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建立儀式感真的有用嗎?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建立儀式感真的有用嗎?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一陣子關於晨起儀式特別紅,網路上有非常多人分享自己早上起床會做的事情,例如早上起床會先喝300c.c.的水、冥想、伸展、閱讀、自由書寫等等,你有想過為什麼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做什麼這麼重要嗎?​

你的晨間儀式是什麼呢?

你的晨間儀式是什麼呢?

我以前覺得阿,因為是早上第一件事情,如果能夠做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情,把 重要的那隻青蛙先吃了,一整天心情會很踏實跟舒暢,最近看到的《認知覺醒 》這本書,裡面提到的一個概念,讓我有了延伸的想法。​


作者說想要讓自己能夠有所改變,需要把握每一個"元時間",所謂的元時間指的是 面臨選擇的時間點,每當我們要做決定的時候,都要想清楚自己是誰、正在做什麼,要小心情緒腦和本能腦造成的自動化反應。​


而從沉睡到甦醒,不論是對身體還是我們的意識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改變時刻,在這個時刻所做的事情更需要認真對待,村上春樹曾說過:「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讓我們對生活更加銘記和珍惜。」​


喝茶可以讓我們的心靜下來

喝茶可以讓我們的心靜下來

除了睡醒這個時刻,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選擇的時刻需要儀式感呢?​



我觀察到幾個生活中特別運用到儀式感的地方,首先是瑜珈課,瑜珈老師在課堂開始前會請大家先 靜心,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轉換心情讓我們的身體知道接下來要開始上課;之前跑步團練的時候,每次暖身完要準備開始時,教練總會要我們喊聲,這也是一個儀式;還有週五晚上讀書會開始前,引領我們的姊姊也會帶領我們一起 舉杯喝茶。​


儀式,具有自我暗示的力量,讓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小動作,更能夠進入學習的狀態,保持 自在活在當下,專注力高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

理性腦想要控制本能腦和情緒腦非常困難,比起動用自制力強迫自己要保持專注,不如先對我們的身體植入一個儀式,運用身體的記憶來帶動。​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記得小時候上課時班長會帶著大家起立向老師敬禮,長越大就越沒有這個習慣,而且還覺得老師叫我們做這件事情很有事(迂腐)跟無聊,現在回想起來,對於老師的尊重心還有認真對待學習的心就是這樣消失的吧......


生活中常見的儀式感例子

有種人他們的儀式感也非常強,那就是抽菸的人,我曾聽說過有些人每轉換一個場景就要抽一根菸呢,或是上瑜珈課或是做冥想之前會點蠟燭、睡前跟吃飯前會祈禱、看不同的書聽不同類型的音樂等等。


你平常生活中有什麼個人獨特的小儀式嗎?你會睡前點精油助眠或是喝咖啡來開啟你的一天嗎?


訂閱凱妮絲人生升級電子報獲得更多實用有趣的內容: https://katnisshsu.com/about-katniss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78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閱讀啟發 Read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玩心思考 Play & Think
50會員
61內容數
紀錄來地球玩耍的心得 學習如何照顧身體、情緒和心靈 從書籍和戲劇中蒐集其他人類過生活的靈感 也從音樂和藝術中看見生活之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樂器跟人會互相呼應,你跟它相處的時間越長,你跟它也會越來越相似,而從你演奏出來的樂音中,也能夠知道你是怎樣的人。猜測別人可能是學習什麼樂器,是我過去很喜歡玩的小遊戲!​
說到「睡覺」這件事情,第一個浮出來的念頭應該是因為身體累了,所以需要睡覺來修復,讓自己恢復體力吧,既然睡覺是要充電、讓我們可以恢復體力,為什麼說睡覺也要有體力呢?
當生活中發生緊張的事情時,你會透過什麼方式來讓自己回到放鬆的狀態呢?我們的身體就像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緊,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斷掉,一行禪師在他的書中分享正念呼吸的妙法,只要夠過簡單的呼吸,就可以幫助我們回到當下,找回專注力!
​樂器跟人會互相呼應,你跟它相處的時間越長,你跟它也會越來越相似,而從你演奏出來的樂音中,也能夠知道你是怎樣的人。猜測別人可能是學習什麼樂器,是我過去很喜歡玩的小遊戲!​
說到「睡覺」這件事情,第一個浮出來的念頭應該是因為身體累了,所以需要睡覺來修復,讓自己恢復體力吧,既然睡覺是要充電、讓我們可以恢復體力,為什麼說睡覺也要有體力呢?
當生活中發生緊張的事情時,你會透過什麼方式來讓自己回到放鬆的狀態呢?我們的身體就像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緊,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斷掉,一行禪師在他的書中分享正念呼吸的妙法,只要夠過簡單的呼吸,就可以幫助我們回到當下,找回專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