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就不能那樣嗎?我都很想回「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常常會把「難道」掛在嘴邊,或是總會輕描淡寫希望別人能夠做某些事情,這種類型很容易就只是「出一張嘴」,然而只出一張嘴倒也罷了,會引起我們情緒的在於,出嘴的人沒有同理心,也就出嘴的人總是覺得要辦到這件事「沒什麼難度」「應該很簡單」「怎麼會辦不到呢」。

也許我們討厭只出一張嘴的人,也許我們不能控制別人,但反過來我們也可能變成只出一張嘴的人,那麼該怎麼預防自己變成這樣的人呢?

預先確認對方的能力與意願

為什麼要先確認對方是否有相對應的能力或是意願呢?因為我們總不能要對方做「辦不到」或是「不想做」的事情。如果我們希望對方可以採取些行動,那就要事先確認。

我的爸爸在擔任工廠廠長一職的時候,某次聊天談到對於工廠的管理方針,爸爸引用論語其中一段「不教而殺謂之虐」,意思是「當沒有教導別人該如何做之前,當對方犯錯就以嚴厲的方式苛責甚至處罰,這樣的方式就是在虐待對方」

同樣的道理,如果還沒確認對方是否有相對應的能力前,就要求對方要做到,我覺得也是一種「虐待」。而如果對方沒有意願,但是我們強迫對方去做,我相信這也是一種「虐待」

多些同理心,創造更好溝通

如果能事先就確認對方的能力與動機,這就是具有「同理心」的表現。因為我們能先以對方的狀態,也就是先以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反過來說,很常使用「難道」來做開頭的人,大多都會先以自己的觀點作為出發點,而不是先以對方的觀點來做思考。

  • 「難道就不能好好寫功課嗎?」---也許這份功課太難了
  • 「難道就不能整理房間嗎?」---也許不懂的如何整理
  • 「難道就不能專心嗎?」 ---也許旁邊太多會分心的事物
  • 「難道不能好好睡覺嗎?」---也許今天下午睡太多了,晚上就睡不著
  • 「難道就沒辦法嗎?」---如果有辦法,不早就做了嗎?

如果你聽到「難道」這兩個字,心裡會不會激起某些不舒服得感覺,甚至會覺得被針對的感覺。沒錯!使用難道這兩個字容易塑造出「對立感」,這時兩邊的人就很難繼續談話下去,因為這一刻在兩人的中間已經樹立出一道牆,讓我們不想再聽對方說什麼了!

如果聽到對方使用「難道」做為起手式,那麼我們該如何回應呢?

  • 使用「可是」---好像顯得有些卑微
  • 使用「要不然」---對立感似乎更重了
  • 使用「我就爛」 ---這可能會直接吵架

我們會發現,似乎很難有個好的回應方式,於是大多數就會變「沈默以對」。但是沈默的情況下,對方也很難知道我們心中的想法。所以真的不要再用「難度」作為對話的起手式了!

千萬不要再用「難道」做為起手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把自己當實驗品的人生的沙龍
12會員
68內容數
2023/01/15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我會用「真實」來形容,甚至真實到難以面對。雖然每篇文章都不常,但是許多都可以引起內心的共鳴。 也可說這本書包含了許多書籍的重點,比如說我很喜歡的「1月13日 - 小事精通,累積自信」,看到這個標題我腦袋想到好幾本書都有提到類似的概念,甚至許多的Podcast也有提到。 建立
Thumbnail
2023/01/15
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我會用「真實」來形容,甚至真實到難以面對。雖然每篇文章都不常,但是許多都可以引起內心的共鳴。 也可說這本書包含了許多書籍的重點,比如說我很喜歡的「1月13日 - 小事精通,累積自信」,看到這個標題我腦袋想到好幾本書都有提到類似的概念,甚至許多的Podcast也有提到。 建立
Thumbnail
2023/01/08
無論是新鮮人求職或是職場老鳥,面對職涯心裡總是會有個盤據已久的疑問「我的興趣能不能變成工作?」,你覺得呢?興趣該不該變成工作呢? 那麼我們用一個情境來做思考,大多數的人都會喜歡出國旅遊,如果有一個人非常熱愛旅遊,於是他依照自己的興趣找了一份導遊的工作,是不是就非常符合興趣呢? 這是在真實的情況下,我
Thumbnail
2023/01/08
無論是新鮮人求職或是職場老鳥,面對職涯心裡總是會有個盤據已久的疑問「我的興趣能不能變成工作?」,你覺得呢?興趣該不該變成工作呢? 那麼我們用一個情境來做思考,大多數的人都會喜歡出國旅遊,如果有一個人非常熱愛旅遊,於是他依照自己的興趣找了一份導遊的工作,是不是就非常符合興趣呢? 這是在真實的情況下,我
Thumbnail
2023/01/02
閱讀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種「興趣」,但是能將書中的知識落地為實際的應用,甚至透過一連串的實驗之後,打造出專屬一個人的「夢幻工作」,這本書就是作者綜合了大量的閱讀以及實作之後,轉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這本書是由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所寫的第一本書,作者本身沒有特別的背景,前份工作是台積電的高階工程師。而是
Thumbnail
2023/01/02
閱讀對某些人來說只是一種「興趣」,但是能將書中的知識落地為實際的應用,甚至透過一連串的實驗之後,打造出專屬一個人的「夢幻工作」,這本書就是作者綜合了大量的閱讀以及實作之後,轉變自己人生的故事。 這本書是由閱讀前哨站的站長-瓦基所寫的第一本書,作者本身沒有特別的背景,前份工作是台積電的高階工程師。而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
Thumbnail
與人溝通時,你是否經常無奈衝突的產生呢? 說話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有別於其它物種的優勢。我們因說話,而能有效的表達想法,造就許多的合作與創造;而我們也因為說話,產生許多衝突與誤解,造成分歧、決裂人際關係。面對說話這件事,除了學習如何表達之外,如何避免溝通衝突也是很重要的課題。分享一個簡單
Thumbnail
「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Thumbnail
「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Thumbnail
你有拒絕過別人嗎?在當下心裡有覺得掙扎揪結,難以啟齒嗎? 或者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人,常常硬著頭皮答應了卻又後悔呢? 這兩種我都有過!
Thumbnail
你有拒絕過別人嗎?在當下心裡有覺得掙扎揪結,難以啟齒嗎? 或者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人,常常硬著頭皮答應了卻又後悔呢? 這兩種我都有過!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親愛的你,別因為一再失敗的溝通,而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
Thumbnail
親愛的你,別因為一再失敗的溝通,而把自己鎖在悲傷、寂寞、孤獨的空間裡。 世界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日常生活中,常會因各種不如意而耿耿於懷,說話常有攻擊傾向,跟這樣的人共處往往動輒得咎,老是在爭吵、鬥氣、冷戰的情緒低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常常會把「難道」掛在嘴邊,或是總會輕描淡寫希望別人能夠做某些事情,這種類型很容易就只是「出一張嘴」,然而只出一張嘴倒也罷了,會引起我們情緒的在於,出嘴的人沒有同理心,也就出嘴的人總是覺得要辦到這件事「沒什麼難度」「應該很簡單」「怎麼會辦不到呢」。 也許我們討厭只出一張嘴的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常常會把「難道」掛在嘴邊,或是總會輕描淡寫希望別人能夠做某些事情,這種類型很容易就只是「出一張嘴」,然而只出一張嘴倒也罷了,會引起我們情緒的在於,出嘴的人沒有同理心,也就出嘴的人總是覺得要辦到這件事「沒什麼難度」「應該很簡單」「怎麼會辦不到呢」。 也許我們討厭只出一張嘴的
Thumbnail
有很多話我很不愛聽,甚至於不必等人家開口唱正戲,開場白就已經轉台或是關電視跟耳朵了。 而且,一聽到誰這麼開口立刻在心底退後,在人家頭上大大貼個標籤一見發財「避之則吉」。  比方說: 1.「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那就不要說。因為一定滿滿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接下來就全
Thumbnail
有很多話我很不愛聽,甚至於不必等人家開口唱正戲,開場白就已經轉台或是關電視跟耳朵了。 而且,一聽到誰這麼開口立刻在心底退後,在人家頭上大大貼個標籤一見發財「避之則吉」。  比方說: 1.「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那就不要說。因為一定滿滿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接下來就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