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吃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天我帶著得意的新產品給他品嘗,希望他給我一些銷售上的建議,想不到他吃了兩口,就把麵包丟掉,搖搖頭只說了兩個字:『難吃!』…我問阿洸師傅,為什麼覺得難吃,他冷冷地回我一句,『你知道什麼是好吃嗎?』」《世界冠軍,然後呢》
沒有實習生的日子清閒了一陣子之後,這星期總算開了一場預計兩小時、結果變成140分鐘的職前訓練線上課,甚至還因為見不到面的課程,讓我前一夜幾乎沒睡好,就算是半夜起來把構想紙筆寫了下來,還是一樣很難入睡。看來沒事做會煩躁、面對未知的事情會焦慮,和年齡無關,和運動量無關,就算是喝了酒也一樣,無關。
職前訓練課實施的前三天,我還先和之前的實習生討論,先是聊聊彼此的近況,畢竟這個疫情讓大家被迫改變生活習慣以及生活型態,彼此關心是很重要的。接著我把預計在職前訓練所要引入的活動,和他們討論了一下。幸好這場討論,才曉得還可以怎麼樣調整。這裡我要特別謝謝在桃園的好友林董,那天在臉書上看到他的一場分享會,「自己的生命要從哪裡開始呢?」於是引用這的概念,作為訓練的項目之一。
聊著聊著,還討論到不曉得這些新進實習生會有什麼期待,於是我也很快設計了匿名調查,請實習生們回答。收到的回答雖然五花八門,不過大多數還是回到自己的狀況:有人期待了解課程安排、有人希望知道如何面對接案的無力感、有人想要了解工作環境如何安排,也有人想知道自己可以如何發揮作用。
職前訓練是提供新進人員進入工作狀況的架構,回應新進人員的期待也很重要。於是我規劃整體課程,並邀請先前三位實習生回應新進者的提問,一來是協助前者統整過往實習經驗,二來是兩者實務經驗落差較小,比較容易親近,第三由我最後總結回應,兼顧此二者的學習。
另外在第一階段「以個人生命片段來展開自介」,我還設計了指定回應者的機制,針對發表者提問或回應,除了提升實習生的回應能力外,還有促進成員彼此互動的作用。原以為可以順利進行的課程,有了回應者的參與,小水花般的片段頓時變得波瀾壯闊,和無與倫比的生命緊緊扣在一起,有了深遠的寓意。
如果說這些實習生將來都要成為「人」的工作者,那麼,他們如何去理解來談者的苦惱,進而發掘來談者的生命力量呢?與其我說破了嘴、解釋著和他們生命經驗有所距離的概念或名詞,不如實際帶領著他們親身體驗。
「這段學習歷程讓我對食材掌握有了全新體會,後來參加世界麵包大賽時,才會想嘗試運用龍眼乾和荔枝乾等,過去烘焙業界從沒用過的創新材料,創作出得獎的麵包作品。」《世界冠軍,然後呢》
最後,我不得不介入實習生的探索:「對不起,我的時間沒有掌握好,可是我們要向下個活動前進了。」生命片段一但和個人連結之後,其動能沛然莫之能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2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enson W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言難盡呀?這是怎麼說呢?」澳福不禁感到好奇,究竟怎麼一回事,討個媳婦兒有這麼多事情嗎?何況,榮格夫人看來氣質很好、人又漂亮,出手又大方,怎麼也想不出榮格何以出此言。 「我和內人是一見鍾情,一來她真的漂亮,比玫瑰還漂亮;二來她們家是瑞士第二大的實業家,資產雄厚,三來是…嗯,你要低調,」榮格格突然
「江秀真說:『人生很多事情跟做菜很像,例如演講,同一個主題或故事,就像食材都一樣,但要針對不同對象,炒出不同的菜,味道要不一樣。』」〈名人宅居自處學:登山女傑江秀真〉 時間進入7月,正是舊實習生已經結束、新實習尚未出現,督導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又因為WFH的緣故,整天宅在家裡救社會,頓時,原本要通
澳福坐在門後面,喃喃自語「100張,100張,」有那麼一瞬間他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每天揉捏著這些麵團,等著它們發酵、烘烤,一個麵包5 rappen、10 rappen…這麼大的數字,我要揉多少個麵團賣多少顆麵包呢?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還來不及唉聲嘆氣,也不用收拾情懷,澳福就被推進來的門給打回現
「玄慈緩緩搖頭,嘆了口氣,說道:『明白別人容易,明白自己甚難。克敵不易,克服自己心中貪瞋癡三毒大敵,更是艱難無比。』」《天龍八部》 這天臉書上寫了要放生實習生了,blah blah blah,獲得許多人的迴響,有人深受實習生之氣、認同我的作法,有的深感同情,關愛之深令我動容,有些人的實習生聽話受教
「榮格先生是搭著汽車走的!」兩三個孩童沖著澳福的店門口叫喊著,儘管店門已經關上了,還是能聽見他們的興奮語氣,穿過厚重的玻璃門,直達店裡托著下巴打盹的澳福耳裡。 夜裡看他的模樣,就還是一般人而已,頂多衣著講究了些,但是,有汽車來接他…嗯,管他的,那是他有辦法。澳福心底納悶著榮格的出身,畢竟穿著三件式
「你們身為麵包師的任務,就是充分引出小麥的風味。」《麵包大師的學徒》 隨著六月的到來,為期一年的實習督導也接近尾聲,迎來最後一個月,換算成實際督導次數,也只剩三次。說是實際督導還真是勉勉強強,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非必要的移動、活動都暫停,儘管接受督導是實習的必要成分,見面討論卻非必要,實際督導也因
「一言難盡呀?這是怎麼說呢?」澳福不禁感到好奇,究竟怎麼一回事,討個媳婦兒有這麼多事情嗎?何況,榮格夫人看來氣質很好、人又漂亮,出手又大方,怎麼也想不出榮格何以出此言。 「我和內人是一見鍾情,一來她真的漂亮,比玫瑰還漂亮;二來她們家是瑞士第二大的實業家,資產雄厚,三來是…嗯,你要低調,」榮格格突然
「江秀真說:『人生很多事情跟做菜很像,例如演講,同一個主題或故事,就像食材都一樣,但要針對不同對象,炒出不同的菜,味道要不一樣。』」〈名人宅居自處學:登山女傑江秀真〉 時間進入7月,正是舊實習生已經結束、新實習尚未出現,督導處於青黃不接的階段,又因為WFH的緣故,整天宅在家裡救社會,頓時,原本要通
澳福坐在門後面,喃喃自語「100張,100張,」有那麼一瞬間他懷疑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每天揉捏著這些麵團,等著它們發酵、烘烤,一個麵包5 rappen、10 rappen…這麼大的數字,我要揉多少個麵團賣多少顆麵包呢?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還來不及唉聲嘆氣,也不用收拾情懷,澳福就被推進來的門給打回現
「玄慈緩緩搖頭,嘆了口氣,說道:『明白別人容易,明白自己甚難。克敵不易,克服自己心中貪瞋癡三毒大敵,更是艱難無比。』」《天龍八部》 這天臉書上寫了要放生實習生了,blah blah blah,獲得許多人的迴響,有人深受實習生之氣、認同我的作法,有的深感同情,關愛之深令我動容,有些人的實習生聽話受教
「榮格先生是搭著汽車走的!」兩三個孩童沖著澳福的店門口叫喊著,儘管店門已經關上了,還是能聽見他們的興奮語氣,穿過厚重的玻璃門,直達店裡托著下巴打盹的澳福耳裡。 夜裡看他的模樣,就還是一般人而已,頂多衣著講究了些,但是,有汽車來接他…嗯,管他的,那是他有辦法。澳福心底納悶著榮格的出身,畢竟穿著三件式
「你們身為麵包師的任務,就是充分引出小麥的風味。」《麵包大師的學徒》 隨著六月的到來,為期一年的實習督導也接近尾聲,迎來最後一個月,換算成實際督導次數,也只剩三次。說是實際督導還真是勉勉強強,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非必要的移動、活動都暫停,儘管接受督導是實習的必要成分,見面討論卻非必要,實際督導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第一次打工,獻給時時香。在時時香裡,我雖然很雷,一直在出包,給主管和同事們添了不少麻煩,真的很抱歉也很感謝大家,但在這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也成長了不少,現在的我已經辭職了,如果有人問我時時香帶給我什麼?我覺得是要有顆「為他人著想」的心。
第四章 大學租屋在外時,我平常沒事都開著旅遊生活頻道當背景音,跟著節目嚐遍世界各地的美食,潛移默化下開始對甜點製作萌生興趣。 我先從最簡單的果凍奶酪開始挑戰,因為需要的食材和工具不多。成功幾次後開始想試試烘焙,我自行添購一台迷你烤箱放在房間,就是一次只能烤兩片麵包那種,然後我竟然就大膽在房間內挑
雖然對自己動手做麵包沒什麼期待,但我很好奇三小時的麵包課會怎麼教?尤其目的是要做食農教育而不是培養麵包職人,如何透過簡單扼要的手作體驗傳遞理念? 而且地點是一個農場,聽起來像郊外,實際上搭台北捷運就能到,出北投站後大概走個十分鐘,那麼近的一個台北市的農場。 更好奇這個新誕生的主辦單位「北
近年來,麵包烘焙成為許多人進修和學習的熱門選擇,無論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還是對於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的追求,麵包烘焙課程在各類學校和補習班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
Thumbnail
在教育產業的新創公司工作的朋友抱怨,公司老闆每天描繪美好未來,但缺乏明確行動計劃,引起員工壓力與反彈。但我聽完之後卻覺得:新創老闆畫大餅是必要的,讓我朋友非常的不理解。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如果是必要的又是為什麼會引起不滿? 會不會問題不是畫餅,而是畫完餅之後呢?
Thumbnail
這三天上班都有收到實習生給的巧克力,有點被養成壞習慣,變成和他搭班時會期待分食他的巧克力。記得三天前拿到他的巧克力時,我很驚喜,因為我那陣子剛好特別想吃那款巧克力,可是又不想要自己吃太多甜食,所以我就在便利商店看看沒有買,怕自己一次吃太多,但沒想到實習生分給我一條,讓我喜出望外。
炸薯條大賽又即將再度上演了。 不管各人吃不吃得出來原物料的身分認證... 但是把外面包裝成一樣的美輪美奐,就對了! 這世界的人,嘴說嘴嫌,當奧客總是容易學。 但真要他們去當掌廚的人,又說這不是我的功課。 唉,維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到底哪一餐不是自己的功課? 難道三餐老是在外,就能夠罵外面的
Thumbnail
       小時候有位師長跟我說過這麼一番話,內容大致如下:「千萬不要讓別人吃了你的漢堡包,因為你不知道那會不會是你人生吃過最美味的漢堡包。」        當時大家自然是一笑了之,但不知為何,這段說話卻不時在我腦海中撩繞。即使事隔多年,我已對那位師長音容印象十分模糊,但這番話仍令我不時回味
Thumbnail
:「以後你要是沒出息,我才是真的辛苦!」 媽媽一句話讓吳寶春更堅定地走在成為麵包師傅這條路上,來自屏東務農家庭的吳寶春,是被鳳梨田養大的孩子,家境不富裕,國中畢業就獨自到台北當麵包學徒,過程跌跌撞撞,但吳寶春始終沒有放棄,因為他知道:「我只會做麵包,而且想要做出世界第一的麵包」! 天公伯的孩子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第一次打工,獻給時時香。在時時香裡,我雖然很雷,一直在出包,給主管和同事們添了不少麻煩,真的很抱歉也很感謝大家,但在這過程中,我學習到很多也成長了不少,現在的我已經辭職了,如果有人問我時時香帶給我什麼?我覺得是要有顆「為他人著想」的心。
第四章 大學租屋在外時,我平常沒事都開著旅遊生活頻道當背景音,跟著節目嚐遍世界各地的美食,潛移默化下開始對甜點製作萌生興趣。 我先從最簡單的果凍奶酪開始挑戰,因為需要的食材和工具不多。成功幾次後開始想試試烘焙,我自行添購一台迷你烤箱放在房間,就是一次只能烤兩片麵包那種,然後我竟然就大膽在房間內挑
雖然對自己動手做麵包沒什麼期待,但我很好奇三小時的麵包課會怎麼教?尤其目的是要做食農教育而不是培養麵包職人,如何透過簡單扼要的手作體驗傳遞理念? 而且地點是一個農場,聽起來像郊外,實際上搭台北捷運就能到,出北投站後大概走個十分鐘,那麼近的一個台北市的農場。 更好奇這個新誕生的主辦單位「北
近年來,麵包烘焙成為許多人進修和學習的熱門選擇,無論是因為飲食習慣的改變,還是對於個人興趣和職業發展的追求,麵包烘焙課程在各類學校和補習班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為學習者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
Thumbnail
在教育產業的新創公司工作的朋友抱怨,公司老闆每天描繪美好未來,但缺乏明確行動計劃,引起員工壓力與反彈。但我聽完之後卻覺得:新創老闆畫大餅是必要的,讓我朋友非常的不理解。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如果是必要的又是為什麼會引起不滿? 會不會問題不是畫餅,而是畫完餅之後呢?
Thumbnail
這三天上班都有收到實習生給的巧克力,有點被養成壞習慣,變成和他搭班時會期待分食他的巧克力。記得三天前拿到他的巧克力時,我很驚喜,因為我那陣子剛好特別想吃那款巧克力,可是又不想要自己吃太多甜食,所以我就在便利商店看看沒有買,怕自己一次吃太多,但沒想到實習生分給我一條,讓我喜出望外。
炸薯條大賽又即將再度上演了。 不管各人吃不吃得出來原物料的身分認證... 但是把外面包裝成一樣的美輪美奐,就對了! 這世界的人,嘴說嘴嫌,當奧客總是容易學。 但真要他們去當掌廚的人,又說這不是我的功課。 唉,維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到底哪一餐不是自己的功課? 難道三餐老是在外,就能夠罵外面的
Thumbnail
       小時候有位師長跟我說過這麼一番話,內容大致如下:「千萬不要讓別人吃了你的漢堡包,因為你不知道那會不會是你人生吃過最美味的漢堡包。」        當時大家自然是一笑了之,但不知為何,這段說話卻不時在我腦海中撩繞。即使事隔多年,我已對那位師長音容印象十分模糊,但這番話仍令我不時回味
Thumbnail
:「以後你要是沒出息,我才是真的辛苦!」 媽媽一句話讓吳寶春更堅定地走在成為麵包師傅這條路上,來自屏東務農家庭的吳寶春,是被鳳梨田養大的孩子,家境不富裕,國中畢業就獨自到台北當麵包學徒,過程跌跌撞撞,但吳寶春始終沒有放棄,因為他知道:「我只會做麵包,而且想要做出世界第一的麵包」! 天公伯的孩子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