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建立儀式感真的有用嗎?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陣子關於晨起儀式特別紅,網路上有非常多人分享自己早上起床會做的事情,例如早上起床會先喝300c.c.的水、冥想、伸展、閱讀、自由書寫等等,你有想過為什麼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做什麼這麼重要嗎?​
你的晨間儀式是什麼呢?
我以前覺得阿,因為是早上第一件事情,如果能夠做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事情,把 重要的那隻青蛙先吃了,一整天心情會很踏實跟舒暢,最近看到的《認知覺醒 》這本書,裡面提到的一個概念,讓我有了延伸的想法。​
作者說想要讓自己能夠有所改變,需要把握每一個"元時間",所謂的元時間指的是 面臨選擇的時間點,每當我們要做決定的時候,都要想清楚自己是誰、正在做什麼,要小心情緒腦和本能腦造成的自動化反應。​
而從沉睡到甦醒,不論是對身體還是我們的意識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改變時刻,在這個時刻所做的事情更需要認真對待,村上春樹曾說過:「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讓我們對生活更加銘記和珍惜。」​
喝茶可以讓我們的心靜下來

除了睡醒這個時刻,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選擇的時刻需要儀式感呢?​

我觀察到幾個生活中特別運用到儀式感的地方,首先是瑜珈課,瑜珈老師在課堂開始前會請大家先 靜心,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面,轉換心情讓我們的身體知道接下來要開始上課;之前跑步團練的時候,每次暖身完要準備開始時,教練總會要我們喊聲,這也是一個儀式;還有週五晚上讀書會開始前,引領我們的姊姊也會帶領我們一起 舉杯喝茶。​
儀式,具有自我暗示的力量,讓我們可以透過簡單的小動作,更能夠進入學習的狀態,保持 自在活在當下,專注力高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
理性腦想要控制本能腦和情緒腦非常困難,比起動用自制力強迫自己要保持專注,不如先對我們的身體植入一個儀式,運用身體的記憶來帶動。​
還有一個例子是,我記得小時候上課時班長會帶著大家起立向老師敬禮,長越大就越沒有這個習慣,而且還覺得老師叫我們做這件事情很有事(迂腐)跟無聊,現在回想起來,對於老師的尊重心還有認真對待學習的心就是這樣消失的吧......

生活中常見的儀式感例子

有種人他們的儀式感也非常強,那就是抽菸的人,我曾聽說過有些人每轉換一個場景就要抽一根菸呢,或是上瑜珈課或是做冥想之前會點蠟燭、睡前跟吃飯前會祈禱、看不同的書聽不同類型的音樂等等。
你平常生活中有什麼個人獨特的小儀式嗎?你會睡前點精油助眠或是喝咖啡來開啟你的一天嗎?
訂閱凱妮絲人生升級電子報獲得更多實用有趣的內容: https://katnisshsu.com/about-katniss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078 字、4 則留言,僅發佈於閱讀啟發 Read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50會員
60內容數
紀錄來地球玩耍的心得 學習如何照顧身體、情緒和心靈 從書籍和戲劇中蒐集其他人類過生活的靈感 也從音樂和藝術中看見生活之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說到「睡覺」這件事情,第一個浮出來的念頭應該是因為身體累了,所以需要睡覺來修復,讓自己恢復體力吧,既然睡覺是要充電、讓我們可以恢復體力,為什麼說睡覺也要有體力呢?
當生活中發生緊張的事情時,你會透過什麼方式來讓自己回到放鬆的狀態呢?我們的身體就像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緊,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斷掉,一行禪師在他的書中分享正念呼吸的妙法,只要夠過簡單的呼吸,就可以幫助我們回到當下,找回專注力!
你常常覺得生活一成不變、充滿各種無聊的鳥事,並且提不起勁認真做事嗎?如果可以找一個海豹部隊成員來訓練你,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丟東西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 這幾年開始流行斷捨離、極簡生活的主題,身為一個從小連誠品紙袋都要蒐集的人,我也因此找了不少相關的書來看,從整理收納到生活風格設計,例如向巴黎夫人學品味、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我的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我決定簡單生活等等,這些書帶給我什麼影響呢~
我們常會說,誰誰誰很擅長穿搭、某某某很懂吃、誰的家裡擺設很漂亮,到底他們是怎麼挑選的呢?難道真的都是直覺嗎? 如果我沒有直覺是不是就沒救了呢? 讓日本設計大師告訴你該如何從生活中提升個人品味!
人是為了活著而吃,還是為了吃而活著?   減肥瘦身是歷久不衰的議題,加上近年健身風氣大興,各種飲食方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像是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無麩質飲食、減糖飲食等等,究竟該怎麼樣能夠開心吃又不怕胖?第一步就從自我覺察開始!
說到「睡覺」這件事情,第一個浮出來的念頭應該是因為身體累了,所以需要睡覺來修復,讓自己恢復體力吧,既然睡覺是要充電、讓我們可以恢復體力,為什麼說睡覺也要有體力呢?
當生活中發生緊張的事情時,你會透過什麼方式來讓自己回到放鬆的狀態呢?我們的身體就像橡皮筋,如果拉得太緊,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斷掉,一行禪師在他的書中分享正念呼吸的妙法,只要夠過簡單的呼吸,就可以幫助我們回到當下,找回專注力!
你常常覺得生活一成不變、充滿各種無聊的鳥事,並且提不起勁認真做事嗎?如果可以找一個海豹部隊成員來訓練你,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丟東西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藝術! 這幾年開始流行斷捨離、極簡生活的主題,身為一個從小連誠品紙袋都要蒐集的人,我也因此找了不少相關的書來看,從整理收納到生活風格設計,例如向巴黎夫人學品味、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我的簡單豐富的生活提案、我決定簡單生活等等,這些書帶給我什麼影響呢~
我們常會說,誰誰誰很擅長穿搭、某某某很懂吃、誰的家裡擺設很漂亮,到底他們是怎麼挑選的呢?難道真的都是直覺嗎? 如果我沒有直覺是不是就沒救了呢? 讓日本設計大師告訴你該如何從生活中提升個人品味!
人是為了活著而吃,還是為了吃而活著?   減肥瘦身是歷久不衰的議題,加上近年健身風氣大興,各種飲食方法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像是生酮飲食、間歇性斷食、無麩質飲食、減糖飲食等等,究竟該怎麼樣能夠開心吃又不怕胖?第一步就從自我覺察開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個人儀式的力量》這本書談的是如何透過小而深刻的習慣來給生活帶來安定感。 這些“儀式”並不是宗教的形式,而是我們每天可以自主進行的小習慣,例如早上喝杯咖啡、睡前閱讀等。 這些行為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在生活的忙碌和混亂中給我們帶來安慰和平靜。 在現代生活裡,我們的時間常被打亂,日常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當第一道晨光穿透窗簾,微微照亮你的睡房,一天的開始不僅僅是關於日常的奔波。想像著,如果每一天的開端,都能透過某種神秘而古老的儀式,讓你的身心靈獲得完全的喚醒,那將會是怎樣的體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特別的旅程——頌缽練習者的一天。
Thumbnail
儀式感包含很多層面,感覺大多是特別日子的迎接,或是進行特別活動前的例行等等,但這些對我來說都很少有,也不太喜歡,主要是因為結束之後很常會有莫名的空虛感,且期待的反而會變成那個儀式感,而不再是事情本身。
Thumbnail
生活中那些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Thumbnail
喝杯水吧!要找回掌控感最好的方式,就是逐步提升對自己的信心,從一些簡單的小事,讓自己感到少許的成就,告訴自己的大腦:「我做得到!」。 每天在睡前,在伸手能拿到的地方上放一杯水,讓自己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水,喝水的好處相信每個人都很清楚,但是多數人還是沒有喝水的習慣。 平時在外頭大快朵頤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個人儀式的力量》這本書談的是如何透過小而深刻的習慣來給生活帶來安定感。 這些“儀式”並不是宗教的形式,而是我們每天可以自主進行的小習慣,例如早上喝杯咖啡、睡前閱讀等。 這些行為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在生活的忙碌和混亂中給我們帶來安慰和平靜。 在現代生活裡,我們的時間常被打亂,日常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今天和一些朋友分享:不論是投資理財、學習任何技能,或者只是要「活得更好」,自我覺察都是讓自己進步的第一件事。
認識我有一段時間的人,總是對我晚上九點睡、早上四點起的生活習慣感到驚訝。我成為晨型人已經17年了,這個習慣給我帶來了無數好處。 ▋建立晨型習慣的契機 我成為晨型人的契機是在15歲的時候,那時我在書店買了一本書,名叫《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這本書是由日本作家所寫,內容講述了在早上完成重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當第一道晨光穿透窗簾,微微照亮你的睡房,一天的開始不僅僅是關於日常的奔波。想像著,如果每一天的開端,都能透過某種神秘而古老的儀式,讓你的身心靈獲得完全的喚醒,那將會是怎樣的體驗?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特別的旅程——頌缽練習者的一天。
Thumbnail
儀式感包含很多層面,感覺大多是特別日子的迎接,或是進行特別活動前的例行等等,但這些對我來說都很少有,也不太喜歡,主要是因為結束之後很常會有莫名的空虛感,且期待的反而會變成那個儀式感,而不再是事情本身。
Thumbnail
生活中那些不可或缺的儀式感
Thumbnail
喝杯水吧!要找回掌控感最好的方式,就是逐步提升對自己的信心,從一些簡單的小事,讓自己感到少許的成就,告訴自己的大腦:「我做得到!」。 每天在睡前,在伸手能拿到的地方上放一杯水,讓自己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喝水,喝水的好處相信每個人都很清楚,但是多數人還是沒有喝水的習慣。 平時在外頭大快朵頤後,