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他這樣太可惡了吧!這件事情絕不能這樣放過他!」
我想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有像上面這樣的經歷。你自己都能很好的處理負面情緒,但身邊的人遇到事件時,你想幫他出口氣卻頻頻被阻止。
「算了啦...遇到這種事情算我自己衰」
「所以你不追究?你就這樣任由他繼續囂張嗎?」你瞪大眼睛問。
「阿不然還能怎麼辦?」他無奈地說著:「我又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也不能不面對,只能就這樣啊.....」
你聽了他的事情感同身受,但你完全幫不上什麼忙,徒留自己氣得要死。
你氣他息事寧人、但更氣的是自己的無能為力。
這種事情生活中層出不窮。
例如像是小孩在學校被欺負,爸媽二話不說殺到學校,要校長、要老師、要動手的同學出來給個交代,你的小孩卻說算了。
身邊姊妹淘懷了渣男的小孩、你聽她說著這個男的有多不好多不好,但真的要去幫她出一口氣的時候,她卻阻止你。
你身邊的朋友剛失業,抱怨工作難找、荷包快見底,你當仁不讓幫他處理大大小小事、幫她介紹工作,但她卻裹足不前。看起來就像是任由她自己腐爛。
這類型的事件都有幾個特點:
- 一就是「你」往往被當事人的故事共感、感受到她的痛苦及受困,並且想為他做些什麼。
- 二就是,當你真的要付諸行動的時候,你感受到當事人卻退縮了。那種炮口不一致的感覺會讓你有種「被當傻子」的感覺。
有些好朋友甚至會為了類似的事件鬧翻。因為想要出頭的人也是冒了風險、但在他們眼中,當事人的退縮幾乎等於背叛。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事人要的是什麼呢?
其實他只是想抒發、他想要陪伴,他希望妳能成為他的後盾-----但不是成為他的先鋒。
【不一致展現】
在NLP心理學中,針對一個「口頭」表示痛苦、「行為」卻避免改變的這種過程,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不一致」
「不想遭受這樣的對待」、「但又拒絕去改變」這樣的對立不一致,就是說明有某些動機是被隱藏起來的。而一旦就這樣展開行動改變、這個動機就會受傷。
這個過程並不是欺騙的那種隱瞞、而是更多時候是當事人自己也不清楚為什麼無法改變。
所以,如果你是那個在他身邊分憂解勞的人,你要有能力看出他的不一致、背後是什麼動機讓他繼續待在痛苦裡面:
在學校被霸凌的孩子,你只需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隨時能幫你討個公道、但下一步什麼?得好好跟孩子聊聊、看孩子想怎麼做。
他可能不想把事件鬧大、讓同學覺得被欺負了只能找爸媽、這會傷及他在團體中的形象。又或者他擔憂父母這樣的討公道、會讓他在學校中更難生存。
這得問、得談、得聊、得讓當事人知道他是有支持後盾的,但行為操之在他。
姊妹淘懷了渣男的小孩,你想幫忙打電話當面對質,他叫你不要這麼做。
有可能她其實罵歸罵,但她真的認為跟這男的還有機會,你一鬧大,她等於真的得面對「自己遇上渣男」的事實。
告訴她,你都在,你也有能力幫她出口氣,但怎麼做?行為操之在她。
【情緒垃圾桶的課題】
各位夠格成為情緒垃圾桶的朋友,正因為你的熱心助人、耐心傾聽、所以他會把心裡話跟你說。
但當對方的故事引發你的惻隱之心、很想出手做些什麼時,考驗的其實是你對當事人的尊重。
你如果足夠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就會知道你的一時興起的「出口氣」滿足的可能只是你的正義感。
你認為出口氣了,但依舊獨留當事人在事件中載浮載沉。
我要請你暫且壓抑自己的衝動、壓下自己認知中的「關心」,更聚焦在對當事人的陪伴、情緒的抒發。
讓他知道,只要他需要,你會都在。
讓他知道,你明白他的辛苦,你也很希望能幫他做些什麼。但他完全不需要為此擔心、擔心你會因為他的故事,而做出什麼他無法預期的事情。
讓他知道:
「你很辛苦、我都明白。而你想說、我都會聽。需要陪伴、我都會在。我能幫助你離開這個困境,但你沒有完全指示前,我會尊重你的意願,在一旁陪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