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闆要的東西是錯的怎麼辦?」我們與決策者之間的心理認知落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如果老闆要的東西是錯的怎麼辦?」這是我在教學時經常被問的問題。

因此在需求訪談的工作坊中,我設計了一個角色扮演的情境劇,讓同學體驗為什麼決策者總是對於「執行者認為正確的要求」無動於衷。

最有趣的事情是,我都是現場指定一位同學擔任決策者,然後當著所有人的面告訴扮演決策者的同學,目前他的目標以及處境,也就是說,其他扮演執行者的同學,明明就知道決策者的情況,但是依然很難達成有效的溝通。

如果說人是理性的,那麼在上述情境的角色扮演遊戲中,在資訊充分揭露的前提下,執行者應該都要能與決策者做出一樣的判斷才對?

但在過去我帶了幾十次的遊戲局中,執行者無法打動決策者的情況反覆發生。

在行為科學裡面的研究告訴我們,人們其實只關注自己,只看見自己願意看見的區域。

一旦入戲接受了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前提,人們就會按照角色的位置思考,處理該角色所面臨的情況,要做到換位思考是真的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當你想著要改變別人的意見或態度之前,最困難的一關是「先改變自己」。

回到本文開頭的那個問句,如果老闆要的東西是錯的怎麼辦? 但是有沒有可能,你是對的,老闆也是對的呢?

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都不是清楚的是非對錯,二元對立其實是我們的腦袋偷懶,希望快速分類事情所造成的認知偏誤。

問題可能在於,你的目標與老闆的目標,真的是同一個目標嗎? 如果目標不同,評價事物的標準自然會換不同的尺。

譬如說,你認為這件事情是錯的,原因在於風險,可能對於執行者而言,有 30%失敗可能性的事情,風險就過大到足以拉警報,非要 90% 以上的可能性才算是安全區。

但有些決策者不是這樣看待風險的,他們要的是一個目標被達成,但可以接受很大區間的失敗風險,因為他認為這不是完全的隨機賽局,而是用貝氏定理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

當我們從眼前發生的現象以及獲得的新事件資訊,搭配過往經驗來修正一開始的想法,再次出手時評估可能性的機率已經不同。

決策者手上的資源,確保的是我們能夠留在比賽場上持續出手的可能性,每次出手即使是失敗,也要獲得足夠的經驗與學習,用來更新已知資訊。

「我們沒有失敗,只是驗證了一百種不可行的方法。」

如果拋開二元對立的失敗這個概念,或許執行者眼中的失敗可能是某個活動的參與人數太少,但決策者看的是花費資源的性價比還有持續優化的空間。

如果籌備期三個月的活動只能吸引 30 人,那麼籌備期一個月的活動能不能吸引 20 人呢?用三分之一的資源,達成本來三分之二的效益,而且還增加了出手的次數,可以有更多機會評估如何修正方向。

類似這樣對於目標與資源的理解不同,也是決策者與執行者的資訊落差。

再重複說一次,當你想著要改變別人的意見或態度之前,最困難的一關是「先改變自己」。

既然你與其他人對於目標的理解有落差,那麼糾結在執行手段的成功與失敗,大概率會形成無解的局,很容易進入二元對立。

還沒坐下來溝通,你的心理就分為我對你錯。

這個心理認知落差,就是典型的換位思考陷阱,我們很難真正做到換位思考。

那麼剩下來的出路,就是在溝通前嘗試問問自己,有沒有可能,我們兩個都是對的?有沒有一條出路,是同時符合我們兩個的目標呢?

這個思考過程,就是練習 ______ 的好處。

讓我賣個關子吧,說破不值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獸群之心 / Soking的沙龍
82會員
47內容數
以一個資深網路產品設計師的眼光,討論網路思維、產品思維以及心理學如何幫助我們了解這個世界。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6/02
其實在與客戶開顧問會議的時候,我常常會勸客戶不要輕易發動用戶研究,而是應該回歸到基本的問題定義,那就是我們現在希望解決產品發展過程的什麼問題? 我想透過這篇文章來思考整理,我對於用戶研究在什麼時機發動,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會是更明確的效益與用途。 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看,我通常會以這幾點作評估基礎...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6
前陣子我在回顧過去幾年合作過的企業,重新思考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察覺自己需要尋找外部的體驗設計團隊協助,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疏理自己的觀點,也分享給你。 ​我發現可以用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角度,來評估這個議題...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2023/05/21
先前在訓練我們家的新人 UX 設計師如何帶領客戶進行設計思考工作坊,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新鮮的嘗試,引導別人如何進行工作坊引導,這在語言與概念上有著遞迴的樂趣。 觀察我們家新人如何出包,與他一起覆盤的過程,也讓我建構了「原來這些概念需要特別提醒」的 Tips,因此本文想跟你分享我的觀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決策,小到決定要去巷口買哪一間早餐,大到職涯以及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可能都沒有認真看待這些決策的品質。 為什麼人類下圍棋輸給AI是一件必然的事? 我們的思考方式跟AI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只能看著這一步來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動作,雖然圍棋高手可以推算到好幾步之後的情形,但
Thumbnail
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做大大小小的決策,小到決定要去巷口買哪一間早餐,大到職涯以及伴侶的選擇,但是我們可能都沒有認真看待這些決策的品質。 為什麼人類下圍棋輸給AI是一件必然的事? 我們的思考方式跟AI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只能看著這一步來決定下一步該做什麼動作,雖然圍棋高手可以推算到好幾步之後的情形,但
Thumbnail
在職場中,理解老闆的思維和期望對於主動配合工作需求、提供有價值的反饋以及取得職業成功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五個策略,幫助你更有效地理解老闆的思維方式,並且根據這些理解行動。
Thumbnail
在職場中,理解老闆的思維和期望對於主動配合工作需求、提供有價值的反饋以及取得職業成功至關重要。本文提供五個策略,幫助你更有效地理解老闆的思維方式,並且根據這些理解行動。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了當員工感到不滿時,他們應該『選擇爭取』還是『妥協』的問題。從賽局理論的角度分析了員工和公司之間的策略選擇,並提出了合作賽局的解決方案。這篇文章針對職場環境中的問題,提供了理性和實用的思考框架。
Thumbnail
本文章深入探討了當員工感到不滿時,他們應該『選擇爭取』還是『妥協』的問題。從賽局理論的角度分析了員工和公司之間的策略選擇,並提出了合作賽局的解決方案。這篇文章針對職場環境中的問題,提供了理性和實用的思考框架。
Thumbnail
生涯抉擇困難嗎?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探討人們在做決定時背後的五大需求:生存、愛與歸屬、權力/內在控制、自由獨立、快樂安寧,並說明如何透過覺察自身需求,找到適合的解方,不再被生涯選擇的焦慮所困擾。
Thumbnail
生涯抉擇困難嗎?本文從心理學角度出發,探討人們在做決定時背後的五大需求:生存、愛與歸屬、權力/內在控制、自由獨立、快樂安寧,並說明如何透過覺察自身需求,找到適合的解方,不再被生涯選擇的焦慮所困擾。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判斷力被譽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擁有了判斷力,我們才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展現主動行為,並取得成就。這種能力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個人的成長中,同樣也貫穿於企業的各個層級。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判斷力被譽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擁有了判斷力,我們才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展現主動行為,並取得成就。這種能力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個人的成長中,同樣也貫穿於企業的各個層級。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