與,還會不定時帶個案外出購物及用餐,加強社會適應融合。
弘道專職社工不定期帶個案外出購物用餐,加強社會融合(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弘道專職社工不定期帶個案外出購物用餐,加強社會融合(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當個案生病受傷時,弘道社工更像家人一樣,24小時待命,半夜一通電話就得趕到醫院。
專職社工24小時待命,一通電話就得趕到機構或醫院(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專職社工24小時待命,一通電話就得趕到機構或醫院(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如果狀況緊急,社工必須與跨專業小組做緊急重大的醫療決策;對於失智症者及心智障礙者來說,最令人擔心的不外乎是被不肖人士傷害或詐騙。

弘道也依成年監護相關法規,協助個案執行財產管理,包括不動產租賃買賣、房屋基礎維護,協助存款信託業務、帳戶現金管理、零用金管理。除了這些,弘道更重視個案的家庭情感維繫及社會參與層面的服務,提供多元服務活動,如辦理社會融合、教會禮拜、陪同購物、追思祭祖、圓夢計畫等活動。
弘道堅持以愛為出發點,像家人一般的陪伴(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弘道堅持以愛為出發點,像家人一般的陪伴(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打勾勾約定「每月相見」 智能障礙嬤母子視弘道為家人

75歲的周阿嬤失聰加上重度智能障礙,與丈夫育有一子一女,兒子是思覺失調症患者,認知能力不足,女兒則是輕度智能障礙者,在周阿嬤的丈夫過世後,母子三人頓時無人照料,當時一名好心里長幫忙安置至機構,經裁定由弘道擔任他們的監護人,母子三人住在同一個機構,不因困難而被拆散。弘道社工每個月會到機構進行訪視,和周阿嬤母子三人聊聊天、關心他們的健康與生活近況,更會帶來營養品及所需物資,不定期帶他們外出購物、吃喜歡的東西,如果因新冠肺炎疫情緣故,機構停止開放探視,社工也會透過視訊電話與阿嬤三人聯絡情感。

周阿嬤最喜歡紫色,弘道社工貼心的帶來紫色圍巾替阿嬤披上(照片攝於疫情穩定期)

周阿嬤最喜歡紫色,弘道社工貼心的帶來紫色圍巾替阿嬤披上(照片攝於疫情穩定期)

每當弘道社工到機構訪視時,周阿嬤母子三人就像見到親人一樣,總是興奮地拉著社工的手,爭相搶著和社工聊天,像孩子般的撒嬌。

周阿嬤女兒最喜歡靠在弘道社工身上撒嬌(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周阿嬤女兒最喜歡靠在弘道社工身上撒嬌(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周阿嬤兒子個性靦腆,但每次看到弘道社工總是好開心,還會比愛心拍照(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周阿嬤兒子個性靦腆,但每次看到弘道社工總是好開心,還會比愛心拍照(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有時社工會帶他們平時不常吃的零食或飲料,就能讓周阿嬤三人笑得好開心!

弘道社工會不定期送營養品物資,偶爾帶來個案平時不常吃的零食飲料(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弘道社工會不定期送營養品物資,偶爾帶來個案平時不常吃的零食飲料(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每到離別時刻,周阿嬤總是不捨地抱著社工,母子三人有時還會難過得哭了出來,希望社工多留一會兒,更會和社工打勾勾,約定下次一定要再來,因為對他們來說,弘道社工猶如世上唯一的親人。

離別時刻,阿嬤母子三人有時會難過得哭出來,並打勾勾約定下個月再見(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離別時刻,阿嬤母子三人有時會難過得哭出來,並打勾勾約定下個月再見(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弘道致力「成年監護」 用愛守護失依失智者權益

弘道基金會執行成年監護宣告之法定代理人19年,堅持以愛為出發點,支持每位個案都能有自主與尊嚴,享有安心、滿足的生活品質並能保障權益。

周阿嬤母子三人住同一機構,每個月最期待的就是猶如家人的弘道社工訪視。(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周阿嬤母子三人住同一機構,每個月最期待的就是猶如家人的弘道社工訪視。(照片拍攝於疫情穩定期間)

弘道臺中服務處長陳國慶表示:「我們希望幫助個案的不只是生活照顧、財務管理、醫療決定,而是更多人性的陪伴,我們與個案就像一家人,為他們解決生活的疑難雜症,避免他們淪為被社會遺忘的人,協助個案安養終老」。
誠心邀請您一起幫助失依失智長者與心智障礙者擁抱愛,
愛心捐款專線:04-2206-0695
了解更多成年監護計畫,請至【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官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沙龍
3會員
29內容數
2024/04/22
年紀大就是動作慢、講話老番顛嗎?100歲的阿公還騎機車環島、60歲的阿姨上台講脫口秀,他們用行動打破年齡界限,為新一代的老人發聲。 當你年過65歲或退休後,敢發聲說出自己的需求或夢想嗎?而當你到80歲時,還有作夢的勇氣嗎?
Thumbnail
2024/04/22
年紀大就是動作慢、講話老番顛嗎?100歲的阿公還騎機車環島、60歲的阿姨上台講脫口秀,他們用行動打破年齡界限,為新一代的老人發聲。 當你年過65歲或退休後,敢發聲說出自己的需求或夢想嗎?而當你到80歲時,還有作夢的勇氣嗎?
Thumbnail
2024/02/06
孤獨流感蔓延,各國政府無不設法對抗。台灣的獨活族已超過1/3,過往的柑仔店、現代文青咖啡能縮短人與人的距離嗎?還有其他可能嗎?
Thumbnail
2024/02/06
孤獨流感蔓延,各國政府無不設法對抗。台灣的獨活族已超過1/3,過往的柑仔店、現代文青咖啡能縮短人與人的距離嗎?還有其他可能嗎?
Thumbnail
2021/07/09
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攜手一粒麥子基金會、中華聖母基金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屏東基督教醫院等四家社福團體,共同推動加一點關心,減一點冷漠的「加減新生活-銀齡新生活」公益募款行動,幫助大眾認識照護長輩相關衛教知識、延緩長輩身心老化、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Thumbnail
2021/07/09
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募款,攜手一粒麥子基金會、中華聖母基金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屏東基督教醫院等四家社福團體,共同推動加一點關心,減一點冷漠的「加減新生活-銀齡新生活」公益募款行動,幫助大眾認識照護長輩相關衛教知識、延緩長輩身心老化、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成為身心障礙者的家人,帶來許多額外的壓力與挑戰。愛奇兒家庭照顧者需面對照顧工作的負擔、心理壓力、以及在社交關係中的困難。心理諮商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但費用問題讓許多家庭無法承擔,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提出連署以爭取每年三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成為身心障礙者的家人,帶來許多額外的壓力與挑戰。愛奇兒家庭照顧者需面對照顧工作的負擔、心理壓力、以及在社交關係中的困難。心理諮商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但費用問題讓許多家庭無法承擔,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提出連署以爭取每年三次免費心理諮商服務。
Thumbnail
陪伴失智家人一段時日,有時會突然有種錯覺: 「失智症照顧者,是不是才是那個被照顧著的一方?」
Thumbnail
陪伴失智家人一段時日,有時會突然有種錯覺: 「失智症照顧者,是不是才是那個被照顧著的一方?」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Thumbnail
媽媽這些年來逐漸失智,是我們家人最操心的事,雖然生活上的變化還不算大,但隨著行動能力下降,活動量也大幅減少,我們很擔心她幾乎都待在家裡,失智況狀會更加嚴重。   在確認媽媽目前是中度失智後,我們透過醫師也了解到,目前這是不可逆、無法恢復的狀況,但如果都不治療,或以適當的方式應對,媽媽惡化的程
Thumbnail
當家庭成員因腦部疾病導致認知功能障礙時,家庭面臨保護其財產和支付照顧費用的挑戰。法院的監護或輔助宣告可確定其法律行為能力受限,並指定法定代理人代理所有法律事務,以保障受傷家人的權益。這一程序確保受傷家人不會因認知障礙而遭受財產損失,同時合法地使用其財產支付必要的照顧費用。
Thumbnail
當家庭成員因腦部疾病導致認知功能障礙時,家庭面臨保護其財產和支付照顧費用的挑戰。法院的監護或輔助宣告可確定其法律行為能力受限,並指定法定代理人代理所有法律事務,以保障受傷家人的權益。這一程序確保受傷家人不會因認知障礙而遭受財產損失,同時合法地使用其財產支付必要的照顧費用。
Thumbnail
近日新聞報導的行天宮與失智老翁間贈與房屋的爭議,我們外人無法一窺事實的全貌,也難以斷定對錯,但這也使民眾逐漸思考失智者保護的議題,這是大家都需要花時間了解的,因為你我的家庭,可能都會面臨到這個問題......
Thumbnail
近日新聞報導的行天宮與失智老翁間贈與房屋的爭議,我們外人無法一窺事實的全貌,也難以斷定對錯,但這也使民眾逐漸思考失智者保護的議題,這是大家都需要花時間了解的,因為你我的家庭,可能都會面臨到這個問題......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數量也越來越多。照顧失智長輩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如果您能掌握正確的照顧方法,可以幫助家中長輩渡過晚年,並且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數量也越來越多。照顧失智長輩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如果您能掌握正確的照顧方法,可以幫助家中長輩渡過晚年,並且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身障鑑定會涉及到醫療和社會福利體系二者,醫療體系來診斷個體是否有身心狀況的缺陷,確定為障礙者,就會由社會福利體系核發身心障礙證明。
Thumbnail
身障鑑定會涉及到醫療和社會福利體系二者,醫療體系來診斷個體是否有身心狀況的缺陷,確定為障礙者,就會由社會福利體系核發身心障礙證明。
Thumbnail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全台3.4萬個精障家庭,僅配不到百位社區關懷訪視員,精障社群平台攜手社關,共同呼籲為精障困境尋活路。
Thumbnail
預防失智症必須了解病因、病程、治療方式,但,對於失智症長者之陪伴,確實相當重要。將失智症長輩當作成人對待:將失智症長輩當作成人對待、理解長輩情況,多些同理心。失智症照護指南包含懷舊回憶、認知活動、現實感知、營養照護、保持耐心等。
Thumbnail
預防失智症必須了解病因、病程、治療方式,但,對於失智症長者之陪伴,確實相當重要。將失智症長輩當作成人對待:將失智症長輩當作成人對待、理解長輩情況,多些同理心。失智症照護指南包含懷舊回憶、認知活動、現實感知、營養照護、保持耐心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