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3M
框啷!吃飯吃到一半,翎的碗,掉了!
湯麵濺得到處都是…
「吼!妳在幹麻?!」我努力地在那一刻稟住呼吸、沒說出口。
「嗚嗚…我的麵掉了…嗚嗚…」翎哭得傷心
看著翎張大著嘴巴,熱淚從臉頰旁一顆顆滾落
我再次見證和確認:
當孩子不小心失誤了、犯了錯,
她自己本身就已經很挫折了
會讓孩子的情緒和思考焦點
從整個事件的挫折 轉為
害怕被罵及被罵後衍生的低自尊感受
我慶幸自己剛才有成功地在第一時間
把那句「吼」的嫌棄聲吞下去
有了這層理解
我的情緒張力也瞬間從5分降到1分
有了能夠同理孩子的空間
「麵打翻了…妳很傷心是嗎?」
“對…嗚嗚嗚”
「嗯…我知道了」我給翎一點空間哭一下
待翎哭得緩和一點時
「現在怎麼辦?」
“不知道”
「還覺得挫折嗎?」
“對!我還很生氣!”
「氣什麼呢?」
“麵麵掉了”
「噢...那妳是故意的嗎?」
“不是...”
「那妳願意原諒自己嗎?因為妳不是故意的呀!」
“願意...”
「嗯…那現在我們可能要擦一擦哦!」
“嗚嗚嗚…我不要擦、我要妳幫我擦!”
「我可以陪妳一起擦」我溫和地說
“我不要、我要妳幫我擦!” 翎生氣地指著我
我只是溫和地在這裡停頓、微笑
#不跟孩子鬥嘴、不反擊、不解釋、不說道理
#以沉默和等待讓孩子知道我的堅持
“那還有麵可以吃嗎?”
「…沒有麵了耶」我一臉抱歉樣
“嗚嗚哇哇…” (很怕沒得吃的孩子)
「不過還有一些料哦」
“…我!要!妳!再!去!煮!麵!給!我!吃!!!”
我想了一下
要讓翎經驗後果?還是照顧她的胃?
若我再特地為她煮一鍋麵,打翻麵似乎變成享有特權呢
當下不趕時間,其實再煮一點也無妨
但是我實在沒有意願再煮去一鍋份量超少的麵
「我沒有要再煮耶…」我再次給出令人不滿意的答案
“嗚嗚…” 聽到我的拒絕,翎情緒又上來
#不憐憫孩子
相信孩子只是一餐吃少一點,餓不死的
「不過我可以把湯鍋裡剩下的料全部都給妳。」我溫暖地說
一陣哭泣後,翎的情緒再次down了下來
「我陪妳一起整理吧」我伸出善意的手
翎牽著我的手下了餐椅
我們一起把地上的麵撿起來
接著翎擦地板、我協助換洗抹布
清理完成後
「來吧,這是鍋子裡剩下的所有的料,都給妳,夠嗎?」
翎笑了,點點頭,重新坐上餐椅,繼續她的午餐。
「雖然剛才妳不小心打翻麵了,但是妳有把它清理乾淨,看見妳是能為自己的不小心負責任的,我很欣賞妳!」
翎看著我笑了一下,繼續吃。
「翎,媽咪好奇剛才發生了什麼事?碗怎麼會突然掉了?」
“因為不小心,碗就這樣(比動作)掉下去了”
「那妳覺得下次要怎麼拿,碗才不會再掉下去呢」
“要小心”
「嗯…妳的右手拿筷子,那左手呢?」
翎歪著頭想了一下
“我想到了!這隻手扶著碗,這樣碗就不會掉下去了!”
「嗯~妳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呢!」
育兒生活中有很多機會
我們可以選擇相信孩子有
#經驗挫折感受的能力
#為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的能力
#想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
#自己來的能力
因為有大人的信任和陪伴
孩子自然能長出照顧自己、照顧環境的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