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你缺的只是時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年待業的那段時間,我清醒了一件事情,就是我一直以為我缺的只是時間。從畢業以來就一直工作沒有過空白的日子,中途換了工作也是隔了六日就去下一間公司上班了。所以我一直以為我缺的只是時間,上一段空白之前的工作期間,我常常幻想著很多很多事情,像是著我想要斜槓人生,我想要賣飾品,想要拍youtube,想要寫作什麼的,我覺得我缺的是那大把大把賣給公司,為工作而消耗的時間,我想著是否能過極簡生活把自由買回來這樣能早日退休早點展開喜歡的事物。
但因為今年恰巧有了待業時間後,我才發現這令人失望的事實。有一位女作家曾表示,曾被人說如果我有時間我也能像你那樣的寫作。女作家表示:他們說的好像是他們只缺時間。
剛開始待業的時候,我的確是去學了作飾品,然後也看了很多書,其實看書就不是在我的缺時間清單之中了,因為工作之餘我的興趣還是會分給看書的時間。但是我的斜槓事實上也沒有展開,我拍了影片,但因為覺得技術上跟完美度都不足,所以要上傳的動作總是卡在心裡,延宕許久,覺得會丟臉,而上傳後也會因為點閱數不高,一下子就放棄。在以前我是不太追劇的,但那段時間我還是追劇了,還追了如蝶翩翩,但我的夢想也沒有像劇中的老人一樣美麗但又跌跌撞撞地展開,反而讓我覺得這只不過是戲劇。
到了中期的時候,我開始覺得有進帳的上班日,人生好像比較有價值。所以很快地就決定要再度去就職,當然在就職前我開啟了我的這個blog,因為如果這件事情也放棄了我就再也無法鼓舞自己,而我也想給這段待業時間開啟另一個意義。但是我也給了我自己很多建設,就是不管有沒有人看都要繼續堅持。成功的Youtuber其實也是一樣的,如果帶著什麼樣的想要很快獲得成功的目標,都可能會敗自己給自己的關卡,所以自我感覺良好很重要,而第二的就是決心跟堅持喜歡的事物,第三就是不計是否成功。
有一本新書的標題是做好自己喜歡的事,就能閃閃發光。我還沒有去讀它,但我也知道做著自己喜歡的是要閃閃發光還是需要點才華,而知道自己才華不足以撐起野心時,就是要靜靜學習。我也曾因為知道這個道理,也利用工作之餘渴望學習自己的興趣才華不足的部分,但事實上發現要閃閃發光還是件不容易的事。這也就是一般人吧,過了很長的時間我接納自己只是個凡人。放假想躺在沙發,身材也疏於訓練,但一段時間又會努力一陣子。
現在發現以往想著缺時間只是自己給自己一個美好的藉口,但這完全也是我其實是很努力工作的證明,我們真的能要求自己這麼多嗎?工作真的不只是工作,工作佔了你的也不只是時間,更多的還是心力。我完全能理解在下班之餘累癱只能放鬆充好電已備明日的作戰是怎麼回事,也能了解有時候發現自己還有足夠的心力,下班去健身房,上英文課的日子是怎麼回事。因為上班生活有急有徐,能仁慈的對待自己才是應變之道。
也因此度過了這段空白沒有工作的時間後,得知了這個實情後,我雖然覺得有失望的部分,但同時也覺得了解之後去選擇好好地工作也是一件不錯的事。現在的我,不會想著要早日退休,也不會想著如果我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多好。我開始覺得工作之餘的休息更滿足,而這段休息時間有心力時也更要加以把握。發現大把時間不適合我是我得到的收穫,所以我開始利用著一週短短的幾小時寫作,也就是你現在所看到的這樣。不期待很有餘裕的時間,只期待很有餘裕的心裡能量。也因此我也放棄了一點完美主義,因為以前覺得自己有很多時間就能做得很好很好,但有了時間後發現自己能完成的還是到某種程度。所以現在開始工作後,反而能接受自己用少少的時間所完成的作品。
現在我更享受工作的日子,也或許是我的個性所導致。這點當然每個人都不同,我也反思應該是自己小時候有窮過,也因此無法無所事事的在家享受無業人生。覺得有點可惜,也有點心疼自己或許是勞碌命,但我也更了解了自己。再度上班後我也不再想著一定要節儉把自己的時間買回來,而是好好享受工作帶給你的報酬與規律的生活。而我也會繼續把握著小片段時間來做飾品,寫作,拍影片。
你以為你缺的只是時間,但事實不是如此,你缺的永遠都只是不計成敗的執行。
工程師作家其實也沒什麼,就只是文筆比較差而已 作者無法用100字描述工作內容,也無法用100字描述的心境 記錄著想感性的生活,想脫逃的職場壓力 但迫於現實需要一點療癒手法才能走得下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從沒有過人生這麼無聊的瞬間 若是連寫作都少了 或許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 所以不得不 強迫自己寫一點東西 為那一天留下一些值得被回憶的事件 以往經過一番忙碌丶充實以後知道休息 休息間還有一些瑣碎的事件得忙得做 大概也是為新學期的開始而做準備 可如今 似乎沒有 不是想著工作、生活、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提升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 學對岸的說法,女人不要只戀愛,還要搞事業 在職場打滾十年了,卡在一個要上不上,但又不會餓死的位置,文科生的我,對於目前的薪水是知足的。開了幾個會和同行聊了幾次,去年的順流讓我更相信轉變的時機到了,請參考這篇30天斷捨離-Day9 以前有伴侶,所以能承擔的風險較高,然而離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時間對我而言到底重不重要? 我不會對時間說不的,但諷刺的是我往往在沒有時間的時候一次做兩件事,有時間時一次做半件事。有點類似於大家說的當期限到了,時間緊迫了,我才會願意把時間拿來做真正有意義的事。這樣說倒也不對,其實我打心底並不認為這些是有意義的事情,我會選擇做只是為了應付期限,應付應當負起的責任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從沒有過人生這麼無聊的瞬間 若是連寫作都少了 或許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了 所以不得不 強迫自己寫一點東西 為那一天留下一些值得被回憶的事件 以往經過一番忙碌丶充實以後知道休息 休息間還有一些瑣碎的事件得忙得做 大概也是為新學期的開始而做準備 可如今 似乎沒有 不是想著工作、生活、
Thumbnail
生活中,工作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們更應該好好地休息,專注於自己的需求和慾望。這篇文章描述著作者在工作與休息間的掙扎,最終放下工作,專注於休息,並給予自己一年的時間去體驗、玩樂、休息。作者鼓勵大家好好地休息、愛自己,並專注於自己。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提升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 學對岸的說法,女人不要只戀愛,還要搞事業 在職場打滾十年了,卡在一個要上不上,但又不會餓死的位置,文科生的我,對於目前的薪水是知足的。開了幾個會和同行聊了幾次,去年的順流讓我更相信轉變的時機到了,請參考這篇30天斷捨離-Day9 以前有伴侶,所以能承擔的風險較高,然而離
Thumbnail
以前在訂定每周或每日的工作計畫,總是把項目排得滿滿當當。彷彿時間能夠被清楚地塊狀切割,但卻忽略了,每一項任務之間,還有轉換成本。 可能包含注意力的轉換需要的時間、精神收斂需要的能量,還有進入到不同工作情境的時刻,或許也需要不同的情緒狀態。 隨著年紀漸長,現在不太喜歡在一天之中處理太多事情或見到太
時間對我而言到底重不重要? 我不會對時間說不的,但諷刺的是我往往在沒有時間的時候一次做兩件事,有時間時一次做半件事。有點類似於大家說的當期限到了,時間緊迫了,我才會願意把時間拿來做真正有意義的事。這樣說倒也不對,其實我打心底並不認為這些是有意義的事情,我會選擇做只是為了應付期限,應付應當負起的責任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