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政治:帶你看懂權力結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最後因為他太常跟董事長唱反調,以及在專業上堅持己見,並很照顧下屬,但因為立場太堅定,被其他派系的排擠後,最後被董監事會決定資遣,離開前他對我說:「年輕人加油啊」,看著他落寞的眼神,我心底有些心酸。


想起更早以前,我在社團上也是這樣的角色,覺得我自己很認真得在辦活動,盡心盡力地做好被賦予的責任,但最後社團旅遊卻沒有記得我。


當時,就意識到「不是只把事情做好就好」,在團體裡,能不能成為團隊的一份子也是「過得好」的條件之一。


職場政治

只要有團體就有政治,一個團體的核心權力是誰、如何組織、誰影響決策和資源分配,以及彼此的信任關係,都是政治裡很隱形,但很直接的影響著你在裡頭的氛圍。


看懂大局影響著我們如何在裡頭進行影響,我也會建議,在面試的時候,其實要有意識的評估,這個團隊給你的氛圍,是否願意真誠對待,不懂政治、不懂說服與溝通,就很容易被孤立。

如何看懂局

在職場中,其實我們是可以選擇進入或是退出的,但如何確認這個職場是否合適呢?

有三個階段,我們如何評估

  1. 面試階段:招募怎麼對待人選
  2. 團隊建構:是否積極接納新人、是否願意互相傾聽與對話
  3. 組織制度:制度及決定是否透明,是否顧及到人性



如何建構局?

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建立「信任」

如果你期待有看懂政治、看懂人性、更掌握組織政治、如何不再害怕職場政治,更進一步可以成為造局者:

兩位NLP導師,我與柏豪正在舉辦一堂:

職場安定力

職場安定力


報名連結:職場安定力:運用NLP帶你孵化團隊中的安全感


現在原價900元,現在輸入優惠碼TEAMWORK2024,粉絲優惠價750

期待與大家一起討論建立職場團隊建構能力!

世界很大、我們的內心也很深,我們常常在往外尋找有價值的事物,但卻忘記往內尋, 認識自己一直是我們的責任,但往往我們也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人。 我是昆陽,我希望用我的觀點為你帶來點新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分享了面談薪資時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包括不要開價過高、勝任度足夠才有籌碼、面試即談判等觀念及例子。此外,也提到了在談條件後一定要看到正式的錄取信等。文章分享了談薪資時需要注意的細節和應注意的原則。
近期隨著轉職潮興起,轉職需求也大大提升,職涯諮詢師、心理諮商以及職涯顧問。 可能有人會困惑,轉職為什麼需要這些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的差異為何? 這篇整合了作者職涯諮詢幾年的經驗與觀察,整合出完整的諮詢,希望幫助你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為什麼我們需要職業倫理?專業一定要有倫理嗎? 職業倫理,又可以稱為職業道德、職業原則、或是工作原則。 這是一個鮮少被討論的議題,但我們可能更常討論到「學生思維」 遇到學生思維的同事或是下屬,讓他的同事感到辛苦的是: 消極、被動接受安排 無法獨力完成任務 做完,但沒有做
最近是轉職潮,有大量的新朋友入職,所以特別想寫一篇來提醒大家,入職該注意的法律知識,就是簽訂勞動契約前後該注意的事情。 往往關鍵的權利義務就在契約裡,而我們簽約時,更要
人生中有大大小小的決策,我們可能中有很多很掙扎的事情,小的事情,午餐要吃什麼?大的事情,像到底要不要離職?但我又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現在的人生到底要先顧伴侶好?還是先衝事業? 選擇真的是好難好難,好怕選擇了,但那個決定真的對嗎?想了好久,最後決定保持原狀。 但夜深人靜的時候,心中那個聲音仍會提醒
在台灣的勞動環境,勞資不平等的問題層出不窮,像是2019中華航空機師罷工事件,過去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兩大臺灣航空公司,存在著許多過勞班表,其中機師在長程航線要連續飛行12小時,而我自己身為求職者、職涯諮詢師和人資的三重身分與立場,可以理解各方的考量與盲點。
這篇文章分享了面談薪資時的原則和注意事項,包括不要開價過高、勝任度足夠才有籌碼、面試即談判等觀念及例子。此外,也提到了在談條件後一定要看到正式的錄取信等。文章分享了談薪資時需要注意的細節和應注意的原則。
近期隨著轉職潮興起,轉職需求也大大提升,職涯諮詢師、心理諮商以及職涯顧問。 可能有人會困惑,轉職為什麼需要這些資源?以及這些資源的差異為何? 這篇整合了作者職涯諮詢幾年的經驗與觀察,整合出完整的諮詢,希望幫助你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為什麼我們需要職業倫理?專業一定要有倫理嗎? 職業倫理,又可以稱為職業道德、職業原則、或是工作原則。 這是一個鮮少被討論的議題,但我們可能更常討論到「學生思維」 遇到學生思維的同事或是下屬,讓他的同事感到辛苦的是: 消極、被動接受安排 無法獨力完成任務 做完,但沒有做
最近是轉職潮,有大量的新朋友入職,所以特別想寫一篇來提醒大家,入職該注意的法律知識,就是簽訂勞動契約前後該注意的事情。 往往關鍵的權利義務就在契約裡,而我們簽約時,更要
人生中有大大小小的決策,我們可能中有很多很掙扎的事情,小的事情,午餐要吃什麼?大的事情,像到底要不要離職?但我又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現在的人生到底要先顧伴侶好?還是先衝事業? 選擇真的是好難好難,好怕選擇了,但那個決定真的對嗎?想了好久,最後決定保持原狀。 但夜深人靜的時候,心中那個聲音仍會提醒
在台灣的勞動環境,勞資不平等的問題層出不窮,像是2019中華航空機師罷工事件,過去中華航空與長榮航空兩大臺灣航空公司,存在著許多過勞班表,其中機師在長程航線要連續飛行12小時,而我自己身為求職者、職涯諮詢師和人資的三重身分與立場,可以理解各方的考量與盲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職場中進入核心圈,並提供了兩個案例分析,以及進入核心圈的益處和結論。
Thumbnail
近來話語權具有力量、及危機,端看事情提及程度及他人接受度。 以職場上來說 想在公司有影響力,重點不是「官大」,而是要設法把自己「做大」,跟讓自己在專業領域「坐大」,成為對公司而言不可或缺的要角,才能「人不微,言不輕」。 而如何讓自己〔話語權〕~有份量跟影響力。 一、用績效展現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領導風格,是管理,也是一種深入了解和賦能團隊成員的方式。 一起探討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和熱情,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共好團隊。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其實當主管一點也不簡單,技術熟能生巧是基本,當主管更重要的是思維,是知道如何管人、管事。要怎麼選到好的店長?絕對不是夠資深、靠關係,或是順眼就好!
Thumbnail
大家覺得在職場上工作是怎樣的?同事間會互相幫助較多,還是各有各做事手段呢?當然,有些同事會出於真心去幫助你的,但有些則可能會有他的目的。 Photo by ian dooley on Unsplash 1) 辦公室權力鬥爭 在職場上,很多時候會因為想升到某一個位置而有很多鬥爭,無論是上下級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職場中進入核心圈,並提供了兩個案例分析,以及進入核心圈的益處和結論。
Thumbnail
近來話語權具有力量、及危機,端看事情提及程度及他人接受度。 以職場上來說 想在公司有影響力,重點不是「官大」,而是要設法把自己「做大」,跟讓自己在專業領域「坐大」,成為對公司而言不可或缺的要角,才能「人不微,言不輕」。 而如何讓自己〔話語權〕~有份量跟影響力。 一、用績效展現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在職場上讀懂老闆的心思至關重要。本文分享了一些技巧,讓您可以更好地瞭解老闆分派工作的目的,並提出創新想法。這將有助於您在職場上站穩腳跟,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以人為本的領導風格,是管理,也是一種深入了解和賦能團隊成員的方式。 一起探討如何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和熱情,並建立一個高效能的共好團隊。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其實當主管一點也不簡單,技術熟能生巧是基本,當主管更重要的是思維,是知道如何管人、管事。要怎麼選到好的店長?絕對不是夠資深、靠關係,或是順眼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