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情下的一堂課:學獨處,也學著與人健康的連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疫情三級警戒一再延期後,居家防疫、居家工作及帶著孩子線上學習,也讓這日子和日子之間漸漸變得模糊,有時很難分得清今天幾月幾日,每一天似乎都長得太相似:早上是孩子線上學習的時間,下午稍做休息後或是閱讀、或是運動,孩子自己一個人遊戲(當然,是電動)時,則穿插著自己的工作,晚餐過後,常常東摸西摸的,時間就悄悄從細縫中溜走 ,一天,又在這方寸的室內中渡過。慶幸的是,每週一、週三的晚上還有線上課程,為了備課,除了摸索與學習網路硬體外,因應線上的軟體(內容、線上的互動等)部分也是努力做轉化與調整,讓生活中有一個另一個可以施力的重心。


一堂『學孤獨』的課

記得第一天轉線上課時,和同學們共同討論了「孤獨」的話題。

當時,正好收到網路群組轉傳的這則影片:

學會孤獨,和自己在一起--蔣勳

影片中,提到以下幾個點:

  1. 孤獨 solitude 字根sol 太陽 ,有「跟自己在一起」之意
  2. 華人文化下對獨處的影響:人難以獨處
  3. 疫情被迫關在室內時,有哪些好久沒有做的事拿出來做?
  4. 對疫情下 、孤獨的反省:慢下來,少即是多,回到做那些長久要花時間的事
  5. 孤獨中,你如何跟自己對話?

無巧不成書,在看到這則影片的同一個時段裡,正好也聽見了Podcast的這則專題:

關於獨處的各種討論」--三個人的生活對話頻道

raw-image

在專題中,也分別談到以下:

  1. 三人不同的獨處經驗分享
  2. 對於跟能否獨處的人相處的討論
  3. 獨處型態的討論:放電的、充電的、自我探索的

因此,我們就以這二個影音檔為媒介,共同討論在疫情下的生活,一方面透過交流連結彼此,另一方面也試圖想帶出一些反思。

在線上的課室間,有的同學因為疫情,開始整理居家空間,有的同學反而因為孩子都得在家學習,變得更忙碌,少了自己可以保有的時間與空間,當然,也有另一些同學因為早已習於獨處的生活,疫情對於他的差別僅在休閒生活由戶外轉為室內,每個人因著疫情需要面對的各自不同,卻也有相同的心境:一方面對於疫情間能透過這樣的方式連結彼此而感到溫暖,另一方面,也期待疫情早日結束,回到過往那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


學獨處,也學著與人健康的連結

能透過這樣的方式連結彼此而感到溫暖

不知怎地,在這堂課結束過了二週後的此時,重新看到這句話時,有一種不同的感覺由心中浮現。好像,在疫情之初,談著學習孤獨後,也看到連結彼此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學會孤獨,它是天秤的兩端,可能有的人可以獨處多一點,有的人需要連結多一些,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在這二者極端值之間,也都需要學習和練習自己並不習慣的另一面,如此一來,才既能保有自己的空間沈澱、省思,同時也能自由、健康地與人產生連結。

這樣的看見,或許也出於三級警戒近一個月後,有一些獨居、獨處的長者開始有種窒息感,鎮日的新聞都傳遞著不安的消息(但我總覺得在新聞眼之外,一定也有不同於漫罵、口水戰,彼此支持打氣,好的那一面,只是闔家歡樂的平和劇情沒人愛看?)(啊,不小心備註太長),不安的消息讓這群人的身心備感壓力,於是乎,這份人際連結似乎變得更為重要了,特別在那些還沒來得及學會獨處的長者身上,如何在疫情期間也能好好地陪伴,似乎也成為當前的課題之一?

看著線上同學們彼此交流著疫情期間的心情、日常生活等,忽然間,這樣的畫面,讓人心中升起一股美好的感覺,一如這本英文小故事書裡提到的:外在與內在的世界或許都有一點大的變化,但內在有一些仍是一樣的,而春天,也將會來到。


如果你(妳)也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送愛心、贊助或是在讚賞公民上幫忙拍拍手!更歡迎訂閱我的專欄或追蹤我專欄訂閱請點我),有任何想要交流的意見與想法也都歡迎哦!謝謝你(妳)❤️

https://www.facebook.com/cookiebrother.scholastica/

https://www.facebook.com/cookiebrother.scholastica/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6會員
14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5/02/10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2/10
蔡康永的說話之道2,一本教你如何與人相處、說話之道,並非單純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對人性的洞察與同理心的展現。書中以生活化的方式,分享許多說話技巧,例如:如何讓八卦更有品味、如何開啟一段親民的對話、傾聽的重要性、同理心的展現,以及說話的藝術。推薦給想要提升溝通能力,並在人際關係中游刃有餘的朋友。
Thumbnail
2025/02/03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Thumbnail
2025/02/03
近期忽然有感說話的重要性,於是找了幾本與說話相關的書來閱讀,同時為自己做點記錄,本次想分享的是這本書:丁菱娟的成熟大人說話課: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任何情境都可用的38個溝通之道。 之所以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副標題:如何說,才能得體又不傷人?反擊時,如何堅定又有力量?
Thumbnail
2024/06/17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2024/06/17
透過閱讀「一如既往」一書,理解作者所提人性裡不變的法則有哪些,並以此來觀看關於理財、職場、人際等各方面的狀況,如能以此做為方針,或引導自己去面對生活、工作、財富等種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新冠疫情改變的「新生活」,就是讓人與人的距離拉大;且因傳染力太強,一旦被感染,就要「居隔」;這使得「關禁閉」,成為咱們人生「新考驗」。
Thumbnail
新冠疫情改變的「新生活」,就是讓人與人的距離拉大;且因傳染力太強,一旦被感染,就要「居隔」;這使得「關禁閉」,成為咱們人生「新考驗」。
Thumbnail
人生好比騎馬旅行看世界,走走停停,半悠閒半觀看隨著意興向前行,飽餐一路美景美食。駕馭馬匹,雖能輕鬆前行,但也別鬆散失神,必須保持平衡坐正。一路會有風風雨雨,意外隨時也可能發生。蒙田還夢想著有朝若死,希望是死在離家人家鄉遠遠的,正在騎馬的旅途中。
Thumbnail
人生好比騎馬旅行看世界,走走停停,半悠閒半觀看隨著意興向前行,飽餐一路美景美食。駕馭馬匹,雖能輕鬆前行,但也別鬆散失神,必須保持平衡坐正。一路會有風風雨雨,意外隨時也可能發生。蒙田還夢想著有朝若死,希望是死在離家人家鄉遠遠的,正在騎馬的旅途中。
Thumbnail
雖然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疫情期間我仍正常上下班,並未居家辦公,新家獨居的機會讓我忽然間有很多獨處的時刻。空間裡只有自己的氛圍,遺世而獨立,珍惜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時刻,是來自於維持社交距離的恩賜。 不習慣 一個人的時候,關於自己內在的
Thumbnail
雖然因為工作屬性的關係,疫情期間我仍正常上下班,並未居家辦公,新家獨居的機會讓我忽然間有很多獨處的時刻。空間裡只有自己的氛圍,遺世而獨立,珍惜和自己好好相處的時刻,是來自於維持社交距離的恩賜。 不習慣 一個人的時候,關於自己內在的
Thumbnail
在家 Work From Home 已經邁入第三個月,該適應的、還沒習慣的模式也早已成為日常。但看見早晨的陽光照進屋內,心情還是振奮不少!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逐漸虛擬化,我們使用 google meet 或 gather 進行交流,偶爾會因為網路不穩而漏掉訊息、也會因為麥克風忘記關掉....
Thumbnail
在家 Work From Home 已經邁入第三個月,該適應的、還沒習慣的模式也早已成為日常。但看見早晨的陽光照進屋內,心情還是振奮不少!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逐漸虛擬化,我們使用 google meet 或 gather 進行交流,偶爾會因為網路不穩而漏掉訊息、也會因為麥克風忘記關掉....
Thumbnail
  本文僅是疫情下,本人的體悟,文章沒有任何章法,信手亂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所以會跟之前文章迥異,請酌量服用。   國家三級緊戒已逾一個月,這段時間無法人與人的連結,對於群居的人類來說,確實是個挑戰。   看看新聞報導,諸多人期待解封後能大玩特玩,甚至有些飯店訂房已額滿,國家緊戒一個月的鬱悶之情,
Thumbnail
  本文僅是疫情下,本人的體悟,文章沒有任何章法,信手亂書,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所以會跟之前文章迥異,請酌量服用。   國家三級緊戒已逾一個月,這段時間無法人與人的連結,對於群居的人類來說,確實是個挑戰。   看看新聞報導,諸多人期待解封後能大玩特玩,甚至有些飯店訂房已額滿,國家緊戒一個月的鬱悶之情,
Thumbnail
在線上的課室間,有的同學因為疫情,開始整理居家空間,有的同學反而因為孩子都得在家學習,變得更忙碌,少了自己可以保有的時間與空間,當然,也有另一些同學因為早已習於獨處的生活,疫情對於他的差別僅在休閒生活由戶外轉為室內,每個人因著疫情需要面對的各自不同,卻也有相同的心境:一方面對於疫情間能⋯⋯
Thumbnail
在線上的課室間,有的同學因為疫情,開始整理居家空間,有的同學反而因為孩子都得在家學習,變得更忙碌,少了自己可以保有的時間與空間,當然,也有另一些同學因為早已習於獨處的生活,疫情對於他的差別僅在休閒生活由戶外轉為室內,每個人因著疫情需要面對的各自不同,卻也有相同的心境:一方面對於疫情間能⋯⋯
Thumbnail
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公司改為居家上班、學校遠端上課,我們從原先線上、線下交替且並存的生活,改為只能線上。社交恐懼、網路成癮者彷彿找到合理依傍的浮木,但為什麼我們更加不快樂?
Thumbnail
隨著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公司改為居家上班、學校遠端上課,我們從原先線上、線下交替且並存的生活,改為只能線上。社交恐懼、網路成癮者彷彿找到合理依傍的浮木,但為什麼我們更加不快樂?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反思這幾天在家防疫時,是如何調適壓力,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
Thumbnail
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反思這幾天在家防疫時,是如何調適壓力,重新找回內心的平安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圖片 疫情增溫後,雖然台灣並沒有宣布封城,但人民的自主封城早已開啟,並且也都開始在家工作和上課了。這樣長時間待在家的日子,來到了第四天了,大家的心情還好嗎? 隨著確診數並未減少,“ Stay Home”的時間可能會增長。「或許更讓人害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不能與想念的人見面的孤獨。」 圖片 新冠肺
Thumbnail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泰戈爾Tagore(印度詩人)  上週五在建國科技大學「文學與女性圖像」通識課程中,我以客座講師的角色與同學們分享「孤獨力的自我修練:穿越繪本啟動情感連結與自我對話」主題,也以上述泰戈爾的詩進行提問:「在社群媒體日漸蓬勃發展,溝通越來越有效率的時代,為
Thumbnail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泰戈爾Tagore(印度詩人)  上週五在建國科技大學「文學與女性圖像」通識課程中,我以客座講師的角色與同學們分享「孤獨力的自我修練:穿越繪本啟動情感連結與自我對話」主題,也以上述泰戈爾的詩進行提問:「在社群媒體日漸蓬勃發展,溝通越來越有效率的時代,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