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常常會把「難道」掛在嘴邊,或是總會輕描淡寫希望別人能夠做某些事情,這種類型很容易就只是「出一張嘴」,然而只出一張嘴倒也罷了,會引起我們情緒的在於,出嘴的人沒有同理心,也就出嘴的人總是覺得要辦到這件事「沒什麼難度」「應該很簡單」「怎麼會辦不到呢」。
也許我們討厭只出一張嘴的人,也許我們不能控制別人,但反過來我們也可能變成只出一張嘴的人,那麼該怎麼預防自己變成這樣的人呢?
為什麼要先確認對方是否有相對應的能力或是意願呢?因為我們總不能要對方做「辦不到」或是「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希望對方可以採取些行動,那就要事先確認。
我的爸爸在擔任工廠廠長一職的時候,某次聊天談到對於工廠的管理方針,爸爸引用論語其中一段「不教而殺謂之虐」,意思是「當沒有教導別人該如何做之前,當對方犯錯就以嚴厲的方式苛責甚至處罰,這樣的方式就是在虐待對方」
同樣的道理,如果還沒確認對方是否有相對應的能力前,就要求對方要做到,我覺得也是一種「虐待」。而如果對方沒有意願,但是我們強迫對方去做,我相信這也是一種「虐待」
如果能事先就確認對方的能力與動機,這就是具有「同理心」的表現。因為我們能先以對方的狀態,也就是先以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反過來說,很常使用「難道」來做開頭的人,大多都會先以自己的觀點作為出發點,而不是先以對方的觀點來做思考。
- 「難道就不能好好寫功課嗎?」---也許這份功課太難了
- 「難道就不能整理房間嗎?」---也許不懂的如何整理
- 「難道就不能專心嗎?」 ---也許旁邊太多會分心的事物
- 「難道不能好好睡覺嗎?」---也許今天下午睡太多了,晚上就睡不著
- 「難道就沒辦法嗎?」---如果有辦法,不早就做了嗎?
如果你聽到「難道」這兩個字,心裡會不會激起某些不舒服得感覺,甚至會覺得被針對的感覺。沒錯!使用難道這兩個字容易塑造出「對立感」,這時兩邊的人就很難繼續談話下去,因為這一刻在兩人的中間已經樹立出一道牆,讓我們不想再聽對方說什麼了!
如果聽到對方使用「難道」做為起手式,那麼我們該如何回應呢?
- 使用「可是」---好像顯得有些卑微
- 使用「要不然」---對立感似乎更重了
- 使用「我就爛」 ---這可能會直接吵架
我們會發現,似乎很難有個好的回應方式,於是大多數就會變「沈默以對」。但是沈默的情況下,對方也很難知道我們心中的想法。所以真的不要再用「難度」作為對話的起手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