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如何不孤獨死去】|Something to Live Fo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書名原文是 Something to Live For,我建議用原文書名去理解故事會比較妥適。
故事緣起於英國1984年公共衛生法案一節:「若地方當局判定遺體沒有被、或不會被妥當地安排處置,地方當局有義務介入,負責埋葬或焚化其轄區內任何死亡或被發現死亡的遺體。」
故事主角安德魯在市政府的公共衛生單位工作,負責處理孤獨死去的人的後事,包含簡單的現場清理、財產清點(以找出一些錢供政府辦理後續喪葬儀式)、親友聯繫(如果有找到親友的話)及喪禮舉辦,而安德魯還會親自去參加死者喪禮,雖然常常只有他一個人在座。
安德魯是個十分封閉自我的人,有嚴重的社交恐懼,跟家人疏遠,幾乎沒什麼朋友。因為個人彆扭的因素,面試時欺騙上司自己已經結婚、育有一兒一女,老婆黛安、女兒史黛芬妮、兒子大衛,但實則是孤家寡人一個,唯一陪伴他的是他收藏的火車鐵路模型。
後來新同事佩姬的加入,讓安德魯冰封的心逐漸融化,也開始試圖找機會澄清謊言,希望能用真心交一個朋友(或女朋友)。在許多共同處理遺體後事、尋找死者家人或朋友的過程中,安德魯藉由這些故事,藉由與佩姬相處的過程,開始認真面對過往的一段傷痛。
因為那段傷痛,導致安德魯多年來不敢真正面對自己的感情,不敢對他人打開心房,甚至不敢觸碰跟那段傷痛有關的任何記憶。他將一切埋藏起來,從來不曾真正哀悼過去並原諒自己。而直到他提起勇氣面對那段過往,不再逃避,願意將那段記憶再次重現,並且接受事實,給予過去一個尊重的哀悼,並且放下一切加諸於自我的罪惡感,封閉的心才能重新接納這個世界、接納身邊的人,也接納自己。
我不是不能理解社交恐懼的部分,不過還是覺得安德魯個性真的太悶了,讓謊言像滾雪球愈滾愈大,通篇故事有太多機會可以說出口,但總是有各種藉口不說。我想應該也是想把這個謊言的緣由,跟故事後來揭發的過往記憶在最後收束並做個連結。
喔不但我還是覺得看安德魯不斷糾結這個謊言真的很累。只能說愛真的會改變一個人,不管是往好的,或壞的方向。

但有些時候──當他看到成群朋友在酒館長椅上坐成整齊對稱的行列,或在街上牽著手的情侶,他會感到一陣尷尬,自己四十二歲了,好幾年來卻連跟熟人喝杯茶、或跟火車上的人互相微笑調個情都很罕見──他會被自己感覺渴望的強烈程度給嚇到,或許實際上,他真的也想要找人親近,想交朋友,甚至找個人來共度餘生。他很擅長盡快掃除那種感覺,告訴自己那只會讓人不快樂。但萬一他順其自然──甚至真正去培養它呢?或許那是前進的唯一方法。過去都過去了,但或許這次,他可以永遠阻止過去繼續主宰他的人生。

ps. 書封外套下的書「本人」,真的很可愛,跟故事情節相呼應的鴨鴨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23內容數
記錄生活中閱讀的心靈足跡,沉浸在僅屬於自己的小小空間,門外依稀有貓叫聲,慢慢放空自己然後再填滿的過程。 ★目前包含:金讀韓國文學、金讀村上春樹、金談職場、金想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讀著讀著,好像身邊也有一個人,曾經活出這樣的窘態,攢著故事,踩著凌亂的步伐,懷抱著幽微細密的情感,儲藏著一份遺憾,對生命有愛,對物有情,睹物思人。
「我們經由這巨大事件,到底正在往什麼方向前進呢?只要一天不知道,那麼我們很可能就真的一天都不能逃出地下鐵沙林事件這個『沒有指標的惡夢』了。」
「有時候,好想前往一個離此刻所在地最遙遠的地方。」
蕾西被發現從蘋果樹墜落死亡,唯一可能目擊她生命最後一刻的,是她的狗蘿麗。保羅一面試圖訓練蘿麗「說話」,尋找蕾西死亡的真相,一面回憶起跟蕾西過去從相識到結婚後的種種,兩條線逐漸收束,才發現,真相,一直都藏在自己的心中。
不知道為什麼在讀日本作家寫的這種「類工具書」的時候,腦中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一個穿正裝、梳著整齊油亮頭髮、眼神堅毅閃閃發亮、左手推著眼鏡、右手握著旗桿的中年大叔,站在高崗上,大聲朝著幽暗的山谷呼喊「呀吼~~お元気ですか」,然後一邊揮舞著大旗。總而言之,有種一板一眼登高一呼的感覺。
「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而且如果順利的話,把那樣的作用和讀者共享。」
讀著讀著,好像身邊也有一個人,曾經活出這樣的窘態,攢著故事,踩著凌亂的步伐,懷抱著幽微細密的情感,儲藏著一份遺憾,對生命有愛,對物有情,睹物思人。
「我們經由這巨大事件,到底正在往什麼方向前進呢?只要一天不知道,那麼我們很可能就真的一天都不能逃出地下鐵沙林事件這個『沒有指標的惡夢』了。」
「有時候,好想前往一個離此刻所在地最遙遠的地方。」
蕾西被發現從蘋果樹墜落死亡,唯一可能目擊她生命最後一刻的,是她的狗蘿麗。保羅一面試圖訓練蘿麗「說話」,尋找蕾西死亡的真相,一面回憶起跟蕾西過去從相識到結婚後的種種,兩條線逐漸收束,才發現,真相,一直都藏在自己的心中。
不知道為什麼在讀日本作家寫的這種「類工具書」的時候,腦中會浮現這樣的畫面:一個穿正裝、梳著整齊油亮頭髮、眼神堅毅閃閃發亮、左手推著眼鏡、右手握著旗桿的中年大叔,站在高崗上,大聲朝著幽暗的山谷呼喊「呀吼~~お元気ですか」,然後一邊揮舞著大旗。總而言之,有種一板一眼登高一呼的感覺。
「所有的創作行為或多或少,都含有自我修補的意圖。換句話說,藉著將自我相對化的動作,也就是藉著把自己的靈魂套用到和目前不同的形式上去,讓活著的過程中難免產生的各種矛盾、偏差、扭曲,得以消解─或昇華。而且如果順利的話,把那樣的作用和讀者共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泰德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被認為是戀童癖,隱姓埋名將自己放逐到紅湖地區。而後在律師推薦下至小鎮上唯一的偵探公司就職,偵探公司老闆亞曼達身為另一起命案的兇手,出獄卻留在自己長大、命案發生的小鎮上生活,截然不同的兩人背負著各自的「罪」,開始一同調查一位知名小說家失蹤案。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Thumbnail
他不敢想的,或許是可能的;也許重新揭開傷疤,能彌補過去未曾清理的而以另一種方式癒合。他初嚐腦內復盤的溫柔,也想起那個同樣寂寞的Harry,久違的親愛使他幾乎滿溢出來,使他成為一個有能力給出慰藉的人,然而人與人之間的巧妙卻說不清是誰體貼了誰,面對Harry直率的心靈、青春的軀體,他不熟練地重新適應另個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主角安德魯從對自己隱藏的過去到重新找到生命中的意義的故事。他透過教導他人如何尊重「臨終者」,重新與人接觸,並放下過去的自我偽裝,這本書充滿了愛和治癒的故事。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再次從這些藝文作品中看見了自由的可貴,失去自由進而失去姓名與性命,連眾人的共同記憶都要迫於陪葬。當安東尼奧帶著僅存氣息被拖到廣場,士兵們讓鎮民燒掉與他相關連的小書,這一舉止絕不是僅為了嚇阻,而是要將安東尼奧這個人從歷史上抹去。極權體制意味著全面掌控,連死亡都要從古至今死的透徹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一)否定心理創傷 (二)煩惱全來自人際關係 (三)割捨別人的課題 (四)活在當下 (五)結論
泰德在錯誤的時間出現在錯誤的地點,被認為是戀童癖,隱姓埋名將自己放逐到紅湖地區。而後在律師推薦下至小鎮上唯一的偵探公司就職,偵探公司老闆亞曼達身為另一起命案的兇手,出獄卻留在自己長大、命案發生的小鎮上生活,截然不同的兩人背負著各自的「罪」,開始一同調查一位知名小說家失蹤案。
Thumbnail
即便是對死亡比較豁達的那群人,大概也會希望在大限來臨時可以看見自己一生所愛的人都在眼前,在他們的愛及不捨中嚥下最後一口氣,而不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時只有自己一個人面對,甚至是因為只有自己一個人沒人援助而被迫提早面對死亡。那實在是慘到不言可喻。
Thumbnail
他不敢想的,或許是可能的;也許重新揭開傷疤,能彌補過去未曾清理的而以另一種方式癒合。他初嚐腦內復盤的溫柔,也想起那個同樣寂寞的Harry,久違的親愛使他幾乎滿溢出來,使他成為一個有能力給出慰藉的人,然而人與人之間的巧妙卻說不清是誰體貼了誰,面對Harry直率的心靈、青春的軀體,他不熟練地重新適應另個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主角安德魯從對自己隱藏的過去到重新找到生命中的意義的故事。他透過教導他人如何尊重「臨終者」,重新與人接觸,並放下過去的自我偽裝,這本書充滿了愛和治癒的故事。
Thumbnail
縱觀整部作品格局和社會性可能不夠,但作者無限的想像和敏感的心思,使文字有種他人學不來的獨特,清淡不失細膩。尤其他特別會說故事,不須駭人鬼怪,單用人性即可反映驚悚,絕望中又能留有一絲純凈,這大概是種天分吧。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