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日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言1:7)「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1)

在未信主之前,就已經聽聞過這句話。可是,我並不十分了解這句話的意義。詩篇 111:10也有同樣的記載,我往往只能望文生義,胡亂理解一番。

從信主之後,才了解所謂「開端」,是指「首要原則」;所謂「知識」,也不是普通意義的知識,而是指「跳出對事物狹隘和部分的認識,進入對神的完全體認之中」。神不只是「萬德之源」,更是「智慧之源」。面對這個萬德之源、智慧之源,自當持著敬畏之心。

教界前輩告訴我:能深知神,與神靈交,與神契合,在神人交感中,洞察神的真理,便有機會獲得神賜與絕高的智慧;世上的一切,無不在這種智慧的照察之下。因此,聖經才會說:「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打從青年時期起,我就對真理的追求,極為熱切、極為渴望;尋尋覓覓數十年,也許是食古不化、也許是錯認道途、也許是種種個人主觀因素,使我一直與真理無緣。

如今我投歸主懷,愛道之忱,並不稍減。神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5:6)不知名的詩人說:「 我張口而氣喘,因我切慕你的命令。」(詩篇119:131)。有了聖經中這些經節的啟示與鼓舞,更加覺得自己的選擇是聰明的。同時也深深體悟到,仗恃著世間的學問,絕不足以洞察基督的真理。

我還體認到:欲洞悉神的奧妙,必須努力培養屬靈的智慧;以屬靈的腳步,去踐行真理;極盡一切可能將信仰,彰顯在現實生活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5K會員
985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所說的話,你要思想,因為凡事主必給你聰明。(提摩太後書 2:7)
Thumbnail
我所說的話,你要思想,因為凡事主必給你聰明。(提摩太後書 2:7)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所有的干擾來的時候,都會從您最脆弱的部分下手。 2.隨緣,精進,唸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 3.勿過度寵溺小孩,以免造成社會的負擔。 4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 ◆ ◇◇ ◆ ◇◇ ◆◇◇ 1.所有的干擾來的時候,都會從您最脆弱的部分下手。 2.隨緣,精進,唸到一念不生、一念不起。 3.勿過度寵溺小孩,以免造成社會的負擔。 4
Thumbnail
2017.7.13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有聰明人,以禪宗與儒典和會,此不惟慧解圓融,亦引進諸淺識者,不復以儒謗釋,其意固甚美矣。 雖然,據粗言細語,皆第一義①,則誠然誠然。 若按文析理,窮深極微,則翻成戲論,已入門者,又不可不知也。 【注釋】 ①第一義:佛教稱究竟圓滿的真理為「第一義」
Thumbnail
2017.7.13 良因法師 劄記 蓮池大師: 有聰明人,以禪宗與儒典和會,此不惟慧解圓融,亦引進諸淺識者,不復以儒謗釋,其意固甚美矣。 雖然,據粗言細語,皆第一義①,則誠然誠然。 若按文析理,窮深極微,則翻成戲論,已入門者,又不可不知也。 【注釋】 ①第一義:佛教稱究竟圓滿的真理為「第一義」
Thumbnail
在提筆寫出心得的同時,腦海裡浮出了好多的思緒,細問著自己踏上這條修行路究竟為何?是一時興起嗎?是心有所求嗎?還是趕上時代對宗教嚮往的這股潮流?或者是如旁人所說的,我是一個迷信的癡人呢?點點滴滴的一問一答從心中慢慢解出。
Thumbnail
在提筆寫出心得的同時,腦海裡浮出了好多的思緒,細問著自己踏上這條修行路究竟為何?是一時興起嗎?是心有所求嗎?還是趕上時代對宗教嚮往的這股潮流?或者是如旁人所說的,我是一個迷信的癡人呢?點點滴滴的一問一答從心中慢慢解出。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大智度論》:「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因此,信心是生起佛法修行的第一步。 這種信心的本質,是對三寶強烈歸依之心, 相信三寶的威德力,決定可以引領著我們,走向解脫。 有了信心,才能生起決心,一路堅定的走下去, 不論別人讚歎我、譭謗我,那都是他說的,與我無干。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大智度論》:「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 因此,信心是生起佛法修行的第一步。 這種信心的本質,是對三寶強烈歸依之心, 相信三寶的威德力,決定可以引領著我們,走向解脫。 有了信心,才能生起決心,一路堅定的走下去, 不論別人讚歎我、譭謗我,那都是他說的,與我無干。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唯有經過善知識的淬煉,才能鍛煉成鋼。 從《高僧傳》當中,這類的記載,比比皆是。 我在剃度恩師下,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育,深深感地到善知識的加持力, 確實可以使我們淬煉成鋼,所以他是那麼的珍貴! 善知識如「如意寶」,是極可貴的,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 所以,《梵網經》說: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唯有經過善知識的淬煉,才能鍛煉成鋼。 從《高僧傳》當中,這類的記載,比比皆是。 我在剃度恩師下,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育,深深感地到善知識的加持力, 確實可以使我們淬煉成鋼,所以他是那麼的珍貴! 善知識如「如意寶」,是極可貴的,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 所以,《梵網經》說:
Thumbnail
          聆聽訓誨的必要        所羅門王在《箴言》3:19-21說:「耶和華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以知識使深淵裂開,使天空滴下甘露。我兒,要謹守真智慧和謀略,不可使祂離開你的眼目。」實在很有道理!        許多自認為社會經驗豐富的人,經常自信滿滿,認為老早具備獨
Thumbnail
          聆聽訓誨的必要        所羅門王在《箴言》3:19-21說:「耶和華以智慧立地,以聰明定天;以知識使深淵裂開,使天空滴下甘露。我兒,要謹守真智慧和謀略,不可使祂離開你的眼目。」實在很有道理!        許多自認為社會經驗豐富的人,經常自信滿滿,認為老早具備獨
Thumbnail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言1:7)「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1)   在未信主之前,就已經聽聞過這句話。可是,我並不十分了解這句話的意義。詩篇 111:10也有同樣的記載,我往往只能望文生義,胡亂理解一番。       從信主之後,
Thumbnail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言1:7)「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9:11)   在未信主之前,就已經聽聞過這句話。可是,我並不十分了解這句話的意義。詩篇 111:10也有同樣的記載,我往往只能望文生義,胡亂理解一番。       從信主之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